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6746U -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6746U
CN219856746U CN202321340940.6U CN202321340940U CN219856746U CN 219856746 U CN219856746 U CN 219856746U CN 202321340940 U CN202321340940 U CN 202321340940U CN 219856746 U CN219856746 U CN 219856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ircuit
windshield
conductive
metal resistance
wind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09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圣根
王海彬
倪加虎
董岩
陈成
周如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Auto Parts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Auto Parts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Auto Parts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Auto Parts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09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6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6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6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包括上层玻璃、下层玻璃和位于上层玻璃与下层玻璃之间的PVB膜片,PVB膜片上设置有加热电路;加热电路包括多个金属电阻丝和分别位于金属电阻丝的两端与金属电阻丝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带,两个导电带沿挡风玻璃的边缘设置;导电带包括互相贴合的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两个导电胶带,金属电阻丝的端部位于两层导电胶带之间与两层导电胶带电连接;导电带连接有导线,导线向着挡风玻璃的外部延伸直至部分超出挡风玻璃,导线超出挡风玻璃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头,两个导电带通过电源接头分别接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能够保证加热电路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内表面起雾从物理上面讲就是“凝露”现象,当雨水天气,或者空气比较潮湿时,如果外部温度较低,车内外温差达到一定范围后,车内潮湿的空气碰到玻璃就会冷凝,形成一层雾气或霜。冬季,汽车在室外停放一夜后,玻璃上会结成一层冰霜,若逢雪天,还会有厚厚的积雪,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由于气温降低致使车内外温差大,行车时风挡玻璃内侧常常会雾气蒙蒙,严重影响视线,给驾驶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目前汽车玻璃制造行业为了除霜、除雾,经常会在汽车玻璃上设计金属加热线,让各段金属电阻丝并联或者串联形成回路,然后通过汽车的蓄电池为加热电路通电,使金属加热丝发热以达到除霜除雾的目的。
目前为了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行业内通常会将各段金属电阻丝并联形成加热电路,为了获得各段金属电阻丝并联的效果,需要对每个金属电阻丝的两端进行焊接,由于电阻丝很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出现漏焊、虚焊等焊接缺陷,而加热电路在发生焊接缺陷的位置出现了加热功能失效的情况。
金属电阻丝的焊接缺陷不仅会影响加热电路的加热效果,甚至可能导致玻璃表面加热不均进而引发如玻璃自爆等其它更严重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对金属电阻丝进行焊接时容易出现焊接缺陷的问题导致部分加热功能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能够保证加热电路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包括上层玻璃、下层玻璃和位于所述上层玻璃与所述下层玻璃之间的PVB膜片,所述PVB膜片上设置有加热电路;
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多个金属电阻丝和分别位于所述金属电阻丝的两端与所述金属电阻丝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带,两个所述导电带沿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边缘设置;所述导电带包括互相贴合的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两个导电胶带,所述金属电阻丝的端部位于两层所述导电胶带之间与两层所述导电胶带电连接;
所述导电带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向着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外部延伸直至部分超出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所述导线超出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头,两个所述导电带通过所述电源接头分别接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优选地,多个所述金属电阻丝竖向分布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优选地,多个所述金属电阻丝均布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表面;
两个所述导电带分别位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上端和下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导电带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间距不小于100mm。
优选地,所述导电胶带的厚度设置为0.01-0.03mm。
优选地,所述导电胶带的一面设置为有粘性。
优选地,位于下层的所述导电胶带粘接于所述述PVB膜片的上表面,位于上层的所述导电胶带粘接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导电胶带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金属电阻丝焊接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导电胶带无粘性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电源接头设置为快速接头,与同一个所述导电带相连的所述电源接头的颜色相同;与不同的所述导电带相连的所述电源接头的颜色不同。
