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1915U -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1915U
CN219881915U CN202320398683.5U CN202320398683U CN219881915U CN 219881915 U CN219881915 U CN 219881915U CN 202320398683 U CN202320398683 U CN 202320398683U CN 219881915 U CN219881915 U CN 219881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feed
turning device
turn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86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增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Yucry Traff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Yucry Traff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Yucry Traff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Yucry Traff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86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1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1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1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装置,尤其是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所述铅端子包括连接部、接线部以及转矩环,所述车削装置包括支撑架、滑座、下压气缸、压杆、旋转电机、支撑板、进给座、进给电机以及刀组,所述压杆的下端具有压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固定布置,且所述支撑板悬空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中穿插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壁具有与转矩环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刀组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车刀,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车刀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且至少有一个所述车刀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侧。通过将定位套筒穿插在支撑板上,并在支撑板的上下两侧分别配置车刀,可同时对铅端子的两端进行车削加工,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削装置,尤其是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铅端子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配件,其通常包括连接部、接线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部之间的转矩环。早期的铅端子通常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获得,品质相对较差,目前铅端子普遍采用冷锻冲压的方式获得,由于冷锻冲压之后获得的毛坯尺寸精度相对较低,且不可避免存在毛边,需要进一步进行车削加工。
现有的车削装置,通常是利用夹具夹持住铅端子的一端,然后利用车刀车削铅端子的另一端,如果铅端子的两端都需要进行车削,则要将铅端子从夹具上取下,旋转180°之后再次进行车削,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铅端子的车削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所述铅端子包括连接部、接线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部之间的转矩环,所述车削装置包括支撑架、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滑座、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滑动的下压气缸、竖直布置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座上的压杆、用于驱动所述压杆转动的旋转电机、位于所述压杆正下方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滑座下方且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进给座、用于驱动所述进给座滑动的进给电机以及至少一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进给座上的刀组,所述压杆的下端具有与铅端子配合的压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固定布置,且所述支撑板悬空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中穿插有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壁具有与转矩环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刀组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车刀,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车刀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且至少有一个所述车刀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杆有两个以上,所述刀组的数量与所述压杆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各所述压杆的上端都固定套设有从动带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各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上同步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压气缸的数量和所述压杆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布置,相互对应布置的所述下压气缸和所述压杆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各下压气缸与对应的所述压杆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平行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进给丝杆,所述进给丝杆与所述进给座的滑动方向平行布置,且所述进给丝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