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8614U -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8614U
CN219848614U CN202321230547.1U CN202321230547U CN219848614U CN 219848614 U CN219848614 U CN 219848614U CN 202321230547 U CN202321230547 U CN 202321230547U CN 219848614 U CN219848614 U CN 219848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fixed
cylind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05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其林
俞林明
孙荣林
俞聪儒
裘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Huanxing Sludge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Huanxing Sludg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Huanxing Sludge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Huanxing Sludge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05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8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8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8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内筒的一端通过导流板固定在外筒上;内筒的上端固定在隔板上,隔板上设有多个滤袋;导流板、内筒、外筒及隔板围合成一侧开口的离心通道;离心通道连接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靠近导流板设置且与外筒固定连接;外筒的上端连接有出烟管,出烟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通过离心通道的设置,烟气通过离心通道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可将大部分粉末状泥甩出至外筒内壁上,可有效降低后期滤袋的过滤压力;且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没有正对滤袋,可有效降低对前排滤袋的损伤,提高滤袋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布袋除尘装置是污泥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过滤烟气中的粉末状泥。现有的污泥处理系统中的烟气通道直面布袋除尘装置的布袋,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前排的布袋受到烟气的冲击,容易出现破损,从而影响过滤效果,同时前排的布袋实用寿命较低,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袋除尘装置,通过离心通道的设置,烟气通过离心通道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可将大部分粉末状泥甩出至外筒内壁上,可有效降低后期滤袋的过滤压力;且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没有正对滤袋,可有效降低对前排滤袋的损伤,提高滤袋使用寿命,通过导流板的作用可使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继续沿内筒内壁流动,将烟气更加均匀分向多个滤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内筒的一端通过导流板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
所述内筒的下端固定在外筒的底面上,内筒的上端固定在隔板上,隔板上套接并固定有多个矩形阵列设置的布袋套座,滤袋的上端插套并固定在布袋套座上;
所述导流板、内筒的外壁、外筒的内壁和底面及隔板围合成一侧开口的离心通道;所述离心通道连接有进烟管道,进烟管道靠近导流板设置且与外筒固定连接;
所述外筒的上端连接有出烟管,出烟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风机的吸引作用,烟气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到离心通道,烟气沿离心通道流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粉末状泥因为质量较大被甩到外筒内壁上,通过离心通道的作用可将大部分粉末状泥进行离析,可降低后续滤袋的过滤负担;
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没有直面滤袋,可降低对滤袋的冲击,降低对滤袋的损伤,可提高滤袋的使用寿命,然后通过滤袋的过滤作用,粉末状泥被滤袋过滤,其他其他则从滤袋内部向上流动,然后从出烟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烟通道靠近内筒的一端固定有导风板,导风板与内筒的外壁相切设置,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烟通道的内壁和内筒的外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风板可对进油通道进入到离心通道内的烟气进行导向,降低进入到离心通道正对内筒外壁时遇到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通过多个支撑柱与外筒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座可增强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远离进烟通道的几个支撑柱内部成型有高压气腔,支撑柱的外壁上成型有多个与高压气腔相通的出气小孔,出气小孔斜向外筒的内壁设置;
所述高压气腔连接有支气管,同一列的多个支气管伸出到外筒的外出与主气管连接,主气管通过阀门等与高压气源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过一段时间,阀门打开,高压气源进入到主气管,主气管的高压其他通过支气管进入到高压气腔内,然后从出气小孔喷射而出,从出气小孔喷射而出的高压其他将积聚在外筒内壁上的粉末状泥垂落,可有效防止泥积聚在外筒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滤袋的上方设有一个高压气喷头,高压气喷头固定在高压气管上,高压气管固定在外筒内且位于隔板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隔一段时间高压气喷筒对滤袋内部喷射高压气体,可对滤袋进行反向冲洗,使积聚在滤袋上的泥脱落,提高滤袋的过滤效率。
通过离心通道的设置,烟气通过离心通道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可将大部分粉末状泥甩出至外筒内壁上,可有效降低后期滤袋的过滤压力;
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没有正对滤袋,可有效降低对前排滤袋的损伤,提高滤袋使用寿命,通过导流板的作用可使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继续沿内筒内壁流动,将烟气更加均匀分向多个滤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布袋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关于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关于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外筒; 100、离心通道;
20、内筒;
30、导流板;
40、隔板;41、布袋套座;42、滤袋;
50、进烟管道;
60、导风板;
70、支撑柱;701、高压气腔;702、出气小孔;71、支气管;72、主气管;
