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2280U -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2280U
CN219882280U CN202321045925.9U CN202321045925U CN219882280U CN 219882280 U CN219882280 U CN 219882280U CN 202321045925 U CN202321045925 U CN 202321045925U CN 219882280 U CN219882280 U CN 219882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gear
rod
transmission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59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孟楼
杜敏
刘召
黄太金
钟志鹏
杨怡
李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12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59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2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2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2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对称设置的两个齿轮组和调节组件、对称设置的左传动定位组件和右传动定位组件,左传动定位组件连接一个齿轮组和底座,右传动定位组件连接另一齿轮组和底座,两个齿轮组和调节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带动两个齿轮组相对底座进行转动,转动的两个齿轮组带动左、右传动定位组件进行开合运动。可开合夹具可以左右开合夹住试件来实现试件的左右定位,可以帮助试件快速准确固定在下压板的中心位置,从而实现试件的准确定位,保证了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测试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试件抗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压试件定位的可开合夹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以水泥、骨料和水为主要原材料,根据需要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等材料,按一定配合比,经拌合、成型、养护等工艺制作的、硬化后具有强度的工程材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为5%。
根据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按大体积混凝土取样方法来取样;4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根据国家标准GB/T50081-201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以试件成型时的侧面为承压面,应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
目前国内基建处于高峰时期,每天都有大量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目前标准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机的下压板为平板,下压板板面上画有圆圈进行定位,比较抽象。试验时只有混凝土试件摆放在下压板中心位置,才能保证混凝土试件为中心均匀受压。若混凝土试件没有摆放在下压板中心,就会形成混凝土试件偏心受压,最后读取的抗压强度值就会与试件的实际抗压强度值不符。而混凝土抗压试验均为人工操作,由于抗压强度试验机没有混凝土试件定位装置,并且混凝土试件规格会有不同,比如150X150 X150mm,200X200X200mm,100X100 X100mm等,试验人员试验操作时,很难保证混凝土试件每次都摆放在下压板中心位置。因此,试验人员人为操作的不可控因素,易造成了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值离散、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值与实际抗压强度值不符等问题,影响了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测试的精度,进而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及评估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试件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中试件定位的可开合夹具和包含该可开合夹具的定位装置,将该定位装置安装在试验机上后,可开合夹具可以左右开合夹住试件来实现试件的左右定位,可以帮助试件快速准确固定在下压板的中心位置,从而实现试件的准确定位,保证了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测试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的试件定位,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对称设置的两个齿轮组和调节组件、对称设置的左传动定位组件和右传动定位组件,还包括盖合在两个齿轮组上的盖体,左传动定位组件连接一个齿轮组和底座,右传动定位组件连接另一齿轮组和底座,两个齿轮组和调节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带动两个齿轮组相对底座进行转动,转动的两个齿轮组带动左、右传动定位组件进行开合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齿轮组包括一个及以上的圆柱齿轮,每个圆柱齿轮之间顺次向外咬合连接;两个齿轮组的第一个圆柱齿轮相互咬合连接;圆柱齿轮通过可转动立柱或固定立柱连接在底座上,可转动立柱与圆柱齿轮连接,固定立柱与圆柱齿轮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