CN219913241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3241U
CN219913241U CN202321370782.9U CN202321370782U CN219913241U CN 219913241 U CN219913241 U CN 219913241U CN 202321370782 U CN202321370782 U CN 202321370782U CN 219913241 U CN219913241 U CN 219913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late
diffuse reflection
lamp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07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朋
秦鸿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07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3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3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3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其包括:机壳,其内形成有容纳腔,机壳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换热器,设于容纳腔内,换热器包括背对倾斜设置的两直段换热器,两个直段换热器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端,其另一端为自由端;风机,设于容纳腔内;杀菌灯,设于容纳腔内且靠近换热器设置,用以向所述容纳腔、换热器发出灭菌光线;调整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壳上;漫反射件,安装于所述调整板上且其具有朝向直段换热器的反射面,用以反射所述灭菌光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通过设置漫反射件,可将杀菌灯照射出的灭菌光线反射出去进行二次照射,以达到增强杀菌的效果,同时,漫反射件可移动设置,使其反射灭菌光线的量可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在北美地区,居民使用的空调室内机主要是立式风管机,摆放地主要是阁楼或者地下室,小虫子比较多。立式风管机在使用时会吸收室内空气,其在吸收空气的同时也容易吸收到室内的浮游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此外,因风管机可进行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容易成为滋生微生物的环境。风管机长期使用之后,会导致风管机内部尤其是换热器会有脏污,产生细菌,随着气流吹到室内,人呼吸之后,影响健康。为了杀菌,现有立式风管机的内部会安装UVC杀菌灯,UVC杀菌灯安装有一个时,其杀菌效果差且杀菌效率低。当UVC杀菌灯安装有多个时,紫外线照射细菌、病毒之后,会被细胞遗传物质DNA的碱基吸收,引起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杀菌效果好且杀菌效率高,但使用了多个UVC杀菌灯,使得风管机的制造成本比较高,且安装麻烦、电量耗费大,当其中一个UVC杀菌灯故障时,需要维修人员上门维修,且维修安装的人工费用比较高,降低了立式风管机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风管机,包括:
机壳,其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壳的顶端与底端上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机壳的顶端与底端为所述机壳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端;
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换热器对进入所述容纳腔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包括背对倾斜设置的两直段换热器,两个所述直段换热器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端,两个所述直段换热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风机,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机将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引入所述容纳腔,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由所述出风口送出;
杀菌灯,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杀菌灯用以向所述容纳腔、所述换热器发射灭菌光线;
调整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壳上;
漫反射件,安装于所述调整板上,所述调整板移动带动所述漫反射件移动,所述漫反射件具有朝向所述直段换热器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反射所述灭菌光线。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风管机,通过设置漫反射件,可将杀菌灯照射出的灭菌光线反射出去,二次照射到换热器上,杀灭换热器表面的细菌,换热器上的细菌被再次照射,以达到增强杀菌的效果,同时也减少杀菌灯的使用,降低了用户成本,容易赢得市场。漫反射件会将灭菌光线以一种随机的反射模式反射,不管灭菌光线照射到漫反射件的角度如何,灭菌光线能向各个方向反射,以便覆盖所有角度,使得灭菌光线重复利用消杀细菌,同时,漫反射件可移动设置,使其反射灭菌光线的反射位置以及反射角度可调节,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杀菌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漫反射件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漫反射件布设于所述杀菌灯的中心轴线的两侧,所述调整板的数量配置为与所述漫反射件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调整板与多个所述漫反射件一一对应连接;该设置使得换热器的两侧均具有与直段换热器对应的漫反射件,提高了换热器的灭菌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两个所述直段换热器具有相互背向的外侧面,所述调整板所在的平面与其对应的所述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杀菌灯装设于所述间隙中,且所述杀菌灯位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杀菌灯位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以使所述杀菌灯的照射方向朝所述连接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设置;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杀菌灯与所述连接端间隔设置;该设置使得一个杀菌灯即可对换热器进行最大程度的照射,提高了换热器的灭菌效率以及灭菌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杀菌灯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机之间;该设置使得杀菌灯能够有效覆盖换热器和风机之间容易产生霉菌的区域,以便更好、更彻底地消除霉菌和/或病毒。