81、高压气喷头;82、高压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2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外筒10和内筒20,所述内筒20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内筒20的一端通过导流板30固定在外筒10的内壁上;
所述内筒20的下端固定在外筒10的底面上,内筒20的上端固定在隔板40上,隔板40上套接并固定有多个矩形阵列设置的布袋套座41,滤袋42的上端插套并固定在布袋套座41上;
所述导流板30、内筒20的外壁、外筒10的内壁和底面及隔板40围合成一侧开口的离心通道100;所述离心通道100连接有进烟管道50,进烟管道50靠近导流板30设置且与外筒10固定连接;
所述外筒10的上端连接有出烟管90,出烟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
通过引风机的吸引作用,烟气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到离心通道,烟气沿离心通道流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粉末状泥因为质量较大被甩到外筒内壁上,通过离心通道的作用可将大部分粉末状泥进行离析,可降低后续滤袋的过滤负担;
从离心通道出来的烟气没有直面滤袋,可降低对滤袋的冲击,降低对滤袋的损伤,可提高滤袋的使用寿命,然后通过导流板的作用烟气沿内筒内壁流动,可使烟气更加均匀的通过各个滤袋进行过滤;
然后通过滤袋的过滤作用,粉末状泥被滤袋过滤,其他其他则从滤袋内部向上流动,然后从出烟管排出。
所述进烟通道50靠近内筒20的一端固定有导风板60,导风板60与内筒20的外壁相切设置,所述导风板6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烟通道50的内壁和内筒20的外壁上。
导风板可对进油通道进入到离心通道内的烟气进行导向,降低进入到离心通道正对内筒外壁时遇到的阻力。
所述内筒20通过多个支撑柱70与外筒10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座可增强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远离进烟通道50的几个支撑柱70内部成型有高压气腔701,支撑柱70的外壁上成型有多个与高压气腔701相通的出气小孔702,出气小孔702斜向外筒10的内壁设置;
所述高压气腔701连接有支气管71,同一列的多个支气管71伸出到外筒10的外出与主气管72连接,主气管通过阀门等与高压气源连接。
每过一段时间,阀门打开,高压气源进入到主气管,主气管的高压其他通过支气管进入到高压气腔内,然后从出气小孔喷射而出,从出气小孔喷射而出的高压其他将积聚在外筒内壁上的粉末状泥垂落,可有效防止泥积聚在外筒内壁上。
每个滤袋42的上方设有一个高压气喷头81,高压气喷头81固定在高压气管82上,高压气管82固定在外筒10内且位于隔板40的上方。
每隔一段时间高压气喷筒对滤袋内部喷射高压气体,可对滤袋进行反向冲洗,使积聚在滤袋上的泥脱落,提高滤袋的过滤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外筒(10)和内筒(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0)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内筒(20)的一端通过导流板(30)固定在外筒(10)的内壁上;
所述内筒(20)的下端固定在外筒(10)的底面上,内筒(20)的上端固定在隔板(40)上,隔板(40)上套接并固定有多个矩形阵列设置的布袋套座(41),滤袋(42)的上端插套并固定在布袋套座(41)上;
所述导流板(30)、内筒(20)的外壁、外筒(10)的内壁和底面及隔板(40)围合成一侧开口的离心通道(100);所述离心通道(100)连接有进烟管道(50),进烟管道(50)靠近导流板(30)设置且与外筒(10)固定连接;
所述外筒(10)的上端连接有出烟管(90),出烟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通道(50)靠近内筒(20)的一端固定有导风板(60),导风板(60)与内筒(20)的外壁相切设置,所述导风板(6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进烟通道(50)的内壁和内筒(20)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0)通过多个支撑柱(70)与外筒(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进烟通道(50)的几个支撑柱(70)内部成型有高压气腔(701),支撑柱(70)的外壁上成型有多个与高压气腔(701)相通的出气小孔(702),出气小孔(702)斜向外筒(10)的内壁设置;
所述高压气腔(701)连接有支气管(71),同一列的多个支气管(71)伸出到外筒(10)的外出与主气管(7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滤袋(42)的上方设有一个高压气喷头(81),高压气喷头(81)固定在高压气管(82)上,高压气管(82)固定在外筒(10)内且位于隔板(40)的上方。
CN202321230547.1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Active CN219848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0547.1U CN219848614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0547.1U CN219848614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8614U true CN219848614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0547.1U Active CN219848614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8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19897A (en) Air filter assembly including an improved jet pump cleaning apparatus
CN201295574Y (zh) 沉流式滤筒除尘器
CN201008537Y (zh)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CN219848614U (zh)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CN112870899A (zh) 一种带内置旋风的袋式除尘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10397825U (zh) 带滤尘功能的单向阀
KR20160052254A (ko) 백필터 탈진용 분사노즐
CN101190116A (zh)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CN201064420Y (zh) 吸尘器两级旋风储尘筒
US20020100261A1 (en) Plate venturi for a dust collector filter cleaning system
CN210699363U (zh) 一种水膜除尘器
CN212225418U (zh) 一种旋风式自清洁空滤器
CN106861315B (zh) 一种高温膜除尘组件及高温膜除尘器
CN211435406U (zh) 气液截流装置
CN210584094U (zh) 一种进风均匀的支撑型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CN209885425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20194378U (zh) 一种低阻文丘里除尘器
CN207950908U (zh) 使用多级直流旋风分离器组合阵列的除尘装置
CN206951667U (zh) 用于高温蒸汽清洁机的清洁刷组件
CN111298530A (zh) 一种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设备
CN219209438U (zh) 反吹脉冲布袋旋风一体式除尘器
CN220346156U (zh) 一种碳捕捉工业园区空气净化装置
CN208340950U (zh) 一种高效率的自动清洗静电除尘器
CN212757889U (zh) 一种除尘系统管道
CN108815976A (zh) 一种窑炉烟气除尘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