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0000U -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0000U
CN219890000U CN202320990625.1U CN202320990625U CN219890000U CN 219890000 U CN219890000 U CN 219890000U CN 202320990625 U CN202320990625 U CN 202320990625U CN 219890000 U CN219890000 U CN 21989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orage cavity
heating part
air duct
electrothermal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06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江
李思聪
王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W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W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W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W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06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0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0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干燥箱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箱体、风道、进风组件、排风组件和U型加热管。箱体包括储物腔,储物腔用于防止待风干的物品。风道与储物腔相连通,沿箱体的宽度方向,风道位于储物腔的两侧。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组件设置于进风口处,以驱动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风道内。排风组件设置于出风口处,以驱动风道内的气体进入至储物腔内。U型加热管设置于出风口处,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逐渐紧密。采用由上至下逐渐紧密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储物腔的内部存储空间上下温差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储物腔内部各个区域的温度的均衡性。

Description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干燥箱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背景技术
目前,干燥箱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通讯、塑料、电缆、汽车、橡胶制品等行业。相关技术(公开号:CN218210480U)中公开了一种便于物料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主体箱。主体箱的外侧设置有吹风装置、风机与进气箱,吹风装置与风机之间设置有出气管,风机与进气箱之间设置有进气管。主体箱的内侧设置有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设置有再次加热装置。再次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进气槽和出气槽,加热箱的内部连接有加热丝,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通过进气槽与出气槽相互连通。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低温气体的密度大于高温气体的密度,因此低温的空气会下沉、高温的空气会上升。从而造成干燥箱内底层的温度小于顶层的温度,进而导致放置于干燥箱内的物品受热不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以提高干燥箱内的温度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储物腔;风道,与所述储物腔相连通,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储物腔的两侧,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以驱动所述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风道内;排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以驱动所述风道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储物腔内;U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逐渐紧密;其中,所述风道内的气体经所述U型加热管进入至所述储物腔内。
可选地,所述U型加热管包括: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二加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相连,所述第二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一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第三加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部相连,所述第三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二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其中,沿所述储物腔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和所述第三加热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部的管道数量与所述第二加热部的管道数量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三加热部的管道数量。
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内部,用以驱动所述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支座,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内部,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支座。
可选地,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扇叶,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内部;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壁,用以驱动所述扇叶转动,以使所述风道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储物腔内。
可选地,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带座轴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转轴,安装于所述带座轴承内,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动端;同步齿形带,安装于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箱门,与所述箱体相连,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储物腔。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储物腔的侧壁,所述支撑座包括凹槽;置物板,位于所述储物腔内,所述置物板可卡合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箱体、风道、进风组件、排风组件和U型加热管。箱体包括储物腔,储物腔用于防止待风干的物品。风道与储物腔相连通,沿箱体的宽度方向,风道位于储物腔的两侧。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用于进风和出风。进风组件设置于进风口处,以驱动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风道内。排风组件设置于出风口处,以驱动风道内的气体进入至储物腔内。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风组件和排风组件配合工作,可以使储物腔内的气体经进风口进入至风道内,而后经出风口排出至储物腔内。形成了由储物腔内至风道内,再由风道内至储物腔内的气体循环流通回路。由于气体在储物腔和风道之间循环流动,可以使气体均匀分布于储物腔,提高了储物腔的温度均匀性。
