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9574U -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9574U
CN219879574U CN202321256032.9U CN202321256032U CN219879574U CN 219879574 U CN219879574 U CN 219879574U CN 202321256032 U CN202321256032 U CN 202321256032U CN 219879574 U CN219879574 U CN 219879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embrane filtration
fixedly connected
pipe
tangential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60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思敏
刘啸宇
王志峰
毕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high Bio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high Bio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high Bio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high Bio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60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9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9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9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包括底座、背板、放置座、膜过滤箱等,所述底座的后侧固定连接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底座的中部处固定设置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罐体,所述底座的一侧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膜过滤箱,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上端均盖设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计量泵,所述回流管与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备计量泵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可以通过计量泵进行输水反冲,对膜过滤箱以及罐体进行清理时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且更节省人力。

Description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切向流是指液体流动方向与过滤方向呈垂直方向的过滤形式,而切向流过滤器是一种用于生物学、药学领域常用的一种工艺试验仪器,可以用以产品浓缩、透析(脱盐、脱醇等)、置换缓冲液、可取代离心机从发酵罐中收集细胞及去除细胞碎片。
目前的切向流过滤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通过膜过滤,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膜进行清理,清理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效率较低,也较为耗费人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切向流膜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具备计量泵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可以通过计量泵进行输水反冲,对膜过滤箱以及罐体进行清理时更加方便,节省人力,功能全面,清理起来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包括底座、罐体、膜过滤箱、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底座的后侧固定连接背板,所述背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底座的中部处固定设置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罐体,所述底座的一侧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膜过滤箱;
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上端均盖设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液管,所述顶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计量泵与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罐体的上端盖设有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罐体与膜过滤箱之间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连接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冲管。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计量泵分别向罐体内加注水和缓冲液,而在进行清洁时,可以通过计量泵进行输水反冲,对膜过滤箱以及罐体进行清理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泵,所述进料泵的输入端与罐体连通,所述进料泵的输出端与膜过滤箱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进料泵将罐体内的液体由进料管泵入膜过滤箱中进行加压过滤,设置的第四阀门用以控制进料管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软管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回流管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反冲管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膜过滤箱进行反冲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开启第三阀门,之后启动第一筒体上的计量泵进行输水反冲,对罐体进行清理时则可以关闭第二阀门,开启第一阀门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分别用以储存水和缓冲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以及罐体均由透明玻璃制作而成,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以及罐体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刻度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以及罐体,以及设置的刻度线便于观察液位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膜过滤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罐体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液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二出液管排出膜过滤箱,罐体内的液体可以通第一出液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下端分别与凹槽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凹槽能够提高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座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控制开关用以控制装置内的用电设备。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维护,使用方便。具体而言,该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计量泵分别向罐体内加注水和缓冲液,而在对膜过滤箱进行清洁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以及第四阀门,开启第三阀门,之后启动第一筒体上的计量泵进行输水反冲,对膜过滤箱进行清理时更加方便,同时,该装置还可以关闭第二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启动第一筒体上的计量泵,从而对罐体进行输水清洁,功能全面,清理效率高,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的吸液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背板;3、顶架;4、放置座;5、膜过滤箱;6、罐体;7、第一筒体;8、第二筒体;9、控制开关;10、第一出液管;11、刻度线;12、第一盖体;13、计量泵;14、第一软管;15、第二软管;16、第一阀门;17、第二盖体;18、回流管;19、第二阀门;20、反冲管;21、第三阀门;22、进料管;23、第四阀门;24、第二出液管;25、空腔;26、进料泵;27、连接管;28、吸液管;2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后侧固定连接背板2,背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3,底座1的中部处固定设置有放置座4,放置座4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罐体6,底座1的一侧有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底座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膜过滤箱5。
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的上端均盖设有第一盖体12,第一盖体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计量泵13,计量泵1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液管28,顶架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27,计量泵13与连接管2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4,罐体6的上端盖设有第二盖体17,第二盖体17与连接管2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5,罐体6与膜过滤箱5之间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8,回流管18与连接管27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冲管20。
