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5066U -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5066U
CN219875066U CN202321092224.0U CN202321092224U CN219875066U CN 219875066 U CN219875066 U CN 219875066U CN 202321092224 U CN202321092224 U CN 202321092224U CN 219875066 U CN219875066 U CN 219875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la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22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博
朱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 Octopu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22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5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5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5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pping Of Electr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包括充电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整流子电路、制动子电路以及逆变子电路;整流子电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制动子电路、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充电电阻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电连接,充电电阻的一端与外部单相电源电连接,制动子电路与逆变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子电路的输出端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充电电阻的两端与第一继电器并联。本申请实现了在电路过流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和PCB线路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现有的主流电路为交流转直流再转交流的电路结构,且现有的伺服驱动器的主流电路在电路发生过流或异常运行的状态下,无法对主流电路的整流部分和PCB线路进行有效保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过流损坏的问题,进而影响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实现了在电路过流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和PCB线路,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充电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整流子电路、制动子电路以及逆变子电路;
所述整流子电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所述制动子电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外部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制动子电路电连接,所述制动子电路与所述逆变子电路的电连接,所述逆变子电路的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子电路包括整流桥和母线电容组,所述整流桥的第二引脚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母线电容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组的负极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和制动子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子电路还包括安规电容,所述安规电容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安规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子电路还包括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和安规电容并联,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子电路包括制动管和制动电阻,所述制动管的门极与外部制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制动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制动电阻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制动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管具体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且所述制动管的型号为STGB10NC60KD。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子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并联在制动电阻两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制动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子电路包括功率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引脚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引脚与外部逆变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三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六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五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W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开关的型号具体为PS2176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为常闭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为常开引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电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通过充电电阻、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形成的保护电路来对伺服驱动器中整流部分进行保护,实现了在电路过流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和PCB线路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四。
图中:
RT1-充电电阻;K1-第一继电器;K2-第二继电器;100-整流子电路;200-制动子电路;300-逆变子电路;U1-整流桥;C2-母线电容组;C1-安规电容;VR1-压敏电阻;Q1-制动管;R1-制动电阻;D2-二极管;U2-功率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可应用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
经研究发现,伺服驱动器现有的主流电路为交流转直流再转交流的电路结构,且现有的伺服驱动器的主流电路在电路发生过流或异常运行的状态下,无法对主流电路的整流部分和PCB线路进行有效保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过流损坏的问题,进而影响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且现有技术中的现有市场绝大部分伺服驱动器整流电路部分一般只包含安规电容和压敏电阻,只能对过压和雷击浪涌情况进行保护,即使有少部分的伺服驱动器产品通过在整流桥后端母线处增加保险丝来实现对电路进行保护,但是保险丝在过流情况出现时只能对伺服驱动器整流电路进行一次保护,保护后保险丝就会损坏,需要更换,这样会导致维修不方便。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实现了在电路过流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和PCB线路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一。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包括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整流子电路100、制动子电路200以及逆变子电路300。
上述中,制动子电路200是通过对电机施加反向电磁力来制动。
这里,对于伺服驱动器的功率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场景进行自定义的选择,且伺服驱动器功率范围可具体为200W-750W。这里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伺服驱动器选用750W功率的伺服驱动器。
其中,当选用不同功率的伺服驱动器时,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中的其他电子元件所选择的会不同。
这样,整流子电路100用于对伺服驱动器进行充电。
这里,第一继电器K1选用的型号为HF46F/24-HS1,充电电阻RT1选用的型号为14D120T50RH-260型号的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
上述中,热敏电阻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所述制动子电路200、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和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与外部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所述制动子电路200与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电连接,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
这里,750W功率的伺服驱动器一般采用单相电源输入,所以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整流子电路100的输入端与外部单相电源电连接。
