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3484U -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3484U
CN218923484U CN202320584667.5U CN202320584667U CN218923484U CN 218923484 U CN218923484 U CN 218923484U CN 202320584667 U CN202320584667 U CN 202320584667U CN 218923484 U CN218923484 U CN 218923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upper cover
path structure
ga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46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思远
梁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Chang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46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3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3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3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该气路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吸收罐、呼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吸气口、呼气口。通过设置带有弹簧膜片的呼气单向阀和吸气单向阀,使得气体在顺向通过单向阀时更加顺畅,气体逆向通过单向阀时封闭效果更好。通过将通气管道集成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凹槽内,减少了管道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管道因为连接问题导致的气压不稳定,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麻醉呼吸机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呼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背景技术
麻醉呼吸回路是麻醉机的重要部件,通过所述麻醉呼吸回路,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携带的二氧化碳被过滤,留下含有麻醉药的气体和少部分氧气再次被输入到患者的肺部,以节省麻醉剂和氧气的消耗,同时可以避免患者重复吸入二氧化碳。
目前,由于现有的麻醉呼吸机多个零件存在各种缺陷,导致麻醉呼吸机的气压控制不够稳定,难以适应更高的医护工作要求。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麻醉呼吸机的气压控制稳定度,需要对现有的麻醉呼吸机进行整体性的整合,和局部零部件的改进。
因此,亟需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从而实现上述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用于实现背景技术所述的,提升麻醉呼吸机的气压控制稳定性,以满足更高的医护工作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吸气单向阀、呼气单向阀、吸收罐、吸气口、呼气口;
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上盖板上的凹槽与所述下盖板上的凹槽对应设置,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贴合安装后,凹槽形成通气管道,实现气体的流通;
所述呼气单向阀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且所述呼气单向阀与所述上盖板内设置的凹槽连通,所述吸气单向阀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且所述吸气单向阀与所述上盖板内设置的凹槽连通;
所述下盖板设置有吸收罐出口和吸收罐入口,所述吸收罐出口与所述吸收罐连接,所述吸收罐入口与所述吸收罐连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所述吸收罐入口进入所述吸收罐,并通过所述吸收罐出口回到所述气路结构中;所述吸收罐安装在所述下盖板上;
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且所述吸气口与所述上盖板内的凹槽连通,所述呼气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且所述呼气口与所述上盖板内的凹槽连接;
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的凹槽形成推复式容积腔和多个连接腔,所述推复式容积腔为曲折的气体通道,且所述推复式容积腔与所述多个连接腔通过等厚度的内壁相互隔离
所述呼气单向阀与所述吸气单向阀结构相同,设置有:阀座、弹簧膜片、上盖;
所述阀座为管状,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阀座的阀口上安装有弹簧膜片,所述弹簧膜片上安装有所述上盖。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观察窗体;所述观察窗体用于观察所述弹簧膜片的运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吸收罐内填充有碱石灰,所述碱石灰用于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出现二氧化碳复吸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手自动开关;所述手自动开关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手自动开关用于将所述气路结构在机控模式和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APL阀;所述APL阀安装在所述上盖板上,且所述APL阀与所述上盖板内部的凹槽连通,所述APL阀用于,在所述气路结构的内部气压超过预设值时释放气体,维持患者肺部气压。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压力采样口A;
所述压力采样口A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压力采样口A与所述上盖板内的凹槽连通,用于气体压力采样。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氧气采样口;所述氧气采样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氧气采样口与所述上盖板内的凹槽连通,用于氧浓度采样。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新鲜气体入口;所述新鲜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新鲜气体入口与所述上盖板内的凹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驱动气体入口;所述驱动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驱动气体入口与所述上盖板内的凹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该气路结构包括:呼气单向阀、吸气单向阀、吸收罐、上盖板、下盖板、吸气口、呼气口。通过设置带有弹簧膜片的呼气单向阀和吸气单向阀,使得气体在顺向通过单向阀时更加顺畅,气体逆向通过单向阀时封闭效果更好。通过将通气管道集成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凹槽内,减少了管道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管道因为连接问题导致的气压不稳定,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麻醉呼吸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的下盖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的单向阀的爆炸图;
