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5419U - 液体加热恒温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恒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5419U
CN219895419U CN202321384841.8U CN202321384841U CN219895419U CN 219895419 U CN219895419 U CN 219895419U CN 202321384841 U CN202321384841 U CN 202321384841U CN 219895419 U CN219895419 U CN 219895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ase
heat conducting
conducting member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48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少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anmai Yifang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anmai Yifang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anmai Yifang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anmai Yifang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48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5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5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5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液体加热电器技术领域,涉及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包括容器和底座;容器具有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液体容腔,及配置在下端的杯体连接部;底座配置有电热模块、温度检测元件、控制电路和电池模块,及底座连接部,温度检测元件可对液体容腔的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工作时,电池模块向电热模块供电使电热模块对液体容腔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电路根据温度检测元件的反馈,控制电热模块的工作状态;取放液体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使容器下端开口朝上并打开底座。本专利在底座内置电池模块以向电热模块供电,方便携带和使用,通过温度检测元件反馈实现恒温的功能,可以节省能耗,底座兼作打开液体容腔的功能,使用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拆卸即可。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恒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电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应用于电热杯、无线恒温杯和暖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杯,尤其是便携式电热杯,通常是将电热模块设置在杯体底部,在杯身上设置供电接口,利用外置的电源,如充电宝对加热元件进行供电,这种方案需要在杯体底部另外配置底座以安装加热元件,成本高,体积大。
市面现有普通电热杯是电热模块连接在杯体下方,不可拆卸结构,杯体比较重,用户使用杯体饮水会比较累,而且清洗操作不当就容易进水,内部电路有短路风险。
一些厂家设计了将加热元件集成到杯盖的方案,加热时将杯子倒置,使加热元件位于液体底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用时将杯子正放即可,但这种方案也是采用外置式供电,即利用供电接口连接外置电源,如充电宝等,这种方案不方便使用和携带;另外,现在这类便携式电热杯,使用外接供电,是利用加热元件对液体持续加热对液体进行保温的,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加热元件集成到杯盖,利用外置电源供电,不方便使用和携带以及保温方式能耗大问题,通过将底座设置成可拆卸并配置内置电源向加热元件供电,利用温度检测反馈控制加热状态来解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液体加热恒温器,包括容器和底座;容器具有下端开口的液体容腔,以及配置在下端的杯体连接部;底座配置有电热模块、温度检测元件、控制电路和电池模块,以及底座连接部,温度检测元件用于对液体容腔的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底座通过底座连接部密封连接到杯体连接部;工作时,电池模块向电热模块供电使电热模块对液体容腔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电路根据温度检测元件的反馈,控制电热模块的工作状态;取放液体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使容器的下端开口朝上并打开底座。
本专利将底座配置成密封可拆卸,在底座内置有电池模块向电热模块供电,方便携带和使用,通过温度检测元件反馈液体温度可以控制电热模块的工作状态,实现恒温的功能,同时可以节省能耗,提供续航时间;底座兼作打开液体容腔的功能,使用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拆卸即可;内置电源集成在底座内,底座的高度、直径改变更容易协调杯子的整体设计。本专利可将电热模块随底座拆卸分离,杯体轻,饮水轻便省力,且整个容器可泡洗,清洁方便,安全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检测元件反馈温度控制加热电热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本专利仅将上述技术应用到电热杯中,具体的实现机理不作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进一步的,电热模块包括金属制的导热件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安装在导热件的内侧,导热件具有导热件顶壁和导热件侧围,导热件顶壁和至少部分导热件侧围位于液体容腔内。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增加导热件位于液体容腔的面积,增加液体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导热件内侧且位于加热元件之外的位置,温度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导热件的温度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具体上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金属导热件内侧,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可以设置在导热件顶壁内侧或导热件侧围内侧。采用上述方案,温度检测元件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密封措施。作为替换的方案,温度检测元件可以安装底座上并设计成与液体接触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上部区域上端开口,上部区域的侧围内侧与容器下端外侧密封旋接,控制电路和电池模块安装在下部区域,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之间设置有连接隔板,导热件侧围下端固定在连接隔板上。采用上述方案,优化了底座的结构,使零件安装紧凑。
