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6928U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96928U CN219896928U CN202222883447.0U CN202222883447U CN219896928U CN 219896928 U CN219896928 U CN 219896928U CN 202222883447 U CN202222883447 U CN 202222883447U CN 219896928 U CN219896928 U CN 2198969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rowing machine
- pull rope
- pulley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41000219122 Cucurbi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20649 Hyperkerat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划船器包括滑轨、坐垫以及第一支撑组件,所述坐垫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导向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滑轨的一端,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划船训练所用的拉绳装设于导向限位机构中,拉绳具备回复力,拉绳的一端连接有球头,导向限位机构对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球头沿回复力的方向移动。在本方案中,由于导向限位机构对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球头沿回复力的方向移动,因此用户在划船训练过程中,拉绳不会回缩,确保拉绳始终在用户的可触及的范围内,提高训练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划船器,又名划船机、划艇机、划艇器等,划船器对腿部、腰部、上肢、胸部、背部的肌肉增强有较好的作用。每划一次,上肢、下肢、腰腹部、背部在过程中都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收缩与伸展,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有氧练习效果。
目前的划船器,通常配备有阻力源和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阻力源,另一端连接有手把,在训练过程中,用户坐在划船器的坐垫上,手握手把拉动拉绳即可开始划船训练,然而,当阻力源距离用户可触及范围较远的情况下,若用户训练过程中松开手把休息,拉绳易带动手把往阻力源的方向回缩至阻力源处,超出了用户可触及的范围,不便于用户再次抓握把手进行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划船器在使用过程中,拉绳容易回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划船器所述划船器包括:
滑轨;
坐垫,所述坐垫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导向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滑轨的一端,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划船训练所用的拉绳装设于所述导向限位机构中,所述拉绳具备回复力,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有球头,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对所述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所述球头沿所述回复力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围设形成的空间尺寸小于所述球头的尺寸;
所述限位环具有缺口,所述缺口可供所述拉绳通过;或,所述限位环具有可打开和可关闭的开口,所述开口打开时可供所述拉绳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具有缺口,所述限位环具有弹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缺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拉绳的直径,以阻止所述拉绳脱离所述限位环,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限位环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改变所述缺口的口径,以容许所述拉绳装入所述限位环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支架和滑轮,所述限位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滑轮和所述限位环均安装在所述限位支架上,所述拉绳绕经所述滑轮后穿设于所述限位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划船器还包括手把,所述球头和所述手把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葫芦扣;
或,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槽和连接环,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球头上,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手把上,所述连接环插入所述卡槽后卡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手把支架,所述手把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手把支架上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形状与所述手把相匹配,所述手把夹设在所述夹持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脚垫组件,所述脚垫组件与所述支撑架靠近支撑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划船器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滑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脚管组件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滑轨固定连接,所述脚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划船器还包括弹力绳、拉手以及滚筒,所述滚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弹力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滚筒后与所述拉手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综合训练器械,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划船器,以及;
