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9455U -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9455U
CN219909455U CN202321111767.2U CN202321111767U CN219909455U CN 219909455 U CN219909455 U CN 219909455U CN 202321111767 U CN202321111767 U CN 202321111767U CN 219909455 U CN219909455 U CN 219909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ll structure
waterproof
area
mobile h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17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re Sp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re Sp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re Sp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re Sp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17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9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9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9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涉及新型移动建筑技术领域,该墙体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板层、防水层、金属构架层、防火填充层、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外立面层表面开设有若干排风槽,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外立面层相互铰接,第二连接端与防水板层伸缩连接,以使防水板层与外立面层之间形成距离可调的防风间隙;该移动房屋的至少四周侧面应用上述的墙体结构。该墙体结构及移动房屋通过采用具有外立面层的防护结构,该外立面层能够叠设在防水板层外侧,以对风力作用产生缓冲或释能效果,从而对内层结构起到较好的风力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移动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房屋主体一般由多面墙体拼装而成,每面墙体基本由内层复合木板、中间保温层和金属骨架以及外层防水板构成。虽然这种墙板结构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移动房屋使用环境一般为室外空旷环境,其除了应对降雨的情形之外,还会面临刮风的情形,尤其是在风力较大或者持续刮风的情况下,会对外层防水板表面涂层造成较大影响,从而降低防水效果或者逐渐使防水功能失效。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该墙体结构及移动房屋通过采用具有外立面层的防护结构,该外立面层能够叠设在防水板层外侧,以对风力作用产生缓冲或释能效果,从而对内层结构起到较好的风力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一种墙体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板层、防水层、金属构架层、防火填充层、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其中,外立面层表面开设有若干排风槽,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外立面层相互铰接,第二连接端与防水板层伸缩连接,以使防水板层与外立面层之间形成距离可调的防风间隙。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端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筒和外筒,外筒一端与防水板层表面固定连接,内筒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外筒内腔底壁与内筒内腔底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包括套筒和万向球,套筒内部开设有半球腔,万向球可转动地配合在半球腔内,且万向球具有相对半球腔的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与外立面层固定连接。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分的延伸方向以半球腔开口面的法向为初始的最大活动角度小于30°。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上均开设有门户区、窗户区或通风区中的至少一者,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的门户区之间、窗户区之间或者通风区中开设的区域之间布置连接件。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连接件有多组,多组连接件围绕对应区域的边缘处布置。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边缘布置连接件的相应区域与至少一排风槽相互贯通。
第二方面,一种移动房屋,应用上述的墙体结构,移动房屋的至少四周侧面应用墙体结构。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该移动房屋顶层的太阳能供电组件。