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8269U - 一种恒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恒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8269U
CN219868269U CN202122838214.4U CN202122838214U CN219868269U CN 219868269 U CN219868269 U CN 219868269U CN 202122838214 U CN202122838214 U CN 202122838214U CN 219868269 U CN219868269 U CN 219868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ying
liquid storage
constant humidity
circulat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82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仕军
陈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nel De Y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nel De Y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nel De Y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nel De Y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82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8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8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8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恒湿设备,包括:箱体、储液部、加湿部和除湿部,所述储液部、所述加湿部和所述除湿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其中,所述储液部用于将储存的循环液输送到所述加湿部,所述加湿部根据循环液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所述除湿部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本申请实施例中,恒湿设备的加湿部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除湿部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因此,本申请的恒湿设备同时具备加湿和除湿的功能,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恒湿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湿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湿设备。
背景技术
加湿处理中,通常利用加湿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处理。但是,目前的加湿设备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湿设备,至少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恒湿设备,所述恒湿设备包括箱体、储液部、加湿部和除湿部,所述储液部、所述加湿部和所述除湿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其中,所述储液部用于将储存的循环液输送到所述加湿部,所述加湿部根据循环液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所述除湿部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部包括湿帘;
其中,当干燥的空气通过所述加湿部时,所述加湿部上的循环液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布液器,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布液器与所述储液部连接;
其中,所述布液器配置为将所述储液部输送的循环液分布在所述加湿部。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循环风机用于调整流通于所述加湿部的空气流速。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循环风机用于调整流通于所述除湿部的空气流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部包括储液箱、循环泵和液位控制模块,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储液箱连接;
其中,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循环液,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储液箱内的循环液泵送至所述加湿部,所述液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箱内的溶液容量。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流量控制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流量控制部用于控制流通于所述箱体内的空气流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湿帘的材质为湿膜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风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循环风机间距布置,用于调整流通于所述加湿部的空气流速。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气流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气流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循环风机处的气体流速。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恒湿设备的加湿部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除湿部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因此,本申请的恒湿设备同时具备加湿和除湿的功能,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恒湿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恒湿设备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恒湿设备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恒湿设备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箱体;20、储液部;30、加湿部;40、除湿部;50、第一循环风机;60、第二循环风机;70、电控盒;80、触摸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加湿处理中,通常利用加湿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处理。但是,目前的加湿设备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湿设备,恒湿设备包括箱体10、储液部20、加湿部30和除湿部40,储液部20、加湿部30和除湿部40设置于箱体10内;其中,储液部20用于将储存的循环液输送到加湿部30,加湿部30根据循环液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除湿部40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
