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7239U -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7239U
CN219897239U CN202321718204.XU CN202321718204U CN219897239U CN 219897239 U CN219897239 U CN 219897239U CN 202321718204 U CN202321718204 U CN 202321718204U CN 219897239 U CN219897239 U CN 219897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bubble generating
black
wat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82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东豪
廖志军
刘广停
张信武
耿春茂
杨思聪
凌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82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7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7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7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固定组件、吊装组件、清洗装置以及供气装置;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固定在固定组件;所述的供气装置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通,并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所述的清洗装置设置在吊装组件的外侧;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吊装组件移动至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充氧动力效率高,增氧设备能耗低,设备的使用、检修维护方便,黑臭水体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提升充氧动力效率,提高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黑臭水体是指由于污染物质和大量细菌滋生导致水体出现黑色和恶臭现象的水体。黑臭水体增氧技术是解决黑臭水体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水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加速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分解和去除,从而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曝气设备将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水中,造成水面的水流剧烈变动,进而使大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爆气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能耗较高,曝气设备通常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才能实现水体增氧,如机械曝气器需要电动机来驱动桨叶,鼓风机曝气器需要鼓风机进行空气输送,溶氧机需要电解制氧,能耗较高,会产生一定的能源消耗和费用支出;2、设备维护难度大:曝气设备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转,容易受到水质中的污染和损坏,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一些设备老化或预期寿命结束的设备,需要进行更换和更新;3、设备不容易调整:由于采用固定式安装曝气设备,设备一但安装后固定在水体中,需要更换设备位置时需要人工拆卸后然后再进行安装,工程量大,使用不方面;4、曝气效果不理想,采用传统的曝气设备进行曝气时,其无法对产生的气泡的大小进行控制,导致曝气后产生的气泡尺寸不均匀且气泡较大,使得气泡中的氧气难以融入黑臭水体中,导致充氧动力效率低,另外,设备在黑臭水体运行时,受到水体形态、流速、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增加曝气装置制作的气泡容易黑臭水体的难度,造成设备能耗大,水体传氧率低,充氧动力效率低,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针对上次问题,水处理其他不断的额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从而克服现有的曝气装置的不足。如专利号:201920703794 .6 ,名称为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实现泥水同治的高新搅拌曝气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采用拖载船体作为载体、采用药品投放和曝气设备进行曝气相结合,增加了设备的水体处理的实用性,但其存在曝气不均匀、充氧动力效率低、增氧设备能耗大等问题;专利号为202021345369 .3,名称为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曝气增氧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采用文丘里管和气液混合器配合实现了曝气均匀,但其存在管路复杂,安装不方便、维护复杂等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发,已解决曝气能耗大、曝气后充氧动力效率低、使用和维护不方便等问题,从而增加设备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充氧动力效率高,增氧设备能耗低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从而解决现有的黑臭水体治理中存在的充氧动力效率低、增氧设备能耗高、使用和维护不方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包括用于生产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安装固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固定组件、用于吊装和固定固定组件的吊装组件、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以及用于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供气的供气装置;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固定在固定组件;所述的供气装置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通,并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所述的清洗装置设置在吊装组件的外侧;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吊装组件移动至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用于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发生组件和用于将气泡发生组件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制成高速气泡水射流的进水组件;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均与供气装置、进水组件连接,进水组件将水注入气泡发生组件并与气泡发生组件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混合形成高速气泡水射流。