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太阳能供电组件包括支架以及通过该支架支撑的太阳能板,其中,移动房屋顶层应用墙体结构,支架远离太阳能板的一端穿过外立面层并与防水板层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结构通过在防水板层外侧布置外立面层,外立面层的表面尤其是外表面开设有排风槽,能够对风力起到不规则的漫反射作用,从而对风力作用起到释能的效果,初步形成降低风力的效果,再通过在防水板层与外立面层之间形成间距可调的防风间隙,一方面是通过间隙的存在对进入的风力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是在不同风力的作用下使得间隙变化,从而来适应不同风力并进行抖动式缓冲的动作,对风力起到进一步缓冲释能的效果,最终达到降低风力作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房屋四周都采用上述的墙体结构,能够做到主要的迎风面都具备较好的防风效果,从而为四周的防水板层提供较好的防护作用,保证房屋外墙的耐用性或持久性;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结构和移动房屋能够对间隙性或者持续的风力作用起到较好的缓冲及释能效果,从而为防水板层的表面覆膜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性能下降更慢,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房屋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内板层; 2-防水层; 3-金属构架层; 4-防火填充层; 5-防水板层; 6-外立面层; 7-太阳能板; 8-窗户区; 9-门户区; 10-通风区; 11-连接件; 111-外筒; 112-内筒; 113-套筒; 114-万向球; 115-半球腔; 116-伸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板层1、防水层2、金属构架层3、防火填充层4、防水板层5和外立面层6,其中内板层1例如采用木板层、防水层2例如采用涂覆有机涂层的复合板、金属构架层3例如采用轻质金属或者轻质合金制作、防火填充层4例如采用耐火矿物羊毛绝缘材料制作,防水板层5例如采用与防水层2相同的结构,外立面层6采用具有透风口的木板层或彩钢板层。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主要是为了让墙体结构主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和防水性。
考虑到为了对外侧的防水板层5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使得防水效果具备较好的耐用性,使其尽量减小风力等外力侵蚀。其中,所述外立面层6表面开设有若干排风槽(未图示),排风槽即为开设在外立面层6正反两面的凹槽,排风槽内开设若干内外相通的排风微孔。例如开设在外立面层6外表面(正面)的凹槽,该凹槽宽度大于外立面层6的宽度,能够使外立面层6内侧(背面)凸起,从而该内侧相邻两凸起之间也可以形成凹槽,使得排风槽能够位于外立面层6正反两面,对风力起到初步缓冲的作用。
所述防水板层5和外立面层6之间设置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外立面层6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防水板层5伸缩连接,以使防水板层5与外立面层6之间形成距离可调的防风间隙,即表示防水板层5与外立面层6之间距离可变化,其中的防风间隙对进入的风力进行进一步缓冲,尤其是在防风间隙距离可调的情况下,风力大小可以使得防风间隙相应伸缩,来保证缓冲的稳定性,并且在风力不规则的情况下,外立面层6可相对防水板层5发生小距离的摆动,从而使得风力经不规则作用后达到进一步提升缓冲效果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筒112和外筒111,所述外筒111一端与防水板层5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筒112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11内腔底壁与内筒112内腔底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未图示),以此来达到上述伸缩连接目的的同时,能够具备风力自适应调整伸缩程度的功能。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套筒113和万向球114,所述套筒113与内筒112另一端连接,套筒113内部开设有半球腔115,半球腔115表示球形腔截掉任一弦向平面获得的半球形内腔。所述万向球114可转动地配合在半球腔115内,且万向球114具有相对半球腔的伸出部分116,该伸出部分116与外立面层6固定连接。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端与外立面层6万向铰接的目的,从而使外立面层6整体具有相对防水板层5摆动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整个连接件长度一般在20-50mm范围内,视该墙体结构整体尺寸而选择,在此不作过多限制。
考虑到外立面层6相对防水板层5运动的稳定性,即外立面层6相对防水板层5能够实现稳定摆动功能,尤其是在长期作业或长期使用的前提下,所述伸出部分116的延伸方向以半球腔115开口面的法向为初始的最大活动角度小于30°,即表示伸出部分116的延伸方向若以半球腔115开口面的法向为初始位置,其向四周的最大摆动角度为30°,该30°指摆动后的伸出部分116的延伸方向与初始位置伸出部分116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保证外立面层6在较小幅度内相对防水板层5进行摆动,达到较高的摆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每个层之间会开设窗户、门户或者通风口之类的开口,此些开口区域作为相互之间稳定连接处需要具备较好的防风效果,来保证其连接稳定性,将上述的连接件11设置在该区域边缘处来以此保证开口区域具备较好摆动响应,从而达到相对更优先的防风效果。具体地,所述防水板层5和外立面层6上均开设有门户区、窗户区或通风区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防水板层5和外立面层6的门户区之间、窗户区之间或者通风区中开设的区域之间布置所述连接件11。即表示连接件11布置在被开设的最外两侧的对应区域之间,对应区域是指门户区、窗户区或通风区中的至少一者。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对开设区域处起到优先的防风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起到更好的防风效果,所述连接件11有多组,多组连接件11围绕对应区域的边缘处布置。即表示在被开设的区域其边缘处均围绕布置多组连接件11,多组连接件11为何的形状与该区域的轮廓形状相似,两组连接件11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需要布置,例如选择50-100mm的间隔范围。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边缘布置连接件11的相应区域与至少一排风槽相互贯通,即表示至少有一排风槽,一端连通该区域,从而使得风力能够直接从该区域的边沿并沿排风槽引导流动,达到更进一步提高开设区域防风效果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房屋,应用了上述的墙体结构,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该移动房屋的至少四周侧面应用所述的墙体结构,不仅具有四周保温效果、防水效果较好的特点,同时也能达到四面防风效果较好的目的。