其中,100、上盖板;200、下盖板;300、手自动开关;401、吸气单向阀;402、呼气单向阀;403、APL阀;410、阀座;411、通孔;412、阀口;420、弹簧膜片;430、上盖;431、观察窗体;500、吸收罐;601、压力采样口A;602、氧气采样口;603、压力采样口B;604、压力采样口C;700、推复式容积腔;901、驱动气体入口;902、新鲜气体入口;903、吸收罐出口;904、吸收罐入口;905、吸气口;906、呼气口;110、手动皮球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用于实现背景技术所述的,提升麻醉呼吸机的气压控制稳定性,以满足更高的医护工作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包括:上盖板100、下盖板200、吸气单向阀401、呼气单向阀402、吸收罐500、吸气口905、呼气口906;
所述上盖板10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上盖板100上的凹槽与所述下盖板200上的凹槽对应设置,所述上盖板100与所述下盖板200贴合安装后,凹槽形成通气管道,实现气体的流通;
所述呼气单向阀402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呼气单向阀402与所述上盖板100内设置的凹槽连通,所述吸气单向阀401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吸气单向阀401与所述上盖板100内设置的凹槽连通;
所述下盖板200设置有吸收罐出口903和吸收罐入口904,吸收罐出口903与所述吸收罐500连接,所述吸收罐入口904与所述吸收罐500连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吸收罐入口904进入吸收罐500,并通过吸收罐出口903回到所述气路结构中;所述吸收罐500安装在所述下盖板200上;
所述吸气口905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吸气口905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所述呼气口906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呼气口906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接;
所述上盖板100与下盖板200的凹槽形成推复式容积腔700和多个连接腔体,所述推复式容积腔700为曲折的气体通道,且所述推复式容积腔700与所述多个连接腔通过等厚度的内壁相互隔离;
所述呼气单向阀402与所述吸气单向阀401结构相同,设置有:阀座410、弹簧膜片420、上盖430;
所述阀座410为管状,内部设置有通孔411,所述阀座410的阀口412上安装有弹簧膜片420,所述弹簧膜片420上安装有所述上盖430。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的气压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气路结构通过将通气管道集成在上盖板100和下盖板200之间的凹槽内,减少了管道之间的连接,避免了管道因为连接问题导致的气压不稳定,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进一步减少了麻醉呼吸机的体积。如图4所示,阀座410为带有通孔411的阀体,其顶部形成阀口412用于密封,阀座410下部柱体安装在推复式容积腔700上。弹簧膜片420为圆环状,其弹簧部分套在阀座410的外圆周上,起到固定并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盖430上设置有观察窗体431;所述观察窗体431用于观察所述弹簧膜片420的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中,上盖430固定在弹簧膜片420上,上盖430顶部设置有观察窗体431,观察窗体431为透明体,可以观察弹簧膜片420的起升和降落,以监测吸呼状态。
优选的,所述吸收罐500内填充有碱石灰,所述碱石灰用于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出现二氧化碳复吸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手自动开关300;所述手自动开关300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手自动开关300用于将所述气路结构在机控模式和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APL阀403;所述APL阀403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APL阀403与所述上盖板100内部的凹槽连通,所述APL阀403用于,在所述气路结构的内部气压超过预设值时释放气体,维持患者肺部气压。
本实施例中,APL阀403,其是一种安全阀,在呼吸回路中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能够释放气体,以使患者肺内压力不会过高,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压力采样口A 601;所述压力采样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压力采样口A 601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用于气体压力采样。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氧气采样口602;所述氧气采样口60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氧气采样口602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用于氧浓度采样。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新鲜气体入口902;所述新鲜气体入口90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新鲜气体入口902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驱动气体入口901;所述驱动气体入口901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驱动气体入口901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压力采样口B 603和压力采样口C 604。用于获取气路结构中不同位置的气体压力。
具体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包括:上盖板100、下盖板200、吸气单向阀401、呼气单向阀402、吸收罐500、APL阀403。
