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445U - 马达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马达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445U
CN219875445U CN202320931258.8U CN202320931258U CN219875445U CN 219875445 U CN219875445 U CN 219875445U CN 202320931258 U CN202320931258 U CN 202320931258U CN 219875445 U CN219875445 U CN 219875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member
motor
hous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12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12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及电子设备,马达包括:壳体;本体,位于壳体内;电磁组件,位于壳体内,电磁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组件和第二电磁组件,第一电磁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二电磁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其中,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本体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本体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本申请能够实现马达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振动,丰富了马达的振动模式,能够提高较为细腻逼真的触感反馈,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马达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振动马达是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元器件,其为用户提供触觉反馈。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加剧,手机厂家对用户触觉体验越来越关注,用户对马达的振动反馈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子产品使用的振动提示马达主要为扁平马达、线性马达等,这些马达主要是依赖弹片的变形实现振动,一方面弹片在变形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另一方面反复的形变会导致弹片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马达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包括:壳体;本体,位于壳体内;电磁组件,位于壳体内,电磁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组件和第二电磁组件,第一电磁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二电磁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其中,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本体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本体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马达。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马达中,马达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本体及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两组电磁组件,两组电磁组件分别为第一电磁组件和第二电磁组件。第一电磁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的斥力或吸力能够驱动本体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马达产生在第一方向上的振动。第二电磁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之间产生的斥力或吸力能够驱动本体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马达产生在第二方向上的振动。此外,第一电磁组件和第二电磁组件相互独立,使得马达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互不影响。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马达壳体内设置两组不同的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能够实现马达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振动,丰富了马达的振动模式。此外,本申请通过磁力实现磁性件的移动,无需进行机械变形和振动,既能够提高马达的使用寿命,也能够改善由于机械变形导致的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马达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马达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侧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20、容纳腔;
200、本体;210、壁部;211、让位槽;212、第一壁部;213、第二壁部;220、镂空部;
300、电磁组件;310、第一电磁组件;311、第一磁性件;312、第二磁性件;320、第二电磁组件;321、第三磁性件;322、第四磁性件;
400、第一弹性件;
500、第二弹性件;
Y、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马达包括壳体100、本体200和电磁组件300。本体200和电磁组件300均位于壳体100内;电磁组件300包括第一电磁组件310和第二电磁组件320,第一电磁组件31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第二电磁组件320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其中,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X移动,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移动。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马达中,马达包括壳体100和位于壳体100内的本体200及电磁组件300。电磁组件300包括两组电磁组件300,两组电磁组件300分别为第一电磁组件310和第二电磁组件320。第一电磁组件310包括沿第一方向X分布的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之间产生的斥力或吸力能够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使得马达产生在第一方向X上的振动。第二电磁组件320包括沿第二方向Y分布的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之间产生的斥力或吸力能够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移动,进而使得马达产生在第二方向Y上的振动。此外,第一电磁组件310和第二电磁组件320相互独立,使得马达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移动互不影响。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马达壳体100内设置两组不同的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能够实现马达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振动,大大丰富了马达的振动模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磁力驱动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相对移动,或者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相对移动,相当于利用弹片的机械变形来说,既能够提高马达的使用寿命,也能够改善机械变形带来的噪音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壳体1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壳体100包括侧壁110和由侧壁110围合形成的容纳腔120,本体200和电磁组件300设置于容纳腔120内。可选的,侧壁11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11和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112,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依次交替首尾相接围合形成容纳腔120。第一磁性件311、第二磁性件312、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连接于侧壁110朝向容纳空间的内表面。
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可以为均为电磁线圈;或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中的一者为磁铁块,另一者为电磁线圈,只要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之间能够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即可。同样的,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可以为均为电磁线圈;或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中的一者为磁铁块,另一者为电磁线圈,只要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之间能够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即可。