优选地,所述导线超出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长度设置为150-200m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上下两片玻璃之间设置有加热电路,导电带设置为上、下两层的结构,金属电阻丝的端部置于两层导电胶带之间能够与导电胶带实现可靠的电连接;位于金属电阻丝两端的导电带和金属电阻丝构成并联的加热电路,两个导电带通过电源接头分别接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当需要启动该加热电路的时候,蓄电池为该加热电路供电,金属电阻丝内产生电流,金属电阻丝发热实现对玻璃的加热效果。
两层导电胶带互相贴合,金属电阻丝的端部置于两层导电胶带之间,因此,在该加热电路中,位于上下层的导电胶带实现了对金属电阻丝端部的包裹效果,从而保证了金属电阻丝与导电胶带之间的可靠电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加热电路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安装有密封条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与密封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层玻璃 2下层玻璃
4密封条 31金属电阻丝
32导电胶带 10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33导线 34电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端、下端、竖向、上层、下层”通常是指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3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包括上层玻璃1、下层玻璃2和位于上层玻璃1与下层玻璃2之间的PVB膜片,PVB膜片上设置有加热电路;
加热电路包括多个金属电阻丝31和分别位于金属电阻丝31的两端与金属电阻丝31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带,两个导电带沿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边缘设置;导电带包括互相贴合的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两个导电胶带32,金属电阻丝31的端部位于两层导电胶带32之间与两层导电胶带32电连接;
导电带连接有导线33,导线33向着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外部延伸直至部分超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导线33超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头34,两个导电带通过电源接头34分别接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在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内设置有加热电路,该加热电路由两个导电带和位于两个导电带之间的多个金属电阻丝31并联形成。金属电阻丝31可以是康铜丝或者钨丝。
导电带包括位于上层的导电胶带32和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金属电阻丝31的端部位于上、下两层导电胶带32之间,上、下两层导电胶带32互相贴合,实现对置于其中的金属电阻丝31端部的包裹效果,在两个导电带的作用下,多个金属电阻丝31实现并联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上层玻璃1和下层玻璃2之间抽真空,加热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使得PVB膜片融化等工艺能够保证两个导电带之间完全贴合,互相贴合的两个导电带对金属电阻丝31端部的包裹保证了金属电阻丝31与导电胶带32的电连解效果,避免出现加热电路失效的情况。
导电带连接有导线33,该导线33的一端能够伸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外部并与电源接头34向连接,电源接头34可以与蓄电池连接为该加热电路提供电源。
导线33可以与导电带的端部相连,也可以与导电带的任意部位相连。导线33只要能够实现与导电带的电连接就可以实现将加热电路接入蓄电池的功能。
一种实施方式为:一个导电带接两个电源接头34,该两个电源接头34接蓄电池的同一极。优选地,电源接头34接于导电带的两端,如图1所示,两个导电带共连接有四个电源接头34,位于同一导电带上的两个电源接头34都接入蓄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另一个导电带上的两个电源接头34接入蓄电池的另一极。
当采用该实施方式时,为了避免与蓄电池接线时出现误接,使得同一导电带上的两个电源接头34分别接入了电源正极和负极,优选地,可以对电源接头34的外形作区别标识,例如,可以对电源接头34做两种颜色进行区分,也可以在电源接头34上标记两种字形进行区分,同一导电带上使用具有相同标记的两个电源接头34。
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导电带接一个电源接头34,两个导电带分别连接两个电源接头34,两个电源接头34分别接入蓄电池的正负极,两个电源接头34不作区分,可以随意的接入蓄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多个金属电阻丝31竖向分布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
多个金属电阻丝31在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内横向排布或者竖向排布都能够实现对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电加热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横向排布的金属电阻丝31在电加热的过程中,会引起挡风玻璃发生较大的光畸变,进而影响驾驶员通过挡风玻璃视物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优选地,将金属电阻丝31竖向分布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能够避免电加热过程中因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发生光畸变而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影响。
在该实施过程中,优选地,多个金属电阻丝31均布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表面;
两个导电带分别位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上端和下端。
根据挡风玻璃的实际大小不等,挡风玻璃的表面大约分布有300-400根金属电阻丝31,这些金属电阻丝31直径非常小,大约为0.018mm–0.033mm,当该加热电路与蓄电池接通后,每个金属电阻丝31都会产生电流,并产生热量,为了避免挡风玻璃表面因受热不均引起的不良反应,需要将多个金属电阻丝31均布于挡风玻璃表面,而且,这些金属电阻丝31之间的间距也需要非常小,相邻两个金属电阻丝31之间的间距大约为5mm,以保证挡风玻璃能够被均匀加热。
