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3140U -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 Google Patents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3140U
CN219863140U CN202320822466.4U CN202320822466U CN219863140U CN 219863140 U CN219863140 U CN 219863140U CN 202320822466 U CN202320822466 U CN 202320822466U CN 219863140 U CN219863140 U CN 219863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knob
protrusion
section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24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骏
鲁作为
林华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24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3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3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3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装置及洗漱台。本实用新型的下水装置包括壳体、封水件、旋钮和弹性件,壳体限定出过水通道,壳体还限定出入水口和出水口;封水件穿设于过水通道,并且封水件能够移动至关闭出水口的第一位置和打开出水口的第二位置;旋钮与壳体转动连接,旋钮插入过水通道中,能够驱动封水件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弹性件能够驱动封水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旋钮和封水件中的任一个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部,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当封水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抵接,当封水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凸部插接于第二凹部。该下水装置的旋钮旋转不到一圈,即可完成状态切换操作,比较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浴缸、洗漱盆等出水口处安装有按弹式或翻盖式的开关,能够将出水口切换至关闭状态以便于储水,或是切换至打开状态以便于排水。但无论是按弹式还是翻盖式的开关,在进行排水操作时必须要将手伸入水中以将开关打开,进而容易使洗干净的手再次受到污染,需要重新清洗。
相关技术中,通过旋钮式下水装置切换储水状态和排水状态,密封件上移能够打开出水口,下移关闭出水口,旋钮和密封件螺纹连接,从而将旋钮的转动转换为密封件的移动。但是,该种结构的下水装置的旋钮每旋转一圈,密封件只能移动一小段距离,当需要完全打开或者完全关闭出水口时,需要旋转很多圈旋钮,进而,状态切换的速度比较缓慢,用户需要旋转多圈旋钮才能完成一个切换操作,较为繁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水装置,旋钮旋转不到一圈,即可完成状态切换操作,比较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下水装置的洗漱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下水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过水通道,所述壳体还限定出位于所述过水通道的侧壁上的入水口和位于所述过水通道的下端的出水口;
封水件,所述封水件穿设于所述过水通道,并且所述封水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至关闭所述过水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过水通道的第二位置;
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旋钮的一端露出于所述壳体,另一端插入所述过水通道中,所述旋钮能够驱动所述封水件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封水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封水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旋钮和所述封水件中的任一个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部,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当所述封水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当所述封水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水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旋钮的转动和弹性件的弹性变形复位驱动了封水件的移动,由于封水件或旋钮在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高点(即第一凸部)和至少一个低点(即第一凹部),进而旋钮在与封水件的旋转抵接过程中,旋钮每旋转一圈,必定会驱动封水件移动到第一位置至少一次和驱动封水件移动到第二位置至少一次。因此,旋钮需要切换出水口的打开或关闭状态时,只需要将旋钮旋转不到一圈,即可完成状态切换操作,比较方便快捷。并且,旋钮可以设置于台面上,进而无需将手伸入至洗漱盆中进行出水口的开关操作,减少了洗手后又沾染洗漱盆中污水的可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下水段、入水段和溢水段,所述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入水段的管壁上,所述下水段的一端与所述入水段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所述封水件设置有密封部,当所述封水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下水段的管壁抵接以隔开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封水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部移动至所述入水段或所述溢水段中,以使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水通道包括竖直方向依次连通的下水段、入水段和溢水段,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下水段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滤芯,另一端与所述封水件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水件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和连接孔,所述滤芯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封水件延伸并通过所述连接孔插入至所述封水件中,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部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1个,所述第二凸部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二凹部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相间设置,设定所述旋钮具有第一旋转行程和第二旋转行程;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行程和所述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反,当旋钮处于所述第一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凹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凸部,当所述旋钮处于所述第二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凸部返回至所述第二凹部;
