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9742U - 一种整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9742U
CN219899742U CN202321653107.7U CN202321653107U CN219899742U CN 219899742 U CN219899742 U CN 219899742U CN 202321653107 U CN202321653107 U CN 202321653107U CN 219899742 U CN219899742 U CN 219899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cam
pipe
unit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31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坤
刘沂松
吴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z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z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z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z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31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9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9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9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撑管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包括凸轮、驱动单元及撑管件,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撑管件配合,所述凸轮包括第一推抵面及第二推抵面,所述第一推抵面至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推抵面至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以及压管单元,所述压管单元包括整形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所述整形单元设置于所述撑管件的外侧,并配置为从管材外部挤压管材。

Description

一种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电池方管的生产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热挤压、冷挤压以及冷弯成形为主的工艺,热加压或冷挤压的方管,可做到的最小壁厚为0.45mm,能实现不等壁厚。另一种则是以焊接工艺为主的工艺,其最小壁厚能做到0.3mm,但只能做成均匀壁厚。
现有技术中方管通常通过单一热挤压或冷挤压成型,其容易出现截面尺寸不稳定的缺点,其外形无法达到零件的终态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整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撑管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包括凸轮、驱动单元及撑管件,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撑管件配合,所述凸轮包括第一推抵面及第二推抵面,所述第一推抵面至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推抵面至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以及
压管单元,所述压管单元包括整形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所述整形单元设置于所述撑管件的外侧,并配置为从管材外部挤压管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整形单元包括两组第一整形件及两组第二整形件,两组所述第一整形件设置于管材的宽度方向两侧,两组第二整形件设置于管材的高度方向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撑管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撑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凸轮的两侧,所述撑管件的侧部设置第一内凹面,两组所述撑管件的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内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整形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内凹面对应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整形件上设置有与第二内凹面对应的第二凸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凹面的内凹尺寸小于等于两组所述撑管件的宽度方向的端面间的距离尺寸的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内凹面的内凹尺寸小于等于两组所述撑管件的高度方向的端面间的距离尺寸的3%~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凸轮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气缸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相反方向运动时,所述凸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凸轮具有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从所述内部通道穿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凸轮的外周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与凸轮的长轴的尺寸的比值大于2,且小于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时,管材套设在撑管单元外,凸轮转动时,从第一推抵面与撑管件配合逐渐切换至第二推抵面与撑管件配合,以撑开管材,配合压管单元为从管材外部挤压管材,以从管材外部对管材进行整形,从而保证管材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整形装置去掉部分压管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是凸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撑管单元和压管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下文中关于方向如“轴向方向”、“上方”、“下方”等均是为了更清楚的表明结构位置关系,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垂直”、“水平”、“平行”定义为:包括在标准定义的基础上±10%的情形。例如,垂直通常指相对基准线夹角为90度,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垂直指的是包括80度至100以内的情形。
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整形装置,包括支架4、撑管单元5和压管单元6。
本实施例中的撑管单元5,其设置于所述支架4上,并包括凸轮51、驱动单元52及撑管件53,所述驱动单元52与所述凸轮51连接,所述凸轮51与所述撑管件53配合,所述凸轮51包括第一推抵面511及第二推抵面512,所述第一推抵面511至所述凸轮51的旋转中心O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推抵面512至所述凸轮51的旋转中心O的距离。使用时,管材10(圆管或椭圆管)套设在撑管单元5外,凸轮51转动时,从第一推抵面511与撑管件53配合逐渐切换至第二推抵面512与撑管件53配合,以撑开管材10。
本实施例中的压管单元6包括整形单元61及控制单元62,所述控制单元62与所述整形单元61连接,所述整形单元61设置于所述撑管件53的外侧,并配置为从管材10外部挤压管材10,以从管材10外部对管材10进行整形,保证管材10的尺寸精度。
本实施例所述整形单元61包括两组第一整形件611及两组第二整形件612,两组所述第一整形件611设置于管材10的宽度方向两侧,两组第二整形件612设置于管材10的高度方向的两侧,从而分别从管材10的四个方向对管材10进行整形。两组第一整形件611及两组第二整形件612分别通过电缸或气缸控制。
