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2339U - 电磁线圈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磁线圈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2339U
CN219912339U CN202320970979.XU CN202320970979U CN219912339U CN 219912339 U CN219912339 U CN 219912339U CN 202320970979 U CN202320970979 U CN 202320970979U CN 219912339 U CN219912339 U CN 219912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lectromagnetic coil
rod
lifting structur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09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自阳
李宏
马瑞
周光
雍自春
康永晓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Ningxia Coa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Ningxia Coa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Ningxia Coa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Ningxia Coal Ener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09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2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2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2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支架,电磁线圈支架包括:支架结构,支架结构至少包括矩形框架和第一升降结构,矩形框架用于承载电磁探测线圈;底板,底板为多个,多个底板的第一端汇集一处并连接设置,多个底板的第二端以底板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的一端设置于多个底板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二升降结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升降结构与矩形框架连接,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相配合地设置,以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可以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适用多种探测场景,简化探测过程。

Description

电磁线圈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探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线圈支架。
背景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主要应用于煤矿井下工作面顶底板含水层富水性的探测,瞬变电磁仪主要由线圈撑杆、线圈、主机组成,采集数据时通常需要5人,在探测前先要按照设计测点间距和位置进行放点工作,然后再按照测点位置进行探测。探测时根据设计探测角度由4人目测摆放线圈角度,1人操作主机进行采集数据。该方法不仅增加了施工步骤和劳动力,而且通过目测摆放线圈角度无法达到精准探测。
现有技术中的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主要具有以下缺点:1)、探测时通常先按照测点位置和间距进行标记测点,然后再进行探测数据采集。增加了施工步骤,影响施工效率;2)、通过目测线圈角度,造成与设计角度存在一定偏差,没有达到精准探测,影响探测结果的准确性;3)、探测时通常由5人进行操作,增加了劳动力;4)多个探测点的探测高度不一致,探测装置高度固定使得探测装置无法适用多种探测场景。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探测装置高度固定使得探测装置无法适用多种探测场景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圈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探测装置无法适用多种探测场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支架,包括:支架结构,支架结构至少包括矩形框架和第一升降结构,矩形框架用于承载电磁探测线圈;底板,底板为多个,多个底板的第一端汇集一处并连接设置,多个底板的第二端以底板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的一端设置于多个底板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二升降结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升降结构与矩形框架连接,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相配合地设置,以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
进一步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
进一步地,底板呈十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还包括:横向撑杆;纵向撑杆,纵向撑杆为两个,两个纵向撑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横向撑杆的两个端部连接,纵向撑杆与横向撑杆具有夹角地连接,两个纵向撑杆的第二端与矩形框架连接,矩形框架可绕纵向撑杆的第二端旋转设置;调节撑杆,调节撑杆设置于横向撑杆的几何中心处,调节撑杆与横向撑杆具有夹角地连接,调节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结构为多个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沿调节撑杆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沿调节撑杆的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升降结构为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第一端与底板连接,连接套筒沿底板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连接套筒的远离底板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深度方向沿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沿连接套筒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二调节孔沿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调节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和/或,多个第二调节孔之间的距离为10cm。