或者,所述第一旋转行程和所述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同,当所述旋钮处于所述第一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凹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凸部,当所述旋钮处于所述第二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凸部移动至另一所述第二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所述第一凸部之间限定出第一凹部,当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部时,所述第二凸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凸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部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以使所述封水件停驻于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凸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部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以使所述封水件停驻于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水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径向延伸至与所述过水通道的管壁抵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漱台,包括:
洗漱盆,所述洗漱盆限定出储水腔和连通于所述储水腔的下水口;
台面,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洗漱盆的安装槽;
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下水装置,所述下水装置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旋钮凸出于所述台面,所述下水装置的入水口与所述洗漱盆的下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旋钮的转动能够将所述洗漱盆切换至储水状态或排水状态,当所述封水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洗漱盆处于所述储水状态,当所述封水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洗漱盆处于所述排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下水装置应用在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洗漱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下水装置的剖视图(封水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下水装置的剖视图(封水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下水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旋钮和封水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过水通道110、下水段111、入水段112、溢水段113、入水口114、出水口115、封水件200、第二凸部210、第一凹槽211、第二凹部220、连接孔230、溢水通道240、溢水口250、支撑部260、密封部270、旋钮300、第一凸部310、第一凹部320、弹性件400、滤芯500、连接杆510、凸缘520、洗漱盆600、台面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下水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该下水装置包括壳体100、封水件200、旋钮300和弹性件400。壳体100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在其内部限定出竖直方向延伸的过水通道110。壳体100还限定出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入水口114设置于过水通道110的侧壁上,出水口115位于过水通道110的下端,进而水流经过入水口114流入过水通道110,经过出水口115流出过水通道110。出水口115可以连接下水管道,以将污水排出。旋钮300与壳体100转动连接,旋钮300的一端露出于壳体100之外,以便于用户拧着旋钮300转动,旋钮300的另一端插入至过水通道110中,与封水件200保持抵接状态。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图2为封水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封水件200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封水件200穿设于过水通道110中,并能够在过水通道110中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封水件200能够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过水通道110被关闭,下水装置无法排水;或者,封水件200能够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二位置时,过水通道110打开,下水装置能够排水。弹性件400的一端与封水件200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于过水通道110内。弹性件400设置于封水件200远离旋钮300的一端,进而,当封水件200受旋钮300的驱动,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弹性件400受压,并具有恢复弹性变形的趋势,当封水件200的位移不受限制时,弹性件400能够驱动封水件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具体的,旋钮300和封水件200中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其中一个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部310,另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部210和第二凹部220,第一凸部310和第二凸部210相向延伸,以图5所示为例,旋钮300设置有第一凸部310,第一凸部310向下延伸。封水件200设置有第二凸部210,第二凸部210向上延伸。当然,也可以是封水件200上设置有第一凸部310,旋钮300上设置有第二凸部210和第二凹部220(图中未示出)。如图2和图5所示,当封水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部310抵接于第二凸部210,封水件200和旋钮300之间的距离最大,封水件200移动至最低的位置,并将过水通道110关闭。如图3所示,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凸部310插接于第二凹部220,封水件200和旋钮300之间的距离最小,封水件200移动至最高的位置,过水通道110打开。
