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9679U - 一种移液吸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液吸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9679U
CN219849679U CN202321021208.2U CN202321021208U CN219849679U CN 219849679 U CN219849679 U CN 219849679U CN 202321021208 U CN202321021208 U CN 202321021208U CN 219849679 U CN219849679 U CN 219849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uction
pipette tip
suction head
hea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12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曹锐华
蔡树衡
翁雨霖
郑镇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Hybribio Ltd
Guangdong Kaipu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Hybribio Ltd
Guangdong Kaipu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Hybribio Ltd, Guangdong Kaipu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i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12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9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9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9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液吸头,包括两端带有开口的倒锥形吸头本体,吸头本体上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连接口,开口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液体吸入口,吸头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液体吸入口一端还设有侧吸入口,侧吸入口与液体吸入口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与吸液仪器配合,克服吸头被粘液堵住、或者吸头被采样刷卡住的不足,并且通过在侧壁上设置若干侧吸入口,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更大的吸样角度,更适用于自动化仪器采样、移液。

Description

一种移液吸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液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液吸头。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疗、药物和蛋白质研究或者血液分析时,经常需要利用移液器在各种设备之间操纵、转移实验样品,具体是利用移液器将一定量体积的液体吸入移液管内。在生物实验中,移液吸头是一种使用量非常大的耗材。移液吸头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人工使用移液吸头和仪器专用移液吸头。
人工使用移液吸头,实验员可以根据样本管实际情况判断最佳的吸样位置,从而手持移液器调整移液吸头的角度和吸液深度,能够克服吸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采样刷堵塞吸头等特殊情况。
而对于仪器专用移液吸头来说,由于仪器固定的操作模式,不能够像实验员那样根据样本管的实际情况调整移液吸头的角度和吸液位置,在吸液时需要将吸头伸入至液体中,若液体中出现凝块等现象时,极易出现吸头被堵塞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定的血液样本,可能具有粘液、样本管内带有采样刷、需要离心后吸取上清液等特性,普通的移液吸头在仪器的固定操作模式下容易出现被粘液堵塞、被采样刷顶住、或者无法吸取上清液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的移液吸头包括吸头端部,其上具有吸液端面,吸液端面设置有吸液口;所述的吸头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口与吸液口相连通。这种移液吸头只是在其端部斜切一个切口,相当于扩大了吸液口的面积,在相接的两个平面上形成一个共同的开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样刷或者粘液等长条状物能够横亘在开孔的两个平面上,因此,仍然容易卡住采样刷或者卡住粘液,从而带出干扰物,影响上清液的吸取。另外,由于设置了截面,导致移液吸头端部的强度不够,端部在触碰到采样刷或者其他干扰物时容易发生弯折,导致吸液口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移液吸头容易被样本中的粘液堵塞,或者被样本管内的采样刷卡住的缺陷,提供一种移液吸头,通过在侧壁上设置备用吸液口,能够与采样仪器配合,克服吸头被粘液堵塞、顶住/卡住采样刷等不足,在HPV样本、血液样本、粘液样本等生物实验自动化仪器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液吸头,包括两端带有开口的倒锥形吸头本体,吸头本体呈管状结构,吸头本体上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连接口,开口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液体吸入口,吸头本体的侧壁上靠近液体吸入口一端还设有侧吸入口,侧吸入口与液体吸入口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吸头本体呈倒锥形,两端带有开口,其中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连接口,使用时,连接口与移液器或者移液装置过盈配合。