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支架还包括:自动测距仪,自动测距仪为两个,两个自动测距仪分别与两个纵向撑杆的第二端连接;坡度规,坡度规与矩形框架连接,坡度规用于测量矩形框架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矩形框架包括:横杆,横杆为两个,横杆由两根第一杆体的端部依次连接形成;纵杆,纵杆为两个,纵杆由四根第二杆体的端部依次连接形成,横杆与纵杆之间通过直角弯头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三通连接杆,三通连接杆的其中两个接头与同一纵杆上的两根第二杆体连接,三通连接杆的另一个接头与纵向撑杆的第二端连接;自动测距仪设置于三通连接杆的与纵向撑杆的第二端连接的接头上。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支架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升降结构与第二升降结构,可以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适用多种探测场景,简化探测过程,多个底板呈放射状设置且在中心处设置第二升降结构,底板可对支架结构提供沿几何中心方向的支撑力,避免支架结构端部之间受力不均,提高电磁线圈支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支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坡度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0、矩形框架;111、第一杆体;112、第二杆体;113、直角弯头;114、三通连接杆;120、第一升降结构;121、第一调节孔;131、横向撑杆;132、纵向撑杆;133、调节撑杆;
210、底板;220、第二升降结构;221、连接套筒;222、调节槽;223、第二调节孔;230、万向轮;
3、自动测距仪;4、坡度规;5、皮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支架。
具体地,电磁线圈支架包括支架结构、底板210和第二升降结构220,支架结构至少包括矩形框架110和第一升降结构120,矩形框架110用于承载电磁探测线圈;底板210为多个,多个底板210的第一端汇集一处并连接设置,多个底板210的第二端以底板210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第二升降结构220的一端设置于多个底板210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二升降结构22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升降结构120与矩形框架110连接,第一升降结构120与第二升降结构220相配合地设置,以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升降结构120与第二升降结构220,可以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适用多种探测场景,简化探测过程,多个底板210呈放射状设置且在中心处设置第二升降结构220,底板210可对支架结构提供沿几何中心方向的支撑力,避免支架结构端部之间受力不均,提高电磁线圈支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底板21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230。通过设置万向轮230,可便于对电磁线圈支架进行移动,节约劳动力,且万向轮230的设置可使得电磁线圈支架的移动更平稳顺畅。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底板210的底部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个数与万向轮230的个数对应设置,连接杆的第一端与底板210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万向轮230嵌入式连接。可选地,连接杆的长度为55cm,直径为4cm。
优选地,底板210呈十字形结构。应当明白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底板210还可以设计为米字形结构等多种放射状结构,以使得底板210对支架结构的支撑作用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板210呈十字形结构,十字形结构的交叉位置处即几何中心,第二升降结构220设置于十字形结构的交叉位置处,十字形结构的四个端部各设置一个万向轮230,使得电磁线圈支架移动时受力均匀,移动顺畅。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还包括横向撑杆131、纵向撑杆132和调节撑杆133,纵向撑杆132为两个,两个纵向撑杆132的第一端分别与横向撑杆131的两个端部连接,纵向撑杆132与横向撑杆131具有夹角地连接,两个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与矩形框架110连接,矩形框架110可绕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旋转设置;调节撑杆133设置于横向撑杆131的几何中心处,调节撑杆133与横向撑杆131具有夹角地连接,调节撑杆133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结构120。横向撑杆131和纵向撑杆132可以为矩形框架110提供支撑力和旋转空间,避免矩形框架110旋转时发生倾斜,调节撑杆133设置于横向撑杆131的几何中心处,可以使得调节撑杆133对横向撑杆131、纵向撑杆132的支撑效果更好,且仅通过一个调节撑杆133进行高度调节,节省操作人员的精力,操作过程更简便,仅需一人即可完成高度调节。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调节撑杆133为100cm,纵向撑杆132为120cm,横向撑杆131由两根120cm的撑杆连接而成,纵向撑杆132与横向撑杆131通过直角弯头113连接,横向撑杆131与调节撑杆133通过三通连接杆114连接。
为增强结构强度,横向撑杆131、纵向撑杆132和调节撑杆133均采用实心杆体结构,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设置有耳套结构,以便于纵向撑杆132与矩形框架110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结构120为多个第一调节孔121,第一调节孔121沿调节撑杆133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121沿调节撑杆133的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优选地,第一调节孔121为通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121,第一升降结构120可具有多个与第二升降结构220固定的锁紧位置,从而调节支架结构的相对底板210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二升降结构220为连接套筒221,连接套筒221的第一端与底板210连接,连接套筒221沿底板2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连接套筒221的远离底板210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222,调节槽222的深度方向沿连接套筒22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调节槽222的槽壁上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223,第二调节孔223沿连接套筒221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第二调节孔223沿连接套筒221的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连接套筒221为高度120cm,直径5cm的圆柱筒,调节槽222为深度100cm,截面圆形直径为3cm的槽结构,从连接套筒221的远离底板210的端部向底板210的方向相隔预设距离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223,相邻第二调节孔223之间距离相同,第二调节孔223为沿连接套筒221的径向方向钻设的通孔。
