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9679U -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9679U
CN219889679U CN202320858354.4U CN202320858354U CN219889679U CN 219889679 U CN219889679 U CN 219889679U CN 202320858354 U CN202320858354 U CN 202320858354U CN 219889679 U CN219889679 U CN 219889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et film
cooling device
deflector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83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峰
卢彬
杨兴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el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83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9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9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9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机壳的侧面开设有出风口与进风口,出风口连接有排风风机;安装腔内设有冷凝器、湿膜蒸发装置以及预冷却装置,预冷却装置、湿膜蒸发装置以及冷凝器依次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且预冷却装置位于空气流道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本方案通过导风板和湿膜的设置,空气穿过导风板与湿膜之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使得空气的温度下降,降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冷凝器,吸收冷凝器中冷媒的热量后,排至室外;以导风板与湿膜其表面的水份蒸发来降低冷凝器进风温度,改善冷凝器冷却效果,从而降低冷凝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背景技术
大型空调机组是对空气湿度、温度、纯净度以及气流速度进行处理的设备,被广泛应用在数据机房、商场等场所;其中,大型空调机组大多数都是露天或半露天安装。
为了提高大型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往往在冷凝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湿膜装置,并且对湿膜淋水,利用湿膜表面水蒸发降低冷凝器入口空气温度,以降低制冷剂侧冷凝温度,提高系统能效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其中,防尘网位于机组进风口的最外侧,与室外环境直接接触,其用于过滤室外空气中的柳絮以及沙尘等杂物。
然而,传统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中,防尘网极易被室外空气中的杂物堵塞,而堵塞后的防尘网不易清理,增大了后期维护难度以及维护成本;同时,堵塞后的防尘网容易影响空调机组进风量,致使冷凝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对空调的冷却降温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技术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合理的湿膜蒸发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包括机壳,机壳内形成有的安装腔;所述机壳的侧面开设有出风口与进风口,且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位于机壳的不同侧面上,所述出风口连接有用于将安装腔中的空气经出风口吸出并排出腔外的排风风机;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冷凝器、湿膜蒸发装置以及预冷却装置,所述预冷却装置、湿膜蒸发装置以及冷凝器依次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且预冷却装置位于空气流道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预冷却装置用于将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进行预冷却,所述湿膜蒸发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冷却装置预冷却的空气进一步地加湿和降温。
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冷却装置包括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导风板与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间隔交替排布,且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用于通过其两者的相互配合将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进行分流与导向;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上方设有若干个用于喷淋两者的喷淋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呈C字型,所述第二导风板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呈C字型;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凹侧朝向与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凹侧朝向与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侧边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导风板的内凹处,且该两个第二导风板位于该第一导风板其内凹侧的两边;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间隙。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凹侧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板中间的第一挡风条,且第一挡风条沿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外凸侧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板中间的第二挡风条,且第二挡风条沿第二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棱边均圆弧过渡。
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冷却装置其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一导风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竖管,且竖管位于第一导风板远离第二导风板的一侧;所述竖管的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头,该喷雾头用于朝向预冷却装置的进风口进行喷雾。
更进一步的,所述湿膜蒸发装置包括湿膜以及喷淋头,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预冷却装置与冷凝器之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所述喷淋头设在湿膜的正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湿膜蒸发装置与预冷却装置的下方设有水槽,该水槽用于收集从湿膜、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流下的循环水;所述水槽内设有水泵,且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淋头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竖管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槽其敞开面覆盖设置有过滤网,该过滤网用于对流入到水槽内的循环水进行过滤。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通过导风板和湿膜的设置,空气穿过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以及湿膜之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使水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的温度下降,降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冷凝器,吸收冷凝器中冷媒的热量后,排至室外;以导风板与湿膜其表面的水份蒸发来降低冷凝器进风温度,改善冷凝器冷却效果,从而降低冷凝压力。
本方案结构简单,耗水量小,无运转部件,全自动运行,系统可靠性较高,可显著降低空调机组夏季运行期间冷凝温度8-10℃,有利于提高空调机组运行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冷凝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冷却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之一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包括机壳1,机壳1的侧面开设有出风口12与进风口11,且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分别位于机壳1的不同侧面上,出风口12连接有用于将安装腔中的空气经出风口12吸出并排出腔外的排风风机6。