优选地,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包括进气管、设有连接口和射流口的外管、用于堵住进气管的进水口和外管的连接口的堵头以及悬空设置在外管内部用于制作为微纳米气泡的内管;所述的进气管、外管以及内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的空心管;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与外管的连接口连通;所述的堵头设置在外管的连接口的内部;所述的内管的一端穿过堵头后与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外管的射流口的端口平齐;所述的供气装置与多个气泡发生组件的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供应的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内管,并从内管的管壁溢出制成微纳米气泡;所述的外管上还设有连通外管内部的进水口;多个气泡发生组件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组件连接,并通过进水组件将高压水流注入外管内,并在外管内与内管制作的微纳米气泡之间形成高速气泡水射流从外管的射流口射出。
优选地,所述的进气管和外管的材质相同,均为UPVC管、PE管或不锈钢管。
优选地,所述的内管包括内支撑层、外支撑层及设置在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的重离子微孔膜层;所述的外支撑层和内支撑层均为聚酯纤维无纺布层;所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通过超声波热压复合在外支撑层和内支撑层中间;所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40微米。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组件包括潜水泵和与潜水泵出水口连接的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气泡发生组件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组件为长方体结构的固定架,在固定架的外部还设有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所述的过滤组件为过滤网或过滤板。
优选地,所述的吊装组件包括吊装固定底座、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上的安装板、穿过安装板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上的吊杆、固定安装板上的吊机以及与固定组件连接的吊绳;所述的安装板与吊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的吊杆的底端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上,并以吊杆的底部为转动轴带动安装板、吊机以及吊杆上部整体转动;所述的吊绳设置在吊杆上,且一端与吊机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侵泡的清洗池和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水压冲刷的清洗水枪。
优选地,所述的供气装置为空气压缩机或气泵;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或气泵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充氧动力效率高,增氧设备能耗低,设备的使用、检修维护方便,黑臭水体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具体效果如下:
(1)充氧动力效率高,增氧能耗低:
在内管上设有孔道直径为0.1-40微米的气泡孔,使其通气后使其外表面能够溢出均匀微小细密的气泡,再利用潜水泵产生的高速水流垂直剪切溢出内管的气体,并于水流充分混合,产生高速气泡水射流从外管的射流口射出,解决了传统黑臭水体增氧装置设备功率大,产生的气泡大,且气泡产生后在水中上升速度快,充氧效率低、充氧动力效率低以及增氧设备能耗大等问题。另外,由于内管中运用了重离子微孔膜层,其气泡孔的孔道形状规则、孔径大小和密度均匀可控,孔径最低可达0.1μm,孔密度最高可达1×109个/cm2;因此,在气液混合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足够小的微纳米气泡,从而使得气泡中的氧气更溶入水体内,增加充氧效率,使得充氧效率高达50%~60%,水体的充氧动力效率高达7(kgO2/kW·h)以上,远高于传统产品效能,增氧能耗低,节约运行成本;
(2)使用、检修维护方便,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系统中的吊装组件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吊装组件将其从黑臭水体中吊出进行检修维护;长期使用后气泡发生组件中的内管外表面容易产生结垢而影响气泡的产生,此时通过吊装组件吊至去清洗装置中进行简单药水清洗即可继续使用,无需更换内管,提高了内管的使用寿命,维护周期短,从而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固定组件的外部设有过滤组件,并通过过滤组件对潜水泵抽取的水体进行过滤,从而保护潜水泵,避免潜水泵堵塞;检修方便,检修时,只需要将固定组件外部的过滤组件取下即可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洗,方便操作人员检修和维护,提高检修和维护效率;
(3)覆盖范围广,处理效果好
本系统中的吊装组件采用了独特的悬吊式方式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吊装和移动,一方面简便了水下安装固定设备的难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处理需求,通过吊杆的转动和吊机的升降调节射流口的高度和方向,增大了可覆盖的曝气范围,避免了因水体形态、流速、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溶解氧不均匀的问题,结合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本身拥有较好的氧气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
(4)实用性强,适用性广
本系统具有充氧能力强,提高了黑臭水体的充氧效率,提升充氧动力效率,增加了黑臭水体中的微生物的活力,从而提高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且系统具有结构简洁,实用性强,适用性广,能够应用在河流、河道、水塘等黑臭水体方面治理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便于后续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泡发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其中,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气泡发生组件11;进气管111;外管112;射流口1121;进水口1122;堵头113;内管114;内支撑层1141;外支撑层1142;重离子微孔膜层1143;进水组件12;潜水泵121;进水管122;固定组件2;吊装组件3;吊装固定底座31;安装板32;吊杆33;吊机34;吊绳35;清洗装置4;过滤组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包括用于生产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用于安装固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固定组件2、用于吊装和固定固定组件的吊装组件3、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4以及用于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供气的供气装置。