第一整形件611的过压量为管材10宽度尺寸的2%~6%。第二整形件612的过压量为管材10的高度尺寸的2%~6%。以此可补偿管材10的壁部整形后的回弹。
本实施例所述撑管件5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撑管件53分别设置于所述凸轮51的两侧,所述撑管件53的侧部设置第一内凹面531,两组所述撑管件53的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内凹面532。第一内凹面531、第二内凹面532的设置可有效补偿材料回弹,并对材料有缓冲作用,避免直接将管材10刺穿。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整形件611上设置有与第一内凹面531对应的第一凸部6111,第一凸部6111上具有外凸弧面,所述第二整形件612上设置有与第二内凹面532对应的第二凸部6121,第二凸部6121上具有外凸弧面。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凹面531的内凹尺a寸小于等于两组所述撑管件53的宽度方向的端面间的距离尺寸b的2%~5%。
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内凹面532的内凹尺寸c小于等于两组所述撑管件53的高度方向的端面间的距离尺寸d的3%~6%。
本实施例所述驱动单元52包括气缸521、第一连杆522和第二连杆523,所述凸轮51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522和所述第二连杆523上,所述气缸521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连杆522和所述第二连杆523沿相反方向运动时,所述凸轮51旋转,以在第一推抵面511及第二推抵面512间切换。
本实施例所述凸轮51具有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一连杆522和所述第二连杆523分别从所述内部通道穿过。以避免第一连杆522和第二连杆523在凸轮51外,影响管材10的加工。
本实施例所述凸轮51的外周呈椭圆形。
本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凸轮51的旋转中心O之间的距离尺寸与凸轮51的长轴的尺寸的比值大于2,且小于5。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撑管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包括凸轮、驱动单元及撑管件,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撑管件配合,所述凸轮包括第一推抵面及第二推抵面,所述第一推抵面至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推抵面至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以及
压管单元,所述压管单元包括整形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所述整形单元设置于所述撑管件的外侧,并配置为从管材外部挤压管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单元包括两组第一整形件及两组第二整形件,两组所述第一整形件设置于管材的宽度方向两侧,两组第二整形件设置于管材的高度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管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撑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凸轮的两侧,所述撑管件的侧部设置第一内凹面,两组所述撑管件的高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二内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内凹面对应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整形件上设置有与第二内凹面对应的第二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凹面的内凹尺寸小于等于两组所述撑管件的宽度方向的端面间的距离尺寸的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凹面的内凹尺寸小于等于两组所述撑管件的高度方向的端面间的距离尺寸的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气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凸轮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气缸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相反方向运动时,所述凸轮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从所述内部通道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外周呈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与凸轮的长轴的尺寸的比值大于2,且小于5。
CN202321653107.7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整形装置 Active CN219899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3107.7U CN219899742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整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3107.7U CN219899742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整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9742U true CN219899742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3107.7U Active CN219899742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整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9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8642B (zh)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管制造加工模具
CN209710165U (zh) 一种弹簧气囊结合式拆卸调节式手机壳装置
CN201969801U (zh) 板料成形用柔性拉边装置
CN103934307B (zh) 具有局部压扁结构的空心零件成形方法
CN219899742U (zh) 一种整形装置
CN100491010C (zh) 一种小曲率半径弯管成型方法
CN201519704U (zh) 前置宽展铝型材挤压模具
CN201425054Y (zh) 一种拉伸式翻边螺母
CN203526277U (zh) 一种异形镁管弯管机用芯轴
CN105964851A (zh) 整体胀形挤压驱动桥壳体方变圆辊锻制坯方法
CN206253492U (zh) 皂液架的曲边条加工装置
CN219924118U (zh) 一种冷拉装置
CN212333687U (zh) 一种Φ500mm大型圆管带式输送机
CN210702123U (zh) 一种无缝钢管整圆模具
CN103464500A (zh) 前置宽展铝型材挤压模具
CN204657379U (zh) 透气式轴件冷精锻模
CN208778235U (zh) 压缩机用上轴承、压缩机泵体、压缩机
CN116765167A (zh) 一种电池方壳的整形制备方法
CN213350235U (zh) 一种拔丝机的可调拉拔模
CN217275795U (zh) 一种换热纽带连接头
CN2743445Y (zh) 点式组合固定架
CN217941356U (zh) 一种无缝钢管热轧机的轧管机构
CN220615166U (zh) 一种用于热弯玻片的防卷边装置
CN213134630U (zh) 一种管件生产的自动翻边装置
CN218798317U (zh) 一种换热管等壁空拉正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86 Kechuang Road, Wuzhen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01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ongz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86 Kechuang Road, Wuzhen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50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Z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