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2019U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2019U
CN219862019U CN202320184768.3U CN202320184768U CN219862019U CN 219862019 U CN219862019 U CN 219862019U CN 202320184768 U CN202320184768 U CN 202320184768U CN 219862019 U CN219862019 U CN 219862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drum
assembly
ho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47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德荣
牟秋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47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2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2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2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滚筒组件、热风组件和尘气分离装置,滚筒组件设于箱体的内部,热风组件分别与滚筒组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尘气分离装置具有尘气分离通道,尘气分离通道设置在出风口与热风组件的连通管路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在尘气分离装置的作用下气流与毛屑和灰尘相分离,分离后的干净气流进入至热风组件内,在热风组件的作用下形成热气流并再次通过进风口进入至滚筒组件内,从而形成循环热气流并用于对衣物进行烘干,而分离后的毛屑和灰尘则保留至尘气分离装置内,防止毛屑和灰尘随气流共同循环,减少或避免造成风道的堵塞。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衣机一般是在风道中设置固定的过滤网来进行过滤,虽然已经采用双层或多层过滤网,但仍有大量毛屑会通过过滤网进入到蒸发器和冷凝器内,影响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效率;同时毛屑在过滤网内的堆积,会对风道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毛屑容易堵塞风道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箱体;
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分别与所述滚筒组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
尘气分离装置,所述尘气分离装置具有尘气分离通道,所述尘气分离通道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热风组件的连通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在滚筒组件的出风口与热风组件的连通管路上设置尘气分离装置,当衣物处理设备对衣物进行烘干时,滚筒组件内夹杂着毛屑和灰尘的气流通过出风口进入至尘气分离装置内,在尘气分离装置的作用下气流与毛屑和灰尘相分离,分离后的干净气流进入至热风组件内,在热风组件的作用下形成热气流并再次通过进风口进入至滚筒组件内,从而形成循环热气流并用于对衣物进行烘干,而分离后的毛屑和灰尘则保留至尘气分离装置内,防止毛屑和灰尘随气流共同循环,减少或避免造成风道的堵塞,保证气流循环过程的畅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组件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或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尘气分离通道设置在所述滚筒的轴线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组件还包括前支撑,所述前支撑设于所述滚筒设有投放口的一端,所述前支撑与所述滚筒的端部密封连接并设有所述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前支撑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与所述投放口相对设置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尘气分离装置为气旋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旋分离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和所述滚筒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旋分离器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气旋部和分离部,其中,所述气旋部的内部设有所述尘气分离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分离部的下端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蒸发器、冷凝器和风机。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衣物处理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衣物处理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衣物处理设备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气旋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衣物处理设备;
10:箱体;
20:滚筒组件、21:滚筒、211:进风口、22:前支撑、221:出风口;
30:热风组件;
40:气旋分离器、41:气旋部、42:分离部、43:进气管、44:出气管;
50:导风罩;
60:集尘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本实用新型为了至少解决毛屑容易堵塞风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在滚筒组件的出风口与热风组件的连通管路上设置尘气分离装置,当衣物处理设备对衣物进行烘干时,滚筒组件内夹杂着毛屑和灰尘的气流通过出风口进入至尘气分离装置内,在尘气分离装置的作用下气流与毛屑和灰尘相分离,分离后的干净气流进入至热风组件内,在热风组件的作用下形成热气流并再次通过进风口进入至滚筒组件内,从而形成循环热气流并用于对衣物进行烘干,而分离后的毛屑和灰尘则保留至尘气分离装置内,防止毛屑和灰尘随气流共同循环,减少或避免造成风道的堵塞,保证气流循环过程的畅通。