力量训练设备,所述力量训练设备包括阻力源、绕绳机构和拉绳,所述绕绳机构与所述阻力源传动连接,所述拉绳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所述自由端连接有球头,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绕绳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卷绕于所述绕绳机构上,所述阻力源通过所述绕绳机构向所述拉绳施加回复力,所述拉绳装设于所述划船器的导向限位机构中时,所述导向限位机构位于所述力量训练设备与所述球头之间,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对所述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所述球头沿所述回复力的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中,划船器包括包括滑轨、坐垫以及第一支撑组件,坐垫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导向限位机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滑轨的一端,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划船训练所用的拉绳装设于导向限位机构中,拉绳具备回复力,拉绳的一端连接有球头,导向限位机构对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球头沿回复力的方向移动。在本方案中,导向限位机构对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球头沿回复力的方向移动,避免了用户训过程中放松手把休息时拉绳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距离用户较远的位置,超出用户的可触及范围而不便于用户再次抓握拉绳进行训练,确保用户训练过程中拉绳始终位于用户可触及范围内,提高用户训练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综合训练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划船器处于展开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轨和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划船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把和手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划船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脚垫和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划船器处于收纳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轮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轮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划船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综合训练器械包括划船器100和力量训练设备200,该划船器100可以不配置阻力源,以减少划船器100的成本、重量以及占用面积,在使用时,划船器100可作为配件与力量训练设备200配合使用,例如,力量训练设备200具有一根或多根拉绳210,拉绳210与力量训练设备的阻力源连接,由阻力源提供阻力训练时的阻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力量训练设备200的形态不做具体限定,力量训练设备200可以是基站式力量训练设备200,也可以是壁挂式力量训练设备200、力量训练健身镜等。为便于阐述,以下实施例均以基站式力量训练设备200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该划船器100也可以配备阻力源,此时划船器100可以单独使用。
请参阅图2至图7,划船器100包括滑轨10、坐垫20以及第一支撑组件30,坐垫20滑动安装在滑轨10上,第一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架31和导向限位机构36,支撑架31固定安装在滑轨10的一端,导向限位机构36安装在支撑架31上,划船训练所用的拉绳210装设于导向限位机构36中,拉绳210具备回复力,拉绳210的一端连接有球头211,导向限位机构36对球头211进行限位并阻止所述球头211沿所述回复力的方向移动。
滑轨10为线性滑轨,坐垫20滑动安装在滑轨10上。为便于阐述,下文中滑轨10靠近第一支撑组件30的一端简称为滑轨10的前端,滑轨10远离第一支撑组件30的一端简称为滑轨10的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轨10为单轨,滑轨10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1,坐垫20的底部两侧设有与该滑槽11相匹配的滑轮21,通过将滑轮21安装在滑槽11中,以实现二者的滑动连接。
此外,滑轨10也可以不必开设滑槽,例如,可以在坐垫20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滑轮位于滑轨10的正上方位置且与滑轨10的上表面直接接触,同时在坐垫2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挡板,滑轨10位于两个侧挡板之间,两个侧挡板可以分别与滑轨10的两侧面相接触以进行限位,从而确保滑轮能够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
当然,也可以在侧挡板和滑轨10的侧面之间再增设滑轮,以减少二者间的滑动摩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轨10可以设置为双轨,以增加坐垫20和滑轨10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滑轨10的后端还可以设置后尾盖12,后尾盖12可以由橡胶或者塑胶等材料制成,可以避免用户使用时磕碰到滑轨10的后端而受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划船器100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50,第一支撑组件30和第二支撑组件50分别位于滑轨10的前端和后端,在使用时,第一支撑组件30抵接于力量训练设备200的表面或者是地面,第二支撑组件50抵接于地面,二者共同起到支撑滑轨10的作用。
第一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架31和导向限位机构36,支撑架31安装滑轨10的前端,可选的,支撑架31可拆卸的安装在滑轨10的前端,例如,支撑架31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滑轨10的前端。
导向限位机构36安装在支撑架31上,力量训练设备200上设有拉绳210,拉绳210的末端设有球头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绳210和球头211属于力量训练设备200的一部分,导向限位机构36属于划船器100的一部分,力量训练设备200包括阻力源、绕绳机构和拉绳210,绕绳机构与阻力源传动连接,拉绳210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固定端与绕绳机构固定连接,自由端连接有球头211,拉绳210卷绕于绕绳机构上,阻力源通过绕绳机构向拉绳210施加回复力。拉绳210装设于划船器100的导向限位机构36中时,导向限位机构36位于力量训练设备200与球头211之间,导向限位机构36对球头211进行限位并阻止球头211沿回复力的方向移动。
