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7139U -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7139U
CN219907139U CN202321150915.1U CN202321150915U CN219907139U CN 219907139 U CN219907139 U CN 219907139U CN 202321150915 U CN202321150915 U CN 202321150915U CN 219907139 U CN219907139 U CN 219907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storage tank
nanofiltration
entry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09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立
林杰
应志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sun Specialt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sun Specialt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sun Specialt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sun Specialt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09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7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7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7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纳滤储罐、纳滤装置、第一储罐、一级反渗透装置和第二储罐,纳滤储罐的出口连接纳滤装置的入口,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纳滤储罐的入口,纳滤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一储罐的入口,第一储罐的出口连接一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第一储罐的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二储罐的入口。本实用新型使得经纳滤装置和一级反渗透装置过滤后的浓水在本级过滤装置内得到循环浓缩,浓度到达设定值后自动排出,提高了淡水产水率,降低了废水排放量,同时浓水直接回流至本级过滤装置内进行循环浓缩可大量减少浓水的循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在生产业中是非常常见的,在化工生产中,常常会产出大量含盐废水,若随意排放则会影响环境生态,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此类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减少含盐废水的产出,一般使用以反渗透为主的膜法处理后循环使用。如专利名称为“智能高纯水装置”、申请号为“201720785528.3”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取水系统、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脱盐系统、EDI系统、供水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纳锰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超滤装置、中间水箱,反渗透脱盐系统包括中间水泵、二级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脱盐装置、一级产水箱、二级反渗透脱盐装置,中间水箱出水口连接二级精密过滤器进水口,二级精密过滤器出水口连接一级反渗透装置进水口,一级反渗透脱盐装置淡水出口连接一级产水箱进水口,一级反渗透装置浓水出口连接浓水外排管路,一级产水箱出水口连接二级反渗透装置进水口,二级反渗透装置浓水出口连接中间水箱。又如专利名称为“一种三价铬钝化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申请号为“201420844183.0”,包括净化预处理系统、超滤水箱、钝化废水预浓缩系统、淡水箱、浓缩水箱、循环分离淡水回用系统和钝化废液循环浓缩回收系统;净化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介质过滤器、第一精密过滤器和UF超滤装置;钝化废水预浓缩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高压泵和一段纳滤膜装置;循环分离淡水回用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高压泵和反渗透装置;钝化废液循环浓缩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精密过滤器、第三高压泵和二段纳滤膜装置。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经各级过滤器或反渗透装置所得的浓水,要么直接排放,导致废水排放量高,产水率低;要么回流至精度级别较低的装置处开始循环浓缩,导致浓水的循环流程加长,工作效率降低。因此,现需要一种既能提高产水率、降低废水排放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既能提高产水率、降低废水排放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包括纳滤储罐、纳滤装置、第一储罐、一级反渗透装置和第二储罐,所述纳滤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纳滤装置的入口,所述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纳滤储罐的入口,所述纳滤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所述第一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储罐的入口。
优选地,还包括二级反渗透装置和第三储罐,所述第二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三储罐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纳滤储罐和所述纳滤装置之间设置有纳滤高压泵,所述第一储罐与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高压泵,所述第二储罐与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压泵。
优选地,所述纳滤储罐、所述第一储罐、所述第二储罐和所述第三储罐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感应元件和低液位感应元件。
优选地,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和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采用卷式反渗透膜。
优选地,所述纳滤装置采用纳滤渗透膜过滤器。
优选地,还包袋式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超滤装置,所述袋式过滤器的入口连接待处理废水源,所述袋式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入口,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超滤装置的入口,所述超滤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纳滤储罐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待处理废水源与所述袋式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给水泵。
优选地,所述超滤装置采用中空超纤维膜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将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与纳滤储罐连接、将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第一储罐连接,使得经纳滤装置、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过滤后的浓水得以循环浓缩,待浓缩至设定浓度后再自动排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待处理废水的淡水产水率,同时将最终的废水排放量降至了最低。
2、通过将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与纳滤储罐连接、将一级反渗透装置和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第一储罐连接,即经纳滤膜装置截留的浓水回流至纳滤储罐,再经纳滤膜装置再次过滤进行循环浓缩,经反渗透装置截留的浓水回流至第一储罐,再经反渗透装置再次过滤进行循环浓缩,而非如现有技术中所述,将经精度为0.001微米的纳滤膜装置过滤所得的淡水,再经精度为0.0001微米的反渗透装置过滤后所得的浓水,再回流至精度为0.001微米的纳滤膜装置过滤,因为该浓水中所包含的多为被纳滤膜装置放过的<0.001微米、被反渗透装置截留的>0.0001微米的杂质,直接回流至反渗透装置进行循环浓缩可大量减少浓水的循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其中,1、待处理废水源;2、给水泵;3、袋式过滤器;4、精密过滤器;5、超滤装置;6、纳滤储罐;7、纳滤高压泵;8、纳滤装置;9、第一储罐;10、第一高压泵;11、一级反渗透装置;12、第二储罐;13、第二高压泵;14、二级反渗透装置;15、第三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纳滤储罐6、纳滤装置8、第一储罐9、一级反渗透装置11和第二储罐12,纳滤储罐6的出口连接纳滤装置8的入口,纳滤装置8的浓水出口连接纳滤储罐6的入口,纳滤装置8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一储罐9的入口,第一储罐9的出口连接一级反渗透装置11的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11的浓水出口连接第一储罐9的入口,一级反渗透装置11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二储罐12的入口。