用户在拧动旋钮300时,受到用户施加的旋扭力作用,第一凸部310从与第二凹部220插接的位置,逐渐移动至与第二凸部210抵接的位置,或是,受到弹性件400的弹力作用,第一凸部310从与第二凸部210抵接的位置,逐渐移动至与第二凹部220插接的位置。旋钮300的转动和弹性件400的弹性变形复位驱动封水件200的移动,以图2至图5为例,由于封水件200在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高点(即第一凸部310)和至少一个低点(即第一凹部320),进而旋钮300在与封水件200的旋转抵接过程中,旋钮300每旋转一圈,必定会驱动封水件200移动到第一位置至少一次和驱动封水件200移动到第二位置至少一次。因此,旋钮300需要切换下水装置的打开或关闭状态时,只需要将旋钮300旋转不到一圈,即可完成状态切换操作,比较方便快捷。并且,如图1所示,旋钮300可以设置于台面700上,进而无需将手伸入至洗漱盆600中进行下水装置的开关操作,减少了洗手后又沾染洗漱盆600中污水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水通道110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连通的下水段111、入水段112和溢水段113,入水口114设置于入水段112的管壁上,下水段111的一端与入水段112连通,另一端贯穿壳体100形成出水口115。封水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连通,水流流至入水段112中后受重力作用向下坠落并从出水口115流出。封水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之间被隔断,水流流入入水段112中后无法排出,水流在洗漱盆600中逐渐蓄积,下水装置中的水位随洗漱盆600中的水位逐渐增高,进而水流逐渐蓄积至溢水段113中。
封水件20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部270,当封水件20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部270与下水段111的管壁抵接,以隔开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当封水件20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密封部270向上移动至入水段112或溢水段113中,以使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连通。如图3所示,入水段112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水段111的横截面积,密封部270能够移动至入水段112中以便于水流排出。可以理解的,密封部270也可以随封水件200向上移动至溢水段113中,均不影响水流的排出。如图2和图4所示,密封部270为一圈密封胶圈,密封胶圈的外径稍大于下水段111的内径,进而当密封胶圈移动至下水段111中时,能够与下水段111的管壁抵接,以隔开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进而使水流在洗漱盆600中蓄积。封水件20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密封部270的内周面设置有限位块,密封部270能够插接至所述封水件200上。可以理解的是,密封部270也可以是锥形的密封塞(图中未示出),沿从下至上的方向,密封塞的外径逐渐增大,进而当密封部270向下移动时,能够逐渐嵌入至下水段111中,并堵塞于下水段111与入水段112的相接处,以使过水通道110关闭。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水段111中设置有台阶面(图中未示出),密封部270能够抵接于台阶面上,以隔断出水口115和入水口114的连通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00的一端抵接于封水件200的底面,另一端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下水装置还包括滤芯500,滤芯500设置在下水段111内,位于入水口114和出水口115之间,进而能够对排出的水流进行过滤。滤芯500固定设置于下水段111内,至少向下的位移被限制,具体的,可以是在壳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进而滤芯500抵接于限位凸起,以使其向下的位移被限制。除了过滤作用外,滤芯500的设置还为弹性件400提供了一个安装基础。弹性件400的一端抵接于滤芯500,另一端与封水件200抵接,以驱动封水件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封水件200为中空的管状,其内部限定出溢水通道240,当水在过水通道110的溢水段113中蓄积,然后通过溢水口250流至溢水通道240中,并通过溢水通道240排出。滤芯500的向下的位移被壳体100限制,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安装在壳体100内。水流中的杂物被滤芯500过滤掉后堆积在滤芯500中,因此需要及时将滤芯500取出进行清理。为方便滤芯500的取出,滤芯500设置有连接杆510,连接杆510朝向封水件200延伸,在封水件200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过水的过水孔,封水件200的底面还设置有连接孔230,连接杆510通过连接孔230插入至封水件200的溢水通道240中,连接杆510的末端设置有凸缘520,凸缘520的外径大于连接孔230的内径。凸缘520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螺母,与所述连接杆510螺纹连接。由于封水件200距离台面700的距离较近,在旋钮300取走后,用户能够比较容易地将封水件200取出。当封水件200向上被取出时,封水件200首先能够相对于滤芯500移动,直至封水件200的底壁与连接杆510的凸缘520抵接,进而封水件200带动滤芯500同步移动,进而封水件200与滤芯500一并被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旋钮300具有第一旋转行程和第二旋转行程,当旋钮300处于第一旋转行程时,封水件20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也即:第一凸部310由与第二凹部220插接的位置移动至与第二凸部210抵接的位置,当旋钮300处于第二旋转行程时,封水件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也即:第一凸部310由与第二凸部210抵接的位置移动至与第二凹部220插接的位置。综上所述,第一旋转行程为用户想要储水时需要拧动旋钮300的行程,第二旋转行程为用户想要排水时需要拧动旋钮300的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部310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1个,第二凸部210和第二凹部220的数量均为N个,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第二凸部210和第二凹部220沿周向相间设置。该种结构下,用户在拧动旋钮300时,第一旋转行程的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行程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例如,参考图5所示,设定第一旋转行程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当用户拧动旋钮300做第一旋转行程后,也即,第一凸部310由第二凹部220移动至第二凸部210后,此时洗漱盆600储水。若要排水,用户可以选择顺时针旋转旋钮300,或者逆时针旋转旋钮300,也即,第二旋转行程可以为顺时针,第二旋转行程也可以为逆时针。