阻力源可以为驱动电机等,用于输出扭矩,饶绳机构包括绕线轮,绕线轮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拉绳的固定端缠绕在绕线轮上,在使用时,使用者拉动拉绳210,克服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以达到力量训练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当划船器100与力量训练设备200配合使用时,用户可坐在划船器100上通过拉动力量训练设备200的拉绳210进行划船训练,拉绳210的自由端穿过导向限位机构36后供用户抓握。由于划船器100与力量训练设备200配合使用时,力量训练设备200距离用户较远,通常超过了用户手臂可触及的范围,因此通过在划船器100上设置导向限位机构36,使得用户脱力或松开拉绳210的情况下,拉绳21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朝力量训练设备200的方向移动至导向限位机构36处时,导向限位机构36会对球头211进行限位并阻止球头211沿回复力的方向继续移动,从而使拉绳210停留在更靠近用户的导向限位机构36处,用户可在手臂可触及范围内再次抓握拉绳210重新进行训练,确保用户训练过程中拉绳210始终位于用户可触及范围内,提高用户训练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划船器100或者力量训练设备200还包手把37,手把37与球头211相连接。手把37呈较长的圆柱形状,便于用户训练时双手握持。在训练时,用户坐在坐垫20上,双手握持手把37即可进行划船训练。
在用户进行划船训练之前,拉动球头211绕过导向限位机构36,此时导向限位机构36位于球头211和力量训练设备200之间,力量训练设备200的阻力使得球头211始终具有回复力(向力量训练设备200运动的趋势),而导向限位机构36能够对球头211进行限位,阻止了球头回到力量训练设备200处,起到了阻挡其回复的作用。
导向限位机构36位于划船器100前端,划船器100与力量训练设备200组合使用状态下,力量训练设备200通常位于划船器100前端,且位于导向限位机构36远离划船器的一侧,因此力量训练设备200离坐垫较远、导向限位机构36离坐垫较近。
在用户训练过程中,由于导向限位机构36能够对球头211进行限位,因此球头211避免了用户训过程中放松手把休息时拉绳210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力量训练设备200处,该位置离用户较远,不便于用户拉动手把37),使得手把37始终于用户较近,便于用户随时拉动手把37,提升用户操作便捷性。
换言之,若没有导向限位机构36,用户每完成一次训练进行放松时手把37都会在拉绳210带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由于初始位置距离坐垫20较远(用户坐在坐垫20上),所以当用户开启下一次训练时需要走动到力量训练设备200处拉动手把37,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用户发生脱力现象手把37也会快速返回至初始位置,返回的冲击力可能对力量训练设备200造成碰撞损伤。本实施例中的导向限位机构36有效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导向限位机构36离用户更近,相当于手把37回复的初始位置由力量训练设备200处变为了划船器100处,用户更方便操作,更利于力量训练设备200和划船器100的协同使用,用户体验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限位机构36包括限位环360,限位环360围设形成的空间尺寸小于球头211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限位环360的尺寸小于球头211的尺寸,使得在训练过程中,球头211无法穿过限位环360而回到力量训练设备200处,起到了阻挡其回复的作用。换言之,该方式可以确保拉绳210不会回缩,确保训练的可靠性。
此外,用户在使用拉绳210训练时,限位环360可以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助于用户校正训练时的姿态。
另外,由于该划船器100取消了阻力源,因此产品尺寸会大幅减小,成本也随之降低,在收纳后也能大幅节约占地空间。
请参阅图8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30还包括手把支架38,手把支架38安装在支撑架31上,手把37放置在手把支架38上。
手把支架38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架31上,手把支架38上设有与手把37匹配的夹持槽381,以便于将手把夹持在夹持槽381中。
夹持槽381为半圆形凹槽,手把37呈圆柱形状,半圆形凹槽与圆柱形状的手把37相适配,当将手把37放置在夹持槽381后,夹持槽381施加给手把37一个弹性夹持力,从而可牢固夹持手把37。
由于导向限位机构36对球头211进行限位后,手把端就没有了阻力(回复力),手把37易乱晃,通过设置手把支架38可以达到稳固手把37的目的。同时由于球头211限位而手把端没有了阻力,在更换握持配件时(如手把37换为拉手)更轻松省力。
手把37与球头211之间通过连接件371相连接,例如,连接件371可以为葫芦扣或者是扣环等,以便于手把37与球头211的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71包括卡槽和连接环,卡槽设置在球头211上,连接环设置在手把37上,连接环插入卡槽后即可实现手把37与球头211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头211上设有按钮、弹性元件和限位结构,弹性元件和限位结构位于球头211的内部,连接环插入卡槽后可与限位结构卡接固定,当需要解锁时按压按钮,使按钮按压弹性元件,限位结构在弹性元件作用下改变与连接环的相对位置并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环360具有缺口3600,该缺口3600可供拉绳通过,拉绳210通过缺口3600进入缺口3600环内。
具体的,限位环可以360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自然状态下,该缺口3600的口径略小于拉绳210的直径,从而阻力限位环360内的拉绳210脱离限位环360,而当装入拉绳210过程中,通过限位环360的弹性变形能力,可以改变缺口3600的口径,使得缺口3600的口径大于拉绳210的直径。这样既便于将拉绳210通过该缺口3600装配进限位环360中,同时避免在训练过程中拉绳210通过该缺口3600脱离限位环36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环360具有可打开和可关闭的开口,开口打开时可供拉绳通过。例如,限位环360为扣环,当扣环为打开状态时,扣环具有一开口,拉绳210能够通过该开口进入扣环内,当扣环为闭合状态时,扣环的尺寸小于球头211的尺寸,球头211穿过限位环360,同时也避免拉绳210脱离扣环。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环360并不特指具备限位功能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限位环360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组件,也可以由至少两个组件组成,限位环360围设形成的空间可以为环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起到装设拉绳210并限位球头211的作用均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限位机构36还包括限位支架361和滑轮362,限位支架361安装在支撑架31上,滑轮362和限位环360均安装在限位支架361上,拉绳210依次经过滑轮362和限位环360后,球头211与手把37相连接。
