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8144U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68144U CN219868144U CN202321302919.7U CN202321302919U CN219868144U CN 219868144 U CN219868144 U CN 219868144U CN 202321302919 U CN202321302919 U CN 202321302919U CN 219868144 U CN219868144 U CN 2198681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ll
- deflector
- indoor unit
- conditioner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壳体的前壁下部和底壁前部分别构成能通风的散风壁,壳体包括前风道壁和位于前风道壁后下方的后风道壁,以用于限定出风道,风道的出风气流抵达两个散风壁后穿透两个散风壁向外吹出。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下排列在壳体内,两者的一端分别可绕横向轴线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且枢转端分别贴靠或邻近前风道壁和前壁,以转动地调节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而改变出风气流的流向,从而调节两个散风壁的风量分配。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能更好地兼顾防直吹功能和出风角度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通常在壳体前侧下部设置一个长条状送风口,送风口朝向前下方,设置有一个导风板来引导出风气流的出风角度。受到出风口本身朝向的约束,空调的送风方向、送风范围和送风距离受到极大限制。
近年来出现了防直吹送风技术。在空调的壳体上开孔,在防直吹模式下,将原本的出风口关闭,迫使气流经壳体的开孔向外吹出,实现微风效果,使人体更加舒适。但是在防直吹模式下,出风角度范围太小,基本只能朝前出风。没办法再利用导风装置引导气流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更好地兼顾防直吹功能和出风角度范围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能巧妙地调节送风方向,丰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模式。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壳体,其前壁下部和底壁前部分别构成能通风的散风壁,所述壳体包括前风道壁和位于所述前风道壁后下方的后风道壁,以用于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气流抵达两个所述散风壁后穿透两个所述散风壁向外吹出;以及
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下排列在所述壳体内,两者的一端分别可绕横向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枢转端分别贴靠或邻近所述前风道壁和所述前壁,以转动地调节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而改变所述出风气流的流向,从而调节两个所述散风壁的风量分配。
可选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贴靠或贴近所述后风道壁的上送风模式,以引导所述出风气流经所述前壁的散风壁的上半部吹出;和/或
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处于其枢转端下方,且贴靠或贴近所述前壁的下送风模式,以引导所述出风气流经所述底壁的散风壁向下吹出。
可选地,在所述上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贴靠于所述前风道壁。
可选地,在所述上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自由端位于其枢转端的前方。
可选地,在所述下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配置成将所述出风气流朝下引导。
可选地,在所述下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自由端贴靠或邻近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枢转端。
可选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具有:使所述第一导风板贴靠于所述前风道壁,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处于所述前风道壁和所述后风道壁之间的中间送风模式。
可选地,在所述中间送风模式,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位于其枢转端的后上方。
可选地,所述前风道壁的出口端与所述前壁的散风壁的上端相接;所述后风道壁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前壁的后方。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散风壁为出风格栅或者微孔板。
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使壳体的前壁下部和底壁前部分别构成能通风的散风壁。如此,风道出口的出风气流并不会直接吹向室内环境,必须穿透不同的散风壁或者同一散风壁的不同区域向不同方向吹出,以实现防直吹的效果。而且两个散风壁分别朝前、朝下,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出风角度范围很大。可见,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兼顾防直吹功能和出风角度范围。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利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调节两个散风壁的风量分配,进而改变空调的送风方向,这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多样化的送风模式,包括上送风模式、下送风模式和中间送风模式等等,充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下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中间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中用箭头示意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壁挂式空调的室内部分或者中央空调的室内末端机型,用于调节室内空气,包括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除湿、引入新风等等。空调可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以及其他必要的元件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以通过风机输出冷风/热风,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和制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前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放大图;图4是图3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下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
壳体10的前壁13下部和底壁14前部分别构成能通风的散风壁131、141,散风壁131、141具有开口、开孔等结构,以便允许气流通过。壳体10的前壁13和底壁14均为壳体10的外壁,具体为壳体10外壁中朝前的部分和朝下的部分。散风壁131是壳体10前壁13的一部分(即前壁13的AB段),散风壁141是壳体10的底壁14的一部分(即底壁14的BC段)。