吸头本体上开口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液体吸入口,使用时,将液体吸入口伸入样本中,通过气压差将目标液体吸入到吸头本体内,以实现液体的转移。与常规的移液吸头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吸头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吸入口,所述侧吸入口设置在靠近液体吸入口的一端。当液体吸入口被样本中的粘液堵住、或者被样本管中的采样刷卡住时,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还可以从侧吸入口被吸入吸头本体上,避免了由于只设置一个液体吸入口被堵塞而影响液体样本的采集和转移的情况。由于侧吸入口与液体吸入口间隔设置,吸头本体的强度不会受影响,在液体吸入口所在的端部触碰到干扰物时不容易发生弯折,避免影响所述移液吸头的吸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侧吸入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侧吸入口和第二侧吸入口,第一侧吸入口和第二侧吸入口沿吸头本体的轴线对称分布。因此,无论吸头本体以任何采样角度进入标本,都可以确保所吸取的液体能够进入到吸头本体内部,为仪器使用提供更好的适配性。
进一步地,液体吸入口为圆形,侧吸入口为三角形或者矩形。圆形的液体吸入口能够使其受到的径向力平衡,液体吸入口不易变形。而侧吸入口为三角形,当然,侧吸入口也可以是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其目的是通过增加吸入口的数量,降低粘液等堵住吸入口的概率。目标液体中通常还包含有大直径的异物,这些异物通常是球状的。将侧吸入口设计成三角形或者矩形,能够将异物挡在外面的同时保持侧吸入口上仍然有能够吸入液体的缝隙,而并非像圆形开孔那样会被完全堵塞住。此外,在相同直径/边长的情况下,三角形的面积是最小的,其次是正方形,而圆形的面积是最大的,因此,将侧吸入口设置成三角形或者矩形,即在同等条件下减小侧吸入口的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大体积异物被吸入移液吸头内的概率。
进一步地,为避免如现有技术所使用的移液吸头那样使吸液口之间相连通,扩大吸液口的面积导致容易卡住采样刷,本实用新型中,侧吸入口与液体吸入口间隔设置,二者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4cm,因此在任一平面上,侧吸入口和液体吸入口都不会形成连通的开口,也就不会卡住采样刷。
进一步地,吸头本体为聚丙烯材质制成,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材质,简称PP,外观透明,密度小。聚丙烯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化学性质稳定,因此适用于应对各种样本。其中,吸头本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共价结合水凝胶层,可以进一步避免液体吸附导致剂量不准确。
进一步地,吸头本体靠近连接口一端为装配腔,装配腔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起部。凸起部沿吸头本体的轴向呈等间距分布,如此设置,凸起部能够用于增大连接口与移液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连接部与移液器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沿装配腔周向设置的凸起部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移液吸头与移液器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液吸头吸取样品的成功率,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吸头本体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内设有滤芯,具体地,吸头本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一道与其轴线平行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末端为卡位部,卡位部与定位槽呈90°设置;过滤器呈圆柱状,其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同数量的凸块,凸块能够卡入定位槽内,使过滤器沿着定位槽移动。当过滤器移动至定位槽末端时,旋转过滤器,使凸块卡入卡位部内,实现过滤器的固定。过滤器的两个平面分别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由金属材料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滤芯设置在两个滤网之间。由于过滤器与吸头本体之间为拆卸式连接,可定期更换过滤器,方便有效保证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当然,需要将液体样本中的固态物(如血红细胞)一起进行吸取时,也可以不设置所述过滤器。
进一步地,滤芯为两级过滤,包括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一级过滤层位于二级过滤层靠近液体吸入口一侧,吸取的液体样本流经滤芯时,先经过一级过滤层进行初滤,再经过二级过滤层进行细滤,液体穿过设置逐级不同材料的滤芯,滤芯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较好,不易发生堵塞。
进一步地,一级过滤层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二级过滤层采用超滤膜制成。活性炭颗粒能够过滤掉液体中的较大颗粒杂质,而超滤膜则能够有效去除液体中的细菌、病毒。设置多级不同材料的滤芯,有效实现对液体样本的过滤,整体的过滤效果较好,使得液体的质量提高,而且较传统滤网使用不容易发生堵塞,为实验提供更好的保障。
进一步地,为方便实验人员读取液体体积,吸头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与吸液仪器配合,克服吸头被粘液堵住、或者吸头被采样刷卡住的不足,并且通过在侧壁上设置若干侧吸入口,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更大的吸样角度,更适用于自动化仪器采样、移液;