限位支架361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架31上,滑轮362通过螺栓安装在限位支架361上,限位环360焊接在限位支架361上或者与限位支架361一体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环360也可以直接焊接在支撑架31上。
在使用时,将拉绳210先绕过滑轮362,再穿过限位环360后,最后将球头211与手把37通过葫芦扣371连接,使得使用过程中滑轮362与拉绳210相接触,滑轮362可以起到较好的导向以及减少摩擦力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向限位机构36也可以不包括滑轮362,即限位支架361上也可以不安装滑轮362,具体而言,滑轮362是否安装可以根据限位支架361的安装位置进行取舍,当限位支架361安装在较低位置时(如安装在第一安装板314),此时滑轮362可以不安装而只保留限位环360,因为在该位置,用户实际训练过程中拉动拉绳210的方向是斜向上的,此时拉绳210与滑轮362的接触面积较小,滑轮362起到的作用不大,因此可以不安装滑轮362,而当限位支架361安装在较高位置时(如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15),此时需要安装滑轮362,用户训练过程中拉绳210与滑轮362的接触面积较大,滑轮362可以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和减小摩擦力的作用,因此滑轮362可以视实际的使用情况及划船器100与力量训练设备20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取舍。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支架361包括第一限位板3610和第二限位板3611,滑轮362转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板3610和第二限位板3611之间,限位环360分别焊接在第一限位板3610的端面和第二限位板3611的端面。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30还包括弹力绳40、拉手41和滚筒42,滚筒42设于支撑架31上,弹力绳40的一端连接支撑架31,弹力绳40的另一端绕过滚筒42后与拉手41相连接。
支撑架31上设置有挂钩板43,滚筒42位于挂钩板43远离脚垫组件32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支脚312和第二支脚313之间,弹力绳40的一端连接在挂钩板43上,另一端绕过滚筒42后与拉手41相连接,用户训练时,由弹力绳40提供简单的阻力,滚筒42对弹力绳40起到导向作用,用户手握拉手41,即可实现简单的划船训练。
弹力绳40可以设置有多个,具体可以根据训练阻力的需要增减数量,相应的,挂钩板43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划船器100无需力量训练设备200提供阻力,亦可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划船训练。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拉手41为V型拉手41,以便于用户单手握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滚筒42的两侧设有凸台(未示出),防止使用过程中弹力绳40脱离滚筒42。
请参阅图11至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30还包括脚垫组件32,脚垫组件32与支撑架31靠近支撑面的一端转动连接,以使脚垫组件32能够相对于支撑面适应性转动,进而使脚垫组件32能够与支撑面相贴合支撑面可以为地面或者是力量训练设备200的表面,例如,当划船器100与力量训练站配合使用时,该支撑面为力量训练站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脚垫组件32可相对于支撑架31转动,因此针对不同角度的支撑面,通过转动脚垫组件32,都可以使得脚垫组件32与支撑面相契合,确保划船器100稳固放置在支撑面上,提高了支撑架31的支撑稳定性以及划船器100对支撑面的适应性,同时也确保了划船器100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组件32包括脚垫320和连接件321,脚垫320通过连接件321与支撑架31转动连接。
脚垫320用于与支撑面相贴合,连接件321可以是单独的零件,也可以是设置在脚垫320或者是支撑架31底端的转轴,例如,可以在脚垫32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转轴,在支撑架31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转轴孔,以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320为平脚垫(如图13所示),当支撑面为平面或者任意角度的倾斜面时,通过转动平脚垫,均能够将该平脚垫与该支撑面相匹配,使二者之间相互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320为L型脚垫,当支撑面为L型面(如图12中力量训练设备200的支撑面)时,通过转动L型脚垫,L型脚垫能够与L型面相契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脚垫320包括平脚垫和L型脚垫,由此用户可以根据其使用的环境来选择与之匹配的脚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31的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311,脚垫320包括本体部3200以及设于本体部3200一侧的第一立板3201和第二立板3202,支撑架31的底端位于第一立板3201和第二立板3202之间,第一立板320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203、第二立板320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3204;连接件321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203、第一通孔311以及第三通孔3204后与螺母紧固连接。
支撑架31的底端设有安装柱310,安装柱310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该第一通孔311。本体部3200、第一立板3201和第二立板3202为一体成型结构,本体部3200根据其脚垫类型的不同可以设置在平板状或者是L板状,第一立板3201和第二立板3202分别设于本体部3200的两侧且相互平行,安装柱310位于第一立板3201和第二立板3202之间,第二通孔3203和第三通孔3204分别开设在第一立板3201和第二立板3202上,第一通孔311、第二通孔3203和第三通孔3204的孔轴线共线。