在本方案中,机壳1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11与一个出风口12,且出风口12位于机壳1的顶部,两个进风口11位于机壳1其两侧的底端;通过两个进风口11的设置,使得空调冷凝器的进风量大大增加。
参照图1所示,机壳1内形成有的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冷凝器5、湿膜蒸发装置3以及预冷却装置2,预冷却装置2、湿膜蒸发装置3以及冷凝器5依次设置在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且预冷却装置2位于空气流道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预冷却装置2用于将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预冷却,湿膜蒸发装置3用于将预冷却装置2预冷却的空气进一步地加湿和降温。
通过上述设置,本方案采用预冷却装置2和湿膜蒸发装置3的设置,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通过预冷却装置2和湿膜蒸发装置3进行冷却,能将空调其冷凝器5的进风温度降低,从而降低冷凝压力,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其中,空气穿过预冷却装置2的导风板和湿膜蒸发装置3的湿膜之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使水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的温度下降,降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冷凝器5,吸收冷凝器5中冷媒的热量后,排至室外;同时,导风板与湿膜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并混合在空气中,蒸发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对预冷却装置2和湿膜蒸发装置3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由于空气的温度被降低了,冷凝器5的冷却效果得以提高。
参照图2、3所示,为了实现对空气中的柳絮以及沙尘等杂物进行过滤,预冷却装置2包括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导风板21与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导风板22,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间隔交替排布,且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相互错位设置;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用于通过其两者的相互配合将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分流与导向;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的上方设有若干个用于喷淋两者的喷淋头231;
其中,第一导风板21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呈C字型,第二导风板22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呈C字型;第一导风板21的内凹侧朝向与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相同,第二导风板22的内凹侧朝向与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相反;第一导风板21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侧边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导风板22的内凹处,且该两个第二导风板22位于该第一导风板21其内凹侧的两边;第一导风板21的侧边与第二导风板22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间隙。
同时,第一导风板21的内凹侧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板22中间的第一挡风条211,且第一挡风条211沿第一导风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风板22的外凸侧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板21中间的第二挡风条221,且第二挡风条221沿第二导风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本方案通过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的设置,使预冷却装置2其内部形成有呈S字型的空气流道,其空气流道具体的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通过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的相互配合,使空气在呈S型的空气流道内流动;利用第一挡风条211与第二挡风条221的阻挡和导向,使得导风板其两侧的空气流动方向不会相互干扰;
同时,在本方案中设置有至少五行的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将导风板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并且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通过其两者的相互配合将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分流;使空气能够充分地与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接触,使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使水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的温度下降,从而预冷却装置2对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预降温,有效地降低了预冷却装置2其输出端的送风温度,以导风板表面的水份蒸发来降低湿膜蒸发装置3的进风温度,改善湿膜蒸发装置3的冷却效果,从而降低其冷凝压力。
在对湿膜蒸发装置3的设计时,将湿膜蒸发装置3的通风孔可以扩大其的直径,有效地提高了湿膜蒸发装置3的通风流量;从而使空调冷凝器的进风量有效地增加,能将空调其冷凝器5的进风风速有效地提升,从而降低冷凝压力,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比。
同时,机壳1的进风口11其最外侧并未设置有防尘网,并且通过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的设置;这样,使预冷却装置2其内部形成有呈S字型的空气流道,使空气在呈S型的空气流道内曲折流动;利用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其侧壁上的水膜,对空气内含有柳絮、沙尘等杂物进行吸附在导风板的侧壁上,并通过导风板其侧壁上的水流将柳絮、沙尘等杂物并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冲涮至水槽4内;不仅保证进入冷凝器5内的室外空气的清洁度,而且避免了湿膜蒸发装置3的湿膜被杂物脏堵;
由于本方案并未设置有防尘网,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了防尘网的短周期脏堵问题,从而也延长了湿膜的维护周期;从而简化了对湿膜蒸发装置3的维护工序,降低了空调冷凝器后期的维护难度以及成本。
另外,在本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的棱边均圆弧过渡,风阻减小;有效地提高了空气在预冷却装置2中的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之间流动速度,有利于空气与导风板上的水进行热交换。
参照图2、3所示,预冷却装置2其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一导风板21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竖管23,且竖管23位于第一导风板21远离第二导风板22的一侧;竖管23的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头231,该喷雾头231用于朝向预冷却装置2的进风口进行喷雾。
采取上述的设置,往预冷却装置2的进风口进行喷雾,使得预冷却装置2其吸入的空气与水雾充分接触;一方面,使水雾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的温度下降,降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冷凝器5;从而对预冷却装置2其吸入的空气进行降温,进一步地降低了预冷却装置2其输出端的送风温度;另一方面,将空气中的灰尘与水雾充分接触,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将灰尘颗粒进行充分地沉降;进一步地,保证进入冷凝器5内的室外空气的清洁度,并且且避免了湿膜蒸发装置3的湿膜被杂物脏堵。
参照图1所示,湿膜蒸发装置3包括湿膜以及喷淋头231,湿膜设置在预冷却装置2与冷凝器5之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喷淋头231设在湿膜的正上方。湿膜蒸发装置3与预冷却装置2的下方设有水槽4,该水槽4用于收集从湿膜、第一导风板21以及第二导风板22流下的循环水;水槽4内设有水泵43,且水泵4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淋头231相连通,水泵4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竖管23相连通。
若干个喷淋头231呈矩形阵列排布在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的上方,将循环水充分地喷射在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上;并且在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的正下方设置水槽4,通过水泵43将水槽4内的水抽到喷淋头231内;
采取上述的设置,通过水泵43向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提供水源,对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进行冲洗,从而简化了对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的维护工序,降低了湿膜蒸发装置3的维护难度以及成本;另外,对湿膜冲洗的过程也是再次加湿湿膜的过程,从而合理利用了水资源。
