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7659U -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7659U
CN219897659U CN202321282318.4U CN202321282318U CN219897659U CN 219897659 U CN219897659 U CN 219897659U CN 202321282318 U CN202321282318 U CN 202321282318U CN 219897659 U CN219897659 U CN 219897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dioxide adsorption
box body
tank body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23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晨超
李伟
刘君
楼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Shang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Shang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Shang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Shang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23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7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7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7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包括负压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附组件,二氧化碳吸附组件包括箱体和多个二氧化碳吸附罐,箱体上下端分别设有多个出口端和进口端,二氧化碳吸附罐置于箱体内,两端分别连接出口端和进口端;所述进口端连接进气管路,出口端连接出气管路,出气管路连接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设置于氧舱外,便于更换二氧化碳吸附罐,且二氧化碳吸附罐与箱体采用卡合固定的形式,拆装十分方便;可根据舱体大小调整二氧化碳吸附罐的数量,从而使舱内二氧化碳含量达到设计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高氧舱治疗是利用密闭容器和呼吸机将纯氧加压至一个大气压以上,以治疗缺氧和损伤类等多种疾病为目的,让患者呼吸加压纯氧的一种治疗性操作。高压氧舱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多种急慢性内外科疾病均可使用。
由于治疗过程中,舱内空气与外部环境的大气压隔绝,患者在舱内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在此密闭空间内,易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继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危害。市面上有些氧舱内部设有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但是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一般都依靠于吸附罐,而吸附罐有使用时长限制,需要定期更换。而现有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大多设置在氧舱内部,不方便更换吸附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使用方便,可随时更换吸附罐,保证二氧化碳吸附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包括负压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附组件,二氧化碳吸附组件包括箱体和多个二氧化碳吸附罐,箱体上下端分别设有多个出口端和进口端,二氧化碳吸附罐置于箱体内,两端分别连接出口端和进口端;所述进口端连接进气管路,出口端连接出气管路,出气管路连接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氧化碳吸附罐包括中空罐体,中空罐体两端设有无纺布隔离层,中空罐体内部填充钠石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中空罐体两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与箱体卡合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座为环形结构,中间设有滤网;所述连接座外圆周面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O型圈,与中空罐体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座外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垫圈,连接座通过垫圈与箱体紧密贴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垫圈为EVA泡棉材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向侧设有U型槽,出口端、进口端分别位于各个U型槽中间;所述中空罐体两端的连接座分别插入箱体上端面、下端面的U型槽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接入负压发生器中,再把负压发生器的出口端接入氧舱内,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接二氧化碳吸附组件的出气管路,二氧化碳吸附组件的进气管路接入氧舱内。负压发生器工作时,氧舱内的气体从进气管路进入二氧化碳吸附罐内,被钠石灰吸附掉二氧化碳后,重新从出气管路、负压发生器的出口端流回氧舱内,从而使得舱内空气进行循环,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二氧化碳吸附装置设置于氧舱外,便于更换二氧化碳吸附罐,且二氧化碳吸附罐与箱体采用卡合固定的形式,拆装均十分方便;
