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1290U -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1290U
CN219861290U CN202320931737.XU CN202320931737U CN219861290U CN 219861290 U CN219861290 U CN 219861290U CN 202320931737 U CN202320931737 U CN 202320931737U CN 219861290 U CN219861290 U CN 219861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plate
groove
incub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17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宜听
张倩
王琪
朱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ngchuang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ngchuang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ngchuang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ngchuang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17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1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1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1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箱体内壁的一端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高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滑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中部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六个放置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装置,可便于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避免培养皿在放置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并且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可便于使整个培养箱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背景技术
微生物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广泛应用在诸多领域中,微生物在进行培养时,常需要用到培养皿,并需要将培养皿放置入培养箱中以对微生物进行更好的培养。
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这些培养箱在放置培养皿时,不便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使得培养皿在放置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易出现晃动的情况,影响了微生物的培养效果;
其次,这些培养箱的高度多为不可调节的,使得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在放置或取出培养皿时不够便捷,降低了整个培养箱的灵活性。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培养箱在放置培养皿时,不便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以及这些培养箱的高度多为不可调节的,使得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在放置或取出培养皿时不够便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箱体内壁的一端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高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滑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所述滑块的两端均开有卡槽,且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卡槽使用的卡扣;所述放置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中部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且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六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端一侧开有开有放置槽,且放置板的顶端另一侧穿插设有旋钮,所述放置板内开有空腔,所述旋钮的下端延伸至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第二锥齿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支撑杆背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与空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空腔的下内壁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放置槽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且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一固定板使用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弧形板,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成镜像分布,使用时,先通过底板将整个培养箱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处,然后打开箱体上的盖板,再拉动放置装置中支撑板上的把手槽,使支撑板带动滑块在固定杆上的滑槽内进行滑动,直至滑块上的卡槽与滑槽上一侧内壁上的卡扣卡接在一起,此时支撑板就能够被拉出箱体,再将培养皿放置在放置板上的放置槽内,之后旋动旋钮,使旋钮带动空腔内的第一锥齿轮进行旋转,使得第二锥齿轮开始随之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旋转,此时在滑动槽和滑动块的作用下,移动杆就会带动第一固定板在放置槽内进行移动,从而可使第一固定板能够配合第二固定板来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完成固定后,再将支撑板推回至箱体内即可。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长杆,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装置中的长杆固定连接,且长杆的下端高度与底板的下端高度相同,所述长杆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且长杆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长杆内开有驱动腔,所述长杆的顶端中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延伸至竖杆内,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升降杆,所述竖杆的一侧内壁上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下部与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贯穿竖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和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箱体固定连接,当需要对整个培养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可启动升降装置中的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长杆中驱动腔内的主动齿轮进行旋转,使得从动齿轮开始随之进行旋转,在从动齿轮的作用下,第二