进一步的,导热件侧围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沿,第一连接沿下侧设置有导热件连接部,导热件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到连接隔板上。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沿装配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与容器下端面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连接环和基座,连接环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连接环内侧设置有旋接结构,连接环下端开口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沿,基座顶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隔板,第一连接沿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导热件连接部为连接柱,连接隔板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孔,连接柱从上向下套入第一连接孔,通过从第二连接孔向上锁紧连接柱,使连接环、导热件和基座固定在一起;连接环和连接隔板构成所述上部区域,基座内部空间构成下部区域。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壁和侧密封壁,侧密封壁设置的环槽,第一连接沿嵌入环槽内,上密封壁位于第一连接沿的上侧用于与容器下端面密封配合,侧密封壁与连接环的侧壁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底座侧部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元件和显示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液体加热恒温器的第一使用状态(加热状态)示意图;
图2是液体加热恒温器的第二使用状态(底座作为杯盖使用)示意图;
图3是液体加热恒温器的爆炸图;
图4是液体加热恒温器的剖视图;
图5是底座的剖视图;
图6是底座和电热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电热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底座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容器1,液体容腔2,杯体连接部3,底座4,上部区域5,下部区域6,连接隔板7,第二连接孔8,电热模块9,导热件10,导热件顶壁11,导热件侧围12,第一连接沿13,第一连接孔14,连接柱15,连接件16,加热元件17,温度检测元件18,控制电路19,电池模块20,底座连接部21,密封圈22,连接环23,第二连接沿24,基座25,旋接结构26,操控元件27,显示模块28,上端开口29,下端开口30,限位凸沿31,底盖32。
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包括容器1和底座4;容器1具有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液体容腔2,以及配置在下端的杯体连接部3;底座4配置有电热模块9、温度检测元件18、控制电路19和电池模块20,以及底座连接部21,温度检测元件18用于对液体容腔2的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底座4通过底座连接部21密封连接到杯体连接部3;工作时,电池模块20向电热模块9供电使电热模块9对液体容腔2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电路19根据温度检测元件18的反馈,控制电热模块9的工作状态;取放液体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使容器1的下端开口30朝上并打开底座4。
参见图5至图7,电热模块9包括金属制的导热件10和加热元件17,加热元件17安装在导热件10的内侧,导热件10具有导热件顶壁11和导热件侧围12,导热件顶壁11和至少部分导热件侧围12位于液体容腔2内。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增加导热件10位于液体容腔2的面积,增加液体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参见图5和图7,导热件侧围12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沿13,第一连接沿13下侧设置有导热件连接部,导热件连接部通过连接件16固定到连接隔板7上。所述连接件16为螺钉。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快捷。
参见图5至图6,第一连接沿13装配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用于与容器1下端面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2包覆所述第一连接沿13外侧。
参见图3至图5,底座4包括上部区域5和下部区域6,上部区域5上端开口,上部区域5的侧围内侧与容器1下端外侧密封旋接,控制电路19和电池模块20安装在下部区域6,上部区域5和下部区域6之间设置有连接隔板7,导热件侧围12下端固定在连接隔板7上。采用上述方案,优化了底座4的结构,使零件安装紧凑。
参见图2至图4,具体的,底座4包括连接环23和基座25,连接环23具有上端开口29和下端开口30,连接环23内侧设置有旋接结构26,连接环23下端开口30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沿24,基座25顶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隔板7,第一连接沿13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4,导热件连接部为连接柱15,连接隔板7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孔8,连接柱15从上向下套入第一连接孔14,通过连接件16从第二连接孔8下端向上锁紧连接柱15,使连接环23、导热件10和基座25固定在一起;连接环23和连接隔板7构成所述上部区域5,基座25内部空间构成下部区域6。
参见图5和图8,基座25上端外周环设有一圈限位凸沿31,连接环23抵接所述限位凸沿31上端。
所述旋接结构26为设置在连接环23内侧的螺纹,所述杯体连接部3上对应所述旋接结构26设有相适配的螺纹。
参见图4,温度检测元件18安装在导热件10内侧且位于加热元件17之外的位置,温度检测元件18通过检测导热件10的温度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采用上述方案,温度检测元件18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密封措施。具体上述温度检测元件18安装在金属导热件10内侧,包括温度检测元件18可以设置在导热件10顶壁11内侧或导热件侧围12内侧。采用上述方案,温度检测元件18安装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密封措施。
作为替换的方案,温度检测元件18可以安装底座4上并设计成与液体接触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具体可以是温度检测元件18安装在导热件10顶壁11或导热件侧围12内部,并且凸露出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元件18为检温探头、温控器等常用的测温元件,加热元件17为发热膜,厚膜发热板等常用的加热元件17。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检测元件18反馈温度控制加热电热模块9的工作状态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本专利仅将上述技术应用到电热杯中,具体的实现机理不作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参见图1至图4,底座4侧部设置有与控制电路19电连接的操控元件27和显示模块28。