结合前述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121和第二调节孔223,调节撑杆133与底板210具有沿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锁定位置,具体地,将开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121的支架结构与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223的第二升降结构220组装后,调节撑杆133插入连接套筒221内,通过改变调节撑杆133的插入连接套筒221内的深度,选择不同位置的第一调节孔121和第二调节孔223插入螺杆,即可实现对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调节。
优选地,第一调节孔121和第二调节孔223均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调节孔121之间的距离为10cm,和/或,多个第二调节孔223之间的距离为10cm。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调节孔121之间的距离和多个第二调节孔223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的预设精度的调节。
应当明白的是,多个第一调节孔121之间的距离、多个第二调节孔223之间的距离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当需要对高度进行精度更高的调整时,可以减小调节孔之间的距离并增加调节孔的数目,以达到精准调节的目的。第一调节孔121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调节孔22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调节撑杆133设置为圆筒结构,将第二升降结构220设置为柱体结构,并均开设相应的调节孔,装配时令第二升降结构220伸入调节撑杆133的圆筒内,从而调节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支架还包括自动测距仪3和坡度规4,自动测距仪3为两个,两个自动测距仪3分别与两个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连接;坡度规4与矩形框架110连接,坡度规4用于测量矩形框架110的旋转角度。通过设置坡度规4,探测时旋转矩形框架110,读取坡度规4的示值即可判断实际线圈角度与设计探测角度是否一致,便于操作人员调整电磁线圈至理想角度。通过设置两个自动测距仪3,探测时可以保证线圈两端距巷帮距离相等,保证线圈法向方向与巷道水平方向垂直,达到精准探测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测距仪3和坡度规4的设置可保证线圈实际角度和设计角度保持一致,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探测的精准性。
进一步地,矩形框架110包括横杆、纵杆和三通连接杆114,横杆为两个,横杆由两根第一杆体111的端部依次连接形成;纵杆为两个,纵杆由四根第二杆体112的端部依次连接形成,横杆与纵杆之间通过直角弯头113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110;三通连接杆114的其中两个接头与同一纵杆上的两根第二杆体112连接,三通连接杆114的另一个接头与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连接;自动测距仪3设置于三通连接杆114的与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连接的接头上。第一杆体111、第二杆体112的个数、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组装,使得横杆、纵杆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调整、替换、拆卸,有利于提高矩形框架110的实用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杆体111的长度为200cm,第二杆体112的长度为100cm,第一杆体111与第二杆体112的厚度均为3cm,即,横杆由两根200cm的第一杆体111连接而成,纵杆由四根100cm的第二杆体112连接而成,横杆与纵杆连接形成尺寸为200cm*200cm*3cm的正方形框架,该正方形框架可用于瞬变电磁探测时发射、接收线圈的捆绑固定。
结合前述实施例,三通连接杆114的其中两个接头与同一纵杆上的两根第二杆体112连接,三通连接杆114的另一个接头与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通过耳套结构连接,矩形框架110可绕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支架采用绝缘材质制成。采用绝缘材质可避免电流传递,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底板210采用木质材料,矩形框架110、横向撑杆131、纵向撑杆132和调节撑杆133均采用PVC材质或碳纤维材材料。
进一步地,电磁线圈支架还包括皮尺5,皮尺5的长度大于10m。结合前述实施例,在插入螺杆固定调节撑杆133时,将皮尺5固定在螺杆上,即可实现后续边标记测点边探测和采集数据的目的,减少探测步骤,提高探测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磁线圈支架在应用时,电磁线圈支架由支架结构和底板210组成,并具有升降功能,探测时能够快速组装,可根据探测目的任务自主调节高度。自动测距仪3安装在两个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探测时可控制线圈两端距巷帮的距离相等,保证线圈法向方向与巷道水平方向垂直,坡度规4安装在矩形框架110的纵杆上,探测时通过旋转矩形框架110使实际线圈角度与设计探测角度保持一致。皮尺5安装在固定螺杆上,探测时根据设计测点之间的间距,电磁线圈支架在应用时,只需要3人便可进行操作,其中1人操作主机、1人在前方放点拉皮尺、1人旋转线圈并且调整线圈角度,每个测点探测结束后移动到下一个测点依次进行探测,实现边放点边探测,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线圈支架能够按照设计探测角度进行精确探测,减少劳动力,简化了探测步骤,提高了探测精度和施工效率。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至少包括矩形框架(110)和第一升降结构(120),所述矩形框架(110)用于承载电磁探测线圈;
底板(210),所述底板(210)为多个,多个所述底板(210)的第一端汇集一处并连接设置,多个所述底板(210)的第二端以所述底板(210)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
第二升降结构(220),所述第二升降结构(220)的一端设置于多个所述底板(210)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升降结构(22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升降结构(120)与所述矩形框架(110)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结构(120)与所述第二升降结构(220)相配合地设置,以调节所述电磁线圈支架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万向轮(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0)呈十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