2.本实用新型能方便灵活地装卸过滤器,有利于过滤杂质,吸取上清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吸头本体;2-连接口;3-液体吸入口;4-第一侧吸入口;5-第二侧吸入口;6-凸起部;7-过滤器;701-定位槽;702-卡位部;703-凸块;704-滤网;8-滤芯;801-一级过滤层;802-二级过滤层;9-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液吸头,包括倒锥形的吸头本体1,吸头本体1呈管状结构,其两端带有开口,其中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连接口2,开口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液体吸入口3。使用时,连接口2与移液器的接口过盈配合,所述移液器可以是手持式移液器,也可以是自动化控制的移液设备,移液器移动使液体吸入口3伸入样本管中的样本液面以下,通过气压差将目标液体吸入到吸头本体1内。
为了解决单一吸液口容易被堵塞的不足,本实施例中,吸头本体1的侧壁上靠近液体吸入口3一端还设有两个侧吸入口,分别为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沿吸头本体1的轴线对称分布。因此,无论吸头本体1以任何采样角度进入标本,都可以确保所吸取的液体能够进入到吸头本体1内部。当液体吸入口3被样本中的粘液堵住、或者被样本管中的采样刷卡住时,所要吸取的液体样本还可以从第一侧吸入口4或者第二侧吸入口5被吸入吸头本体1内,避免了由于只设置一个液体吸入口3被堵塞而影响液体样本的采集和转移的情况。第一侧吸入口4或者第二侧吸入口5与液体吸入口3间隔设置,因此,吸头本体1的强度不会受影响,在液体吸入口3所在的端部触碰到干扰物时不容易发生弯折,避免影响所述移液吸头的吸液效果。
更进一步的,第一侧吸入口4或者第二侧吸入口5与液体吸入口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mm,彼此间隔设置可以保证吸头本体1的强度。同时,在任一平面上,第一侧吸入口4或者第二侧吸入口5和液体吸入口3之间都不会形成连通的开口,也就不会卡住采样刷。
实施例二:
参阅图1或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液吸头,包括倒锥形的吸头本体1,吸头本体1呈管状结构,其两端带有开口,其中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连接口2,开口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液体吸入口3。使用时,连接口2与移液器的接口过盈配合,所述移液器可以是手持式移液器,也可以是自动化控制的移液设备,移液器移动使液体吸入口3伸入样本管中的样本液面以下,通过气压差将目标液体吸入到吸头本体1内。吸头本体1的侧壁上靠近液体吸入口3处还设有两个侧吸入口,分别为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沿吸头本体1的轴线对称分布。同时,为了方便实验人员读取吸取的液体体积,吸头本体1上设置有刻度9,所述刻度9是由不溶于水或者有机溶剂的油墨印制在吸头本体1的外壁上,设于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之间。当然,刻度9也可以是直接刻制在吸头本体1侧壁上的,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均为现有常用的技术手段。
本实施例所述的吸头本体1为聚丙烯材料制成,也就是行业内常见的、俗称为PP材质,吸头本体1外观透明,方便实验人员检查液体的吸入量。聚丙烯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化学性质稳定,因此适用于应对各种样本。
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液吸头克而用于提取全血DNA等生物样本。例如,首先将吸头本体1与移液器过盈连接,再将所述吸头本体1伸进采血管底部,搅拌、吸取采血管中解冻后呈粘稠或凝块状的全血,进行后续实验。
又如,将吸头本体1伸进离心管底部,轻轻地吸取离心管中的唾液样本到所需的相应的容器或冻存管中,用作提取生物体DNA。
再如,所述移液吸头还可用于农杆菌二次活化中接菌。具体地,将存于-80℃的农杆菌在培养的固体培养中活化并长出单菌落后,用灭菌后的所述移液吸头蘸取一个单菌落,然后将单菌落送进已培养的盛放于30ml、50ml或100ml的锥形瓶的培养基中吹打几次,完成二次活化接菌过程。
吸头本体1靠近连接口2一端为装配腔,装配腔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起部6。凸起部6沿吸头本体1的轴向呈等间距分布,如此设置,凸起部6能够用于增大连接口2与移液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连接口2与移液器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沿装配腔周向设置的凸起部6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移液吸头与移液器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移液吸头吸取样品的成功率,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三:
如图2或者图3所示,为了更方便地吸取样本中的上清液,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吸头本体1内部可拆卸地设置了过滤器7,具体为,吸头本体1内壁上设有两道与其轴线平行的定位槽701,定位槽701相对设置,定位槽701的末端为卡位部702,卡位部702与定位槽701呈90°设置,并且,两道定位槽701各自的卡位部702朝向相反方向。过滤器7呈圆柱状,其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定位槽701卡接的凸块703,凸块703能够卡入定位槽701内,使过滤器7沿着定位槽701移动。当过滤器7移动至定位槽701末端时,旋转过滤器7,使凸块703卡入卡位部702内,实现过滤器7的固定。由于过滤器7与吸头本体1之间为拆卸式连接,可定期更换过滤器7,方便有效保证过滤器7的过滤效果。