螺栓为铰接螺栓,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杆部远离头部的一端设有螺纹,杆部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203、第一通孔311以及第三通孔3204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脚垫320与支撑架31的活动铰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来实现脚垫320和支撑架31的活动铰接,该方式成本低,且螺栓能够承受较高载荷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因此稳定性好,不易断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组件32还包括防滑垫322(如图13所示),防滑垫322设于脚垫320背离支撑架31的一侧。
防滑垫322设置在脚垫320的背面,防滑垫322可以通过塑胶或者硅胶等材料制成,防滑垫322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在脚垫320的背面,防滑垫322与脚垫320的形状和尺寸大体一致,例如,当脚垫320为L型脚垫时,防滑垫322为L型防滑垫322。
使用时,防滑垫322与支撑面相贴合,以增加防滑垫322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确保脚垫320不会与支撑垫35发生相对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垫322为硅胶防滑垫,硅胶防滑垫既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又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脚312和第二支脚313,第一支脚312和第二支脚313相互平行,第一支脚312和第二支脚313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滑轨10的两侧;第一支脚312的底端以及第二支脚313的底端分别设有一个脚垫组件32,即两个脚垫组件32相对于滑轨10对称设置,确保两个脚垫组件32与支撑面接触时的受力均衡性,更好地提高支撑架31的支撑稳定性。
支撑架31还包括相平行的第一安装板314和第二安装板315,第一安装板314和第二安装板315分别设于第一支脚312和第二支脚313之间,第二安装板315位于第一安装板314远离脚垫组件3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30还包括两个脚踏33和两个脚踏支架34,两个脚踏支架34相对设置,其中一个脚踏支架34安装在第一支脚312靠近滑轨10的一侧,另一个脚踏支架34安装在第二支脚313靠近在滑轨10的一侧,在使用划船器100训练时,用户的双脚固定在脚踏33上。
两个脚踏33分别安装在两个脚踏支架34上。例如,可以通过脚踏固定轴331将脚踏33安装在脚踏支架34上,具体的,将脚踏固定轴331穿设脚踏支架34和脚踏33后,再通过两个卡簧分别固定在脚踏固定轴331的两端,即可将脚踏33安装在脚踏支架34上。
请参阅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30还包括支撑垫35,支撑垫35位于支撑架31背离脚踏支架34的一侧,支撑垫35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脚312和第二支脚313上,支撑垫35可以设有多个,例如,支撑垫35一共设有四个,其中两个支撑垫35设于第一支脚312,另外两个支撑垫35设于第二支脚313上。
在本实施例中,划船器100可以进行收纳,以节约划船器100的占用空间,具体的,当划船器100处于收纳模式时,支撑垫35与地面相抵持,此时划船器100整体立起在地面上,支撑垫35起到支撑划船器100的作用,确保划船器100处于收纳模式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50包括脚管组件51和连接座52,连接座52与滑轨10固定连接,脚管组件51的一端与连接座5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面抵接。
连接座52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滑轨10的后端,当划船器100安装好后,脚垫组件32与支撑面相贴合,脚管组件51与支撑面相抵持,支撑架31和脚管组件51分别位于滑轨10的前端和后端,二者共同支撑滑轨10,确保用户训练过程中划船器100不晃动。
脚管组件51的一端与连接座5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地面相抵持,通过脚管组件51与连接座52的相对活动,即可调节滑轨10的后端相对于支撑面的高度,而滑轨10的前端的第一支撑组件30与滑轨10为固定连接,即滑轨10的前端相对于支撑面的高度不可调节,因此在使用时,只需要调节脚管组件51,从而改变滑轨10后端的高度,即可使得滑轨10的前端和滑轨10的后端能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或期望的位置。
例如,划船器100与力量训练设备200相配合使用时,力量训练设备200设置在地面上,第一支撑组件30需抵接在力量训练设备200的表面上,而第二支撑组件50则抵接在地面上,由于力量训练设备200的表面高度较高,因此滑轨10前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滑轨10后端的水平高度,此时调节脚管组件51,将滑轨10后端的高度调高,使得滑轨10的后端的水平高度与滑轨10前端的水平高度一致,从而确保滑轨10处于水平。
由此可见,无论是划船器100置于倾斜地面上,或者是划船器100配合力量训练设备200使用时,均可以通过调节脚管组件51,使得划船器100处于适当的高度,即脚管组件51与连接座52的相对活动连接,使得划船器100能够适应于不同的支撑面,且只需要调节脚管组件51即可调节划船器100的高度,该方式调节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脚垫组件32与脚管组件51相互配合具有协同作用,在需要调节划船器100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工况的支撑面时,只需调节脚管组件51即可,此时划船器100可被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以提高用户做划船训练的效果,与此同时划船器100前端的脚垫组件32可适应性转动以使脚垫组件32与支撑面牢固贴合抵接,使得支撑面对划船器100提供稳定支撑,有效提升了划船器100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由于上述方案只对脚管组件51进行调节,脚垫组件32会随脚管组件51的调节适应性改变支撑角度和位置,因此调节方式快捷简便。
此外,当划船器100处于收纳模式时,可以通过调节脚管组件51,使得脚管510往靠近滑轨10的方向移动,以便于节省收纳时划船器100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管组件51包括脚管510和脚管支架511,脚管510和脚管支架511固定连接,脚管支架511与连接座52活动连接,脚管510用于与支撑面相抵持。