参见图5和图8,基座25下端设有底盖32,底盖32的设置便于生产人员将控制电路19、操控元件27、显示模块28和电池模块20装配至基座25内;所述底盖32通过超声焊接、卡扣连接或胶粘剂粘合等方式连接至基座25底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容器1采用保温容器,具体可以是在容器壁体内部设置隔空层。
本专利的液体加热器,具体可以应用于电热杯、无线恒温杯和暖奶器。
本专利将底座4配置成密封可拆卸,在底座4内置有电池模块20向电热模块9供电,方便携带和使用,通过温度检测元件18反馈液体温度可以控制电热模块9的工作状态,实现恒温的功能,同时可以节省能耗,提供续航时间;底座4兼作打开液体容腔2的功能,使用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拆卸即可;内置电源集成在底座4内,底座4的高度、直径改变更容易协调杯子的整体设计;本专利可将电热模块9随底座4拆卸分离,杯体轻,饮水轻便省力,且整个容器1可泡洗,清洁方便,安全性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具有下端开口的液体容腔,以及配置在下端的杯体连接部;
底座,配置有电热模块、温度检测元件、控制电路和电池模块,以及底座连接部,温度检测元件用于对液体容腔的液体温度进行检测,底座通过底座连接部密封连接到杯体连接部;
工作时,电池模块向电热模块供电使电热模块对液体容腔的液体进行加热,控制电路根据温度检测元件的反馈,控制电热模块的工作状态;
取放液体时,将液体加热恒温器倒置使容器的下端开口朝上并打开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电热模块包括金属制的导热件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安装在导热件的内侧,导热件具有导热件顶壁和导热件侧围,导热件顶壁和至少部分导热件侧围位于液体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在导热件内侧且位于加热元件之外的位置,温度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导热件的温度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
或者,温度检测元件安装底座上并设计成与液体接触对液体温度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上部区域上端开口,上部区域的侧围内侧与容器下端外侧密封旋接,控制电路和电池模块安装在下部区域,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之间设置有连接隔板,导热件侧围下端固定在连接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导热件侧围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沿,第一连接沿下侧设置有导热件连接部,导热件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到连接隔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沿装配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与容器下端面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连接环和基座,连接环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连接环内侧设置有旋接结构,连接环下端开口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沿,基座顶部设置有所述连接隔板,第一连接沿设置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导热件连接部为连接柱,连接隔板对应设置第二连接孔,连接柱从上向下套入第一连接孔,通过从第二连接孔向上锁紧连接柱,使连接环、导热件和基座固定在一起;连接环和连接隔板构成所述上部区域,基座内部空间构成下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壁和侧密封壁,侧密封壁设置的环槽,第一连接沿嵌入环槽内,上密封壁位于第一连接沿的上侧用于与容器下端面密封配合,侧密封壁与连接环的侧壁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底座侧部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操控元件和显示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保温容器。
CN202321384841.8U 2023-05-31 2023-05-31 液体加热恒温器 Active CN219895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841.8U CN219895419U (zh) 2023-05-31 2023-05-31 液体加热恒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4841.8U CN219895419U (zh) 2023-05-31 2023-05-31 液体加热恒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5419U true CN219895419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2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4841.8U Active CN219895419U (zh) 2023-05-31 2023-05-31 液体加热恒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5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1455B2 (en) Electric thermos jug
CN102657474B (zh) 一种电水壶
WO2019080398A1 (zh) 一种便携式迷你加热器
CN219895419U (zh) 液体加热恒温器
CN202426318U (zh) 嵌入式温奶器及奶瓶
CN102512085B (zh) 嵌入式温奶器及奶瓶
CN208524611U (zh) 一种便携式迷你加热器
CN215777085U (zh) 一种温显提手杯
CN211066055U (zh) 一种带物联网功能的恒温加热保温杯
CN211582653U (zh) 一种真空电热杯
CN11390758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水杯
CN220423682U (zh) 一种暖手保温杯
CN208259558U (zh) 电水壶
CN218009383U (zh) 一种便携式温奶器
CN208176454U (zh) 一种自动温控保温杯
CN219048076U (zh) 电热壶
CN217610654U (zh) 一种自动上水智能电热保温杯
CN215838448U (zh) 一种分离座式暖奶器
CN218356534U (zh) 一种热水袋塞盖及热水袋
CN215738409U (zh) 一种具有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恒温多段控制电热水壶
CN214595506U (zh) 一种实时监测温度的开水煲
CN220876470U (zh) 一种高效恒温杯盖
CN217161754U (zh) 一种新型电热水杯
CN217649980U (zh) 一种具有加温功能的液体涂抹瓶
CN213757905U (zh) 一种新型奶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