齿轮组的最后一个圆柱齿轮为从动轮,从动轮或从动轮之外的任一圆柱齿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位于可转动立柱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轮;两个齿轮组中,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的传动轮数量差为奇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调节组件包括定位开关、横向连接柱和垂直锥齿轮,定位开关底部固定在横向连接柱一端,垂直锥齿轮固定在横向连接柱另一端;主动轮的可转动立柱底部套接有水平锥齿轮,调节锥齿轮与水平锥齿轮垂直咬合连接,垂直锥齿轮与水平锥齿轮相互配合实现转向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档位杆,调节档位杆设有三个档位卡槽,所述定位开关位于一个档位卡槽内,拨动定位开关可以在三个档位卡槽内来回切换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齿轮组包括四个圆柱齿轮,具体为顺次向外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圆柱齿轮;两个齿轮组的第一圆柱齿轮相互咬合连接;第四圆柱齿轮为从动轮,一个第二齿轮为主动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直径12mm、12齿,第二和第三圆柱齿轮直径36mm、36齿,第四圆柱齿轮直径72mm、72齿,水平锥齿轮直径18mm、18齿;垂直锥齿轮直径18mm、18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定位开关由一个档位卡槽拨动到另一档位卡槽时,定位开关与连接柱带动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带动咬合的固定齿轮转动,该固定齿轮带动其套接的可转动立柱和可转动立柱上的齿轮转动,该转动的齿轮带动两个齿轮组的所有其余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左传动定位组件分别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定位杆和第一定位块,右传动定位组件分别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定位杆和第二定位块;第一、第二传动杆和第一、第二定位杆长度均相同;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为大小相同的45度直角三角块结构,第一定位杆位于第一传动杆外侧并且二者平行设置,第二定位杆位于第二传动杆外侧并且二者平行设置(即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间距);第一传动杆一端与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点A,第一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的直角处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B,第一定位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一个齿轮组的从动轮外侧形成连接点C,第一定位杆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的一个斜角点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D,A、B、C、D四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第二传动杆一端与另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点E,第二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的直角处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F,第二定位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另一个齿轮组的从动轮外侧形成连接点G,第二定位杆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的一个斜角点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K,E、F、G、K四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直角边相向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从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d为两个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调节距离,H为第一传动杆连接点A和B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传动杆连接点E和F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主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a是从动轮转动的角度,R是从动轮半径,r是主动轮半径。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实际需要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间距,确定定位开关需要拨至一个档位;S2定位开关由一个档位卡槽拨动到另一档位卡槽时,定位开关与横向连接柱带动垂直锥齿轮转动,垂直锥齿轮带动咬合的水平锥齿轮转动实现转动转向并带动与其固定的可转动立柱和可转动立柱上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轮,传动轮带动从动轮相应转动,使两个齿轮组的从动轮方向相反的转动相同的角度;