脚管510呈圆柱形状,以增加脚管510与地面的抵接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管510的侧底部还设有滑轮5100,当划船器的前端抬起时,通过该滑轮5100可使划船器移动,省时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管510的外周具有防滑材料层,例如,脚管510的外周可以设置有防滑泡棉层,以增加脚管510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训练过程中脚管510相对地面打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脚管组件51与连接座5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脚管组件51和连接座52转动连接,连接座52包括基板520、第一侧板521以及第二侧板522,基板520安装在滑轨10上,第一侧板521和第二侧板522分别位于基板520的两侧,第一侧板521和第二侧板522上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523,第二支撑组件50还包括轴心54、两个轴承套55、贯穿件56以及固定件57,该贯穿件56可以为螺栓,脚管组件51朝向基板520的一端设有套筒512,套筒512位于第一侧板521和第二侧板522之间,轴心54安装在套筒512内,两个轴承套55分别套设在轴心54的两端,贯穿件56的末端贯穿安装孔523、轴承套55以及轴心54后与固定件57相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座52和脚管组件51之间的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脚管组件51,即可调节滑轨10后端的高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脚管组件51和连接座5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例如,通过连接座52上设置有导轨,脚管组件51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即可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滑动脚管组件51,即可调整滑轨10的后端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50还包括限位件53,连接座5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孔524,脚管组件51上设有第二限位孔513,限位件53穿设于第二限位孔513内并能与任一第一限位孔524插接限位。
本实施例中,调节脚管组件51,使得第二限位孔513与不同位置的第一限位孔524相配合,从而调节滑轨10的后端至不同的高度,使得划船器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支撑面。
在需要调节划船器100的高度时,调整脚管组件51使滑轨10的后端至适当高度后,将限位件53依次插入第一限位孔524和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孔513后,即可限制脚管支架511与连接座52之间的相对转动,此时脚管组件51与连接座52相对固定。当调节完成后,通过限位件53限制脚管组件51和连接座52之间的相对活动,可以将划船器100可靠固定在设置的高度,从而确保划船训练的有效性以及划船器100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当划船器100处于收纳模式时,转动脚管组件51,使得脚管支架511以及脚管与滑轨10大致相贴合,此时脚管组件51占用空间小,便于对划船器100进行收纳,减少划船器100收纳后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53可以为弹性限位销,第一限位孔524开设于第一侧板521上,第二限位孔513开设于脚管支架511上,第一限位孔524和第二限位孔513的位置相对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连接座52上设有第一限位孔524,脚管组件5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孔513,限位件53穿设于第一限位孔524内并能与任一第二限位孔513插接限位。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脚管组件51,使得不同位置的第二限位孔513与第一限位孔524相对准,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
请参阅图16至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30还包括滑轮机构39,滑轮机构39包括滑轮支架390、第一滑轮391、限位组件392以及弹性件393,滑轮支架390安装在支撑架31,第一滑轮391和限位组件392均设于滑轮支架390;第一滑轮391设有滑轮槽3910,滑轮槽3910用于装载拉绳210,限位组件392用于阻止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弹性件393用于改变滑轮槽3910和限位组件392的相对位置,以使拉绳210能够装入滑轮槽3910或从滑轮槽3910中取出。
具体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训练需求选择是否使用滑轮机构39。当用户使用滑轮机构39与拉绳210相配合时,拉绳210绕过第一滑轮391的滑轮槽3910后与手把37相连接,用户手握手把37即可开始训练。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绳210具有两根,滑轮机构39设有两个,两根拉绳210分别绕过两个第一滑轮391后与手把37相连接。第一滑轮391为万向滑轮,其内部设有调心轴承,在使用时,调心轴承使得第一滑轮391旋转的同时能进行偏摆运动,确保第一滑轮391对拉绳210的导向作用。
滑轮支架390整体呈现L形状,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900和第二连接板3901,第一连接板3900与支撑架31相连接,第二连接板3901上设有转轴3902,该转轴3902与第二连接板3901相垂直,第一滑轮391安装在该转轴3902上,限位组件392安装在第二连接板3901上,且位于第一滑轮391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轮支架390可以与支撑架31固定连接或者转动连接,当滑轮支架390与支撑架31固定连接时,转轴3902的位置固定不动,第一滑轮391可以作为定滑轮使用,当滑轮支架390与支撑架31转动连接时,第一滑轮391可作为万向滑轮使用。
限位组件392设置在第一滑轮391的外周,在自然状态下(弹性件393未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外力作用时),限位组件392与滑轮槽3910的间距小于拉绳210的直径,限位组件392阻止了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在需要安装或者取出拉绳210时,弹性件393与限位组件392或者第一滑轮391相配合,弹性件393受到外力发生变形从而带动限位组件392或者第一滑轮391运动,从而改变限位组件392与第一滑轮391的相对位置,限位组件392不再阻止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此时拉绳210能够装入滑轮槽3910或者从滑轮槽3910中取出。
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92包括第一限位杆3920和限位套3922,第一限位杆3920的一端具有第一杆冒3921,另一端安装在滑轮支架390上,弹性件393和限位套3922均套设于第一限位杆3920上,弹性件393的一端与滑轮支架390相抵持,弹性件393的另一端与限位套3922的一端相抵持,限位套3922的另一端与第一杆冒3921相抵持。
第一限位杆3920与第二连接板3901相垂直,且位于第二连接板3901朝向第一滑轮391的一侧,限位套3922和弹性件393套设在第一限位杆3920上,且位于第一杆冒3921和第二连接板3901之间,具体的,弹性件393位于第一限位杆3920上靠近第二连接板3901的一端,限位套3922于第一限位杆3920上靠近第一杆冒3921的一端。