螺纹杆就会在竖杆内进行旋转,这时在导向槽和导向块的作用下,升降杆就会进行稳定的上下移动并且伸缩杆也会配合升降杆的移动,从而可对整个培养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装置,其中的放置槽用于对培养皿进行放置,并且在其中的旋钮、空腔、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螺纹杆、滑动槽和滑动块的作用下,可使第一固定板能够在放置槽内进行移动,从而可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能够相互配合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使得培养皿在放置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有利于微生物的培养;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在其中的驱动电机、驱动腔、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二螺纹杆、导向槽、导向块、升降杆和伸缩杆的作用下,可便于对箱体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从而可使整个培养箱能够升降到适合工作人员工作的高度位置处,提高了整个培养箱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装置和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板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板;2、放置装置;3、升降装置;4、箱体;5、盖板;6、观察窗;7、固定杆;21、支撑板;22、放置槽;23、放置板;24、把手槽;25、旋钮;26、第一固定板;27、第二固定板;231、第一螺纹杆;232、移动杆;233、第一锥齿轮;234、支撑杆;235、空腔;236、第二锥齿轮;237、滑动块;238、滑动槽;31、长杆;32、竖杆;33、升降杆;34、伸缩杆;35、驱动电机;311、从动齿轮;312、主动齿轮;313、驱动腔;321、第二螺纹杆;322、导向槽;323、导向块;71、滑块;72、滑槽;73、卡扣;7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3,两个升降装置3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箱体4,箱体4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固定杆7远离箱体4内壁的一端开有滑槽72,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1,且高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滑块7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2,滑块71的两端均开有卡槽74,且滑槽7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卡槽74使用的卡扣73;放置装置2包括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两端中部分别与两个滑块71固定连接,且支撑板21的一端开设有把手槽24,支撑板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六个放置板23,放置板23顶端一侧开有开有放置槽22,且放置板23的顶端另一侧穿插设有旋钮25,放置板23内开有空腔235,旋钮25的下端延伸至空腔235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33,第一锥齿轮233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36,第二锥齿轮23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34,且第二锥齿轮23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31,支撑杆234背向第二锥齿轮236的一端与空腔235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31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杆232,移动杆232的一端延伸至放置槽2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6,且放置槽2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一固定板26使用的第二固定板27,使用时,先通过底板1将整个培养箱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处,然后打开箱体4上的盖板5,再拉动放置装置2中支撑板21上的把手槽24,使支撑板21带动滑块71在固定杆7上的滑槽72内进行滑动,直至滑块71上的卡槽74与滑槽72上一侧内壁上的卡扣73卡接在一起,此时支撑板21就能够被拉出箱体4,再将培养皿放置在放置板23上的放置槽22内,之后旋动旋钮25,使旋钮25带动空腔235内的第一锥齿轮233进行旋转,使得第二锥齿轮236开始随之带动第一螺纹杆231进行旋转,此时在滑动槽238和滑动块237的作用下,移动杆232就会带动第一固定板26在放置槽22内进行移动,从而可使第一固定板26能够配合第二固定板27来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完成固定后,再将支撑板21推回至箱体4内即可。
空腔235的下内壁上开有滑动槽238,滑动槽23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37,移动杆232的下端与滑动块237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槽238和滑动块237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杆232的移动更加稳定。
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均为弧形板,且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成镜像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固定板26能够和第二固定板27相互配合使用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
箱体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盖板5,盖板5上设置有观察窗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6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培养过程进行观察。
实施例二:如图4-5所示,升降装置3包括长杆31,长杆3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32,且长杆31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4,长杆31内开有驱动腔313,长杆31的顶端中部连接有驱动电机35,驱动电机35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腔313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12,主动齿轮312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311,从动齿轮3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21,且第二螺纹杆321延伸至竖杆32内,第二螺纹杆321的外表面套接有升降杆33,升降杆33的顶端贯穿竖杆32,升降杆33的顶端和伸缩杆34的伸缩端均与箱体4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装置3的作用下,可便于对整个培养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竖杆32的一侧内壁上开有导向槽322,导向槽322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323,升降杆33的一端下部与导向块323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槽322和导向块323的作用下,使得升降杆33的移动更加稳定。