所述的固定组件2为长方体结构的所述的固定组件2为长方体结构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架的上部设有吊环;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安装固定在固定架的固定板上;所述的供气装置通过软气管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通,并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所述的吊装组件3安装在地面上,且吊装组件3与固定组件2中的吊环连接。所述的清洗装置4设置在吊装组件3的一侧,位于吊装组件的外侧。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需要清洗或检修维护时,通过吊装组件3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从黑臭水体中吊起,然后移动至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或检修维护。所述的供气装置为气泵。本实施例中的气泵采用现有的电动气泵即可实现。
如图2所示,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包括用于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发生组件11和用于将气泡发生组件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制成高速气泡水射流的进水组件12;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举采用的时三个气泡发生组件11进行描述。三个气泡发生组件11并排设置,并固定在固定架的固定板上,位于固定架内。
如图3所示,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11包括进气管111、外管112、堵头113以及内管114;其中,进气管111、外管112以及内管11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的空心管。其中,外管112的孔径小于内管114的孔径。所述的外管12的一端设为连接口,另一端设为射流口1121。所述的堵头113的横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与外管的内径相同;堵头113设置在外管112的内部,位于连接口位置处,从而将外管112分隔为进气区和高速气泡水射流产生区两个区域,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与外管的连接口连通。所述的内管114悬空设置在外管内部,其中,内管114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开口一端的内管穿过堵头后与进气管连通,封闭的另一端与外管的射流口的端口平齐。所述的外管的射流口露于固定架外。所述的内管的数量为两根以上,本实施例采用的内管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两根内管并排设置,使得从进气管进入外管的气体遇到堵头堵塞后进入内管,并从内管的内部向管壁外溢出制成微纳米气泡。所述的外管112上还设有连通外管内部的进水口1122;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射流口的一测,位于堵头外侧。由于外管的一端被堵头堵塞,当高压水流从进水口注入外管内部时,高压水流垂直剪切内管制作的微纳米气泡,在外管内部形成高速气泡水射流从外管的射流口射出。
所述的进气管111和外管112均采用UPVC管。其中,外管为直管,进气管由UPVC管制成的90度弯头。如图4所示,所述的内管114包括内支撑层1141、外支撑层1142及设置在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的重离子微孔膜层1143;所述的外支撑层1142和内支撑层1141均为聚酯纤维无纺布层;所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1143通过超声波热压复合在外支撑层和内支撑层中间;所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的任一厚度值均可实现,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40微米的任一孔道直径均可实现。本实施例的厚度为15微米;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微米;气泡孔均匀设置在重离子微孔膜层。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三个气泡发生组件11的进气管的进气口通过管道并联后与电动气泵的排气口连通。其中,所述的进水组件12包括潜水泵121和进水管122;所述的潜水泵固定在固定架的固定板上,位于固定架内。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三个气泡发生组件1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并联后与进水组件的进水管122的另一端连通。
为了保护潜水泵,在固定架的外部还设有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5,如图1所示。所述的过滤组件5为过滤板。所述的过滤板分别设置在长方体固定架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右端面以及上端面,并与固定板之间形成设备箱,然后利用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对进入固定架内的黑臭水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固定架内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检修维护,设置在固定架正面由两块过滤板组成检查门;所述的两块过滤板的一端均与固定架之间采用转动连接,使得操作人员检修维护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时,只需要打开固定架正面的检查门即可,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缩短检修维护时间,提高检修维护效率。
为了更好的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移动和控制,对调整组件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所述的吊装组件3包括吊装固定底座31、安装板32、吊杆33、吊机34以及吊绳35;所述的吊杆包括竖杆、横杆以及设置在横杆与竖杆之间的支撑杆,所述的横杆的一端固定在竖杆上端部连接,使得横杆与竖杆之间呈90度;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与横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竖杆的上部,使得横杆与支撑杆以及竖杆上部之间形成三角形固定结构,从而对横杆进行支撑和固定,提高横杆的受力和承重能力。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均设有定滑轮。吊杆的竖杆的下端穿过安装板的中心位置,并露于安装板的下端面。其中,竖杆与安装板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的吊机34安装固定在安装板32的上端面;所述的吊绳35的一端固定在吊环上,另一端穿过横杆上的定滑轮后与吊机连接,并通过吊机控制吊绳收缩对固定架进行升降控制,从而实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升降控制。所述的吊杆33中的竖杆的下端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31的中心位置处,且安装板32位于吊装固定底座31的上端面,使得吊杆并以竖杆的下端为转动轴转动,当吊杆以竖杆下端为转动轴转动时,带动安装板、吊机以及吊杆上部整体转动,从而带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转动,实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移动控制。所述的吊杆的竖杆下端与吊装固定底座31之间可以采用采用现有的电机和齿轮配合进行转动控制均可实现,即在电机输出端上设有主动齿轮,在竖杆上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匹配的从动齿轮,使得电机与吊杆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吊杆的转动,该技术属于现有的常规转动控制技术,在此不做详细展开产生。