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调整板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调整板的两端设置有滑移槽,两个所述滑移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调整板的一侧表面间隔设置两个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调节所述调整板的安装位置,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滑移槽紧固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调整板安装于所述侧板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漫反射件采用的材质为抛光铝板或不锈钢板或聚四氟乙烯膜,且所述漫反射件呈平板状或者弧形板状,该设置可以减少漫反射件对机壳内部空气流动的阻力,同时也会降低空气流阻力摩擦带来的噪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杀菌灯包括灯管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环绕设置于所述灯管的一端,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盖设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的端部,以使所述杀菌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板以及握持部,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连接端,且所述安装板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握持部上,其中,所述握持部由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朝向背离换热器的方向折弯形成。通过设置握持部增加了换热器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的正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省略前面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换热器与接水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换热器与杀菌灯的局部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接水盘的结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的上出风立式安装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的右出风卧式安装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省略侧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风管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侧板、调整板与漫反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弧形板状漫反射件与调整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平板状漫反射件与调整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杀菌灯的结构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换热器与接水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换热器与杀菌灯的连接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风管机100;机壳1;进风口11;出风口12;前面板13;上面板131;下面板132;顶板14;侧板15;安装区151;安装孔152;容纳腔16;换热器2;直段换热器21;端板22;连接端23;自由端24;安装件25;安装板251;握持部252;密封板26;风机3;蜗壳31;蜗壳进风口311;蜗壳出风口312;风轮32;电机33;接水盘4;第一接水盘41;第二接水盘42;排水口43;支撑件44;风机支架5;出风腔51;安装腔52;杀菌灯6;灯管61;固定板62;调整板7;滑移槽71;紧固件72;漫反射件8;连接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中央空调风管式室内机(简称风管机)属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风管机(即空调器的室内机)和空调外机(即空调器的室外机),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室内机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风管机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室外机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风管机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风管机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100,下面参考图1~20对风管机100进行描述,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100的正视图。
参考图1~图4,风管机100包括机壳1,机壳1形成风管机100的外观,机壳1的内部限定有容纳腔16。机壳1具有顶端与底端,且机壳1的顶端与机壳1的底端为机壳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端。
机壳1上形成有与容纳腔16连通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作为机壳1外部空气流入的入口,出风口12作为机壳1内换热后空气流出的出口,机壳1外部的室内空气通过进风口11进入机壳1内部,最后由出风口12处排至室内。其中,进风口11可设于机壳1的一端,出风口12可相对地设于机壳1的另一端。
参考图2、图3,机壳1大致呈长方体状,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相对地分别位于机壳1的底端和顶端。具体地说,机壳1包括位于其前侧的前面板13、位于其后侧的后板、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侧板15以及位于其顶端的顶板14。其中,侧板15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也就是说,侧板15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顶板14、底板、前面板13、后板以及两侧板15围合形成容纳腔16,且顶板14、后板、部分左侧板和部分右侧板围成出风口12。