被动带轮,所述进给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驱动带轮,所述被动带轮和所述驱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下同步带,所述进给座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进给丝杆上的进给螺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定位套筒穿插在支撑板上,并在支撑板的上下两侧分别配置车刀,可同时对铅端子的两端进行车削加工,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2、利用同步带实现进给丝杆和进给电机之间的传动连接,不仅可以保证传动速比,进而保证车刀进给量的准确性,而且具有较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当进给量太大导致进给座无法移动时,下同步带可以相对于带轮产生打滑并发出较大的噪音提醒操作者,避免进给电机和进给丝杆等零部件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铅端子的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冲床等零部件;
图2为实施例中铅端子的成型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冲床等零部件;
图3为实施例中夹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分度盘、车削装置和辊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车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零部件。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机架; 20-分度盘;
21-分度电机; 22-定位套筒;
30-车削装置; 31-支撑架;
32-滑座; 33-下压气缸;
34-压杆; 35-旋转电机;
36-压头; 37-车刀;
38-进给座; 39-进给电机;
40-辊压装置; 41-辊压轮;
42-从动带轮; 43-主动带轮;
44-上同步带; 45-进给丝杆;
46-被动带轮; 47-驱动带轮;
48-下同步带; 49-调整块;
50-进料机械手;
51-臂架; 52-移动座;
53-移动气缸; 54-伸缩气缸;
55-连接板; 56-移料手指气缸;
60-卸料机械手;
70-摆渡装置; 71-摆渡滑块;
72-摆渡丝杆; 73-摆渡电机;
74-旋转气缸; 75-料座;
80-夹料机械手; 81-底座;
82-导向柱: 83-升降架;
84-升降气缸; 85-移动座;
86-手指气缸; 87-夹杆;
88-移位气缸; 89-移动电机;
90-供料装置; 91-物料座;
92-供料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铅端子的成型设备,其中铅端子包括连接部、接线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部之间的转矩环,具有上述结构的铅端子为常规的铅酸蓄电池端子,例如公开号为CN10519094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可密封端子、公开号为CN10285974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用于蓄电池的连接极、或者公开号为CN2037338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蓄电池接线端子等,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铅端子的成型设备包括机架10,该机架10上设置有水平布置并转动连接在机架10上的分度盘20、用于驱动分度盘20转动的分度电机21以及位于分度盘20旁且以分度盘20为中心等间距绕设的车削装置30和辊压装置40,优选的,机架10上还设置有位于分度盘20旁的进料机械手50和卸料机械手60,以便将铅端子放置在分度盘20上或者将铅端子从分度盘20上卸下,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与进料机械手50或卸料机械手60配合的摆渡装置70,在本实施例中,摆渡装置70有两个,分别与进料机械手50和卸料机械手60一对一配合。在分度盘20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各车削装置30和各辊压装置40都位于进料机械手50和卸料机械手60之间。
车削装置30和辊压装置40可以分别有两个以上,各车削装置30和个辊压装置40的数量以及具体布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车削装置30和辊压装置40分别有两个,两个车削装置30沿顺时针方向绕设在分度盘20旁之后,再将两个辊压装置40沿顺时针方向绕设在分度盘20旁,两个车削装置30之间的间距、两个辊压装置40之间的间距以及相互靠近的车削装置30和辊压装置40之间的间距都相同,两个车削装置30除使用的车刀的具体类型不一样外,结构完全相同,其中一个车削装置30用于对铅端子进行粗车,另一个车削装置30用于对铅端子进行精车,两个辊压装置40的结构完全相同,都是用于对铅端子进行碾压以形截面呈箭头状的成迷宫环。
分度盘20上设置有多个以分度盘20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放料工位,在本实施例中以放料工位有八个为例件说明,各放料工位之间的间距应该保证当其中一个放料工位移动到与其中一个车削装置30对应的位置时,必然具有三个放料工位分别与另一个车削装置30以及两个辊压装置40一一对应布置。放料工位开设有贯穿分度盘20的穿孔,穿孔的数量需要根据生产时序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个放料工位上开设有两个穿孔为例进行说明,各穿孔中穿插有与分度盘20转动连接的定位套筒22,定位套筒22的内侧壁具有与铅端子的转矩环配合的定位环。当铅端子被放入定位套筒22时,铅端子的两端分别从穿孔的两端穿出,同时也分别从定位套筒22的两端穿出。
车削装置30和辊压装置40都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上的支撑架31、竖直滑动连接在支撑架31上的滑座32、用于驱动滑座32滑动的下压气缸33、竖直布置并转动连接在滑座32上的压杆34以及用于驱动压杆34转动的旋转电机35,其中,压杆34的下端具有与铅端子配合的压头36。此外,车削装置30还包括刀组和与刀组配合的车削进给机构,刀组至少有一组,每组刀组中至少包括一个车刀37,辊压装置40还包括辊压轮41和与辊压轮41配合的辊压进给机构,其中,车削进给机构和辊压进给机构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的结构相同,此处以车削进给机构为例进行说明,车削进给机构包括位于滑座32下方且水平滑动连接在支撑架31上的进给座38、用于驱动进给座38滑动的进给电机39;刀组和辊压轮41分别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对应的进给座38上,每个辊压装置40仅设置有一个辊压轮41,该辊压轮41水平布置并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进给座38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调整辊压轮41的水平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铅端子生产,在本实施例中,辊压轮41转动连接在一个升降滑座上,然后该升降滑座竖直滑动连接在对应的进给座38上,使得辊压轮41间接转动连接在对应的进给座38上,同时,升降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对应的进给座38上方的调整块49,调整块49上螺旋连接有下端抵顶在对应的进给座38上的调节螺栓,以便调整辊压轮41的水平位置,必要时,还可以在调节螺栓的螺帽上套设刻度盘,以提高调节精度。