本体2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本体200可以呈块状,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中的一者设置于本体200朝向壳体100的表面,另一者设置于壳体100朝向本体200的表面,使得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能够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X可移动。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中的一者设置于本体200朝向壳体100的表面,另一者设置于壳体100朝向本体200的表面,使得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能够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可移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体200包括壁部210和由壁部210围合形成的镂空部220,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三磁性件32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镂空部220。将第一磁性件311和/或第三磁性件321设置于镂空部220能够减小磁性组件在壳体100内占据的空间尺寸,有利于马达的小型化设计,便于将马达装配于结构空间紧凑的电子设备。
可选的,第一磁性件311可以设置于镂空部220,而第三磁性件321设置于壁部210;或者,第一磁性件311设置于壁部210,第三磁性件321设置于镂空部220;或者,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三磁性件321均设置于镂空部220。
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三磁性件321均设置于镂空部220,第一磁性件311为磁铁块,第二磁性件312为电磁线圈,第三磁性件321为电磁线圈,且第三磁性件321环绕设置于第一磁性件311的外周。
在这些可选的的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三磁性件321均设置于镂空部220内,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磁性组件占据的空间位置,将第一磁性件311设置为磁铁块,第三磁性件321设置为电磁线圈,第三磁性件321可以缠绕在第一磁性件311的外周,以进一步减小第一磁性件311和第磁性件占据的空间尺寸。
可选的,第一磁性件311沿第二方向Y延伸成型,第三磁性件321卷绕于第一磁性件311上。
第三磁性件321的个数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三磁性件32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第三磁性件321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三磁性件321在第一磁性件311上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第三磁性件321能够增加第三磁性件321向第四磁性件322施加的磁力大小,增加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移动的速度。且设置多个第三磁性件321,可以通过选择令一个或多个第三磁性件321具备磁性而调节第三磁性件321向第四磁性件322施加的磁力大小,进而调节本体200相对壳体100在第二方向Y上的移动速度,丰富马达的振动模式。
当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三磁性件321均设置于镂空部220内时,第二磁性件312及第四磁性件322可以设置于壁部210和壳体100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第一磁性件311设置于镂空部220,第二磁性件312可以设置于壁部210,通过位于壁部210内的第二磁性件312和位于镂空部220的第一磁性件311相互作用可以驱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X移动,或者,第二磁性件312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0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马达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0,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0,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磁性件311,第一弹性件400的形变方向为第一方向X,使得第一弹性件400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的复位力。可选的,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1朝向容纳空间的内表面。可选的,第一弹性件40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磁性件311朝向第一侧壁111的表面。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00连接于壳体100和第一磁性件311之间,一方面第一弹性件400用于实现第一磁性件311和壳体100的连接;另一方面第一弹性件400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的复位力,第一弹性件400不会影响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X移动,且可以提供在第一方向X上的阻尼,使得马达震感更加细腻。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2为图1的俯视图,即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达的侧视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磁性件311在第三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大于壁部210在第三方向Y上的延伸尺寸,第一磁性件311在第三方向Y上凸出于壁部210设置,第一弹性件400可以直接于凸出壁部210设置的第一磁性件311和壳体100之间,以避免壁部210和第一弹性件400的位置相互干扰。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4,图3为另一示例中图1的俯视图,即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马达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壁部210包括沿第一方向X贯穿设置的让位槽211,第一弹性件400的另一端经由让位槽211连接于第一磁性件311,且第一弹性件400在让位槽211内沿第二方向Y可偏转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壁部21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弹性件400的让位槽211,且第一弹性件400在让位槽211内可以沿第二方向Y偏转,当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移动时,本体200可以带动第一磁性件311、第一弹性件400上连接第一磁性件311的端部沿第二方向Y移动。
可选的,壁部21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壁部212,让位槽211设置于第一壁部212。
当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0,且第二磁性件312设置于壳体100时,可选的,第二磁性件312也连接于第一侧壁111朝向容纳腔120的内表面。两个以上的第二磁性件312可以分设于第一弹性件400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第一磁性件311与两个以上的第二磁性件312均对应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二磁性件312分设在第一弹性件400的两侧能够使得第一弹性件400、第一磁性件311的受力更加均衡。
第一弹性件400的个数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一弹性件400可以为一个并设置于第一磁性件311在第一方向X的一侧。或者,第一弹性件400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件400分设于第一磁性件311在第一方向X的两侧,使得第一磁性件311的受力更加平衡。
第二磁性件312可以设置于第一磁性件311的在第一方向X的同侧,或者,两组以上的第二磁性件312分设于第一磁性件311在第一方向X的两侧。可以使得位于第一磁性件311在第一方向X上不同侧的第二磁性件312的磁性相反,进而加快本体200在第一方向X的移动速度。
例如,以图1所示的视图方向为例,第一磁性件311与位于其上侧的第二磁性件312之间的磁力相吸,第一磁性件311与位于其下侧第二磁性件312之间的磁力相斥,能够使得本体200向上移动的更快。相反,当第一磁性件311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二磁性件312之间的磁力相吸,第一磁性件311与位于上侧第二磁性件312之间的磁力相斥,能够使得本体200向下移动的更快。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马达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00,连接于壳体100和壁部210之间,且第二弹性件500的形变方向为第二方向Y,即第二弹性件500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的复位力。
可选的,第二弹性件50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侧壁112朝向容纳空间的内表面。
可选的,壁部210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壁部213,两个第二壁部213和两个第一壁部212交替首尾连接围合形成镂空部220。可选的,第二弹性件50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壁部213。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500连接壳体100和壁部210,一方面第二弹性件500用于令本体200与壳体100相互连接,无需额外设置连接件;另一方面,第二弹性件500具有沿第二方向Y的复位力,在本体200相对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移动时,第二弹性件500可以提供阻尼,使得马达震感更加细腻。