具体的,以下分别针对第一旋转行程和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情况做出描述:
若第一旋转行程和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反,当旋钮300处于第一旋转行程时,第一凸部310由第二凹部220移动至第二凸部210,当旋钮300处于第二旋转行程时,沿第一旋转行程中第一凸部310的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第一凸部310由第二凸部210返回至原第二凹部220中。
若第一旋转行程和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同,当旋钮300处于第一旋转行程时,第一凸部310由第二凹部220移动至第二凸部210,当旋钮300处于第二旋转行程时,沿第一旋转行程中第一凸部310的移动方向,第一凸部310继续移动至另一个第二凹部220中,由于第二凸部210和第二凹部220在周向相间排布,因此旋钮300可以单向一直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部310的数量也为5个,相邻的第一凸部310之间限定第一凹部320,第一凸部310插接于第二凹部220时,第二凸部210插接于第一凹部320。如图4所示,第一凸部310的形状类似于第二凸部210的形状,第一凹部320的形状类似于第二凹部220的形状。如图3所示,当封水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封水件200和旋钮300相互插接,封水件200和旋钮300的外表面相互嵌合形成相对完整的外周面,一方面具有较好的美感,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旋钮300和封水件200之间的抵接面积,以使传动更为可靠稳定。
进一步的,封水件200内部限定出沿竖直方向贯穿的溢水通道240,溢水通道240的上端设置有与过水通道110连通的溢水口250,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入水口114通过溢水通道240与出水口115连通,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二位置时,入水口114直接与出水口115连通。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原排水路径(即从入水口114经过入水段112、下水段111从出水口115排出)被封水件200的密封部270隔断,水无法排出从而在洗漱盆600中蓄积。洗漱盆600中的水位持续上涨,过水管道中的水位与洗漱盆600中的水位保持一致,当水涨到溢水口250的位置时,水流从溢水口250流动至溢水通道240中,并通过出水口115排出,从而保证了洗漱盆600中的水位不会超过溢水口250的水平高度,以防止洗漱盆600中的水流溢出导致地面积水。需注意的是,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部310抵接于第二凸部210,第一凹部320和第二凹部220限定出溢水口2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凸部2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11,第一凸部310能够从插入至第一凹槽211中,以使封水件200停驻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一凸部3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11(图中未示出),第二凸部210能够插入至第一凹槽211中,以使封水件200停驻于第一位置。以如图2和图5所示的第一凹槽211设置于第二凸部210的顶端为例,第一凹槽211的槽底为圆弧状,并与第二凸部210的顶壁平滑转接,以使第一凸部310插入其中后,在旋钮300被拧动的情况下,能够从第一凹槽211中滑出,进而解除对第一凸部310的限制,在弹性件400的驱动下,第一凸部310插入至第二凹部2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封水件2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部260,支撑部260沿径向延伸至与过水通道110的管壁抵接,以便于封水件200在过水通道110中移动时保持稳定,避免封水件200发生晃动。支撑部260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以便于水流能够从过水通道110中流至溢水通道240中。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洗漱台,如图1所示,包括有洗漱盆600、台面700和如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下水装置,洗漱盆600限定出储水腔和连通于储水腔的下水口,台面700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洗漱盆600的安装槽,下水装置穿设于安装孔,并且旋钮300凸出于台面700,下水装置的入水口114和洗漱盆600的下水口连通。其中,当封水件2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下水段111关闭,洗漱盆600处于储水状态,当封水件200处于第二位置时,下水段111打开,洗漱盆600处于排水状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过水通道,所述壳体还限定出位于所述过水通道的侧壁上的入水口和位于所述过水通道的下端的出水口;
封水件,所述封水件穿设于所述过水通道,并且所述封水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至关闭所述过水通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过水通道的第二位置;
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旋钮的一端露出于所述壳体,另一端插入所述过水通道中,所述旋钮能够驱动所述封水件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封水件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封水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旋钮和所述封水件中的任一个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凸部,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当所述封水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抵接,当所述封水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下水段、入水段和溢水段,所述入水口设置于所述入水段的管壁上,所述下水段的一端与所述入水段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所述封水件设置有密封部,当所述封水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下水段的管壁抵接以隔开