在自然状态下,限位套3922位于滑轮槽3910的周边且与滑轮槽3910正对设置,限位套3922与滑轮槽3910间的间隙小于拉绳210直径,限位套3922阻止了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在需要装入或者取出拉绳210时,按压限位套3922,弹性件393发生弹性形变,限位套3922往靠近第二连接板3901的方向移动,限位套3922与滑轮槽3910相错位,此时拉绳210能够装入滑轮槽3910或从滑轮槽3910中取出。当不再按压限位套3922后,限位套3922在弹性件39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限位套3922与滑轮槽3910间的间隙小于拉绳210直径,保证拉绳210不脱离滑轮槽39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3920的另一端具有螺纹,第一限位杆3920的另一端贯穿滑轮支架390后,通过螺母将其安装在滑轮支架390上。
第一限位杆3920靠近第二连接板3901的一端具有螺纹,第二连接板3901上开设有安装孔523,第一限位杆3920具有螺纹的一端穿过安装孔523后,与螺母相连接,从而将第一限位杆3920安装在第二连接板3901上。
如图17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92包括第二限位杆3923和紧固件3925,第二限位杆3923的一端具有第二杆冒3924,另一端贯穿滑轮支架390后与紧固件3925相连接,弹性件393设于第二杆冒3924和滑轮支架390之间。
第二限位杆3923与第二连接板3901相垂直并贯穿第二连接板3901,第二限位杆3923可相对于第二连接板3901的垂直方向移动,第二限位杆3923的一端具有第二杆冒3924,且位于第二连接板3901朝向第一滑轮391的一侧,另一端于第二连接板3901背离第一滑轮391的一侧,且与紧固件3925相连接,弹性件393位于第二连接板3901和第二杆冒3924之间。
在自然状态下,第二限位杆3923位于滑轮槽3910的周边且与滑轮槽3910正对设置,第二限位杆3923与滑轮槽3910间的间隙小于拉绳210直径,第二限位杆3923阻止了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在需要装入或者取出拉绳210时,按压第二限位杆3923,弹性件393发生弹性形变,第二限位杆3923具有第二杆冒3924的一端往靠近第二连接板3901的方向移动,第二限位杆3923与滑轮槽3910相错位,此时拉绳210能够装入滑轮槽3910或从滑轮槽3910中取出。当不再按压限位套3922后,限位套3922在弹性件39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限位套3922与滑轮槽3910间的间隙小于拉绳210直径,确保拉绳210不脱离滑轮槽39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3925为螺母,第二限位杆3923的另一端具有螺纹,第二限位杆3923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3901后,与紧固件3925螺纹连接。
如图18所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93套设于转轴3902上,且弹性件393位于转轴3902远离滑轮支架390的一端,限位组件392包括限位柱3926,限位柱3926安装在滑轮支架390上,且位于滑轮槽3910的周边。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902远离第二连接板3901的一端具有锁紧螺母,弹性件393和第一滑轮391均安装在转轴3902上,且位于第二连接板3901和锁紧螺母3906之间,限位柱3926与第二连接板3901相垂直。
在自然状态下,限位柱3926位于滑轮槽3910的周边且与滑轮槽3910正对设置,限位柱3926与滑轮槽3910间的间隙小于拉绳210的直径,限位柱3926阻止了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在需要装入或者取出拉绳210时,拉动第一滑轮391,第一滑轮391按压弹性件393,弹性件393发生弹性形变,第一滑轮391往远离第二连接板3901的方向移动,从而滑轮槽3910与限位柱3926相错位,此时拉绳210能够装入滑轮槽3910或从滑轮槽3910中取出。当放开第一滑轮391后,第一滑轮391在弹性件39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使限位柱3926与滑轮槽3910间的间隙小于拉绳210直径,确保拉绳210不脱离滑轮槽39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93为弹簧,弹簧具有较强的弹性变形能力,只需要较小的外力即可使之发生弹性形变,从而改变滑轮槽3910和限位组件392的相对位置,便于将拉绳210装入滑轮槽3910或者从滑轮槽3910中取出,省时省力。当卸下外力时,弹簧自动复位,确保拉绳210不脱离滑轮槽3910,避免在训练过程中拉绳210脱离滑轮槽3910以及拉绳210取装不便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划船器包括:
滑轨;
坐垫,所述坐垫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导向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滑轨的一端,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划船训练所用的拉绳装设于所述导向限位机构中,所述拉绳具备回复力,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有球头,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对所述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所述球头沿所述回复力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围设形成的空间尺寸小于所述球头的尺寸;
所述限位环具有缺口,所述缺口可供所述拉绳通过;或,所述限位环具有可打开和可关闭的开口,所述开口打开时可供所述拉绳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具有缺口,所述限位环具有弹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缺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拉绳的直径,以阻止所述拉绳脱离所述限位环,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限位环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改变所述缺口的口径,以容许所述拉绳装入所述限位环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支架和滑轮,所述限位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滑轮和所述限位环均安装在所述限位支架上,所述拉绳绕经所述滑轮后穿设于所述限位环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端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划船器还包括手把,所述球头和所述手把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葫芦扣;