参考图3,前面板13包括上面板131和下面板132,通过拆装上面板131或者下面板132,方便对机壳1内的各零部件维修、保养操作。其中,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可以采用分体连接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体式。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方向以用户面朝风管机的方向为准,其中,定义风管机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为前侧,与之相反的一侧为后侧,左侧、右侧以用户面朝风管机的方向区分左右,定义风管机一般性正常工作时的上侧和下侧来区分上下。
参考图4,风管机100还包括换热器2与风机3,换热器2设于容纳腔16内,用于与进入机壳1的容纳腔16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风机3设置于容纳腔16内,用于驱动机壳1外部的室内空气进入容纳腔16,且风机2驱动容纳腔16内的空气沿进风口11朝出风口12的方向流动。
参考图3、图4,换热器2位于换热腔内且靠近进风口11设置。具体地说,换热器2包括背对倾斜设置的两直段换热器21,两个直段换热器21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端23,两个直段换热器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24,以使换热器2大致呈“V”形,进而使得换热器2在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的气流方向上几乎覆盖整个气流流通截面,从而增大换热器2的换热面积,提高风管机100的换热效率,增大换热的空气量。
进一步的,换热器2具有四个端板22,四个端板22分别设置于连接端23的两端与两个自由端24之间的端面上,且两个直段换热器21之间连接有密封板26,密封板26的设置可以保证换热器2的前后侧不透风,使风完全吹过换热器2的翅片,保证换热效果。
参考图4、图5,风管机100以上出风立式安装时,换热器2的自由端24相对连接端23靠近进风口11设置,也就是说,两个直段换热器21与两个密封板27围合形成的开口端朝向进风口11,使得由进风口11进入的室内空气,完全吹过换热器2的翅片进行换热。
参考图4~图7,风管机100还包括接水盘4,接水盘4用于盛接风管机100工作时从换热器2上流下的冷凝水,接水盘4上设有排水口43,用于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风管机100。
具体地说,参考图5,接水盘4包括第一接水盘41和第二接水盘42,第一接水盘41连接在“V”形的换热器2的开口端,盛接冷凝水的同时起支撑换热器2的作用。第二接水盘42连接在一个直段换热器21的外侧,且第二接水盘42的一端与第一接水盘41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接水盘41与第二接水盘42使得风管机100可满足不同形式的安装。
上述实施例中,风管机100可以进行四个方向的安装,分别是上下出风的立式、左右出风的卧式。其中,当风管机100立式安装时,第一接水盘41用以盛接换热器2流下的冷凝水,如图8所示,风管机为上出风立式安装。当风管机100卧式安装时,第二接水盘42用以盛接换热器2流下的冷凝水,如图9所示,风管机为右出风卧式安装。
参考图10、图11,风机3相对换热器2靠近出风口12设置。风机3包括蜗壳31、设置于蜗壳31内的风轮32以及与风轮32连接的电机33,蜗壳31上形成有蜗壳进风口311和蜗壳出风口312,电机33驱动风轮32转动,继而驱动由进风口11进入的室内空气经蜗壳进风口311吸入蜗壳31后再由蜗壳出风口312排出。其中,蜗壳进风口311位于蜗壳31的两侧并与风管机100的容纳腔16连通,蜗壳出风口312朝向机壳1的出风口12设置,以将经由风轮32吹出的换热风送至机壳1的出风口12。
为了实现风机3的安装,机壳1内还设置有用以安装风机3的风机支架5,风机支架5连接于出风口12与风机3之间,风机支架5内形成有出风腔51,出风腔51的一端与风机3的蜗壳出风口312连通,出风腔51的另一端与出风口12连通,蜗壳出风口312流出的换热风进入出风腔51内,最终由出风口12排至室内。风机支架5与机壳1之间限定形成安装腔52,安装腔52与出风腔51相互独立,机壳1内的电器元件可安装在此安装腔52内,省去了单独电器盒的设计,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提高了装配效率。
参考图8、图12,风管机100还包括杀菌灯6,杀菌灯6设于容纳腔16内且靠近换热器2设置,用以向容纳腔16、换热器2发射灭菌光线。通过设置能够发出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灭菌光线的杀菌灯6,消杀机壳1内的霉菌和/或病毒,以保持机壳1内部清洁、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杀菌灯6发出的光线的频段以及杀菌灯6的规格进行限制,示例性的,杀菌灯6可为UVC杀菌灯,即紫外线灯。使用UVC杀菌灯可以消灭很多病毒和/或细菌,保证人们的健康。UVC杀菌灯发出的紫外线被霉菌、病毒的DNA或RNA的碱基吸收,使得DNA或RNA变异失活,霉菌、病毒当即死亡或散失遗传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具体地说,杀菌灯6可安装于换热器2与风机3之间,该设置便于杀菌灯6的发出的灭菌光线照射至换热器2上,直接消杀换热器2上的霉菌和/或病毒。风管机100工作时,在风机3的作用下流经换热器2、杀菌灯6,换热器2与风机3之间的空气流动丰富且更易滋生霉菌和/或病毒,杀菌灯6能够有效地覆盖换热器2和风机3之间容易产生霉菌的区域,以便更好、更彻底地消除霉菌和/或病毒。同时,当杀菌灯为紫外线灯时,换热器2和风机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杀菌灯6,避免杀菌灯6发出的紫外线外露,提高安全性。
继续参考图12,为了提高杀菌灯的杀菌效果以及杀菌效率,风管机100还包括漫反射件8,漫反射件8具有朝向直段换热器21的反射面,且反射面用以反射灭菌光线。
具体地说,当杀菌灯6发出的灭菌光线照射到漫反射件8时,灭菌光线会以一种随机的反射模式反射出去,不管灭菌光线照射到漫反射件8的角度如何,灭菌光线都能向各个方向反射,以便覆盖所有角度,使得灭菌光线重复利用消杀细菌。杀菌灯6与漫反射件8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换热器2表面以及风管机100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充分抑制,杀菌净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风管机100还包括调整板7,调整板7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壳1上,且调整板7用以安装漫反射件8。其中,漫反射件8安装于调整板7上,调整板7移动带动漫反射件8移动,使得漫反射件8可移动设置,使得灭菌光线的反射位置可调。使用时,可根据杀菌灯6的位置,利用调整板7调整漫反射件8的安装位置,继而使得漫反射件8的反射位置、反射范围以反射角度可调,可适用不同规格的杀菌灯6。可在使用时,通过调整板7调整漫反射件8的位置,使其能够满足反射灭菌光线的量的最大条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100,通过设置漫反射件8,可将杀菌灯6照射出的灭菌光线反射出去,二次照射到换热器2以及容纳腔16内上,杀灭换热器2表面以及容纳腔16内的细菌,容纳腔16以及换热器2上的细菌被再次照射,以达到增强杀菌的效果,同时也减少杀菌灯6的使用,降低了用户成本,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参考图8、图12,杀菌灯6的中心轴线与连接端23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漫反射件8配置有多个,多个漫反射件8分别位于杀菌灯6的中心轴线的两侧,调整板7的数量配置与漫反射件8的数量相同,多个调整板7与多个漫反射件8一一对应连接。其中,两个调整板7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两个侧板15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多个是指两个即两个以上。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换热器2的两侧设置两个漫反射件8,使得两个漫反射件8分别与两个直段换热器21对应,使得漫反射件8反射出的灭菌光线再次充分的照射到两个直段换热器21上,提高了换热器2上的细菌和/或病毒的消杀效果。