纳滤储罐6之前还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袋式过滤器3、精密过滤器4和超滤装置5,袋式过滤器3的入口连接待处理废水源1,袋式过滤器3的出口连接精密过滤器4的入口,精密过滤器4的出口连接超滤装置5的入口,超滤装置5的出口连接纳滤储罐6的入口。
第二储罐12之后还设置有二级反渗透装置14和第三储罐15,第二储罐12的出口连接二级反渗透装置14的入口,二级反渗透装置14的浓水出口连接第一储罐9的入口,二级反渗透装置14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三储罐15的入口。
待处理废水源1与袋式过滤器3之间设置有给水泵2,纳滤储罐6和纳滤装置8之间设置有纳滤高压泵7,第一储罐9与一级反渗透装置11之间设置有第一高压泵10,第二储罐12与二级反渗透装置14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压泵13。
纳滤储罐6、第一储罐9、第二储罐12和第三储罐15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感应元件和低液位感应元件,高液位感应元件和低液位感应元件以及上述的给水泵2、纳滤高压泵7、第一高压泵10和第二高压泵13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形成液位联锁,以便实现废水处理的自动化。利用液位连锁实现废水处理的自动化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超滤装置5采用中空超纤维膜过滤器,纳滤装置8采用纳滤渗透膜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装置11和二级反渗透装置14采用卷式反渗透膜。
以下为本实施例在实际中应用的操作过程(请参考图2)及其中一组实验数据:
本实施例所处理的原水(即含盐水)的氯化钠浓度为0.3%,体积流量为20m3/h。在纳滤渗透1.0MPa、25℃,一级反渗透1.0MPa、25℃,二级反渗透1.0MPa、25℃的条件下操作。
待处理盐水首先经过袋式过滤器3、精密过滤器4和超滤装置5,进入纳滤储罐6中,进水流量20m3/h;
开启纳滤高压泵7,将纳滤储罐6中的盐水增压泵入纳滤装置8中进行渗透处理,盐水在1MPa的操作压力下分别得到纳滤浓水以及纳滤淡水,纳滤浓水循环回流至纳滤储罐6中,纳滤淡水则流入第一储罐9中;
开启第一高压泵10,将第一储罐9中的盐水增压泵入一级反渗透装置11中进行渗透处理,盐水在2.5MPa的操作压力下分别得到一级浓水以及一级淡水,一级浓水循环回流至第一储罐9中,一级淡水则流入第二储罐12中;
开启第二高压泵13,将第二储罐12中的盐水增压泵入二级反渗透装置14中进行渗透处理,盐水在2.5MPa的操作压力下分别得到二级浓水以及二级滤淡水,二级浓水循环回流至第一储罐9中,二级淡水则流入第三储罐15中;
第三储罐15中的二级淡水(即反渗透淡水)供生产回用。
纳滤储罐6中的纳滤浓水循环至含盐量≥0.8%时排放出系统(每小时产出2t纳滤浓水),第一储罐9中的混合浓盐水循环至含盐量≥1.6%时排放出系统(每小时产出3t混合浓盐水)。
该系统稳定运行时,各反渗透处理步骤的进水、产水及产出浓水的流量及盐浓度、COD如下表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含盐量0.3%的盐水,能有效地将盐水进行浓缩,最终整个系统的反渗透淡化产出的淡水盐含量0.0002%,COD<1ppm,整体的回用率为75%,设备脱盐率99.95%。
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纳滤储罐、纳滤装置、第一储罐、一级反渗透装置和第二储罐,所述纳滤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纳滤装置的入口,所述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纳滤储罐的入口,所述纳滤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所述第一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储罐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反渗透装置和第三储罐,所述第二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入口,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第三储罐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储罐和所述纳滤装置之间设置有纳滤高压泵,所述第一储罐与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高压泵,所述第二储罐与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储罐、所述第一储罐、所述第二储罐和所述第三储罐内均设置有高液位感应元件和低液位感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渗透装置和所述二级反渗透装置采用卷式反渗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装置采用纳滤渗透膜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袋式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超滤装置,所述袋式过滤器的入口连接待处理废水源,所述袋式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入口,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超滤装置的入口,所述超滤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纳滤储罐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废水源与所述袋式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给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装置采用中空超纤维膜过滤器。
CN202321150915.1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Active CN219907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915.1U CN21990713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915.1U CN21990713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7139U true CN21990713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0915.1U Active CN219907139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7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03265B2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fresh water and fresh-water generator
CN103936202B (zh) 一种苦咸水淡化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42265A (zh) 全膜法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5603386U (zh) 浓盐水零排放膜浓缩设备
CN203866137U (zh) 楼宇管道直饮水净化系统
WO2022143014A1 (zh) 一种硝酸钠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793642A (zh)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7522340A (zh) 一种回收处理高氯盐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6587451B (zh) 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去离子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6966536A (zh) 浓盐水零排放膜浓缩工艺及设备
CN210528541U (zh) 台上式即滤净水系统
CN108328836B (zh) 一种基于高含盐废水减量化过程的进水控制系统
CN109775904A (zh) 一种利用LED行业含As废水制备电子级超纯水的处理方法
JPH10225682A (ja) 逆浸透法海水淡水化におけるホウ素の除去方法
CN105439347B (zh) 一种用于二氯吡啶酸物料分离浓缩的母液处理工艺和系统
CN208762364U (zh)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9907139U (zh) 一种含盐废水处理的反渗透系统
JP2002085941A (ja) 造水方法および造水装置
CN105884079A (zh) 苦咸水反渗透处理工艺
CN216106354U (zh) 一种新型的超滤水处理系统
KR20170069614A (ko) 염수 담수화 시스템
CN214270480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减量化系统
CN210656542U (zh) 一种制纯水装置
CN208166768U (zh) 一种回收处理高氯盐污水的系统
KR102061975B1 (ko) 가정용 역삼투 정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수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