放置座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5,空腔2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泵26,进料泵26的输入端与罐体6连通,进料泵26的输出端与膜过滤箱5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2,进料管22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阀门23,通过设置的进料泵26将罐体6内的液体由进料管22泵入膜过滤箱5中进行加压过滤,设置的第四阀门23用以控制进料管22通断。
第二软管15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阀门16,回流管18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阀门19,反冲管20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阀门21,对膜过滤箱5进行反冲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9以及第四阀门23,开启第三阀门21,之后启动第一筒体7上的计量泵13进行输水反冲,对罐体6进行清理时则可以关闭第二阀门19,开启第一阀门16进行清理。
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分别用以储存水和缓冲液。
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以及罐体6均由透明玻璃制作而成,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以及罐体6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刻度线11,透明的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以及罐体6,以及设置的刻度线11便于观察液位情况。
膜过滤箱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4,罐体6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液管10,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二出液管24排出膜过滤箱5,罐体6内的液体可以通第一出液管10排出。
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凹槽29,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的下端分别与凹槽29卡接,设置的凹槽29能够提高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放置的稳定性。
放置座4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9,设置的控制开关9用以控制装置内的用电设备。
该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在使用时,设置的第三阀门21为关闭状态,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内分别储存有水和缓冲液,通过设置的两个计量泵13泵入罐体6内,罐体6内的液体通过设置的进料泵26泵入膜过滤箱5进行切向流过滤,透过液通过第二出液管24排出,未透过液通过回流管18回流至罐体6内,等待再次过滤,需要对膜过滤箱5进行清理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9以及第四阀门23,开启第三阀门21,之后启动第一筒体7上的计量泵13进行输水反冲,对罐体6进行清理时则可以关闭第二阀门19,开启第一阀门16从而进行清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罐体(6)、膜过滤箱(5)、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所述底座(1)的后侧固定连接背板(2),所述背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3),所述底座(1)的中部处固定设置有放置座(4),所述放置座(4)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罐体(6),所述底座(1)的一侧有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膜过滤箱(5),所述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的上端均盖设有第一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计量泵(13),所述计量泵(1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液管(28),所述顶架(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管(27),所述计量泵(13)与连接管(2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4),所述罐体(6)的上端盖设有第二盖体(17),所述第二盖体(17)与连接管(2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15),所述罐体(6)与膜过滤箱(5)之间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8),所述回流管(18)与连接管(27)之间固定连接有反冲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5),所述空腔(25)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泵(26),所述进料泵(26)的输入端与罐体(6)连通,所述进料泵(26)的输出端与膜过滤箱(5)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2),所述进料管(22)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阀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15)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阀门(16),所述回流管(18)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阀门(19),所述反冲管(20)的外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阀门(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分别用以储存水和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以及罐体(6)均由透明玻璃制作而成,所述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以及罐体(6)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刻度线(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箱(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4),所述罐体(6)的前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液管(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凹槽(29),所述第一筒体(7)和第二筒体(8)的下端分别与凹槽(29)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向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4)的前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9)。
CN202321256032.9U 2023-05-23 2023-05-23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Active CN219879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6032.9U CN219879574U (zh) 2023-05-23 2023-05-23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6032.9U CN219879574U (zh) 2023-05-23 2023-05-23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9574U true CN219879574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6032.9U Active CN219879574U (zh) 2023-05-23 2023-05-23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9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7271U (zh) 一种改进的脱模剂回收装置
CN219879574U (zh) 切向流膜过滤装置
CN115770433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管式超滤膜预处理过滤装置
CN211954944U (zh) 一种水样预处理装置
CN220132014U (zh) 一种用于水库净化的沉淀池
CN220899727U (zh) 一种直饮水过滤净化机
CN218307263U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清洗系统
CN217745879U (zh) 一种高浓有机物废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9194767U (zh) 海水养殖用尾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8426751U (zh) 一种过滤蛋白质的纳滤附件设备
CN219984062U (zh) 工业废水滤清机
CN216106289U (zh) 一种防污染效果好便于使用的反渗透膜
CN220023913U (zh) 一种鱼缸抽水泵系统
CN219517961U (zh) 一种试剂过滤装置
CN220183010U (zh) 柔性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20779206U (zh) 一种滤芯自清洁的过滤装置及一种净饮机
CN218306344U (zh) 一种集中供油设备的沉淀物清理设备
CN219137921U (zh) 一种可过滤的市政给排水控制机构
CN215946924U (zh) 一种超滤、反渗透一体过滤净化装置
CN214634285U (zh) 一种海洋馆水池过滤设备
CN218530456U (zh) 一种生物大分子浓缩装置
CN216458081U (zh) 一种可自冲清洗的过滤系统装置
CN211079161U (zh) 一种分离纯化装置
CN215161361U (zh) 一种mbr一体化污水设备
CN212982733U (zh) 一种兼氧mbr膜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