两个导电带分别位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上端和下端且在挡风玻璃与整车装配完成后能够被遮盖的位置,以避免影响整车的外观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两个导电带之间设置有间距,间距不小于100mm。
为了避免两个导电带之间发生短路,因此需要设置两个导电带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优选地,两个导电带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mm,一方面可以保证两个导电带之间有效绝缘,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对导电胶带32的用量。
如图2所示,如果两个电源接头34设置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一侧,那么就需要两个电源接头34之间尽可能地靠近。因为整车装配过程中,与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相连的线束一般都会有预留的线束接口位置,而且这些线束的自由长度余量并不多,因此,需要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上的与这些线束配合的接口都能够尽量集中,以便整车装配时线束接口能够顺利配合。
在该实施过程中,优选地,导电胶带32的厚度设置为0.01-0.03mm。
电源接头34需要与整车的线束进行装配,因此电源接头34的位置需要根据整车的装配需要设定,为了装配方便,装配的预留位置通常都会在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侧面。故而,位于上端或者位于下端的导电胶带32都需要沿着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外缘拐弯至侧面再引出导线33。
由于导电胶带32位于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之间,因此,如果导电胶带32的厚度较大将会影响玻璃的厚度,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光学性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导电胶带32需要沿着该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外缘拐弯,因此,需要导电胶带32具有非常好的柔韧性,以便其能够沿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边缘顺利实现折弯。
优选地,导电胶带32的厚度设置为0.01-0.03mm,一方面能够使导电胶带32获得更好的柔韧性,同时也能够避免导电胶带32对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厚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导电胶带32的一面设置为有粘性。
导电胶带32的一面设置为有粘性方便导电胶带32在PVB膜片实现定位。
为了保证金属电阻丝31与导电胶带32的连接效果,还可以将金属电阻丝31焊接于导电胶带32,在焊接金属电阻丝31的过程中,导电胶带32粘在PVB膜片上不能轻易移动将会大大提高焊接的效率和焊接的质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粘接于PVB膜片的上表面,位于上层的导电胶带32粘接于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的上表面。
下层的导电胶带32可以粘接于PVB膜片,上层的导电胶带32有粘性的一面粘接于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上,这样上层的导电胶带32暴露出的外表面就不具有粘性,可以通过按压上层的导电胶带32实现上层与下层的导电胶带32互相贴合的目的,从而确保金属电阻丝31与导电带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金属电阻丝31焊接于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无粘性的一面。
为了保证金属电阻丝31与导电带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可以将金属电阻丝31焊接于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上。
由于相邻两个金属电阻丝31之间的间距非常小,只有5mm,因此通过将金属电阻丝31焊接至位于下层的导电胶带32还能够实现对金属电阻丝31的固定,避免在生产过程中,金属电阻丝31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响加热电路的加热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电源接头34设置为快速接头,与同一个导电带相连的电源接头34的颜色相同;与不同的导电带相连的电源接头34的颜色不同。
当同一导电带连接有超过一个电源接头34时,就需要对电源接头34进行标记,以便能够将一个导电带的电源接头34和了另一个导电带的电源接头34区分开。优选地,可以通过颜色对电源接头34进行标记,属于同一导电带的电源接头34具有相同的颜色,属于不同的导电带的电源接头34具有不同的颜色,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整车装配过程中将同一个导电带的电源接头34别接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而造成的短路危害。
由于通常会将正极标识为红色,负极标识为黑色,因此,可以将电源接头34的颜色设置为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一根导电带的电源接头34使用了红色或者黑色,那么另外一个导电带两端的电源接头34就需要使用另外一种颜色。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导线33超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长度设置为150-200mm。
超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导线33需要连接电源接头34,因此该段导线33要具有一定的长度方便操作。
如图3所示,超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导线33还需要经过密封条4的弯折,而且在电源接头34与整车线束进行装配时,经密封条4弯折后露出的导线33具有一定的长度也更方便整车的装配。
优选地,导线33超出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长度设置为150-200mm,一方面能够保证各项工序方便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导线33的长度过长造成的浪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包括上层玻璃(1)、下层玻璃(2)和位于所述上层玻璃(1)与所述下层玻璃(2)之间的PVB膜片,所述PVB膜片上设置有加热电路;