壳体10包括前风道壁152和位于前风道壁152后下方的后风道壁151,前风道壁152和后风道壁151用于限定出风道15。可以理解的是,用于限定出风道15的还包括图中未示出的两个端部风道壁。风道15的出风气流抵达两个散风壁131、141后穿透两个散风壁131、141向外吹出。优选使风道15的出口150(AN之间区域)朝向两个散风壁131、141,以便朝其吹风。例如,可使前风道壁152的出口端与壳体10前壁13的散风壁131的上端A相接或接近,优选为相接。可使后风道壁151的出口端N位于前壁13的后方,且具有间隔,以便出风气流吹向散风壁141。并且,使出口端N与壳体10底壁14的散风壁141的后端相接,或者使后风道壁151的出口端N与壳体10的底壁14内表面具有间隔,如图3。
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上下排列在壳体10的内部。也即第一导风板51设置在第二导风板52上方。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的一端(即枢转端O1、O2)分别可绕横向(壳体10的横向,在图中已经标示出)轴线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且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的枢转端O1、O2分别贴靠或邻近前风道壁152和前壁13,以转动地调节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而改变风道15的出风气流的流向,从而调节两个散风壁131、141的风量分配。
例如,当使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向前导风时,能使壳体10前壁13的散风壁131的出风量更大;当使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朝下导风时,能使壳体10底壁14的散风壁141的出风量更大;当使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向前下方导风时,可使壳体10前壁13和底壁14的散风壁131、141的出风量趋于一致。
如此,风道15出口的出风气流并不会直接吹向室内环境,必须穿透散风壁131、141的不同区域向不同方向吹出,以实现防直吹的效果。而且两个散风壁131、141分别朝前、朝下,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出风角度范围很大。并且,利用两个导风板调节两个散风壁131、141的风量分配,以调节壳体10的送风方向,这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多样化的送风模式,充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隐藏于壳体10内部,在壳体10上并没有开设传统的出风口,使壳体10在外形上更加完整、美观,提高了在销售市场的竞争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壳体10的前壁13下部与底壁14的前部为一体成型的整体件,以使壳体10的整体性更强,外形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0限定有容纳空间,以用于容纳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主体部件,包括风机40、室内换热器30、控制器等等。室内换热器30、节流装置与设置于空调室外机内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其他的制冷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构成一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对于热泵式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30发挥蒸发器的作用。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30为发挥冷凝器的作用。壳体10可开设有进风口11,以用于引入室内空气。在风机40的作用下,室内空气经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的内部,与室内换热器30完成强制对流换热后,形成换热气流,经风道15的引导,从风道15的出口150吹出。壳体10通常可为长度方向沿水平横向的长条状,进风口11通常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前述风道通常为贯流风道,风机通常为贯流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前述两个散风壁131、141中的至少一个为出风格栅或微孔板。其中,出风格栅由多个格栅条限定出多个长条状或者块状的格栅孔用于出风。微孔板上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密集排布的多个微孔。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使两个散风壁131、141均为出风格栅。此外,优选使前述至少一个散风壁131、141配置成使通过其的出风气流朝多个方向吹出,以增强送风气流的扩散度和杂乱度,提升送风气流的自然风效果。例如,对于散风壁131,可使左侧的格栅孔朝左导风,使右侧的格栅孔朝右导风。
第一导风板51的与枢转端O1相对的另一端为自由端T1。第二导风板52的与枢转端O2相对的另一端为自由端T2。对于壳体10为长条形且长度方向平行于水平横向的壁挂式空调室内,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为长度方向平行于水平横向的长条形,该枢转端O1、O2和自由端T1、T2分别为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宽度方向的两端,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的两个长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上送风模式和/或下送风模式。
在上送风模式,使第二导风板52的自由端T2贴靠或贴近后风道壁151,以引导出风气流经前壁13的散风壁131的上半部吹出。使送风气流朝正前方或前上方吹出,出风距离更远,送风高度更高,实现一种淋浴式送风效果,特别适用于制冷模式,如图3。在下送风模式,第二导风板52的自由端T2处于其枢转端O2的下方,且贴靠或贴近前壁13,以引导出风气流经底壁14的散风壁141向下吹出。送风气流穿过散风壁141后将向下(可为正下方,也可为斜上方)吹出,使出风气流直达地面,实现一种地毯式送风效果,特别适用于制热模式,如图4。本文中,“贴靠”指导风板与风道壁直接接触,“贴近”是未直接接触,存在一定间隙,优选设置为“贴靠”,以减少气流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前述的上送风模式,第一导风板51贴靠于前风道壁152,如图3,以最大程度降低对风道出口的遮挡,使出风气流在第二导风板52的引导下更多、更顺畅地抵达散风壁131的上半部。进一步地,在上送风模式,第一导风板51的自由端T1位于其枢转端O1的前方,以更好地贴合于前风道壁152。前风道壁152的后段为弯曲的蜗舌,如第一导风板51的自由端T1位于枢转端O1后方,将无法完全贴靠于前风道壁1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送风模式,使第二导风板52的自由端T2的高度位置低于枢转端O2,也就是第二导风板52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以便更好地将出风气流朝前上方引导,形成上扬出风效果,提高送风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下送风模式,使第一导风板51配置成将出风气流朝下引导,以利于出风气流向下流动。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下送风模式,使第一导风板51的自由端T1贴靠或邻近第二导风板52的枢转端O2,以使两者“相接”,减轻或避免气流经第一导风板51与第二导风板52之间的空隙向前流动。并且,出风气流在第一导风板51引导下朝前下方流动,进行初次转向,然后在第二导风板52的作用下再朝正下方流动,进行再次转向,避免出风气流骤然转向导致损失增大。