为描述方便,本申请仅以该衣物处理设备为具有热风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设备1包括箱体10、滚筒组件20、热风组件30和尘气分离装置,滚筒组件20设于箱体10的内部,热风组件30分别与滚筒组件20的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21相连通,尘气分离装置具有尘气分离通道,尘气分离通道设置在出风口221与热风组件30的连通管路上。
具体地,箱体10形成衣物处理设备1的外观结构,其内部设有安装滚筒组件20及各种元器件的安装腔。滚筒组件20设于安装腔中,滚筒组件20至少包括滚筒21,且滚筒21沿水平方向设置或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其中,当滚筒21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时,夹角尺寸很小,滚筒21整体仍大致沿水平方向设置。滚筒21的内部设有衣物处理腔,用于存放衣物,从而对衣物进行洗涤和脱水。滚筒21的前端设有与衣物处理腔相连通的投放口(图中未示出),箱体10的前端设有与投放口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开口处连接设有门体,通过操作门体,可打开第一开口,从而将衣物依次通过第一开口和投放口投放至衣物处理腔中,进而对衣物进行洗涤和烘干。具体地,门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箱体10的第一开口处。
热风组件30内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蒸发器、冷凝器和风机。其中,在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热风组件30的风机工作,并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连通管路内形成负压,从滚筒21内排出的潮湿气流依次经过蒸发器和冷凝器。潮湿气流首先经过蒸发器,通过蒸发器作用后的气流降温形成冷凝水,以有效地去除气流中的水分并形成干燥气流,经过蒸发器作用后的干燥气流再经过冷凝器加热后形成干燥的热气流,然后在风机的作用下再次进入滚筒21内,从而在热风组件30与滚筒21间形成循环往复的热气流,以用于对衣物进行烘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热风组件30还可以包括风机和加热件,其中,加热件可设于风机的出风端与进风口211的连通管路上,或,设于风机的进风端与出风口221的连通管路上,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热气流。
再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滚筒组件20的出风口221与热风组件30间的连通管路上还设有尘气分离装置,具体地,尘气分离装置可以为气旋分离器40。气旋分离器40用于分离循环气流中的毛屑和灰尘,从而形成不包括毛屑和灰尘的干净气流。当含有毛屑和灰尘的气流以切线方向进入至气旋分离器40的内部的尘气分离通道时,依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旋转运动,由于毛屑和灰尘的质量比气体大,在离心力的作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毛屑和灰尘甩向气旋分离器40的内壁面,与内壁面碰撞后由掉落至气旋分离器40的底部,分离后的干净气流则由气旋分离器40的上部的出口排出。
当衣物处理设备1对衣物进行烘干时,滚筒组件20内夹杂着毛屑和灰尘的气流通过出风口221进入至气旋分离器40内,在气旋分离器40的作用下气流与毛屑和灰尘相分离,分离后的干净气流进入至热风组件30内,在热风组件30的作用下形成热气流并再次通过进风口211进入至滚筒组件20内,从而形成循环热气流并用于对衣物进行烘干,而分离后的毛屑和灰尘则保留至气旋分离器40内,并最终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气旋分离器40的底部,防止毛屑和灰尘随气流共同循环,减少或避免造成风道的堵塞,保证气流循环过程的畅通。
再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21的前端设有投放口,滚筒21的后端设有进风口211,滚筒21的后端设有导风罩50,导风罩50罩设于进风口211的外部,导风罩50与滚筒21的后端面之间形成有与热风组件30相连通的热风道,从而保证热风组件30流出的热气流通过进风口211流入至滚筒21的内部。其中,进风口211包括多个孔装结构,多个孔装结构合围成进风口211。
再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组件20还包括前支撑22,前支撑22设于滚筒21的前端,前支撑22与滚筒21的前端部密封连接并设有出风口221。其中,出风口221可设于前支撑22的顶部。出风口221包括多个孔装结构,多个孔装结构合围成出风口221。将出风口221设于滚筒21前端的前支撑22上,并将进风口211设于滚筒21的后端,能够有效地延长滚筒21内气流的流通路径,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热气流对衣物处理腔中的衣物进行烘干,提高烘干效果。
具体地,前支撑22用于对滚筒21的前端进行支撑定位,对应地,滚筒21的后端同样设有支撑,从而保证滚筒21前后端的受力平衡,保证滚筒21的平稳转动。前支撑22的中心设有与投放口相对设置的开口,从而便于通过开口向衣物处理腔投放或取出衣物。前支撑22套设于滚筒21的前端部并与滚筒21的前端部密封连接,并且滚筒21可相对前支撑22绕自身轴线做旋转运动。其中,前支撑22设于箱体10的内部并相对箱体10固定,因此,将出风口221设于前支撑22的顶部可防止衣物处理设备1在对衣物进行洗涤过程中发生漏水现象,保证衣物处理设备1的可靠运行。
再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旋分离器40设于箱体10的侧壁和滚筒21之间。通过将气旋分离器40设于箱体10的侧壁和滚筒21之间,可以减小气旋分离器40沿竖直方向或沿箱体10的前后方向在箱体10内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衣物处理设备1的整体体积,便于衣物处理设备1的安装和布置。
结合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旋分离器40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气旋部41和分离部42,其中,气旋部41的内部设有尘气分离通道,且尘气分离通道设于滚筒21的轴线的上方,并与热风组件30相连通。
具体地,气旋部41为圆筒状结构,分离部42为圆锥状结构,气旋部41的侧面设有与出风口221相连通的进气管43,气旋部41的顶部设有与热风组件30相连通的出气管44。当对衣物进行烘干时,通过出风口221流出的气流以切线方向进入至气旋部41内,并在气旋部41内形成旋转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气流中夹杂的毛屑和灰尘甩向气旋分离器40的内壁面,与内壁面碰撞后掉落至分离部42内,并沿着分离部42的斜面内壁进一步地掉落,从而实现对毛屑和灰尘的分离效果,而分离后的干净气流则由气旋部41上部的出气管44排入至热风组件30内,并形成循环热气流。其中,将尘气分离通道设于滚筒21的轴线的上方,即将气旋部41设于滚筒21的轴线的上方,能够保证气旋部41沿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空间,从而保证毛屑和灰尘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下落,保证毛屑和灰尘的分离效果。其中,出气管44可插接至气旋部41的内部,且出气管44的进气端可与进气管43的底部相平齐或低于进气管43的底部设置,从而防止从进气管43流入至气旋部41的气流未经分离便通过出气管44直接排出,进一步地保证从进气管43流入至气旋部41的气流形成旋转气流并分离毛屑和灰尘。