上盖板100和下盖板200为长方体金属板,上盖板100底部平面设置有凹槽,下盖板200的上部平面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盖板100的凹槽与所述下盖板200的凹槽对应设置,上盖板100与下盖板200安装固定后,对应的凹槽形成容纳腔。容纳腔是通过内壁隔离成的多个腔体。该腔体分为推复式容积腔700和连通腔。其中,连通腔用于连接麻醉呼吸机的各个零部件。推复式容积腔700为曲折的气体通道,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保障麻醉呼吸机的内部气压稳定。
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管道连接的方式实现麻醉呼吸机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存在管道之间的连接可能存在固定不牢固,管道或连接部件老化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内部管道漏气,使得麻醉呼吸机的气压不稳定。
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能存在病毒或细菌残留在麻醉呼吸机的气体管道内部的问题。可能造成麻醉呼吸机的消毒清洁不方便、不彻底。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各种问题。上盖板100的凹槽和下盖板200的凹槽通过CNC一体加工成型,加工精度高,气密性好,能够避免因为气体管道连接不牢固导致的气压问题。
上盖板100和下盖板200打开后,内部的气路结构完全暴露在外部,通过酒精、消毒剂等可以实现完全的消杀清洁。且极大地简化了安装拼接流程。使得消毒更加的方便。
呼气单向阀402和吸气单向阀401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呼气单向阀402和吸气单向阀401与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对应的单向阀与对应的通气管道连接,实现气路结构的功能。
手动皮球连接口110设置在上盖板100上。手动皮球连接口与推复式容积腔700连通,用于实现呼吸机的手动控制。
如图3所示,吸收罐入口904和吸收罐出口903设置在下盖板200上,吸收罐入口904与下盖板200内的凹槽连通,吸收罐出口903与下盖板200内的凹槽连通。吸收罐入口904和吸收罐出口903与下盖板200内凹槽的具体连通位置示意在图2的上盖板100的凹槽中。图2中,吸收罐出口903和吸收罐入口904所指向的虚线圆圈表示吸收罐出口903和吸收罐入口904具体连通的连通腔。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吸收罐入口904进入吸收罐500,经过吸收罐500吸收后,从吸收罐出口903回到气路结构中。
如图4所示,单向阀包括阀座410、弹簧膜片420、上盖430。阀座410为带有通孔411的阀体,其顶部形成阀口412用于密封,阀座410下部柱体安装在推复式容积腔700上。弹簧膜片420为圆环状,其弹簧部分套在阀座410的外圆周上,起到固定并导向作用。上盖430固定在弹簧膜片420上,上盖430顶部设置有观察窗体431,观察窗体431为透明体,可以观察弹簧膜片420的起升和降落,以监测呼吸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图2所示,带有麻醉药的新鲜气体经新鲜气体入口902将吸气单向阀401打开,通过吸气口905流入患者肺部进行体内循环后,经呼气口906将呼气单向阀402打开而流入推复式容积腔700的曲折气体通道内,这些气体在到达驱动气体入口901处后,该气路结构的系统通入驱动气体,将呼出气体推压至吸收罐500内进行过滤,通过吸收罐500吸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气体与新鲜气体混合再次进入患者肺部,如此反复循环,实现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并支持通气。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呼单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中的吸/呼单向阀爆炸图。如图所示,吸气单向阀401与呼气单向阀402都是相同的单向阀。该单向阀由阀座410、弹簧膜片420、以及上盖430构成。阀座410上部形成壁厚较薄的阀口412用于密封,下部柱体安装在上盖板100上,阀座410中心设置有通孔411。
在用于吸气单向阀401时,该通孔411始终与新鲜气体相连,位于上部阀口412的一端由弹簧膜片420密封,在弹簧膜片420被新鲜气体推压而起升时,该通孔411就可以与患者肺部相连通。
在用于呼气单向阀402时,阀座410的通孔411位于下部柱体上的一端始终与患者呼出气体相连,位于上部阀口412的一端由弹簧膜片420密封,在弹簧膜片420被患者呼出气体推压而起升时,该通孔411就可以与推复式容积腔700相连,然后呼出气体进入推复式容积腔700并到达驱动气体入口901处。弹簧膜片420下部为圆环形薄片,上部形成螺旋结构,类似压缩弹簧。在安装时,使螺旋状压缩弹簧部分套在阀座410的外圆周面上,并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利用该预紧力可以使该弹簧膜片420上部的圆形片体严密地盖在阀座410的阀口412上,从而实现密封作用。在弹簧膜片420被新鲜气体或呼出气体推压而起升后,利用下部的螺旋压缩弹簧部分的弹力可以顺利地回落至阀体的阀口412上。如果气体流动方向与上面所述方向相反,则气体压力作用在弹簧膜片420的圆形片体的上表面,将弹簧膜片420牢固地按压在阀体的阀口412上而将阀体中心的通孔411封堵。因此气体不会流向通孔411的另一端,从而实现逆向截止的作用。观察窗体431为透明体,利用螺纹旋紧安装在上盖430的上表面上,可以观察弹簧膜片420的起升和降落,以监测吸/呼状态。同时可以轻松地拆卸下来,对吸/呼单向阀部件进行清洗消毒。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取消了占用容积较大的有形的风箱和折叠囊部件,并且采用重量较轻的硅胶弹簧膜片代替不锈钢片或塑料片,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

Claims (9)

1.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包括:上盖板(100)、下盖板(200)、吸气单向阀(401)、呼气单向阀(402)、吸收罐(500)、吸气口(905)、呼气口(906);
所述上盖板(10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上盖板(100)上的凹槽与所述下盖板(200)上的凹槽对应设置,所述上盖板(100)与所述下盖板(200)贴合安装后,凹槽形成通气管道,实现气体的流通;
所述呼气单向阀(402)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呼气单向阀(402)与所述上盖板(100)内设置的凹槽连通,所述吸气单向阀(401)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吸气单向阀(401)与所述上盖板(100)内设置的凹槽连通;
所述下盖板(200)设置有吸收罐出口(903)和吸收罐入口(904),所述吸收罐出口(903)与所述吸收罐(500)连接,所述吸收罐入口(904)与所述吸收罐(500)连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通过吸收罐入口(904)进入所述吸收罐(500),并通过所述吸收罐出口(903)回到所述气路结构中;所述吸收罐(500)安装在所述下盖板(200)上;