S3转动的两个从动轮分别带动左、右传动组件相对底座中心同时向外或者同时向内摆动一定角度,即,一个从动轮带动第一传动杆一端转动,第一传动杆另一端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与第一传动杆连接并联动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一定位块同步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第一定位块相向的直角边保持平行的向外或向内摆动;另一个从动轮带动第二传动杆一端转动,第二传动杆另一端同样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并联动的第二定位杆和第二定位块同步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第二定位块相向的直角边保持平行的向外或向内摆动;实现左、右传动定位组件的开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从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d为两个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调节距离,H为第一传动杆连接点A和B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传动杆连接点E和F之间的间距;主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a是从动轮转动的角度,R是从动轮半径,r是主动轮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定位开关到相应的档位卡槽中,通过齿轮组件传到传动组件,起到省力的作用;并且,齿轮传动具有恒定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通过传动杆、定位杆和定位块形成的传动组件,保证传动组件在卡合过程中保持定位孔的平行,使不同尺寸试件都能够被传动组件进行左右定位。从而适用于不同横截面尺寸的试件,可以帮助试件快速准确固定在下压板的中心位置,能够很好的控制混凝土试件为中心均匀受压,保证混凝土试件强度的真实性。使检测数据准确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开合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7是图1的主视图。
图8是图1中可开合定位夹具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可开合定位夹具的另一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档位卡槽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与从动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定位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传动定位组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17是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定位装置与试验机的底板配合示意图。
图中:500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定位装置,100可开合定位夹具,160底座,110第一齿轮组,111、121第一圆柱齿轮111、121,112第二圆柱齿轮(主动轮),122第二圆柱齿轮,113,、123第三圆柱齿轮,114、124第四圆柱齿轮(从动轮),120第二齿轮组,161主动轮(第四圆柱齿轮)的可转动立柱,162从动轮(第四圆柱齿轮)的固定立柱130调节组件,163第一定位杆连接座,131定位开关,132横向连接柱,133垂直锥齿轮,134水平锥齿轮,136调节档位杆,135档位卡槽,140左传动定位组件,141第一定位杆,142第一传动杆,143第一定位块,1431、1432第一定位块直角边,150右传动定位组件,151第二定位杆,152第二传动杆,153第二定位块,1531第二定位块直角边,200前后定位组件,202定位横杆,207弹簧,201定位板,203第一固定板,206第二固定板,208刻度孔,204插销,300试件,400试验机的下压板,401下压板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定位装置500,其包括可开合定位夹具100和前后定位组件200,如图3-5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的可开合定位夹具100,包括底座160,位于底座上的对称设置的齿轮组件和调节组件130、以及对称设置的左传动定位组件140和右传动定位组件150。齿轮组件包括两个齿轮组,其中,左传动定位组件连接一个齿轮组(第一齿轮组)110和底座,右传动定位组件连接另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120和底座。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齿轮组包括一个及以上的圆柱齿轮,每个圆柱齿轮之间顺次向外通过齿轮咬合连接;两个齿轮组的第一个圆柱齿轮相互咬合连接;圆柱齿轮通过可转动立柱或固定立柱连接在底座上,可转动立柱与圆柱齿轮连接,固定立柱与圆柱齿轮可转动连接。并且,两个齿轮组的最后一个圆柱齿轮均为从动轮,从动轮或从动轮之外的任一圆柱齿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位于可转动立柱上。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可以设置传动轮,并且,两个齿轮组中,在保证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对称和齿轮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的传动轮数量差为奇数,这样可以保证一个主动轮传动至两个传动轮上的转动方向相反。比如,主动轮与一个从动轮之间不设置传动轮,则主动轮与另一个从动轮之间可以设置1个传动轮;再比如,主动轮与一个从动轮之间设置1、3、5、7等奇数个传动轮,则主动轮与另一个从动轮之间相应设置0个传动轮或者2、4、6、8等偶数个传动轮;再比如,主动轮与一个从动轮之间设置2、4、6、8传动轮,则主动轮与另一个从动轮之间可以设置1、3、5、7、9等奇数个传动轮。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7和图9所示,第一齿轮组110和第二齿轮组120对称连接在底座160上;第一齿轮组110包括四个圆柱齿轮,具体为顺次向外连接的第一圆柱齿轮111、第二圆柱齿轮112、第三圆柱齿轮113和第四圆柱齿轮114;第二齿轮组120也包括四个圆柱齿轮,具体为顺次向外连接的第一圆柱齿轮121、第二圆柱齿轮122、第三圆柱齿轮123和第四圆柱齿轮124;第一齿轮组110的第一圆柱齿轮111和第二齿轮组120的第一圆柱齿轮121相互咬合连接。