再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气旋分离器40的气旋部41设于滚筒21的轴线的上方,为减少箱体10内管路数量和长度的设置,故将热风组件30同样设于箱体10内靠近上方的位置,从而便于与气旋分离器40的出气管44相连通。
再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设备1还包括集尘盒60,集尘盒60设于箱体10的底部,并与分离部42的下端相连通。通过设置集尘盒60,并将集尘60与分离部42的下端相连通,被分离后的毛屑和灰尘能够沿着分离部42的斜面内壁下落至集尘盒60内并收集,从而保证气旋分离器40内时刻具有足够的空间分离毛屑和灰尘。其中,集尘盒60可拆卸地设于箱体10底部,经过一段时间的除毛屑处理后,可对集尘盒60进行拆卸和清理,从而保证集尘盒60具有足够的空间收集毛屑和灰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滚筒组件,所述滚筒组件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分别与所述滚筒组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
尘气分离装置,所述尘气分离装置具有尘气分离通道,所述尘气分离通道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热风组件的连通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件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或与水平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尘气分离通道设置在所述滚筒的轴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件还包括前支撑,所述前支撑设于所述滚筒设有投放口的一端,所述前支撑与所述滚筒的端部密封连接并设有所述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前支撑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与所述投放口相对设置的另一端设有所述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气分离装置为气旋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分离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和所述滚筒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分离器包括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气旋部和分离部,其中,所述气旋部的内部设有所述尘气分离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分离部的下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蒸发器、冷凝器和风机。
CN202320184768.3U 2023-02-03 2023-02-03 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9862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4768.3U CN219862019U (zh) 2023-02-03 2023-02-03 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4768.3U CN219862019U (zh) 2023-02-03 2023-02-03 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2019U true CN21986201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4768.3U Active CN219862019U (zh) 2023-02-03 2023-02-03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2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8583B (zh) 干衣机及去除干衣机内异物的方法
US6016610A (en) Self-cleaning lint trap and gravity assisted lint trap
US9476158B2 (en) Dryer
EP2202350B1 (en) A dryer and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apparatus thereof
US5706588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lint particles in a clothes dryer
EP2403985B1 (en) Heat pump module and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693949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EP3219845B1 (en) Clothes care apparatus with smoke filter
JP3902041B2 (ja) 空気循環路を有する家電機器または衣類乾燥機または洗濯乾燥機
KR101177466B1 (ko) 필터어셈블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건조기
CN219862019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08588213U (zh) 一种封闭式热泵流化床干燥装置
KR20070013449A (ko) 의류건조기기
CN101092784B (zh) 洗涤干燥机
CN1936159A (zh) 衣物干燥装置
CN103938422B (zh) 衣物干燥机
CN215163931U (zh) 干衣机
JP2000329376A (ja) 空気循環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乾燥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アコンシステム
CN219059431U (zh) 一种用于直排式洗烘一体机的排风构造
KR100672299B1 (ko) 건조기용 이물질 채집장치
KR101948918B1 (ko) 건조기
JP2004065428A (ja) 洗濯乾燥機
CN216919773U (zh) 过滤装置、烘干风道及干衣机
KR100672300B1 (ko) 건조기용 이물질 채집장치
TW201915256A (zh) 洗衣乾衣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