为了更好的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清洗、维护及保养,增加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在吊装固定底座3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冲洗、浸泡的清洗装置。所述的清洗装置4包括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进行侵泡的清洗池和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进行冲洗的清洗水枪。所述的清洗池内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其中清洗池的进水口和清洗水枪均通过管道与外部供水装置连通。
对黑臭水体的河道进行治理时,固定架通过吊装组件移动至河道的黑臭水体中,固定架外的黑臭水体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后进入固定架内部,潜水泵将固定架内的水体从,外管的进水口注入外观内部;而电动气泵通过软气管将空气输送至进气管,空气进入进气管后由于堵头的作用,外管进入内管,进入内管内部的空气利用从内管的重离子微孔膜层的气泡孔制成微纳米气泡,然后从内管的管壁外溢至外管内部,此时高压水流从进水口注入外管内部时,高压水流垂直剪切内管制作的微纳米气泡,在外管内部形成高速气泡水射流从外管的射流口射出。由于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微米,因此气泡中的氧气能够更容易和快速溶入水体内,增加充氧效率,使得充氧效率高达50%~60%,水体的充氧动力效率高达7(kgO2/kW·h)以上,从而增加了黑臭水体中的微生物的活力,从而提高了黑臭水体的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需要检修维护时,通过吊机控制吊绳将固定架吊起,然后旋转吊杆将其移动至清洗装置的空位处,打开固定架正面的过滤板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将固定架正面的过滤板固定,然后再通过吊杆和吊机联合作用将其放置在河道的黑臭水体中工作。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长时间工作后,需要进行清洗时,通过吊杆和吊机联合作用将其放置在清洗池内进行侵泡和冲洗。冲洗时,利用清洗水枪喷出的清水对内管表面和外管内部进行冲洗,将附着在气泡发生组件表面的易脱落杂质分离,然后采用将次氯酸钠(6 ~ 12 g/L)和氢氧化纳(1~1.5g/L)按比例投加至清洗池内的清水中制成碱性药水,再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放置清洗池内进行浸泡120~180min,浸泡完成后,排出清洗池内的废水,再次使用清洗水枪进行冲洗,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表面的碱性药水冲洗干净,再次将清洗池内的废水排出,将柠檬酸(3 ~ 6g/L)按比例投加至清洗池清水中制成酸性药水,如清洗池清水为 1000 L,则投加 3~6kg 柠檬酸,配制好的酸液后,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放入清洗池中至完全淹没,浸泡120~180min,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在清洗池内浸泡完成后,排出清洗池的废水,再次使用清洗水枪进行冲洗,将从将附着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酸性药水清洗干净,经过清洗后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可以循环使用,再次通过吊杆和吊机联合作用将其放置在河道的黑臭水体中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管111和外管112的材质相同,除了上述实施例所采用的UPVC管外,还可以采用PE管或不锈钢管;所述的滤组件5除了以上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过滤板外,还可以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采用过滤网过滤时,将过滤网包裹在固定架上,外管的射流口露于固定架外均可实现;所述的供气装置除了以上实施例中采用的电动气泵外,还可以其他气泵或空气压缩机均可实现;其实施方式与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相似,在此不做重复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11的数量除了本实施例描述的三个外,还可以为两个、四个、五个等其他数量均可实现,具体根据固定架的大小和黑臭水体的治理需求进行设置;所述的内管的数量除了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两个外,还可以采用三根、四根等,具体根据内管的孔径和外管的内径进行设计;所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的厚度和气泡孔的孔道直径除了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的厚度为15微米、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微米外,还可以选用重离子微孔膜层的为10~100微米的任一厚度值均可实现,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40微米的任一孔道直径均可实现,其实施方式与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相似,在此不做重复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生产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用于安装固定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固定组件(2)、用于吊装和固定固定组件的吊装组件(3)、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4)以及用于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供气的供气装置;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安装固定在固定组件(2);所述的供气装置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通,并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对黑臭水体进行增氧治理;所述的清洗装置(4)设置在吊装组件(3)的外侧;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通过吊装组件(3)移动至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包括用于将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制成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发生组件(11)和用于将气泡发生