图5是图3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切换至中间送风模式时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具有使第一导风板51贴靠于前风道壁152,使第二导风板52的自由端T2处于前风道壁152和后风道壁151之间的中间送风模式。在中间送风模式,出风气流的主体散风壁131的下部吹出,少部分经散风壁131的上部和散风壁141吹出,送风气流的流动路径位于上送风模式与下送风模式之间,适用于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丰富了用户的选择。
进一步地,在中间送风模式,第二导风板52的自由端T2位于其枢转端O2的后上方。或者,在中间送风模式,第二导风板52的自由端T2位于其枢转端O2的正后方。
如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上送风模式使送风气流朝前方或前上方吹出,利用个中间模式使气流朝前下方吹出,利用下送风模式是送风气流朝正下方吹出,实现了对室内空间的全角度覆盖。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三种送风方式仅仅是优选采用的送风方式,还可通过对第一导风板51和第二导风板52的位置进行任意调整,以组合出更多样化的送风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前壁下部和底壁前部分别构成能通风的散风壁,所述壳体包括前风道壁和位于所述前风道壁后下方的后风道壁,以用于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气流抵达两个所述散风壁后穿透两个所述散风壁向外吹出;以及
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下排列在所述壳体内,两者的一端分别可绕横向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枢转端分别贴靠或邻近所述前风道壁和所述前壁,以转动地调节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而改变所述出风气流的流向,从而调节两个所述散风壁的风量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贴靠或贴近所述后风道壁的上送风模式,以引导所述出风气流经所述前壁的散风壁的上半部吹出;和/或
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处于其枢转端下方,且贴靠或贴近所述前壁的下送风模式,以引导所述出风气流经所述底壁的散风壁向下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贴靠于所述前风道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自由端位于其枢转端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配置成将所述出风气流朝下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送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自由端贴靠或邻近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枢转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使所述第一导风板贴靠于所述前风道壁,使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处于所述前风道壁和所述后风道壁之间的中间送风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送风模式,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自由端位于其枢转端的后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风道壁的出口端与所述前壁的散风壁的上端相接;
所述后风道壁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前壁的后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散风壁为出风格栅或者微孔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02919.7U CN219868144U (zh) | 2023-05-25 | 2023-05-25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02919.7U CN219868144U (zh) | 2023-05-25 | 2023-05-25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68144U true CN219868144U (zh) | 2023-10-20 |
Family
ID=8836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02919.7U Active CN219868144U (zh) | 2023-05-25 | 2023-05-25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68144U (zh) |
-
2023
- 2023-05-25 CN CN202321302919.7U patent/CN2198681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0149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 |
CN11404656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WO2020024571A1 (zh) |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 |
CN218295969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119933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143527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440319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721861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4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119929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43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295968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119928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119935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672372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45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235784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976951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59194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23577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868142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164280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186526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 |
CN219693450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6951557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