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444U -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444U
CN219875444U CN202321350531.4U CN202321350531U CN219875444U CN 219875444 U CN219875444 U CN 219875444U CN 202321350531 U CN202321350531 U CN 202321350531U CN 219875444 U CN219875444 U CN 219875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gnetomotive
magnetic power
magne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5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辉
黄桂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5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磁体;第二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和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第三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和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三磁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线圈驱动相应的磁动力框架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微动,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已经逐渐融入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其中,电子设备中的一项基本功能为摄像功能,通常由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实现,能够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在实际操作拍摄动作的过程中,常用的电子设备中的镜头模组多会随着电子设备的移动而移动,因此通过手持电子设备完成拍摄动作时,经常会不受控制地抖动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中的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不清晰,成像的效果较差。
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主要有沿光轴方向或垂直光轴方向,移动镜头或者图像传感器实现各个方向的防抖。在实施防抖时,通常会分别设置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镜头沿光轴方向或垂直光轴方向移动,驱动图像传感器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为此,将导致整个调整机构占用的空间,特别是高度空间较大,无法满足终端载体的需求,或者为了满足中断厚度设计要求,导致调整空间有限,导致成像性能不稳定,影响摄像质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线圈驱动相应的磁动力框架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微动,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包括:
底座;
第一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所述第一磁体,使得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在所述底座上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和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所述第二磁体,使得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在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第三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三滑动件,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和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所述第三磁体,使得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在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滑槽,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上滑槽,所述第一下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滑槽形成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一微动滚珠,每组所述第一微动滚珠适配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为方形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方槽,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适配装设于所述方槽内;
四个所述第一下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方槽的底部四角,四个所述第一上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底面四角,每组所述第一微动滚珠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微动滚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方槽的底壁或侧壁,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方槽的底壁或侧壁,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滑槽,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上滑槽,所述第二下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上滑槽形成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二微动滚珠,每组所述第二微动滚珠适配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四个所述第二下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顶面四角,四个所述第二上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底面四角,每组所述第二微动滚珠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微动滚珠;
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顶面设置有方框,所述方框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下滑槽,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适配装设于所述方框内,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上滑槽,所述第三下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三上滑槽形成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三微动滚珠,每组所述第三微动滚珠适配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三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框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凸柱,所述第三下滑槽设置于所述凸柱上,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槽部,所述第三上滑槽设置于所述槽部内,每组所述第三微动滚珠至少包括三个第三微动滚珠;
所述第三磁体设置于所述方框的底壁或侧壁上,所述第三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第三线圈设置于所述方框的底壁或侧壁上,所述第三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下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上磁吸件,所述第一下磁吸件与所述第一上磁吸件磁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装设于所述底座上;
和/或,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设置有第二下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上磁吸件,所述第二下磁吸件与所述第二上磁吸件磁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装设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
和/或,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设置有第三下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上磁吸件,所述第三下磁吸件与所述第三上磁吸件磁吸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装设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通过线圈驱动相应的磁动力框架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微动,采用嵌套三维驱动结构的方式实现三维移动,能够在较小的高度空间内实现微动,相对于现有的移动方式,所需要的高度空间更小,能够满足实行电子设备薄规格的需求其具有超薄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整体性好、占用空间小;采用多组滑槽与微动滚珠的方式实现相邻两个磁动力框架的滑动连接,使得磁动力框架的移动更为平滑稳定,避免出现抖动。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多自由度微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多自由度微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磁动力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磁动力框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磁动力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磁动力框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三磁动力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三磁动力框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底座1,第一下滑槽11,方槽12,第一下磁吸件13,第一磁动力框架2,第一上滑槽21,第一微动滚珠211,第一线圈22,第二线圈23,第一上磁吸件24,第二下滑槽25,第二下磁吸件26,第二磁动力框架3,第二上滑槽31,第二微动滚珠311,方框32,凸柱321,第三下滑槽322,第二上磁吸件33,第三下磁吸件34,第三磁动力框架4,槽部41,第三上滑槽411,第三微动滚珠412,第三上磁吸件42,槽口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磁动力框架2、第二磁动力框架3和第三磁动力框架4。