可以理解的是,循环液包括水,储液部20用于将储存的循环液输送到加湿部30,加湿部30用于对循环液进行汽化,以对环境进行加湿;除湿部40用于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滤除,以达到除湿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恒湿设备的加湿部30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除湿部40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因此,本申请的恒湿设备同时具备加湿和除湿的功能,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30包括湿帘;其中,当干燥的空气通过加湿部30时,加湿部30上的循环液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水分被湿帘吸收形成均匀的水膜,当干燥的空气通过湿帘时,水分子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及蒸发,使空气的湿度增加,用于形成湿润的空气,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
一些实施例中,恒湿设备还包括布液器。布液器设置于箱体10,布液器与储液部20连接;其中,布液器配置为将储液部20输送的循环液分布在加湿部3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布液器设置于加湿部30的顶部,以用于将水均匀的分布在加湿部30顶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恒湿设备中设置布液器,可对湿帘进行均匀的浸湿,以形成均匀的水膜,从而使水分子充分的汽化及蒸发,可有效的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
一些实施例中,恒湿设备还包括第一循环风机50。第一循环风机50设置于箱体10,第一循环风机50用于调整流通于加湿部30的空气流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循环风机50的启动,可加快流通于加湿部30的空气流速,从而达到快速加湿的目的,可显著提升本申请加湿效率,提升产品表现力。
一些实施例中,恒湿设备还包括第二循环风机60。第二循环风机60设置于箱体10,第二循环风机60用于调整流通于除湿部40的空气流速。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二循环风机60的启动,可加快流通于除湿部40的空气流速,从而达到快速除湿的目的,可显著提升本申请除湿效率,提升产品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部40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连接管路。除湿部40进行除湿时,空气中的水分在进入蒸发器时冷凝结露,并通过箱体10下端的排水11(参考图3或图4)排出,以达到除湿的目的。
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部20包括储液箱、循环泵和液位控制模块,储液箱设置于箱体10内,循环泵与储液箱连接;其中,储液箱用于储存循环液,循环泵用于将储液箱内的循环液泵送至加湿部30,液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储液箱内的溶液容量。
具体地,储液箱的材质为不锈钢,用于存储循环液;其中,循环液包括水。启动加湿功能时,循环泵通过管路将水送至湿帘顶部,且基于控制器的控制实现断续供水;液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储液箱的水位,并实现储液箱的进水和排水。
一些实施例中,恒湿设备还还包括流量控制部。流量控制部设置于箱体10内,流量控制部用于控制流通于箱体10内的空气流量。其中,流量控制部为风阀。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10内设置流量控制部,当恒湿设备在加湿或除湿时所需风量不一致时,则可以通过打开风阀以获取大的风量,保证加湿和除湿的工作可靠性;反之关闭。
一些实施例中,湿帘的材质为湿膜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循环风机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循环风机50间距布置,用于调整流通于加湿部的空气流速。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循环风机50布置于湿帘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多个第一循环风机50的启动,可加快流通于加湿部30的空气流速,而多个第一循环风机50布置于湿帘的正投影内,可对流通于湿帘的空气进行均匀的流速控制,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的目的,可显著提升本申请加湿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恒湿设备还包括气流检测件。气流检测件设置于箱体10,气流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循环风机50处的气体流速。其中,气流检测件为气流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恒湿设备设置气流检测件,以根据箱体10内的空气流速检测第一循环风机50是否工作,从而保证恒湿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恒湿设备中,通过储液箱内的循环泵不断将洁净水送到湿膜顶部布液器里,经过布液器使水分布均匀在湿帘上,且水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湿帘表面从上往下流,以将湿帘表面润湿;进一步,湿帘上流下的水通过湿帘回到储液箱以形成循环。
其中,启动加湿工作时,干燥的空气通过湿帘时,空气与湿帘充分接触,且第一循环风机50产生的循环风使水汽化及蒸发,以增加环境湿度;同时,湿帘还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从而达到加湿、除尘及净化空气的目的。另一方面,当环境湿度大于现场所需湿度时,恒湿设备启动除湿功能,除湿部40采用机械冷冻除湿方式,即除湿部40为冷冻式除湿机,其采用压缩机制冷的原理除湿;当空气中的水分在进入除湿部40的蒸发器时冷凝结露,然后积聚排入箱体10的排水口,以达到除湿的目的。
其中,本申请中,除湿部40除湿是内部降温,其把空气中的水排出,对空间的温度反而略微上升,但温差反映不明显,比较适用四季,用电量也节约,且本申请的恒湿设备集加湿和除湿于一体,并结合了自然蒸发加湿的纯净、节能和净化的特点、环保冷媒除湿等诸多特性,实现除湿、加湿和净化同步运用,功能强大,设备运行可靠,且使用简单,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恒湿设备包括箱体10和设置于箱体10上的储液部20、加湿部30、除湿部40、电控盒70、触摸屏控制器80和第一循环风机50;其中,加湿部30和除湿部40横向布置;第一循环风机5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循环风机50沿箱体10的顶端指向底端的方向间距布置,且除湿部40和第一循环风机50设置于加湿部30相对的两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恒湿设备包括箱体10和设置于箱体10上的储液部20、加湿部30、除湿部40、电控盒70、触摸屏控制器80、第一循环风机50和第二循环风机60;其中,第沿箱体10的顶端指向底端的方向上,除湿部40、加湿部30和储液部20依次布置,除湿部40和第一循环风机50位置相对应,加湿部30和第二循环风机60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循环风机50和第二循环风机60布置于同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恒湿设备包括箱体10和设置于箱体10上的储液部20、加湿部30、除湿部40、电控盒70、触摸屏控制器80、第一循环风机50和第二循环风机60;其中,第沿箱体10的顶端指向底端的方向上,除湿部40、加湿部30和储液部20依次布置,除湿部40和第一循环风机50位置相对应,加湿部30和第二循环风机60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循环风机50和第二循环风机60布置于箱体10相对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恒湿设备包括箱体10和设置于箱体10上的储液部20、加湿部30、除湿部40、电控盒70、触摸屏控制器80和风扇;其中,除湿部40和加湿部30横向布置;风扇设置于箱体10的顶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恒湿设备根据现场环境设置所需湿度范围,各部件按设置参数自动运行,当环境湿度低于设置参数时加湿启动,且到达上限加湿停止,并在超过上限5个值时再次启动除湿功能,到达湿度上限除湿停止;储液部20自动补水,且在缺水、溢水和漏水时发出报警提示;其中,在高水位或漏水时,其自动打开排水阀并关闭其他继电器输出,以停止工作。