漫反射件8呈平板状或者弧形板状,平板状或者弧形板状的漫反射件8可以减少机壳1内部空气流动的阻力,同时也会降低空气流阻力摩擦带来的噪声。其中,漫反射件8采用的材质为抛光铝板或不锈钢板或聚四氟乙烯膜。漫反射件8配置有两个时,两个漫反射件8均呈平板状,或者两个漫反射件8均呈弧形板状,或者两个漫反射件8中的一个呈弧形板状,另一个呈平板状。
具体地说,参考图15,漫反射件8呈弧形板状时,其材质可采用抛光铝板或不锈钢板,弧形板状的漫反射件8可以用螺钉、螺栓等连接件9固定在调整板7上。参考图16,漫反射件8呈平板状时,其材质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膜,平板状的聚四氟乙烯膜42可以用强力胶粘贴调整板7上。
本实施例中,杀菌灯6位于连接端23背离自由端24的一侧,以使杀菌灯6的照射方向朝连接端23至自由端24的方向设置,且在第一方向上,杀菌灯6与连接端23间隔设置。该设置使得一个杀菌灯6即可对两个直段换热器21形成的换热器2进行最大程度的照射,提高了换热器2的灭菌效率以及灭菌效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杀菌灯6可装设于其中一个直段换热器21的外侧面的外侧。具体地说,两个直段换热器21具有相互背向的外侧面,调整板7所在的平面与其对应的所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杀菌灯6装设于该间隙中,且杀菌灯6位于连接端23背离自由端24的一侧,该设置使得杀菌灯6可对换热器2的两外侧面进行照射,提高了换热器2的灭菌效率。
参考图13~图17,为了实现调整板7的可移动设置于机壳1上,调整板7的两端设置有滑移槽71,滑移槽7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侧板15朝向调整板7的一侧表面间隔设置安装区151,安装区151内沿第一方向排布有用以调节调整板7的安装位置的若干安装孔152,安装孔152内穿设有紧固件72,紧固件72贯穿滑移槽71紧固连接于安装孔152内,以使调整板7安装于侧板15上。其中,紧固件72为螺钉或螺栓或其他紧固连接结构。
调整板7具有两个滑移槽71,滑移槽71起到调整板7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导轨作用。参考图1,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通过滑移槽71可以实现调整板7的上下位置调整,当调整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紧固件72固定调整板7与侧板15。具体地说,调整板7安装时,首先在调整板7的两端的滑移槽71中分别固定两个紧固件72,但不对该两个紧固件72进行锁紧,调整板7就可以上下调整位置,当位置调整至达到反射灭菌光线的最大量的条件时,可在滑移槽71中增加一个或两个紧固件72固定锁紧。
进一步的,参考图18,杀菌灯6包括灯管61以及固定板62,灯管61用以通电发出灭菌光线,固定板62环绕设置于灯管61的一端,其中,灯管61可呈圆柱状。换热器2还包括安装件25,安装件25盖设于连接端23的端面上,固定板62通过连接件9可拆卸连接于安装件25的端部,以使杀菌灯6可拆卸连接于容纳腔16内,方便了杀菌灯6的拆装。示例性的,连接件9为螺钉,固定板62上形成有穿设孔,安装件25的端部上形成有螺纹孔,连接件9穿过穿设孔且与安装件25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杀菌灯6可拆卸地安装至换热器2上。
参考图5~图6,安装件25包括安装板251以及握持部252,安装板251覆盖连接端23,且安装板25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握持部252,握持部252位于安装板251背离换热器2的一侧,固定板62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一个握持部252上。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52可由安装板251朝向背离换热器2的方向折弯形成,使得安装板251与握持部252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通过设置握持部252供装配人员抓持,避免了在生产装配以及搬运过程中,换热器2较重不便搬运的问题。同时,当需要更换换热器2的安装方向时,通过抓持两握持部252搬运、操作换热器2,增加了换热器2操作的便利性。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板62可拆卸连接于握持部252上,该设置使得杀菌灯6的端部与换热器2的端面大致对应设置,避免固定板62影响杀菌灯6对换热器2的照射。示例性的,固定板62安装于靠近前面板13设置的握持部252上,方便拆装前面板13对杀菌灯进行维修更换。
进一步的,握持部252包括连接板与支撑板,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板上,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连接板垂直连接,且支撑板由连接板折弯形成。该设置使得握持部252一体成型,节约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方便加工。
参考图19、图2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风管机100还包括支撑件44,支撑件44设置于握持部252上。具体地,支撑件44配置有两个,两个支撑件44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握持部252上。支撑件44沿机壳1的左右方向延伸,且两个支撑件44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接水盘42的顶部的两端连接。其中,用于安装灯管61的固定可直接连接于握持部252上或者通过支撑件44间接连接于握持部252上。支撑件44的设置便于固定第二接水盘42,提高了第二接水盘42的稳定性,且在风管机100采用卧式安装时,支撑件44可对换热器2起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100,当给UVC杀菌灯6接通电源之后,就会发出适当波长的紫外光波,紫外光波会直接照射到换热器2表面和容纳腔16的腔壁上,照射到换热器2表面的紫外光波可以直接消杀换热器2表面上的细菌和/或病毒,照射到漫反射件8上的紫外光波,经过反射面反射出去,再次照射到换热器2的表面和容纳腔16的腔壁上,进行了病毒和/或细菌的二次消杀,大大增强了消毒灭菌效果,而且减少了杀菌灯6的使用安装,降低了成本,省电节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壳的顶端与底端上分别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机壳的顶端与底端为所述机壳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端;
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换热器对进入所述容纳腔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包括背对倾斜设置的两直段换热器,两个所述直段换热器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连接端,两个所述直段换热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风机,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机将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引入所述容纳腔,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由所述出风口送出;