或,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槽和连接环,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球头上,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手把上,所述连接环插入所述卡槽后卡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手把支架,所述手把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手把支架上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形状与所述手把相匹配,所述手把夹设在所述夹持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脚垫组件,所述脚垫组件与所述支撑架靠近支撑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划船器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滑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脚管组件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滑轨固定连接,所述脚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划船器还包括弹力绳、拉手以及滚筒,所述滚筒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弹力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弹力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滚筒后与所述拉手相连接。
10.一种综合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划船器以及;
力量训练设备,所述力量训练设备包括阻力源、绕绳机构和拉绳,所述绕绳机构与所述阻力源传动连接,所述拉绳包括自由端和固定端,所述自由端连接有球头,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绕绳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卷绕于所述绕绳机构上,所述阻力源通过所述绕绳机构向所述拉绳施加回复力,所述拉绳装设于所述划船器的导向限位机构中时,所述导向限位机构位于所述力量训练设备与所述球头之间,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对所述球头进行限位并阻止所述球头沿所述回复力的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3447.0U CN21989692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83447.0U CN21989692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96928U true CN219896928U (zh) | 2023-10-27 |
Family
ID=88463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83447.0U Active CN219896928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96928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83447.0U patent/CN2198969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06574B2 (en) | Translating carriage exercise machines and methods of use | |
US10486012B2 (en) | Exercise machine with a detachable stabilizing support assembly having adjustable positions | |
US5527245A (en) | Aerobic and anaerobic exercise machine | |
US7850584B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looped about a central pulley and first and second free pulleys | |
US8647244B2 (en) | Exercise machine | |
US6071215A (en) | Multi-mode exercise machine | |
US7674211B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central pulley attached to a carriage and a pulley locking mechanism | |
US6302830B1 (en) | Exercise methods and apparatus | |
US9526937B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looped about a central pulley and first and second free pulleys | |
US7614984B1 (en) | Exercise methods and apparatus | |
US20040204294A2 (en) | Exercise device for exercising upper body simultaneously with lower body exercise | |
US20090098987A1 (en) | Portable workout apparatus having a pivotally mounted exercise bar | |
WO2007148333A2 (en) | Compact office exercise unit | |
US20120035024A1 (en) | Portable exercise machine | |
US8579773B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central pulley attached to a carriage and a pulley locking mechanism | |
US12005294B2 (en) | Rope pull training device | |
US8435163B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with a pull cord looped about a central pulley and first and second free pulleys | |
US20110251028A1 (en) | Exercise Apparatus | |
CN219896928U (zh)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
CN219630526U (zh)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
CN219517687U (zh)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
CN116617622A (zh) | 一种划船器及综合训练器械 | |
CN114191779B (zh) | 一种全身锻炼的耐疲劳型动感单车 | |
CN210813758U (zh) | 一种手部康复器 | |
CN220918034U (zh) | 拉力绳导向结构、健身装置及划船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