其中,两个第四圆柱齿轮为从动轮114、124,第一齿轮组的第二圆柱齿轮为主动轮112,第三圆柱齿轮113、123和第四圆柱齿轮114、124均为传动轮,第二齿轮组的第二圆柱齿轮122也为传动轮。其中,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二圆柱齿轮均通过可转动立柱162与底座160连接,同时,两个第二圆柱齿轮与可转动立柱固定连接,具体,可转动立柱162上具有竖向凸条,第二圆柱齿轮中心孔侧壁具有竖向凹槽,竖向凸条和竖向凹槽卡合固定使第二圆柱齿轮与可转动立柱。第一圆柱齿轮111、第三圆柱齿轮113和第四圆柱齿轮可转动连接在固定立柱162上,同时固定立柱162固定在底座160上。具体的,固定立柱与第一圆柱齿轮111、第三圆柱齿轮113和第四圆柱齿轮的中心孔可转动套接,以实现可转动连接。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底座上固定有具有固定立柱的齿轮座,圆柱齿轮可转动套接在固定立柱上的同时位于齿轮座上,如图9中所示第三圆柱齿轮113、123即是此结构。
如图6-10所示,调节组件130包括定位开关131、横向连接柱132和垂直锥齿轮133,其中,定位开关131底部固定在横向连接柱132一端,垂直锥齿轮133固定在横向连接柱132另一端;连接主动轮112,即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二圆柱齿轮112的可转动立柱161底部套接有水平锥齿轮134,其中,调节锥齿轮133与水平锥齿轮134垂直咬合连接,施力在定位开关131上使定位开关被拨动一定的角度,则定位开关的底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横向连接柱132转动一定的角度,同时固定在横向连接柱上的垂直锥齿轮133一起转动一定的角度,垂直锥齿轮的转动角度则传递给水平锥齿轮134使水平锥齿轮转动相应的角度,这一过程还同时使垂直方向的转动转变为水平方向的转动。调节组件130还包括调节档位杆136,调节档位杆设有三个档位卡槽135:A档、B档和C档,定位开关131位于一个档位卡槽内,拨动定位开关可以在三个档位卡槽内来回切换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5所示,试件300为立方体结构,试件300的尺寸共计有三种:100X100 X100mm,150X150 X150mm,200X200 X200mm,将其设计为分别与A档、B档和C档相对应进行调节。比如,A档对应100X100 X100mm,B档对应150X150X150mm,C档对应200X200 X200mm。当需要测试150X150 X150mm的试件时,将定位开关拨动至B挡的档位卡槽里,以此类推。
定位开关131由一个档位卡槽拨动到另一档位卡槽时,比如A档拨动到B档时,定位开关131与横向连接柱132带动垂直锥齿轮133转动一定角度,水平锥齿轮134在垂直锥齿轮133咬合带动下水平转动相应的角度,水平锥齿轮134带动其固定套接的可转动立柱161和可转动立柱上的主动轮(第二圆柱齿轮)112转动同样的角度,主动轮(第二圆柱齿轮)112带动所有相互咬合的传动轮(两个第一圆柱齿轮、第二齿轮组的第二圆柱齿轮和两个第三圆柱齿轮)和从动轮(两个第四圆柱齿轮)转动。其中,主动轮转动的角度b与从动轮转动的角度转动的角度关系为:R是从动轮半径,r是主动轮半径。传动轮起传动作用,其半径设置并影响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转动角度,因此是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转动角度具有恒定的比值。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圆柱齿轮直径12mm、12齿,第二和第三圆柱齿轮直径36mm、36齿,第四圆柱齿轮直径72mm、72齿;以及水平锥齿轮直径18mm、18齿;垂直锥齿轮直径18mm、18齿。
如图1、图2、图11-13和图16所示,左传动定位组件140分别包括第一传动杆142、第一定位杆141和第一定位块143,右传动定位组件150分别包括第二传动杆152、第二定位杆151和第二定位块153;其中,第一、第二传动杆和第一、第二定位杆长度均相同;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为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块结构,其直角边分别为1431和1432。第一定位杆位于第一传动杆外侧并且二者平行设置,第二定位杆位于第二传动杆外侧并且二者平行设置,即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之间的间距;第一传动杆一端与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点A,第一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的直角处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B,第一定位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一个齿轮组的从动轮外侧形成连接点C,第一定位杆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的一个斜角点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D,A、B、C、D四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第二传动杆一端与另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点E,第二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的直角处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F,第二定位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另一个齿轮组的从动轮外侧形成连接点G,第二定位杆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的一个斜角点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K,E、F、G、K四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直角边相向设置。