进给电机39和进给座38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1上转动连接有进给丝杆45,进给丝杆45与进给座38的滑动方向平行布置,且进给丝杆45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被动带轮46,进给电机39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驱动带轮47,被动带轮46和驱动带轮47之间绕设有下同步带48,同时,进给座38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套设在进给丝杆45上的进给螺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传动速比,进而保证车刀进给量的准确性,而且具有较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当进给量太大导致进给座38无法移动时,下同步带48可以相对于带轮产生打滑并发出较大的噪音提醒操作者,避免进给电机39和进给丝杆45等零部件损坏。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同一车削装置30中,压杆34有两个以上,各压杆34的上端都固定套设有从动带轮42,旋转电机35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带轮43,主动带轮43和各从动带轮42之间绕设有上同步带44,以便可以通过一个端子电机35带动各压杆34同步转动。刀组的数量与压杆34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布置,至少一组刀组具有两个以上的车刀37,在具有两个以上的车刀37的刀组中,至少有一个车刀37位于分度盘20的下侧,且至少一个车刀37位于分度盘的上侧,以便同时对铅端子的两端进行车削加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同一车削装置30或辊压装置40中,下压气缸33的数量和压杆34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布置,相互对应布置的下压气缸33和压杆34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各下压气缸33与对应的压杆34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平行布置。这样有助于提高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削装置30也可以独立使用,即本实施例实质上还提供了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当然,当车削装置30独立使用时,由于不存在分度盘20,因此该车削装置30还需要包括位于压杆34正下方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相对于支撑架31固定布置,且支撑板悬空布置,放料工位设置在支撑板上,即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穿孔中穿插有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定位套筒22,定位套筒22的内侧壁具有与转矩环配合的定位环,此外,存在至少一组可拆卸连接在进给座38上的刀组,刀组具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车刀37,其中,至少有一个车刀37位于支撑板的下侧,且至少有一个车刀37位于支撑板的上侧。
进料机械手50和卸料机械手60都可以采用常规的多关串联机械手,两者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的结构相同,都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上的臂架51、水平滑动连接在臂架51上端的移动座52、用于驱动移动座52滑动的移动气缸53、固定连接在移动座52上且活塞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伸缩气缸54、固定连接在伸缩气缸54的活塞杆上的连接板55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5上的移料手指气缸56,两个移料手指气缸56之间的间距与同一放料工位上的两个定位套筒22之间的间距相匹配,这样便于同时对同一工位上的两个铅端子进行操作。
摆渡装置70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机架10上的摆渡滑块71、与摆渡滑块71的滑动方向平行布置的摆渡丝杆72、用于驱动摆渡丝杆72转动的摆渡电机73以及安装在摆渡滑块71上的旋转气缸74,摆渡滑块71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套设在摆渡丝杆72上的摆渡螺母,以便通过摆渡电机73驱动摆渡丝杆72转动时,可以带动摆渡滑块71滑动。此外,旋转气缸74的旋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料座75,料座75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铅端子的料孔。位于进料机械手50旁的摆渡装置70的一端位于进料机械手50的工作范围内,位于卸料机械手60旁的摆渡装置70的一端位于进料机械手60的工作范围内,也就是说,摆渡滑块71的滑动轨迹的一端位于对应的移动座52的滑动轨迹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铅端子的成型设备还包括冲床(图中未示出)、用于将铅端子从冲床夹取到位于进料机械手50盘的摆渡装置70上的夹料机械手80以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供料装置90,其中,冲床为常规的立式冲床,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供料装置90和位于进料机械手50盘的摆渡装置70分别位于冲床的两侧,夹料机械手80位于冲床的正对面。
夹料机械手80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机架10上的底座81、用于驱动底座81滑动的移位气缸88、竖直布置且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81上的导向柱82、竖直滑动连接在导向柱82上的升降架83、用于驱动升降架83滑动的升降气缸84、水平滑动连接在升降架83上的移动座85、用于驱动移动座85滑动的移动电机89、固定连接在移动座85上的手指气缸86以及固定连接在手指气缸86的手指杆上的夹杆87,其中,底座81的滑动方向与位于进料机械手50旁的摆渡装置70上的摆渡滑块71的滑动方向相同,移动座85的滑动方向与底座81的滑动方向垂直,手指气缸86有两个,都位于移动座85朝向冲床的一端。
供料装置90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机架10上的物料座91和用于驱动物料座91滑动的供料气缸92,物料座91的滑动轨迹与位于进料机械手50旁的摆渡装置70上的摆渡滑块71的滑动轨迹位于同一直线上。