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当所述封水件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部移动至所述入水段或所述溢水段中,以使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包括竖直方向依次连通的下水段、入水段和溢水段,所述下水装置还包括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下水段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滤芯,另一端与所述封水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件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过水孔和连接孔,所述滤芯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封水件延伸并通过所述连接孔插入至所述封水件中,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数量为大于或等于1个,所述第二凸部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二凹部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相间设置,设定所述旋钮具有第一旋转行程和第二旋转行程;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行程和所述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反,当旋钮处于所述第一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凹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凸部,当所述旋钮处于所述第二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凸部返回至所述第二凹部;
或者,所述第一旋转行程和所述第二旋转行程的方向相同,当所述旋钮处于所述第一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凹部移动至所述第二凸部,当所述旋钮处于所述第二旋转行程时,所述第一凸部由所述第二凸部移动至另一所述第二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凸部之间限定出第一凹部,当所述第一凸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部时,所述第二凸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件限定出溢水通道,所述溢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当所述第一凸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凸部时,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限定出溢水口,所述溢水口连通所述过水通道和所述溢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部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以使所述封水件停驻于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凸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部能够插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以使所述封水件停驻于所述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径向延伸至与所述过水通道的管壁抵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二过水孔。
10.洗漱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洗漱盆,所述洗漱盆限定出储水腔和连通于所述储水腔的下水口;
台面,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洗漱盆的安装槽;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下水装置,所述下水装置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旋钮凸出于所述台面,所述下水装置的入水口与所述洗漱盆的下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旋钮的转动能够将所述洗漱盆切换至储水状态或排水状态,当所述封水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洗漱盆处于所述储水状态,当所述封水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洗漱盆处于所述排水状态。
CN202320822466.4U 2023-04-12 2023-04-12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Active CN219863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2466.4U CN21986314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2466.4U CN21986314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3140U true CN21986314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9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2466.4U Active CN219863140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3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63140U (zh) 下水装置及洗漱台
WO2020078366A1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150003341A (ko) 절수형 좌변기
CN208563483U (zh) 排水阀及卫浴器具
CN105350633A (zh) 防回水防臭地漏装置
CN115681533A (zh) 一种自动关水的水龙头
CN108678091B (zh) 排水阀及卫浴器具
KR100424411B1 (ko) 씽크대의 절수장치
CN216393991U (zh) 一种拖把桶的泼水装置
CN219343403U (zh) 一种下水器
CN217923920U (zh) 排水装置及台盆
KR200395208Y1 (ko) 생활폐수의 선택적 방류를 이용한 변기 절수 장치
CN217811397U (zh) 一种电动下水器和存水装置
CN220468985U (zh) 一种用于卫浴的一体盆
CN211447133U (zh) 一种下水器
KR102375529B1 (ko) 세면수 재활용 절수기
CN216256968U (zh) 一种拖把桶的桶体
CN218279549U (zh) 一种拖把桶及供水机构
CN218374231U (zh) 磁悬浮排水器
CN220928080U (zh) 一种浴缸快排水装置
CN211774243U (zh) 一种下水器及组合式面盆
CN218684280U (zh) 一种清洗机
CN219157872U (zh) 下水器
CN216920574U (zh) 一种下水过滤器及台盆下水结构
CN210263256U (zh) 一种旋涡式排水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