2、可根据舱体大小调整二氧化碳吸附罐的数量,从而使舱内二氧化碳含量达到设计标准,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附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附组件的零件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吸附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负压发生器1、进口端11、出口端12、负压端13、箱体2、U型槽21、出口端22、进口端23、进气管路24、出气管路25、二氧化碳吸附罐3、中空罐体31、无纺布隔离层32、连接座33、滤网34、第一环形槽35、O型圈36、第二环形槽37、垫圈38。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包括负压发生器1和二氧化碳吸附组件,负压发生器1的进口端11连接压缩机,负压发生器的出口端12接入氧舱内,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13接二氧化碳吸附组件。
二氧化碳吸附组件包括箱体2和多个二氧化碳吸附罐3,所述箱体2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向侧设有U型槽21,上端面的U型槽中间设有出口端22,下端面的U型槽中间设有进口端23;所述进口端23连接进气管路24,出口端22连接出气管路25,出气管路25连接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13。
所述二氧化碳吸附罐3置于箱体内,两端分别连接出口端22和进口端23;所述二氧化碳吸附罐3包括中空罐体31,中空罐体31两端设有无纺布隔离层32,中空罐体内部填充钠石灰。
所述中空罐体31两端设有连接座33,连接座33为环形结构,中间设有滤网34;所述连接座33外圆周面设有第一环形槽35,第一环形槽35内设有O型圈36,连接座33置于中空罐体31端部,通过O型圈36与中空罐体3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座33外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槽37,第二环形槽37内设有垫圈38,垫圈为EVA泡棉材质,连接座33分别插入箱体2上端面、下端面的U型槽21内,通过垫圈38与U型槽21紧密贴合。
更换时,直接将二氧化碳吸附罐从U型槽的开口处平移出来,再将新的二氧化碳吸附罐直接推入U型槽即可,方便快捷。
使用时,将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接入负压发生器1的进口端11中,再把负压发生器1的出口端12接入氧舱内,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13接二氧化碳吸附组件的出气管路25,二氧化碳吸附组件的进气管路24接入氧舱内。负压发生器1工作时,氧舱内的气体从进气管路24进入二氧化碳吸附罐3内,被钠石灰吸附掉二氧化碳后,重新从出气管路25、负压发生器的出口端23流回氧舱内,从而使得舱内空气进行循环,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附组件,二氧化碳吸附组件包括箱体和多个二氧化碳吸附罐,箱体上下端分别设有多个出口端和进口端,二氧化碳吸附罐置于箱体内,两端分别连接出口端和进口端;所述进口端连接进气管路,出口端连接出气管路,出气管路连接负压发生器的负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附罐包括中空罐体,中空罐体两端设有无纺布隔离层,中空罐体内部填充钠石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罐体两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与箱体卡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为环形结构,中间设有滤网;所述连接座外圆周面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O型圈,与中空罐体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座外端面上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有垫圈,连接座通过垫圈与箱体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为EVA泡棉材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向侧设有U型槽,出口端、进口端分别位于各个U型槽中间;所述中空罐体两端的连接座分别插入箱体上端面、下端面的U型槽内。
CN202321282318.4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Active CN219897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318.4U CN219897659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318.4U CN219897659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7659U true CN21989765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2318.4U Active CN219897659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7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500093A (ja) 一酸化窒素発生システム
CN103550876B (zh) 急救用防毒面具
CN111514480A (zh) 一种供载人潜水器乘员长时间使用的全闭式呼吸系统
CN219897659U (zh) 一种用于氧舱的二氧化碳吸附装置
CN211157927U (zh) 一种医疗用供氧呼吸装置
CN209490339U (zh) 一种呼吸机用组合式过滤装置
CN218047148U (zh) 一种新型麻醉废气吸附器
CN113975564B (zh) 一种重症呼吸恢复器
CN211024606U (zh) 一种用于医疗急诊用人工呼吸装置
CN114534056A (zh) 氢氧气体减压混合吸入装置
CN211214043U (zh) 一种单人空气增压舱
CN215275481U (zh) 一种新型呼吸装置
CN218923484U (zh)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CN108591825B (zh) 一种便捷式快速吸氧装置
CN211132384U (zh) 体外循环二氧化碳清除器
CN111632240A (zh) 一种医用吸氧装置
CN216537608U (zh) 一种麻醉废气快速处理装置
CN218833334U (zh) 带有固定容积腔的麻醉呼吸机气路
CN219185398U (zh) 一种医用呼吸机
CN211753172U (zh) 一种麻醉废气抽除装置
CN217430607U (zh) 一种间歇式供氧装置
CN216536449U (zh) 一种麻醉机用呼吸回路二氧化碳过滤装置
CN212997875U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临床消毒过滤装置
CN215822011U (zh) 一种内科护理吸氧装置
CN220588727U (zh) 一种呼吸机用气体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