上述中,外部单相电源的交流电压为200V-240V,且充电电阻RT1和第一继电器K1对整流子电路100上电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在第一次上电时,外部制动器通过充电电阻RT1给整流子电路100充电,在充电过程结束后,第一继电器K1将充电电阻RT1短路(即第一继电器K1闭合第三引脚),并保证整流子电路100的继续工作,制动子电路200用于在检测到整流子电路100中的电压值高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对整流子电路100进行电压的泄放。
其中,第二继电器K2选用HF166F/12-1HDT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为常闭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为常开引脚。
这里,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串接在整流子电路100中,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串接在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和U引脚,用于在伺服驱动器不输出对应的V信号和U信号时,使得外部伺服电机快速停止转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电路相比,本申请通过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以及第二继电器K2形成的保护电路来对伺服驱动器中整流部分进行保护,实现了在整流桥U1发生过流时或PCB发生受损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U1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二。如图2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整流子电路100、制动子电路200以及逆变子电路300。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所述制动子电路200、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和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与外部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所述制动子电路200与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电连接,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包括整流桥U1和母线电容组C2,所述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母线电容组C2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组C2的负极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和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
这里,整流桥U1的型号选用为GBJ3510,母线电容组C2的型号选用为2x560uF/400V。
这样,整流桥U1具体用于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以实现对逆变子电路300的直流供电。
可选的,所述整流子电路100还包括安规电容C1,所述安规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安规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整流子电路100还包括压敏电阻VR1,所述压敏电阻VR1和安规电容C1并联,所述压敏电阻VR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VR1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这里,安规电容C1和压敏电阻VR1均用于对输入的外部单相电源的浪涌情况进行抑制。
其中,浪涌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安规电容C1的型号可以具体为400V472M,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压敏电阻VR1的型号可以具体为10K471。
上述中,安规电容C1用于表征在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和不危及人身安全的安全电容器。
压敏电阻VR1在过电压或过电流发生时会被击穿,呈现短路状态,从而将其两端电压钳位在较低水平,同时短路引起的过流将烧毁前方保险管或迫使空气开关跳闸,从而强制切断外部单相电源。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电路相比,本申请通过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以及第二继电器K2形成的保护电路来对伺服驱动器中整流部分进行保护,实现了在整流桥U1发生过流时或PCB发生受损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U1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三。如图3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整流子电路100、制动子电路200以及逆变子电路300。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所述制动子电路200、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和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与外部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所述制动子电路200与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电连接,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包括整流桥U1和母线电容组C2,所述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母线电容组C2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组C2的负极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和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还包括安规电容C1,所述安规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安规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还包括压敏电阻VR1,所述压敏电阻VR1和安规电容C1并联,所述压敏电阻VR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VR1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所述制动子电路200包括制动管Q1和制动电阻R1,所述制动管Q1的门极与外部制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制动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制动电阻R1与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制动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电连接。
这里,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制动电阻R1的型号可以选择RXLG-50W50RJ。
可选的,所述制动管Q1具体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且所述制动管Q1的型号为STGB10NC60KD。
可选的,所述制动子电路200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并联在制动电阻R1两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制动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
这里,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二极管D2型号可以具体为FR107。
其中,在外部制动控制器检测到整流子电路100内的电压值高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发送一个高电平给制动管Q1,控制制动管Q1导通,此时,整流子电路100内的电压值通过制动电阻R1进行泄放从而降低母线电压值,当外部制动控制器检测到整流子电路100内的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将该电压值传输给逆变子电路300。用于将整流后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电路相比,本申请通过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以及第二继电器K2形成的保护电路来对伺服驱动器中整流部分进行保护,实现了在整流桥U1发生过流时或PCB发生受损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U1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之四。如图4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整流子电路100、制动子电路200以及逆变子电路300。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所述制动子电路200、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和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与外部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所述制动子电路200与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电连接,所述逆变子电路300的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包括整流桥U1和母线电容组C2,所述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母线电容组C2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组C2的负极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和制动子电路200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还包括安规电容C1,所述安规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安规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所述整流子电路100还包括压敏电阻VR1,所述压敏电阻VR1和安规电容C1并联,所述压敏电阻VR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U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VR1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所述制动子电路200包括制动管Q1和制动电阻R1,所述制动管Q1的门极与外部制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制动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制动电阻R1与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制动管Q1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电连接。