U型加热管设置于出风口处,沿箱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逐渐紧密。采用由上至下逐渐紧密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储物腔的内部存储空间上下温差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储物腔内部各个区域的温度的均衡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的U型加热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箱体;20:风道;21:进风口;22:出风口;30:进风组件;31:风机;32:支座;40:排风组件;41:扇叶;42:电机;43:带座轴承;44:转轴;45:同步齿形带;50:U型加热管;51:第一加热部;52:第二加热部;53:第三加热部;60:箱门;70:支撑座;80:置物板;90:触摸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箱体10、风道20、进风组件30、排风组件40和U型加热管50。箱体10包括储物腔。风道20与储物腔相连通,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风道20位于储物腔的两侧,风道20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组件30设置于进风口21处,以驱动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风道20内。排风组件40设置于出风口22处,以驱动风道20内的气体进入至储物腔内。U型加热管50设置于出风口22处,沿箱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逐渐紧密。其中,风道20内的气体经U型加热管50进入至储物腔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包括箱体10、风道20、进风组件30、排风组件40和U型加热管50。箱体10包括储物腔,储物腔用于防止待风干的物品。风道20与储物腔相连通,沿箱体10的宽度方向,风道20位于储物腔的两侧。风道20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分别用于进风和出风。进风组件30设置于进风口21处,以驱动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风道20内。排风组件40设置于出风口22处,以驱动风道20内的气体进入至储物腔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风组件30和排风组件40配合工作,可以使储物腔内的气体经进风口21进入至风道20内,而后经出风口22排出至储物腔内。形成了由储物腔内至风道20内,再由风道20内至储物腔内的气体循环流通回路。由于气体在储物腔和风道20之间循环流动,可以使气体均匀分布于储物腔,提高了储物腔的温度均匀性。U型加热管50设置于出风口22处,沿箱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逐渐紧密。采用由上至下逐渐紧密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储物腔的内部存储空间上下温差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储物腔内部各个区域的温度的均衡性。其中,风道20内的气体经U型加热管50进入至储物腔内。气体经U型加热管50加热后,带有热量。而后吹向待干燥的物品,最终使物品被风干。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U型加热管50包括第一加热部51、第二加热部52和第三加热部53。第一加热部51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二加热部52与第一加热部51相连,第二加热部52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小于第一加热部51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第三加热部53与第二加热部52相连,第三加热部53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小于第二加热部52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其中,沿储物腔的高度方向,第一加热部51、第二加热部52和第三加热部53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U型加热管50的管路排布方式和管路间距分布进行优化。合理设计管路排布方式和管路间距分布,有效的改善了储物腔内部上下温差大的问题。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一加热部51的管道数量与第二加热部52的管道数量相同,且大于第三加热部53的管道数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U型加热管50的管路分布数量进行优化。合理设计管路分布数量,有效的改善了储物腔内部上下温差大的问题。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进风组件30包括风机31。风机31设置于风道20的内部,用以驱动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风道20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30包括风机31。启动风机31工作,即可抽吸储物腔内的气体,使气体进入至风道20内,以形成气体的循环流动。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进风组件30还包括支座32。支座32设置于风道20的内部,风机31安装于支座3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30还包括支座32。支座32用于方便风机31的安装和拆卸。风机31安装于支座32后,支座32将第一风机31固定于进风口21处。使得风机31旋转后,能够将储物腔内的气体抽吸至风道20内。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排风组件40包括扇叶41和电机42。扇叶41设置于风道20的内部。电机42设置于箱体10的外壁,用以驱动扇叶41转动,以使风道20内的气体进入至储物腔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排风组件40包括扇叶41和电机42。启动电机42工作,即可驱动扇叶41转动,将风道20内的气体排送至储物腔内,以对待干燥的物品进行风干。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排风组件40还包括带座轴承43、转轴44、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同步齿形带45。带座轴承43安装于箱体10的侧壁。转轴44安装于带座轴承43内,扇叶41安装于转轴44的一端。从动齿轮安装于转轴44的另一端。主动齿轮安装于电机42的转动端。同步齿形带45安装于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排风组件40还包括带座轴承43、转轴44、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同步齿形带45。带座轴承43安装于箱体10的侧壁,用于支撑可转动的转轴44。降低转轴44受到的摩擦力,并提高其回转精度。转轴44安装于带座轴承43内,转轴44的一端与扇叶41相连、另一端与从动齿轮相连,用于使扇叶41和从动齿轮同步转动。主动齿轮安装于电机42的转动端,同步齿形带45安装于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启动电机42工作,即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同步齿形带45,即可带动从动齿轮和扇叶41同步转动。从而将风道20内的气体排送至储物腔内,对待干燥的物品进行风干。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箱门60。箱门60与箱体10相连,用以开启或关闭储物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箱体10相连的箱门60。箱门60用于开启或关闭储物腔,以方便向储物腔内放置物品,或者从储物腔内取出物品。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还包括触摸屏90。触摸屏90安装于箱门60。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箱门60的触摸屏。触摸屏90用于控制设备运行和显示设备运行状态。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支撑座70和置物板80。支撑座70连接于储物腔的侧壁,支撑座70包括凹槽。置物板80位于储物腔内,置物板80可卡合于凹槽的内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储物腔内的支撑座70和置物板80。支撑座70用于支撑固定置物板80,置物板80用于放置待风干的物品。支撑座70连接于储物腔的侧壁,支撑座70包括凹槽,置物板80可卡合于凹槽的内部。采用置物板80可卡合于支撑座70的设计,可以方便将置物板80安装于支撑座70,或者将置物板80从支撑座70拆卸。在使用过程中,拆卸部分置物板80后,可以增加相邻两个置物板80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防止不同高度的物品。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储物腔;