比如,原始的左、右传动定位组件的状态如图16中实线所示,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相向直角边1431和1531的间距为L1,当从动轮114转动时,带动第一传动杆相对底座转动,A、B、C、D四个连接点联动,使A、B、C、D四个连接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发生摆动,即A和C点相对转动,B和D点发生摆动至图16中虚线位置,同时BD连线在摆动过程中一直平行于AC连线,也即BD连线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从而第一定位块的直角边1432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另一直角边1431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同样的,当从动轮124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杆相对底座转动,E、F、G、K四个连接点联动,使E、F、G、K四个连接点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发生摆动,从实线状态摆动到虚线状态,即E和G点相对转动,F和K点发生摆动,同时FK连线在摆动过程中一直平行于EG连线,也即FK连线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从而第二定位块与第二传动杆和第二定位杆连接的直角边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另一直角边(与第一定位块相对设置)1531一直处于垂直状态。从而两个相对设置的直角边处于垂直方向上的平行状态。并且,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相向直角边1431和1531的间距变更为L2。该间距L2可以放置对应尺寸的试件进行左右定位。设置H为第一传动杆连接点A和B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传动杆连接点E和F之间的间距,当需要调节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间距,使其能够与试件的宽度相同时,可以通过从动轮转动一定的角度来实现,具体来说,从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d为两个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调节距离。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为45度直角三角块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可开合夹具还包括上盖,该上盖盖合齿轮组件。上盖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圆柱齿轮直径12mm、12齿,第二和第三圆柱齿轮直径36mm、36齿,第四圆柱齿轮直径72mm、72齿;以及水平锥齿轮直径18mm、18齿;垂直锥齿轮直径18mm、18齿,根据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调节距离d,通过公式计算出从动轮转动的角度,在根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恒定传动比,通过公式R是从动轮半径,r是主动轮半径,得到主动轮的转动角度,水平锥齿轮与主动轮同轴转动相同的角度,垂直锥齿轮与水平锥齿轮大小相同,被转动同样的角度,从而得到每调节一个档位所拨动的角度。具体的实施例中,传动杆两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H为100mm,每拨动一个档位,档位调节角度为30度,从动轮转动角度为15度,调节距离d为50mm,也即第一传动定位组件和第二传动定位组件分别偏摆25mm。
在使用该可开合定位夹具进行开合时,具体操作如下:
S1根据实际需要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间距,确定定位开关需要拨至一个档位;
S2定位开关由一个档位卡槽拨动到另一档位卡槽时,定位开关与横向连接柱带动垂直锥齿轮转动,垂直锥齿轮带动咬合的水平锥齿轮转动实现转动转向并带动与其固定的可转动立柱和可转动立柱上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轮,传动轮带动从动轮相应转动,使两个齿轮组的从动轮方向相反的转动相同的角度;
S3转动的两个从动轮分别带动左、右传动组件相对底座中心同时向外或者同时向内摆动一定角度,即,一个从动轮带动第一传动杆一端转动,第一传动杆另一端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与第一传动杆连接并联动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一定位块同步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第一定位块相向的直角边保持平行的向外或向内摆动;另一个从动轮带动第二传动杆一端转动,第二传动杆另一端同样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并联动的第二定位杆和第二定位块同步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第二定位块相向的直角边保持平行的向外或向内摆动;实现左、右传动定位组件的开合。
如图3-5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定位组件200包括定位横杆202、弹簧207和连接在定位横杆顶部的定位板201,定位横杆202通过第一固定板203和第二固定板206连接在底座160上,弹簧207套接在定位板201和第一固定板203之间的定位横杆202上,定位横杆202位于两个齿轮组110、120中心正上方。定位横杆202的另一端设有三个刻度孔205,刻度孔间隔50mm;刻度孔内设有插销204。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定位装置500来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的试件中心定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混凝土抗压试件定位装置500通过调节档位杆306连接在试验机背面上,使第一定位块143和第二定位块153的中心连线与定位横杆202延长线的交点与试验机的下压板400的中心401重合;如图17所示;
S2根据试件300的大小,使调节组件的定位开关摆动一定角度,由一个档位卡槽拨动到另一档位卡槽;