底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装置3中的长杆31固定连接,且长杆31的下端高度与底板1的下端高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通过底板1将整个培养箱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处,然后打开箱体4上的盖板5,再拉动放置装置2中支撑板21上的把手槽24,使支撑板21带动滑块71在固定杆7上的滑槽72内进行滑动,直至滑块71上的卡槽74与滑槽72上一侧内壁上的卡扣73卡接在一起,此时支撑板21就能够被拉出箱体4,再将培养皿放置在放置板23上的放置槽22内,之后旋动旋钮25,使旋钮25带动空腔235内的第一锥齿轮233进行旋转,使得第二锥齿轮236开始随之带动第一螺纹杆231进行旋转,此时在滑动槽238和滑动块237的作用下,移动杆232就会带动第一固定板26在放置槽22内进行移动,从而可使第一固定板26能够配合第二固定板27来对培养皿进行稳定的固定,完成固定后,再将支撑板21推回至箱体4内即可,当需要对整个培养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可启动升降装置3中的驱动电机35,使驱动电机35带动长杆31中驱动腔313内的主动齿轮312进行旋转,使得从动齿轮311开始随之进行旋转,在从动齿轮311的作用下,第二螺纹杆321就会在竖杆32内进行旋转,这时在导向槽322和导向块323的作用下,升降杆33就会进行稳定的上下移动并且伸缩杆34也会配合升降杆33的移动,从而可对整个培养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3),两个所述升降装置(3)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远离箱体(4)内壁的一端开有滑槽(72),所述滑槽(7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1),且高度位置相同的两个滑块(7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放置装置(2),所述滑块(71)的两端均开有卡槽(74),且滑槽(7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配合卡槽(74)使用的卡扣(73);
所述放置装置(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的两端中部分别与两个滑块(71)固定连接,且支撑板(21)的一端开设有把手槽(24),所述支撑板(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六个放置板(23),所述放置板(23)顶端一侧开有开有放置槽(22),且放置板(23)的顶端另一侧穿插设有旋钮(25),所述放置板(23)内开有空腔(235),所述旋钮(25)的下端延伸至空腔(235)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33),所述第一锥齿轮(233)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36),所述第二锥齿轮(23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34),且第二锥齿轮(23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31),所述支撑杆(234)背向第二锥齿轮(236)的一端与空腔(2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31)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杆(232),所述移动杆(232)的一端延伸至放置槽(2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6),且放置槽(2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配合第一固定板(26)使用的第二固定板(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35)的下内壁上开有滑动槽(238),所述滑动槽(23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37),所述移动杆(232)的下端与滑动块(237)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均为弧形板,且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成镜像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长杆(31),所述长杆(3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32),且长杆(31)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4),所述长杆(31)内开有驱动腔(313),所述长杆(31)的顶端中部连接有驱动电机(35),所述驱动电机(35)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腔(313)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12),所述主动齿轮(312)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311),所述从动齿轮(3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21),且第二螺纹杆(321)延伸至竖杆(32)内,所述第二螺纹杆(321)的外表面套接有升降杆(33),所述升降杆(33)的顶端贯穿竖杆(32),所述升降杆(33)的顶端和伸缩杆(34)的伸缩端均与箱体(4)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32)的一侧内壁上开有导向槽(322),所述导向槽(322)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323),所述升降杆(33)的一端下部与导向块(32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装置(3)中的长杆(31)固定连接,且长杆(31)的下端高度与底板(1)的下端高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观察窗(6)。
CN202320931737.X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Active CN219861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1737.XU CN219861290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1737.XU CN219861290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1290U true CN21986129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1737.XU Active CN219861290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1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41393U (zh) 一种具有实时检测和监测功能的细胞培养箱
CN219861290U (zh) 一种便于放置培养皿的培养箱
CN206923437U (zh) 种子培育设备
CN211255910U (zh) 一种病理学实验用实验细菌培养皿
CN112616572A (zh) 一种白玉菇供养培养装置及供养方法
CN210103966U (zh) 一种新型沉降式多层高效可变温胚胎培养箱
CN113214977B (zh) 一种生物实验室使用恒温摇床
CN211658235U (zh) 一种普外科临床用手术牵拉装置
CN112444618A (zh) 一种糖尿病的检测设备
CN220260726U (zh) 一种单晶硅压力传感器密封工装
CN219793003U (zh) 一种细胞培养用恒温摇床
CN220703715U (zh)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CN220665345U (zh) 一种免疫细胞培植装置
CN116790356A (zh) 一种乳酸菌分离筛选培养装置
CN219861354U (zh) 一种菌种培养装置
CN220221931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保温箱
CN210134125U (zh) 一种病理学细胞病变观察装置
CN213373385U (zh) 一种医用护理车
CN216701993U (zh) 一种临床肾病内科用药品柜
CN218464276U (zh) 一种器材存放装置
CN220333573U (zh) 一种疫苗保温箱
CN219940388U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的面包烘烤装置
CN214032510U (zh) 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20564638U (zh) 一种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CN217297878U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温度的干细胞培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