第一磁动力框架2设置于底座1上,第一磁动力框架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件,底座1和第一磁动力框架2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线圈22,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磁体,第一线圈22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第一磁体,使得第一磁动力框架2在底座1上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二磁动力框架3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第二磁动力框架3与第一磁动力框架2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件,第一磁动力框架2和第二磁动力框架3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线圈23,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第二线圈23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第二磁体,使得第二磁动力框架3在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第三磁动力框架4设置于第二磁动力框架3上,第三磁动力框架4与第二磁动力框架3之间设置有第三滑动件,第二磁动力框架3和第三磁动力框架4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三磁体,第三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第三磁体,使得第三磁动力框架4在第二磁动力框架3上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可以将第一方向作为Y方向,第二方向作为X方向,第三方向作为Z方向;作为一种简单变形,也可将第一方向作为X方向,第二方向作为Y方向,第三方向作为Z方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线圈驱动相应的磁动力框架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微动,采用嵌套三维驱动结构的方式实现三维移动,能够在较小的高度空间内实现微动,相对于现有的移动方式,所需要的高度空间更小,能够满足实行电子设备薄规格的需求其具有超薄结构,其结构简单紧凑、整体性好、占用空间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3至图5,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滑槽11,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上滑槽21,第一下滑槽11与对应的第一上滑槽21形成第一滑槽,第一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一微动滚珠211,每组第一微动滚珠211适配装设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内,使得第一磁动力框架2与底座1滑动连接。
具体地,底座1为方形结构,底座1的顶部具有方槽12,第一磁动力框架2为方形结构,第一磁动力框架2适配装设于方槽12内。四个第一下滑槽11分别设置于方槽12的底部四角,四个第一上滑槽21分别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底面四角,每组第一微动滚珠211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微动滚珠211。通过将第一滑动件设置为第一微动滚珠211,可以降低第一磁动力框架2对底座1的摩擦作用,提高其水平移动精度和流畅性,并降低对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磨损。通过将四组第一微动滚珠211设置于方槽12的底部四角,实现对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多点支撑,保证第一磁动力框架2受力均匀性,使其移动姿态更加稳定。
第一磁体设置于方槽12的底壁或侧壁,第一线圈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相对位置;或,第一线圈22设置于方槽12的底壁或侧壁,第一磁体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相对位置。例如,将第一磁体设置在底座1内,第一线圈22设置在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且第一磁体和第一线圈22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在向第一线圈22上加载电流时,能够产生基本垂直于Z方向的作用力,即沿XY方向平面的作用力,从而能够实现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稳定且高精度的平移。当然,还可将第一线圈22设置成多个独立的小圈,并均匀的布置在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与多个第一磁体对应,从而分别多个局部的作用力,实现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移动。为了简化结构,第一磁体可设置成磁片,具备一定的磁吸面积并降低其厚度,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底座1或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体积规格,便于小空间利用。
进一步地,底座1设置有第一下磁吸件13,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上磁吸件24,第一下磁吸件13与第一上磁吸件24磁吸连接,使得第一磁动力框架2装设于底座1上。第一下磁吸件13和第一上磁吸件24可以均为磁铁,或者其中之一为磁铁,另一个为金属件。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底座1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连接,避免第一磁动力框架2与底座1脱离。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底座1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连接,避免第一磁动力框架2与底座1脱离的结构或装置均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4至图7,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滑槽25,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上滑槽31,第二下滑槽25与对应的第二上滑槽31形成第二滑槽,第二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二微动滚珠311,每组第二微动滚珠311适配装设于对应的第二滑槽内,使得第二磁动力框架3与第一磁动力框架2滑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磁动力框架2为方形结构,第二磁动力框架3为方形结构,第二磁动力框架3层叠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四个第二下滑槽25分别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顶面四角,四个第二上滑槽31分别设置于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底面四角,每组第二微动滚珠311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微动滚珠311。通过将第二滑动件设置为第二微动滚珠311,可以降低第二磁动力框架3对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摩擦作用,提高其水平移动精度和流畅性,并降低对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磨损。通过将四组第二微动滚珠311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的顶部四角,实现对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多点支撑,保证第二磁动力框架3受力均匀性,使其移动姿态更加稳定。
第二磁体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第二线圈23设置于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相对位置;或,第二线圈23设置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第二磁体设置于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相对位置。例如,将第二磁体设置在第二磁动力框架3内,第二线圈23设置在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且第二磁体和第二线圈23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在向第二线圈23上加载电流时,能够产生基本垂直于Z方向的作用力,即沿XY方向平面的作用力,从而能够实现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稳定且高精度的平移。当然,还可将第二线圈23设置成多个独立的小圈,并均匀的布置在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与多个第二磁体对应,从而分别多个局部的作用力,实现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移动。为了简化结构,第二磁体可设置成磁片,具备一定的磁吸面积并降低其厚度,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第一磁动力框架2或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体积规格,便于小空间利用。
进一步地,第一磁动力框架2设置有第二下磁吸件26,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上磁吸件33,第二下磁吸件26与第二上磁吸件33磁吸连接,使得第二磁动力框架3装设于第一磁动力框架2上。第二下磁吸件26和第二上磁吸件33可以均为磁铁,或者其中之一为磁铁,另一个为金属件。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第一磁动力框架2与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连接,避免第二磁动力框架3与第一磁动力框架2脱离。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第一磁动力框架2与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连接,避免第二磁动力框架3与第一磁动力框架2脱离的结构或装置均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说明书附图6至图9,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顶面设置有方框32,方框3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下滑槽322,第三磁动力框架4适配装设于方框32内,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上滑槽411,第三下滑槽322与对应的第三上滑槽411形成第三滑槽,第三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三微动滚珠412,每组第三微动滚珠412适配装设于对应的第三滑槽内,使得第三磁动力框架4与第二磁动力框架3滑动连接。
具体地,方框32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凸柱321,第三下滑槽322设置于凸柱321上,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槽部41,第三上滑槽411设置于槽部41内,每组第三微动滚珠412至少包括三个第三微动滚珠412。通过将第三滑动件设置为第三微动滚珠412,可以降低第三磁动力框架4对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摩擦作用,提高其水平移动精度和流畅性,并降低对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磨损。通过将四组第三微动滚珠412设置于第二磁动力框架3的侧部四角,实现对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多点顶持,保证第三磁动力框架4受力均匀性,使其移动姿态更加稳定。