所述制动子电路200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并联在制动电阻R1两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制动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
所述逆变子电路300包括功率开关U2,所述功率开关U2的第一引脚与整流桥U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U2的第二引脚与外部逆变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U2的第三引脚与第二继电器K2的第六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U2的第六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U2的第五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U2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W引脚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功率开关U2的型号具体为PS21767。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与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驱动器电路相比,本申请通过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以及第二继电器K2形成的保护电路来对伺服驱动器中整流部分进行保护,实现了在整流桥U1发生过流时或PCB发生受损时,能够对伺服驱动器中的整流桥U1进行保护,进而延长了伺服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与通过充电电阻RT1、第一继电器K1以及第二继电器K2形成的保护电路来对伺服驱动器中整流部分进行保护,可以实现对整个主回路的维修和使用,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的部分伺服驱动器产品通过在整流桥U1后端母线处增加保险丝来实现对电路进行保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多次的维护和使用,进而降低了对伺服驱动器的使用成本。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出现硬件过流时,外部制动器控制第一继电器K1断开,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闭合,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闭合,使得充电电阻RT1串入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用于减小电流,保护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装置和,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包括充电电阻、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整流子电路、制动子电路以及逆变子电路;
所述整流子电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所述制动子电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外部充电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制动子电路电连接,所述制动子电路与所述逆变子电路的电连接,所述逆变子电路的与外部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八引脚与外部制动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子电路包括整流桥和母线电容组,所述整流桥的第二引脚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引脚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母线电容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组的负极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和制动子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子电路还包括安规电容,所述安规电容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安规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子电路还包括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和安规电容并联,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火线端和整流桥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外部单相电源的零线端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子电路包括制动管和制动电阻,所述制动管的门极与外部制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制动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制动电阻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制动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管具体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且所述制动管的型号为STGB10NC60K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子电路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并联在制动电阻两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制动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子电路包括功率开关,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一引脚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二引脚与外部逆变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三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六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六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U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五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V引脚电连接,所述功率开关的第四引脚与外部伺服电机的W引脚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的型号具体为PS2176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为常闭引脚,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为常开引脚。
CN202321092224.0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Active CN219875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2224.0U CN219875066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2224.0U CN219875066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5066U true CN219875066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2224.0U Active CN219875066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5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6339A (zh) 电路中断设备
JP5743913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1984719B2 (en) Quick battery disconnect system for high current circuits
CN110299744B (zh) 一种高压电池簇及其过流保护电路和开关盒
CN102163933B (zh) 用于功率逆变器的防雷保护
US6411482B1 (en) Surge protector comprising means for detecting and permanently recording an overvoltage event and panelboard employing the same
CN101682187A (zh) 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电容器的电路布置
WO2018011723A1 (en)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EP0414195A2 (en) Protection circuit protected from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EP2510598B1 (en) Electronic protection circuit and protection device
CN219875066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CN215498269U (zh) 一种开关电源防雷电路和开关电源
JP3071944B2 (ja) 電気車の電力変換装置
CN109217238B (zh) 一种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7394768B (zh) 真空断路器用过电流分段式电压保护器保护电路
CN212435356U (zh) 抗干扰效果更好的浪涌电压保护电路
CN215813279U (zh) 接地检测电路及电源电路
CN114269050B (zh) 一种led灯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936123B (zh) 一种供电设备的保护装置及不间断电源
JP7108062B2 (ja) エネルギー貯蔵装置の電流保護システム
CN212968619U (zh) 一种新型变电柜
CN213093871U (zh) 具有异常持续过压保护功能的保护电路
CN210120497U (zh) 一种阻容降压供电电路
CN212462777U (zh) 可抵抗多次超强浪涌电压保护电路
CN220797793U (zh) 一种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