使用时,人工或通过机械手将料坯放在物料座91上,然后供料气缸92驱动物料座91往冲床方向滑动,再利用夹料机械手80将物料座91上的料坯夹取到冲床中进行冲压锻造,之后物料座91复位,待料坯冲压锻造完成形成半成品之后,物料座91再一次将料坯输送到靠近冲床的位置,夹料机械手80将冲床上的半成品夹取到位于进料机械手50旁的摆渡装置70上,同时再一次将物料座91上的料坯夹取到冲床中进行冲压锻造;位于进料机械手50旁的摆渡装置70接受半成品之后,将其输送到夹料机械手80的工作范围内,利用夹料机械手80将半成品夹取到分度盘20对应的放料工位上;接着分度盘20转动,使得半成品依次在与各车削装置30和各辊压装置40对应的位置处停留,依次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和碾压加工(每一个辊压装置40仅对放料工位上的其中一个铅端子进行碾压加工),获得成品;完成上述加工之后,利用卸料机械手60将成品从分度盘20上取下,并放置到位于卸料机械手60旁的摆渡装置70上,最后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成品从摆动装置70上取走,完成铅端子的生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例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变更为旋转气缸,或者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非旋转气缸变更为推杆电机或液压缸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所述铅端子包括连接部、接线部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部之间的转矩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装置包括支撑架、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滑座、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滑动的下压气缸、竖直布置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座上的压杆、用于驱动所述压杆转动的旋转电机、位于所述压杆正下方且水平布置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滑座下方且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进给座、用于驱动所述进给座滑动的进给电机以及至少一组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进给座上的刀组,所述压杆的下端具有与铅端子配合的压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固定布置,且所述支撑板悬空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中穿插有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内侧壁具有与转矩环配合的定位环,所述刀组具有两个以上的车刀,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车刀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且至少有一个所述车刀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端子的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有两个以上,所述刀组的数量与所述压杆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端子的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杆的上端都固定套设有从动带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各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上同步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端子的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气缸的数量和所述压杆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布置,相互对应布置的所述下压气缸和所述压杆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各下压气缸与对应的所述压杆所在的竖直面相互平行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铅端子的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进给丝杆,所述进给丝杆与所述进给座的滑动方向平行布置,且所述进给丝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被动带轮,所述进给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驱动带轮,所述被动带轮和所述驱动带轮之间绕设有下同步带,所述进给座上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套设在所述进给丝杆上的进给螺母。
CN202320398683.5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Active CN219881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8683.5U CN21988191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8683.5U CN21988191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1915U true CN219881915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8683.5U Active CN21988191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1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7518Y (zh) 多工位十字轴加工机
CN109702489B (zh) 一种铝轮毂全自动切钻一体机
CN107030530B (zh) 全自动多工位多轴数控cnc加工中心及加工方法
CN110899755B (zh) 一种多工位数控钻孔中心
CN110625398A (zh) 铝轮毂柔性无人机加工中心
CN110640551B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砂箱生产线
CN219881915U (zh) 一种铅端子的车削装置
CN207840685U (zh) 一种电机轴加工生产线
CN116329962A (zh) 一种铅端子的成型设备
CN211464612U (zh) 一种用于工件冲压的伺服摆臂系统
CN213135996U (zh) 一种工件转位装置
CN210649735U (zh) 一种工位流转装置
CN2039131U (zh) 伞管自动组合加工机
CN109551248B (zh) 一种用于加工台阶型齿圈的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
CN219504543U (zh) 一种精密机械加工平台
CN217413143U (zh) 五轴数控钻铣机
CN219542286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cnc加工中心
CN215846830U (zh) 制动盘、制动鼓生产专用立式车铣钻磨复合加工中心
CN219633702U (zh) 一种多工位金属模具生产操作台
CN213729759U (zh) 一种用于精雕机的工装
CN215510234U (zh) 镜框加工设备
CN210818386U (zh) 铝轮毂柔性无人机加工中心
CN115229500B (zh) 一体式卡钳加工中心
CN117300712B (zh) 一种方便上下料的夹具
CN215748001U (zh) 多工位精密加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