横向撑杆(131);
纵向撑杆(132),所述纵向撑杆(132)为两个,两个所述纵向撑杆(132)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横向撑杆(131)的两个端部连接,所述纵向撑杆(132)与所述横向撑杆(131)具有夹角地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与所述矩形框架(110)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10)可绕所述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旋转设置;
调节撑杆(133),所述调节撑杆(133)设置于所述横向撑杆(131)的几何中心处,所述调节撑杆(133)与所述横向撑杆(131)具有夹角地连接,所述调节撑杆(13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结构(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结构(120)为多个第一调节孔(121),所述第一调节孔(121)沿所述调节撑杆(133)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121)沿所述调节撑杆(133)的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结构(220)为连接套筒(221),所述连接套筒(221)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210)连接,所述连接套筒(221)沿所述底板(21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套筒(221)的远离所述底板(210)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222),所述调节槽(222)的深度方向沿所述连接套筒(22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调节槽(222)的槽壁上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223),所述第二调节孔(223)沿所述连接套筒(221)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调节孔(223)沿所述连接套筒(221)的轴向方向具有距离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121)之间的距离为10cm,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调节孔(223)之间的距离为10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支架还包括:
自动测距仪(3),所述自动测距仪(3)为两个,两个所述自动测距仪(3)分别与两个所述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连接;
坡度规(4),所述坡度规(4)与所述矩形框架(110)连接,所述坡度规(4)用于测量所述矩形框架(110)的旋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10)包括:
横杆,所述横杆为两个,所述横杆由两根第一杆体(111)的端部依次连接形成;
纵杆,所述纵杆为两个,所述纵杆由四根第二杆体(112)的端部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横杆与所述纵杆之间通过直角弯头(113)连接,以形成所述矩形框架(110);
三通连接杆(114),所述三通连接杆(114)的其中两个接头与同一纵杆上的两根所述第二杆体(112)连接,所述三通连接杆(114)的另一个接头与所述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自动测距仪(3)设置于所述三通连接杆(114)的与所述纵向撑杆(132)的第二端连接的接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支架采用绝缘材质制成。
CN202320970979.XU 2023-04-25 2023-04-25 电磁线圈支架 Active CN219912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0979.XU CN219912339U (zh) 2023-04-25 2023-04-25 电磁线圈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0979.XU CN219912339U (zh) 2023-04-25 2023-04-25 电磁线圈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2339U true CN21991233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0979.XU Active CN219912339U (zh) 2023-04-25 2023-04-25 电磁线圈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2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2274B (zh) 人工挖孔桩的模板支撑检测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57592B (zh) 人工挖孔桩桩径及垂直度检测装置
US868463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aying out and installing a solar panel array
CN214789932U (zh) 一种便携式的测绘工程用三脚架
CN219912339U (zh) 电磁线圈支架
CN113028211A (zh) 土地整理用测绘装置
CN211080245U (zh) 一种易于拆卸的市政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CN209262607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12363181U (zh) 一种悬索桥锚固系统安装定位测量平台及测量系统
CN111175531B (zh) 一种通道空间风速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82316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支撑结构装置
CN21240815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质测绘装置
CN109537977A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拉线定位装置及方法
CN211291458U (zh) 一种基于gps的土地测绘装置
CN216283492U (zh) 一种便携式地形测量装置
CN210398254U (zh) 一种测量控制点保护装置
CN111880151A (zh) 一种可同时检测多测区地质雷达辅助测量装置
CN211651513U (zh) 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三维坐标测量装置
CN213063551U (zh) 一种铅垂孔的钻孔方向和深度监测装置
CN218591963U (zh) 一种用于测风塔选址的便携式定位装置
CN211856514U (zh) 一种大气检测装置
CN217870652U (zh) 一种便捷的灌注桩坐标复核工具
CN214423918U (zh) 一种可调式铺装块体缝宽控制装置
CN219931655U (zh) 一种地脚螺栓安装定位装置
CN216925597U (zh) 一种土木工程墙面垂直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