第一弹性件400和第二弹性件500可以为伸缩件、螺旋弹簧、弹性材料件等。
如上所述,第四磁性件322可以设置于壳体100和/或壁部210。可选的,第四磁性件322可以为磁铁块并位于壁部210内,例如,第四磁性件322可以设置于第二壁部213,以进一步减小磁性组件占据的空间尺寸。
第二弹性件500的个数设置方式有多种,第二弹性件500可以为一个并设置于本体200在第二方向Y的一侧。或者,第二弹性件500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件400分设于本体200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使得本体200的受力更加平衡。
第四磁性件322可以设置于第三磁性件321的在第二方向Y的同侧,或者,两组以上的第四磁性件322分设于第三磁性件321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可以使得位于第三磁性件321在第二方向Y上不同侧的第四磁性件322的磁性相反,进而加快本体200在第二方向Y的移动速度。
例如,以图1所示的视图方向为例,第三磁性件321与位于其左侧的第四磁性件322之间的磁力相吸,第三磁性件321与位于其右侧第四磁性件322之间的磁力相斥,能够使得本体200向左移动的更快。相反,当第三磁性件321与位于其下右侧的第四磁性件322之间的磁力相吸,第三磁性件321与位于左侧第四磁性件322之间的磁力相斥,能够使得本体200向右移动的更快。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马达。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马达,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马达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本体(20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
电磁组件(300),位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电磁组件(300)包括第一电磁组件(310)和第二电磁组件(320),所述第一电磁组件(310)包括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311)和第二磁性件(312),所述第二电磁组件(320)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三磁性件(321)和第四磁性件(322),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311)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12)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所述本体(200)相对所述壳体(100)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所述第三磁性件(321)和所述第四磁性件(322)之间用于产生相斥或相吸的磁力以驱动所述本体(200)相对所述壳体(100)沿所述第二方向(Y)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0)包括壁部(210)和由所述壁部(210)围合形成的镂空部(220),所述第一磁性件(311)和所述第三磁性件(32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所述镂空部(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1)和所述第三磁性件(321)均设置于所述镂空部(220),所述第一磁性件(311)为磁铁块,所述第二磁性件(312)为电磁线圈,所述第三磁性件(321)为电磁线圈,且所述第三磁性件(321)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1)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磁性件(321)在所述第一磁性件(311)上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312)及所述第四磁性件(32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和所述壁部(210)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0),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0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1),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形变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21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X)贯穿设置的让位槽(211),所述第一弹性件(400)的另一端经由所述让位槽(211)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1),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00)在所述让位槽(211)内沿所述第二方向(Y)可偏转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312)设置于所述壳体(100),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磁性件(312)分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00)在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两组以上的所述第二磁性件(312)和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弹性件(400)中的至少一者分设于所述第一磁性件(311)在所述第一方向(X)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0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和所述壁部(210)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件(500)的形变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Y)。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所述第四磁性件(322)和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弹性件(500)中的至少一者分设于所述第三磁性件(321)在所述第二方向(Y)的两侧。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马达。
CN202320931258.8U 2023-04-23 2023-04-23 马达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875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1258.8U CN219875445U (zh) 2023-04-23 2023-04-23 马达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1258.8U CN219875445U (zh) 2023-04-23 2023-04-23 马达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445U true CN21987544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6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1258.8U Active CN219875445U (zh) 2023-04-23 2023-04-23 马达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4074B1 (ja) ハプティッ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5518983B (zh) 触觉致动器
US10270326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O2014014187A1 (ko) 햅틱 액추에이터
KR101250288B1 (ko) 햅틱 엑추에이터
CN112384308B (zh) 振动执行器和电子设备
JP4955044B2 (ja) 慣性振動及び衝撃振動が可能な振動発生モジュール
CN107147267B (zh) 线性振动马达
JP6245913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17088367A1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10666121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19875445U (zh) 马达及电子设备
CN107847976B (zh) 线性振动马达以及包括该线性振动马达的移动电子设备
CN107565791B (zh) 两级振动线性马达
CN111987883B (zh)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13131707A (zh)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US10505436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14228101U (zh) 线性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CN205092752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04967592U (zh) 线性振动马达
KR20130015344A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216817353U (zh) 触觉回馈系统
KR20220063072A (ko) 자기유변탄성체 햅틱 장치 및 햅틱 모듈
CN116436249A (zh) 马达及电子设备
KR100819814B1 (ko) 전자기기용 슬라이딩 구조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