风道,与所述储物腔相连通,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储物腔的两侧,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以驱动所述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风道内;
排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以驱动所述风道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储物腔内;
U型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逐渐紧密;
其中,所述风道内的气体经所述U型加热管进入至所述储物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加热管包括:
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
第二加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相连,所述第二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一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
第三加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部相连,所述第三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小于所述第二加热部相邻的两个管道之间的距离;
其中,沿所述储物腔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和所述第三加热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部的管道数量与所述第二加热部的管道数量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三加热部的管道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风机,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内部,用以驱动所述储物腔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
支座,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内部,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包括:
扇叶,设置于所述风道的内部;
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壁,用以驱动所述扇叶转动,以使所述风道内的气体进入至所述储物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
带座轴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转轴,安装于所述带座轴承内,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
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
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转动端;
同步齿形带,安装于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箱门,与所述箱体相连,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储物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储物腔的侧壁,所述支撑座包括凹槽;
置物板,位于所述储物腔内,所述置物板可卡合于所述凹槽的内部。
CN202320990625.1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Active CN219890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0625.1U CN219890000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0625.1U CN219890000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0000U true CN21989000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0625.1U Active CN219890000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0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542C (zh) 烹饪装置
CN207231096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
RU69524U1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барабанного тип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уш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акой стир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CN209588611U (zh) 一种循环式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19890000U (zh) 一种受热均匀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CN110631354B (zh) 一种用于颗粒物料的烘干设备
CN103485140B (zh) 干衣机
CN217929537U (zh) 一种烘干设备
US11849527B2 (en) Oven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convection cooking performance
CN103485141A (zh) 干衣机
SE525827C2 (sv) Microwave oven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CN114294957A (zh) 一种微波热风协同加热烘箱
CN203383056U (zh) 干衣机
CN206146134U (zh) 一种催化剂干燥装置
CN207163141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干燥箱
CN218857287U (zh) 一种水泥试件用恒温恒湿养护箱
JP3043723B2 (ja) 過熱水蒸気乾燥機および過熱水蒸気乾燥方法および乾燥棚への被乾燥物の出し入れ方法
CN219083617U (zh) 一种对流式动物实验干燥箱及装置
CN220507474U (zh) 一种滑槽式高温烘箱
JPH0842970A (ja) 太陽熱利用の穀物乾燥装置
CN213914771U (zh)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专用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20454171U (zh) 一种节能式干燥箱
CN219223182U (zh) 一种钢带流延机的热风循环烘干装置
CN219301153U (zh) 一种试剂检测恒温干燥箱
CN219415550U (zh) 一种塑料配件生产用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Door 11, No. 63-2 Shenhu Road, Yuh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W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8, Longzhimeng Building, No. 18 Pangjiang Street, Dad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W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