本申请的恒湿设备,具有除湿回水自排功能,可避免储液部20的水箱壁产生冷凝水,造成漏水假象。另外,本申请的恒湿设备配有风阀,当加湿除湿风量不均衡时,或对应需要大风量时风阀自动打开,反之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恒湿设备配有2组温湿度传感器、1个PM2.5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用于风堵或滤网脏跟换报警)、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风机是否工作)和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泵是否工作),及除湿部配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其盘管温度)、高压传感器(用于其冷凝器的检测)和低压传感器(用于蒸发器的检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湿设备包括箱体(10)、储液部(20)、加湿部(30)和除湿部(40),所述储液部(20)、所述加湿部(30)和所述除湿部(4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
其中,所述储液部(20)用于将储存的循环液输送到所述加湿部(30),所述加湿部(30)根据循环液对周围环境进行加湿;所述除湿部(40)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除湿;
所述加湿部(30)包括湿帘;
其中,当干燥的空气通过所述加湿部(30)时,所述加湿部(30)上的循环液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布液器,设置于所述箱体(10),所述布液器与所述储液部(20)连接;
其中,所述布液器配置为将所述储液部(20)输送的循环液分布在所述加湿部(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循环风机(50),设置于所述箱体(10),所述第一循环风机(50)用于调整流通于所述加湿部(30)的空气流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循环风机(60),设置于所述箱体(10),所述第二循环风机(60)用于调整流通于所述除湿部(40)的空气流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部(20)包括储液箱、循环泵和液位控制模块,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储液箱连接;
其中,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循环液,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储液箱内的循环液泵送至所述加湿部(30),所述液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箱内的溶液容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控制部,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流量控制部用于控制流通于所述箱体(10)内的空气流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帘的材质为湿膜材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风机(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循环风机(50)间距布置,用于调整流通于所述加湿部的空气流速。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流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箱体(10),所述气流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循环风机(50)处的气体流速。
CN202122838214.4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恒湿设备 Active CN219868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8214.4U CN21986826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恒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8214.4U CN21986826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恒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8269U true CN21986826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4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8214.4U Active CN21986826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恒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8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07838B1 (en) Apparatus for drying rooms within a building
JP2013213616A (ja) 気化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352307A (zh) 一种带有旁路风道的除湿型热泵干燥系统
CN101900379B (zh) 具有室温调节功能的节能除湿机
KR101917819B1 (ko) 냉-난방 및 공기청정 기능을 갖는 제습기
CN105757807A (zh) 带风量调节的除湿机
CN109990390A (zh) 节能高效的空调和换热的方法和装置
KR100924960B1 (ko) 크린룸내 직접분무식 기화가습장치 및 습도제어방법
CN206522874U (zh) 增加除湿机冷凝器的风量的装置
CN109539502A (zh) 一种湿度控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湿度控制器
KR100874886B1 (ko) 크린룸내 직접분무식 기화가습장치 및 습도제어방법
CN202734164U (zh)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CN219868269U (zh) 一种恒湿设备
KR101451358B1 (ko) 크린룸내 직접분무식 기화가습장치의 습도제어방법
KR20190138911A (ko) 기화열과 증발열을 이용한 2중 냉각 방식 공조기
CN219889686U (zh) 一种恒湿装置
CN208312601U (zh) 空调
CN205690528U (zh) 带风量调节的除湿机
CN109520025A (zh) 空调一体机
KR102090027B1 (ko) 초미세먼지 제거 및 살균기능을 갖춘 4계절용 공기조화기
CN107051595A (zh) 一种低湿温湿度试验箱
CN209415694U (zh) 一种湿度控制器的控制装置和湿度控制器
CN209246261U (zh) 空调一体机
JP3610202B2 (ja) 床下空間除湿装置
CN208536208U (zh) 湿度控制设备和湿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