所述吸气口(905)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吸气口(905)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所述呼气口(906)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呼气口(906)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接;
所述上盖板(100)与所述下盖板(200)的凹槽形成推复式容积腔(700)和多个连接腔,所述推复式容积腔(700)为曲折的气体通道,且所述推复式容积腔(700)与所述多个连接腔通过等厚度的内壁相互隔离;
所述呼气单向阀(402)与所述吸气单向阀(401)结构相同,设置有:阀座(410)、弹簧膜片(420)、上盖(430);
所述阀座(410)为管状,内部设置有通孔(411),所述阀座(410)的阀口(412)上安装有弹簧膜片(420),所述弹簧膜片(420)上安装有所述上盖(4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30)上设置有观察窗体(431);所述观察窗体(431)用于观察所述弹簧膜片(420)的运行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罐(500)内填充有碱石灰,所述碱石灰用于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出现二氧化碳复吸的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手自动开关(300);所述手自动开关(300)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手自动开关(300)用于将所述气路结构在机控模式和手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APL阀(403);
所述APL阀(403)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00)上,且所述APL阀(403)与所述上盖板(100)内部的凹槽连通,所述APL阀(403)用于,在所述气路结构的内部气压超过预设值时释放气体,维持患者肺部气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压力采样口A(601);
所述压力采样口A(601)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压力采样口A(601)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用于气体压力采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氧气采样口(602);
所述氧气采样口(60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氧气采样口(602)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用于氧浓度采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新鲜气体入口(902);
所述新鲜气体入口(902)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新鲜气体入口(902)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还包括:驱动气体入口(901);
所述驱动气体入口(901)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00)上,所述驱动气体入口(901)与所述上盖板(100)内的凹槽连接。
CN202320584667.5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Active CN218923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4667.5U CN218923484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4667.5U CN218923484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3484U true CN218923484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4667.5U Active CN218923484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3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77378U (zh) 一种呼吸阀
CN208626364U (zh) 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器
CN218923484U (zh) 一种麻醉呼吸机的气路结构
CN111407992A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多功能应急呼吸器
CN103239783B (zh) 人工呼吸系统和用于人工呼吸系统的减少污染的接插系统
CN2331369Y (zh) 集成麻醉气体循环呼吸处理装置
CN108310565A (zh) 一次性使用简易呼吸器
CN216023674U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废气抽除装置
CN205683749U (zh) 用于手术室内的麻醉废气净化装置
CN206007741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114534056A (zh) 氢氧气体减压混合吸入装置
CN113952564A (zh) 一种闭式回路供氧呼吸系统
CN2624941Y (zh) Y型管中球式单向控制阀
CN212490906U (zh) 带有呼出消毒功能的呼吸系统
CN111419595A (zh) 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气道操作防护头罩
CN2764423Y (zh) 麻醉气体吸附器
CN215135230U (zh) 一种可加湿灭菌的麻醉机过滤器
CN215653208U (zh) 一种可储氧吸氧装置
CN115518248B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呼吸防护装置
CN220633466U (zh) 一种呼吸装置的过滤器
CN211132536U (zh) 一种急诊外科用吸氧加压装置
CN112870512B (zh) 一种具有防交叉感染结构的救治可脱卸呼吸装置
CN210144941U (zh) 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
CN216439798U (zh) 一种护理吸氧管的加湿器结构
CN220588727U (zh) 一种呼吸机用气体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3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A, No. 77, Jinke South 2nd Road, Jinniu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Chengdu, Sichuan 610036

Patentee after: Aerospace Chang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hengdu) Co.,Ltd.

Address before: Aerospace CNC building, No. 51, Yongd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EROSPACE CHANGFE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