S3与定位开关连接的横向连接柱带动垂直锥齿轮转动,垂直锥齿轮带动咬合的水平锥齿轮转动实现转向并带动可转动立柱和第一齿轮组的第二圆柱齿轮转动,第二圆柱齿轮带动与之咬合连接的第一和第三圆柱齿轮转动,第一圆柱齿轮带动第二齿轮组的第一圆柱齿轮转动,以此类推,带动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有圆柱齿轮转动,使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四圆柱齿轮方向相反的转动相同的角度;
S4转动的两个第四圆柱齿轮分别带动左、右传动组件相对底座中心同时向外或者同时向内摆动一定角度,即,第一齿轮组的第四圆柱齿轮带动第一传动杆一端转动,第一传动杆另一端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与第一传动杆连接并联动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一定位块同步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第一定位块相向的直角边保持平行的向外或向内摆动;与第一齿轮组的第四圆柱齿轮反方向转动的第二齿轮组的第四圆柱齿轮带动第二传动杆一端转动,第二传动杆另一端同样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并联动的第二定位杆和第二定位块同步向外或向内摆动一定角度,第二定位块相向的直角边保持平行的向外或向内摆动;
S5将试件置于定位块的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两个相向直角边之间并位于定位板的外侧,试件与两个相向直角边零间隙接触,实现试件的左右中心的定位;
S6拔出定位横杆的刻度孔内的插销,根据试件的大小,拉动或推动定位横杆相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运动,使与试件大小对应的刻度孔位于第二固定板外侧后,在该刻度孔内插入插销,弹簧的弹力使定位横杆向底座方向移动从而使刻度孔内的插销紧贴第二固定板;
S7将试件推动至定位板处,试件与定位板零间隙接触,实现试件的前后中心定位。
S8位于混凝土抗压试件定位装置上的试件的中心与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的中心重合,
实现试件中心定位。
比如,该混凝土抗压试件定位装置原来定位150X150X150mm试件,需要测试200X200X200mm试件,步骤S2中,试件300的大小为200X200X200mm,其对应调节档位的C档,实际上,定位开关位于B档内,则将定位开关摆动30度,使定位开关由B档拨至C档中。步骤S3中,主动轮114转动30度,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四圆柱齿轮方向相反的转动15度。步骤S4中,左、右传动组件分别相相反方向偏移25mm,从而使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的直角边间距加大50mm,由原来的B档(150X150X150mm)间距150mm变更至200mm。步骤S5中,200X200X200mm的试件紧贴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两个相向直角边放置,定位试件的左右中心。步骤S6中,拔出定位横杆的150mm刻度孔内的插销,拉动定位横杆使200mm刻度孔位于第二固定板外侧,在该200mm刻度孔内插入插销。步骤S7中,将位于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对的直角边的试件推动至定位板处,试件与定位板零间隙接触,定位试件的前后中心。步骤S8中,因试件前后中心和左右中心定位,两个中心的交点与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的中心重合,实现200X200X200mm试件位于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处。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的试件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对称设置的两个齿轮组和调节组件、对称设置的左传动定位组件和右传动定位组件,还包括盖合在两个齿轮组上的盖体,左传动定位组件连接一个齿轮组和底座,右传动定位组件连接另一个齿轮组和底座,两个齿轮组和调节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带动两个齿轮组相对底座进行转动,转动的两个齿轮组带动左、右传动定位组件进行开合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齿轮组包括一个及以上的圆柱齿轮,每个圆柱齿轮之间顺次向外咬合连接;两个齿轮组的第一个圆柱齿轮相互咬合连接;圆柱齿轮通过可转动立柱或固定立柱连接在底座上,可转动立柱与圆柱齿轮连接,固定立柱与圆柱齿轮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齿轮组的最后一个圆柱齿轮为从动轮,从动轮或从动轮之外的任一圆柱齿轮为主动轮,主动轮位于可转动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传动轮;两个齿轮组中,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置的传动轮数量差为奇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定位开关、横向连接柱和垂直锥齿轮,定位开关底部固定在横向连接柱一端,垂直锥齿轮固定在横向连接柱另一端;主动轮的可转动立柱底部套接有水平锥齿轮,调节锥齿轮与水平锥齿轮垂直咬合连接,垂直锥齿轮与水平锥齿轮相互配合实现转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档位杆,调节档位杆设有三个档位卡槽,所述定位开关位于一个档位卡槽内,拨动定位开关可以在三个档位卡槽内来回切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齿轮组包括四个圆柱齿轮,具体为顺次向外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圆柱齿轮;两个齿轮组的第一圆柱齿轮相互咬合连接;第四圆柱齿轮为从动轮,一个第二齿轮为主动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直径12mm、12齿,第二和第三圆柱齿轮直径36mm、36齿,第四圆柱齿轮直径72mm、72齿,水平锥齿轮直径18mm、18齿;垂直锥齿轮直径18mm、18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左传动定位组件分别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定位杆和第一定位块,右传动定位组件分别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定位杆和第二定位块;第一、第二传动杆和第一、第二定位杆长度均相同;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为大小相同的45度直角三角块结构,第一定位杆位于第一传动杆外侧并且二