组件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制成高速气泡水射流的进水组件(12);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11)均与供气装置、进水组件(12)连接,进水组件(12)将水注入气泡发生组件(11)并与气泡发生组件(11)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混合形成高速气泡水射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泡发生组件(11)包括进气管(111)、设有连接口和射流口(1121)的外管(112)、用于堵住进气管的进水口和外管的连接口的堵头(113)以及悬空设置在外管内部用于制作为微纳米气泡的内管(114);所述的进气管(111)、外管(112)以及内管(11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的空心管;所述的进气管(111)的一端与外管(112)的连接口连通;所述的堵头设置在外管(112)的连接口的内部;所述的内管(114)的一端穿过堵头后与进气管连通,另一端与外管的射流口的端口平齐;所述的供气装置与多个气泡发生组件的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供应的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内管,并从内管的管壁溢出制成微纳米气泡;所述的外管(112)上还设有连通外管内部的进水口(1122);多个气泡发生组件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组件(12)连接,并通过进水组件将高压水流注入外管内,并在外管内与内管制作的微纳米气泡之间形成高速气泡水射流从外管的射流口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111)和外管(112)的材质相同,均为UPVC管、PE管或不锈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14)包括内支撑层(1141)、外支撑层(1142)及设置在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的重离子微孔膜层(1143);所述的重离子微孔膜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气泡孔的孔道直径为0.1~4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组件(12)包括潜水泵(121)和与潜水泵出水口连接的进水管(122);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气泡发生组件(11)的进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2)为长方体结构的固定架,在固定架的外部还设有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5);所述的过滤组件(5)为过滤网或过滤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组件(3)包括吊装固定底座(31)、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上的安装板(32)、穿过安装板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31)上的吊杆(33)、固定安装板(32)上的吊机(34)以及与固定组件(2)连接的吊绳(35);所述的安装板(32)与吊杆(33)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的吊杆(33)的底端设置在吊装固定底座(31)上,并以吊杆(33)的底部为转动轴带动安装板(32)、吊机(34)以及吊杆(33)上部整体转动;所述的吊绳(35)设置在吊杆(33)上,且一端与吊机(3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组件(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装置(4)包括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进行侵泡的清洗池和用于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进行水压冲刷的清洗水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装置为空气压缩机或气泵;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或气泵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连通。
CN202321718204.X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Active CN219897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8204.XU CN21989723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8204.XU CN21989723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7239U true CN21989723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8204.XU Active CN21989723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7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8997A (zh) 一种复合曝气mbr的方法与装置
CN219149861U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贮存均化装置
KR101012273B1 (ko) 고효율의 선회와류식 표면포기장치를 이용한 하폐수의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0967774Y (zh) 充氧旋转射流器
CN108083461A (zh) 一种微纳米增氧设备
CN108128909B (zh) 一种层流交换式微纳米增氧活水机
CN219897239U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高效增氧系统
CN108069525B (zh) 一种自走式微纳米增氧设备
CN207891136U (zh) 一种层流交换式微纳米增氧活水机
CN207371376U (zh) 微纳米射流曝气机
CN203582579U (zh) 高效节能曝气装置
CN215102272U (zh) 一种反硝化脱氮单元处理装置
CN207891137U (zh) 一种自走式微纳米增氧设备
CN211170089U (zh) 水下无叶轮曝气搅拌装置
CN208038141U (zh) 一种微纳米增氧设备
CN110270274B (zh) 一种快速制备负载微纳米氧气泡的改性材料的可移动装置
CN210261413U (zh) 一种河道水质污染用自渗反滤回灌系统
CN208327538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CN111732207A (zh)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
CN2169187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CN211688366U (zh) 曝气均匀的曝气机
CN2142182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中水装置
CN215439874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CN104876329A (zh) 旋转膜生物气升式循环反应器
CN218901075U (zh) 一种纤维转盘高压气、水高效反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