过滤器7的两个平面分别设置了滤网704,所述滤网704由与吸头本体1相同的聚丙烯材质制成,两个滤网704之间设置了滤芯8。所述滤芯8为两级过滤结构,包括一级过滤层801和二级过滤层802,一级过滤层801位于二级过滤层802靠近液体吸入口3一侧,吸取的液体样本流经滤芯8时,先经过一级过滤层801进行初滤,再经过二级过滤层802进行细滤。液体穿过设置逐级不同材料的滤芯8,滤芯8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较好,不易发生堵塞。一级过滤层801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二级过滤层802采用超滤膜制成。活性炭颗粒能够过滤掉液体中的较大颗粒杂质,而超滤膜则能够有效去除液体中的细菌、病毒。设置多级不同材料的滤芯8,有效实现对液体样本的过滤,整体的过滤效果较好,而且较传统滤网使用不容易发生堵塞,为实验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液吸头,包括两端设有开口的倒锥形吸头本体(1),吸头本体(1)上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连接口(2),开口直径较小的一端为液体吸入口(3),其特征在于,吸头本体(1)的侧壁上靠近液体吸入口(3)一端还设有侧吸入口,侧吸入口与液体吸入口(3)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入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第一侧吸入口(4)和第二侧吸入口(5)沿吸头本体(1)的轴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液体吸入口(3)为圆形,侧吸入口为三角形或者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侧吸入口与液体吸入口(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4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吸头本体(1)为聚丙烯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吸头本体(1)靠近连接口(2)一端为装配腔,装配腔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凸起部(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吸头本体(1)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器(7),过滤器(7)内设有滤芯(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滤芯(8)包括一级过滤层(801)和二级过滤层(802),一级过滤层(801)位于二级过滤层(802)靠近液体吸入口(3)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一级过滤层(801)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二级过滤层(802)采用超滤膜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吸头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9)。
CN202321021208.2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移液吸头 Active CN219849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208.2U CN21984967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移液吸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1208.2U CN21984967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移液吸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9679U true CN21984967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1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1208.2U Active CN21984967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移液吸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9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87164B1 (en) A filter element for use in separation of biomaterials from solid contaminants
US20190201889A1 (en) Aspiration-free well plate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3734293A1 (en) Piston of nucleic acid extracting cartridge
CN219849679U (zh) 一种移液吸头
WO2004043601A1 (en) Test tube with insert
CN207913815U (zh) 移液器枪头
CN218475122U (zh) 一种血液过滤装置
CN210741973U (zh) 一种快速过滤尿沉渣的尿检管
CN115029210A (zh) 一种一步法封闭式核酸快速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CN210037309U (zh) 一种样品采集装置及用于对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的试剂盒
CN207667672U (zh) 一种移液枪头
CN217140444U (zh) 一种配合注射泵使用的高精度移液适配头
CN217431080U (zh) 一种用于蛋白沉淀的免离心过滤组件
CN111413186A (zh) 一种血液分离定量加样器
CN208414380U (zh) 生物载体装置
JP5378957B2 (ja) 濾過装置
CN209791588U (zh) 组织培养液换液管
CN216847834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6387081U (zh) 试剂盒及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4667729U (zh) 双过滤定量生物样本采集器
CN216322014U (zh) 微量移液器的简易装置
CN219308163U (zh) 一种针式过滤装置及其针式过滤器
CN209584204U (zh) 一种实验室用核酸提取仪器
CN212418338U (zh) 一种离心机适配的多孔板液体处理装置
CN217447804U (zh) 一种采血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