杀菌灯,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杀菌灯用以向所述容纳腔、所述换热器发出灭菌光线;
调整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壳上;
漫反射件,安装于所述调整板上,所述调整板移动带动所述漫反射件移动,所述漫反射件具有朝向所述直段换热器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以反射所述灭菌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连接端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漫反射件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漫反射件布设于所述杀菌灯的中心轴线的两侧;所述调整板的数量配置为与所述漫反射件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调整板与多个所述漫反射件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直段换热器具有相互背向的外侧面,所述调整板所在的平面与其对应的所述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杀菌灯装设于所述间隙中,且所述杀菌灯位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灯位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自由端的一侧,以使所述杀菌灯的照射方向朝所述连接端至所述自由端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杀菌灯与所述连接端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风机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杀菌灯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机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调整板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的两端设置有滑移槽,两个所述滑移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调整板的一侧表面间隔设置有两个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调节所述调整板的安装位置,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滑移槽紧固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调整板安装于所述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件呈平板状或者弧形板状,且所述漫反射件采用的材质为抛光铝板或不锈钢板或聚四氟乙烯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灯包括灯管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环绕设置于所述灯管的一端,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盖设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的端部,以使所述杀菌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板以及握持部,所述安装板覆盖所述连接端,且所述安装板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握持部上;其中,所述握持部由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朝向背离换热器的方向折弯形成。
CN202321370782.9U 2023-05-31 2023-05-31 风管机 Active CN219913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782.9U CN219913241U (zh) 2023-05-31 2023-05-31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782.9U CN219913241U (zh) 2023-05-31 2023-05-31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3241U true CN219913241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0782.9U Active CN219913241U (zh) 2023-05-31 2023-05-31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3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7532A (zh)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2581563U (zh) 一种柜式空调
KR100323515B1 (ko) 3면 토출형 공기 조화기
CN101235989A (zh) 无尘空调器
CN212618817U (zh) 高温消毒型净化空调
CN219913241U (zh) 风管机
CN21333468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49004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267338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10715361A (zh) 空调
CN215637928U (zh) 挡水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组合式空调
KR100470483B1 (ko) 오 방향 토출형 에어컨
CN206593283U (zh) 高效辐射冷吊顶单元
KR2005008341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2457167U (zh) 杀菌厨房空调
CN111306670B (zh)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CN21314675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295138U (zh) 一种带有灭菌模块的空调器
CN112944504A (zh) 一种稳定的通风空调及其消毒系统
CN21781708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339561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2054115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431936U (zh)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室内机
CN218511044U (zh) 辐射空调双冷源新风除湿系统
CN21549004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