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多个金属电阻丝(31)和分别位于所述金属电阻丝(31)的两端与所述金属电阻丝(31)电连接的两个导电带,两个所述导电带沿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边缘设置;所述导电带包括互相贴合的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的两个导电胶带(32),所述金属电阻丝(31)的端部位于两层所述导电胶带(32)之间与两层所述导电胶带(32)电连接;
所述导电带连接有导线(33),所述导线(33)向着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外部延伸直至部分超出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所述导线(33)超出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头(34),两个所述导电带通过所述电源接头(34)分别接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金属电阻丝(31)竖向分布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金属电阻丝(31)均布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表面;
两个所述导电带分别位于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上端和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带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间距不小于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带(32)的厚度设置为0.01-0.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带(32)的一面设置为有粘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导电胶带(32)粘接于所述PVB膜片的上表面,位于上层的所述导电胶带(32)粘接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导电胶带(32)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阻丝(31)焊接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导电胶带(32)无粘性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头(34)设置为快速接头,与同一个所述导电带相连的所述电源接头(34)的颜色相同;与不同的所述导电带相连的所述电源接头(34)的颜色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3)超出所述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10)的长度设置为150-200mm。
CN202321340940.6U 2023-05-29 2023-05-29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Active CN219856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0940.6U CN219856746U (zh) 2023-05-29 2023-05-29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0940.6U CN219856746U (zh) 2023-05-29 2023-05-29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6746U true CN219856746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0940.6U Active CN219856746U (zh) 2023-05-29 2023-05-29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6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6679B2 (ja) 電気加熱層を備える透明な板ガラス、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製造プロセス
AU2008220664B2 (en) Transparent glass with heating coating
JP3072657U (ja) 車両用積層ウインドシールド
KR101493577B1 (ko) 가열가능한 코팅을 갖는 투명 창유리,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090039671A (ko) 납땜된 전기 단자 접속부를 갖는 창유리
US8932074B2 (en) Contact making arrangement for conductors provided on flat structures, namely panes of glass
US11440294B2 (en) Heatable glazing
WO2019235266A1 (ja) 端子付き車両用窓ガラス
EP2063685A1 (en) Plastic glazing
CN113709927B (zh) 镀膜加热玻璃
CN219856746U (zh) 具有加热电路的挡风玻璃
KR20010040031A (ko) 앞유리 가열 장치
JP2001048602A (ja) 通電加熱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CZ216594A3 (en) Laminated glazing system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US20210339503A1 (en) Laminated glass for automobiles
CN110271393B (zh) 一种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夹层玻璃
CN221090167U (zh) 一种内表面镀膜加热车辆夹层玻璃
CN220662452U (zh) 用于风窗玻璃的导电接头、风窗玻璃总成及汽车
CN117183497A (zh) 一种内表面镀膜加热车辆夹层玻璃
CN219619059U (zh) 除霜装置
EP3549389A1 (en) Glazing comprising an array of heating wires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7157795A1 (en) Transparent window pane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layer
EP0359369B1 (en) Bus bar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ally heated vision unit
EP4093711A1 (en) Glazing having a coated print por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same
JPH023402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