此外,该移动房屋还包括设置于该移动房屋顶层的太阳能供电组件,能够为该移动房屋内的用电设施进行太阳能供电。考虑到在顶层配置了太阳能供电组件,该房屋在此基础上为了获得全方位的防风、保温、防水效果,更近一步地,所述移动房屋顶层应用所述的墙体结构,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包括支架以及通过该支架支撑的太阳能板7,其中,所述支架远离太阳能板7的一端穿过(顶层的)外立面层6并与(顶层的)防水板层5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结构或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同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板层、防水层、金属构架层、防火填充层、防水板层和外立面层,其中,所述外立面层表面开设有若干排风槽,所述防水板层和所述外立面层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外立面层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防水板层伸缩连接,以使所述防水板层与所述外立面层之间形成距离可调的防风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内外套设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一端与所述防水板层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内腔底壁与所述内筒内腔底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套筒和万向球,所述套筒内部开设有半球腔,所述万向球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半球腔内,且所述万向球具有相对所述半球腔的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与所述外立面层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分的延伸方向以所述半球腔开口面的法向为初始的最大活动角度小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层和所述外立面层上均开设有门户区、窗户区或通风区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防水板层和所述外立面层的门户区之间、窗户区之间或者通风区中开设的区域之间布置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件围绕对应区域的边缘处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边缘布置所述连接件的相应区域与至少一所述排风槽相互贯通。
8.一种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墙体结构,所述移动房屋的至少四周侧面应用所述墙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该移动房屋顶层的太阳能供电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组件包括支架以及通过该支架支撑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移动房屋顶层应用所述墙体结构,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太阳能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外立面层并与防水板层连接。
CN202321111767.2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Active CN219909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1767.2U CN21990945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1767.2U CN21990945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9455U true CN219909455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6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1767.2U Active CN21990945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9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1277U (zh) 一种钢结构太阳能玻璃幕墙
CN206769034U (zh) 一种模块化移动式节能建筑物
CN219909455U (zh) 一种墙体结构及应用该墙体结构的移动房屋
CN211974022U (zh) 一种金属拉网天花板
CN105525835A (zh) 外展式花架窗
CN211200865U (zh) 一种玻璃幕墙防火隔热框架结构
CN201406809Y (zh) 保温隔热装饰板防潮排气装置
CN211058638U (zh) 一种隔热幕墙门窗
CN202519916U (zh) 一种能调节辐射率的建筑外墙
CN208347560U (zh) 一种具有保温隔音防水功能的铝包木窗
CN201495634U (zh) 翻转式屋面旅游房
CN207311763U (zh) 一种球扁钢保温隔热防火套块
CN213116044U (zh) 一种能够提高外窗保温性能的铝合金门窗
CN205858079U (zh) 一种复合防火玻璃组合结构
CN206512896U (zh) 一种电控式散热玻璃幕墙
CN215292231U (zh) 铝合金耐火窗加强钢件
CN212295235U (zh) 一种室外环保绿色幕墙
CN110847476A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砖
CN205663069U (zh) 一种电控式散热玻璃幕墙
CN215106266U (zh) 一种新型建筑外遮阳光伏墙体模块
CN214196116U (zh) 一种透明发电新风系统一体化门窗
CN110065428B (zh) 一种折叠收放式车厢及房车
Kızılörenli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Responsive Façade Systems
CN218091580U (zh) 一种防冷凝装配式墙体
CN220768691U (zh) 一种隔热防腐保温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