者平行设置,第二定位杆位于第二传动杆外侧并且二者平行设置;第一传动杆一端与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点A,第一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的直角处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B,第一定位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一个齿轮组的从动轮外侧形成连接点C,第一定位杆另一端与第一定位块的一个斜角点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D,A、B、C、D四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第二传动杆一端与另一个齿轮组件的从动轮固定连接形成连接点E,第二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的直角处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F,第二定位杆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另一个齿轮组的从动轮外侧形成连接点G,第二定位杆另一端与第二定位块的一个斜角点可转动连接形成连接点K,E、F、G、K四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直角边相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从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d为两个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之间的调节距离,H为第一传动杆连接点A和B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传动杆连接点E和F之间的间距;主动轮转动的角度/>其中,R是从动轮半径,r是主动轮半径。
CN202321045925.9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Active CN219882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5925.9U CN21988228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5925.9U CN21988228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2280U true CN219882280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5925.9U Active CN219882280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2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1217B (zh) 一种卧式混凝土单轴拉伸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99499A (zh) 一种微观视场下双侧动力原位微扭转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
CN104359767B (zh) 高温双向拉伸装置
CN219882280U (zh) 一种可开合定位夹具
CN114018728B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测试装置
CN109541188A (zh) 一种高精度混凝抗裂性能检测装置
CN21964142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的试件定位装置
CN116773331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压试验的可开合定位夹具及使用方法
CN116718457A (zh) 混凝土抗压试验试件定位装置及试件中心定位方法
CN106706754A (zh) 机械式振动水泥浆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201716226U (zh) 抗压强度试件制作器
CN211505534U (zh)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
CN218956260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装置
CN112355102A (zh) 一种多用铝型材折弯机
CN108414046A (zh) 一种料位计检测角度、位置调整方法
CN209570598U (zh) 一种高精度混凝抗裂性能检测装置
CN113732924B (zh) 一种预制不同几何特征中部锁固型岩体裂隙切割系统
CN216815403U (zh) 一种工业品设计测量装置
CN116858594A (zh) 一种半破损混凝土质量现场钻芯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0953666U (zh) 一种钢筋反向弯曲试验机
CN214011250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收缩性测试装置
KR20070099281A (ko) 지중에 매립된 앵커의 인발 지지력 시험장치
CN206459998U (zh) 机械式振动水泥浆的实验系统
CN112945731A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路面质量取样检测方法
CN21889601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物料强度检测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