其中,水槽4其敞开面覆盖设置有过滤网41,该过滤网41用于对流入到水槽4内的循环水进行过滤。
通过过滤网41的设置,将从第一导风板21、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上流下的循环水进行过滤,避免了循环水中的杂物重新循环进入到水泵43内,从而造成管路、喷淋头231以及喷雾头231的堵塞;只需定期将过滤网41上的杂物处理,无需停机进行维护。
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导风板和湿膜的设置,空气穿过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以及湿膜之后,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使水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的温度下降,降温后的空气再进入空调冷凝器5,吸收冷凝器5中冷媒的热量后,排至室外;以导风板与湿膜其表面的水份蒸发来降低冷凝器5进风温度,改善冷凝器5冷却效果,从而降低冷凝压力。
本方案结构简单,耗水量小,无运转部件,全自动运行,系统可靠性较高,可显著降低空调机组夏季运行期间冷凝温度8-10℃,有利于提高空调机组运行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包括机壳(1),机壳(1)内形成有的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侧面开设有出风口(12)与进风口(11),且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分别位于机壳(1)的不同侧面上,所述出风口(12)连接有用于将安装腔中的空气经出风口(12)吸出并排出腔外的排风风机(6);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冷凝器(5)、湿膜蒸发装置(3)以及预冷却装置(2),所述预冷却装置(2)、湿膜蒸发装置(3)以及冷凝器(5)依次设置在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且预冷却装置(2)位于空气流道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所述预冷却装置(2)用于将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预冷却,所述湿膜蒸发装置(3)用于将所述预冷却装置(2)预冷却的空气进一步地加湿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却装置(2)包括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导风板(21)与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导风板(22),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间隔交替排布,且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21)和第二导风板(22)用于通过其两者的相互配合将从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分流与导向;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的上方设有若干个用于喷淋两者的喷淋头(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呈C字型,所述第二导风板(22)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呈C字型;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内凹侧朝向与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内凹侧朝向与沿空气流道内的进风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侧边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导风板(22)的内凹处,且该两个第二导风板(22)位于该第一导风板(21)其内凹侧的两边;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侧边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的内凹侧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导风板(22)中间的第一挡风条(211),且第一挡风条(211)沿第一导风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22)的外凸侧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板(21)中间的第二挡风条(221),且第二挡风条(221)沿第二导风板(22)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个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1)与第二导风板(22)的棱边均圆弧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却装置(2)其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一导风板(21)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竖管(23),且竖管(23)位于第一导风板(21)远离第二导风板(22)的一侧;所述竖管(23)的侧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喷雾头(231),该喷雾头(231)用于朝向预冷却装置(2)的进风口进行喷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蒸发装置(3)包括湿膜以及喷淋头(231),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预冷却装置(2)与冷凝器(5)之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所述喷淋头(231)设在湿膜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蒸发装置(3)与预冷却装置(2)的下方设有水槽(4),该水槽(4)用于收集从湿膜、第一导风板(21)以及第二导风板(22)流下的循环水;所述水槽(4)内设有水泵(43),且水泵(4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淋头(231)相连通,所述水泵(4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竖管(23)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4)其敞开面覆盖设置有过滤网(41),该过滤网(41)用于对流入到水槽(4)内的循环水进行过滤。
CN202320858354.4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Active CN219889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8354.4U CN219889679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8354.4U CN219889679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9679U true CN219889679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8354.4U Active CN219889679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9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2443A (zh) 具有过滤柳絮功能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11637569A (zh) 一种间接蒸发空气冷却装置
CN108644941B (zh) 一种新风净化与机械制冷结合的热回收型分体式空调
CN219889679U (zh) 一种具有湿膜蒸发冷却装置的空调冷凝器
EP3721144B1 (en) A modular pre-cooling system
CN207585030U (zh) 一种空调的循环水系统
WO2021143657A1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双级利用装置
CN114165857A (zh) 一种水冷热泵循环室内制冷中央系统
CN210796206U (zh) 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炉用供风水冷装置
CN211146976U (zh) 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
CN205332835U (zh) 蒸发预冷式空冷器
CN208419034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CN202328529U (zh) 一种迷宫型精馏式溶液制冷除湿装置
CN215916921U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
CN2553290Y (zh) 间接蒸发制冷式新风机组
CN110925889A (zh) 一种多回程洁净新风处理系统
CN2451943Y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213983839U (zh) 一种水蒸发空气冷却装置
CN204786955U (zh) 折板式间接蒸发冷却与流体动力喷水降温联合的空调机组
CN212157490U (zh) 结合转轮式过滤器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9579196A (zh) 冷风扇喷水结构及冷风扇
CN220817928U (zh) 工业空调外机
CN220083212U (zh) 新风设备
CN204757198U (zh) 一种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结构
CN217031412U (zh) 一种暖通空调系统散热导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