第三磁体设置于方框32的底壁或侧壁上,第三线圈设置于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相对位置;或,第三线圈设置于方框32的底壁或侧壁上,第三磁体设置于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相对位置。例如,将第三磁体设置在第三磁动力框架4内,第三线圈设置在方框32的侧壁上,且第三磁体和第三线圈在X方向或Y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在向第三线圈上加载电流时,能够产生基本垂直于XY方向的作用力,即沿Z方向的作用力,从而能够实现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稳定且高精度的升降。当然,还可将第三线圈设置成多个独立的小圈,并均匀的布置在第三磁动力框架4上,与多个第三磁体对应,从而分别多个局部的作用力,实现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移动。为了简化结构,第三磁体可设置成磁片,具备一定的磁吸面积并降低其厚度,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第二磁动力框架3或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体积规格,便于小空间利用。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顶部设置有槽口43,可以有效对第三磁动力框架4进行减重。
进一步地,第二磁动力框架3设置有第三下磁吸件34,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上磁吸件42,第三下磁吸件34与第三上磁吸件42磁吸连接,使得第三磁动力框架4装设于第二磁动力框架3上。第三下磁吸件34与第三上磁吸件42可以均为磁铁,或者其中之一为磁铁,另一个为金属件。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第二磁动力框架3与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连接,避免第三磁动力框架4与第二磁动力框架3脱离。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第二磁动力框架3与第三磁动力框架4的连接,避免第三磁动力框架4与第二磁动力框架3脱离的结构或装置均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所述第一磁体,使得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在所述底座上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和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所述第二磁体,使得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在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第三磁动力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三滑动件,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和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线圈,另一个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吸附或排斥所述第三磁体,使得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在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下滑槽,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上滑槽,所述第一下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滑槽形成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一微动滚珠,每组所述第一微动滚珠适配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为方形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方槽,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适配装设于所述方槽内;
四个所述第一下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方槽的底部四角,四个所述第一上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底面四角,每组所述第一微动滚珠至少包括三个第一微动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方槽的底壁或侧壁,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方槽的底壁或侧壁,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下滑槽,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上滑槽,所述第二下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上滑槽形成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二微动滚珠,每组所述第二微动滚珠适配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四个所述第二下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顶面四角,四个所述第二上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底面四角,每组所述第二微动滚珠至少包括三个第二微动滚珠;
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顶面设置有方框,所述方框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下滑槽,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适配装设于所述方框内,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上滑槽,所述第三下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三上滑槽形成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动件包括若干组第三微动滚珠,每组所述第三微动滚珠适配装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三滑槽内,使得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框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凸柱,所述第三下滑槽设置于所述凸柱上,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槽部,所述第三上滑槽设置于所述槽部内,每组所述第三微动滚珠至少包括三个第三微动滚珠;
所述第三磁体设置于所述方框的底壁或侧壁上,所述第三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第三线圈设置于所述方框的底壁或侧壁上,所述第三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下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上磁吸件,所述第一下磁吸件与所述第一上磁吸件磁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装设于所述底座上;
和/或,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设置有第二下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上磁吸件,所述第二下磁吸件与所述第二上磁吸件磁吸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装设于所述第一磁动力框架上;
和/或,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设置有第三下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上磁吸件,所述第三下磁吸件与所述第三上磁吸件磁吸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磁动力框架装设于所述第二磁动力框架上。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自由度微动装置。
CN202321350531.4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875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531.4U CN2198754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531.4U CN2198754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444U true CN219875444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531.4U Active CN219875444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97281B1 (ko) 조리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11123574U (zh) 用于照相机的致动器和照相机模块
US20220329143A1 (en) Ois motor and ball-based four-axis tilt ois structure
CN113489888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89886A (zh)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09950A (zh) 光学防抖弹性支撑机构、防抖和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
CN217385944U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295611A (zh) 透镜移动设备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CN212115124U (zh) 一种摄像模组用音圈马达
CN114911022A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4169615A1 (zh) 一种摄相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005040A1 (zh) 一种防抖马达
CN219875444U (zh) 一种多自由度微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623284U (zh) 驱动结构、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256423U (zh) 光学防抖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350160A1 (en) Optical anti-shake resilient support mechanism, anti-shake driving device, lens driving fitting, imaging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702503B (zh) 致动机构、摄像模组与电子设备
CN215344785U (zh) 防抖机构、拍摄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4544449U (zh) 光学防抖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876258U (zh) 光学防抖驱动装置和摄像头模组
CN214959788U (zh) 一种自转式传感器位移防抖结构
CN106291861A (zh) 相机透镜模块
KR20220019491A (ko)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의 중간 가동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KR2022002868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217985166U (zh) 马达、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