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8310U -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8310U
CN219848310U CN202321200870.4U CN202321200870U CN219848310U CN 219848310 U CN219848310 U CN 219848310U CN 202321200870 U CN202321200870 U CN 202321200870U CN 219848310 U CN219848310 U CN 219848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pipe
conveying pipe
grit chamber
gr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08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鸿祥
杜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08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8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8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8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包括沉砂池、清水池、输泥管、绞龙输送机构、排泥管和压滤机。其中,所述沉砂池的上部侧壁上具有进水口和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清水池连通。所述输泥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直管,其竖向设置在沉砂池中,输泥管的下端位于沉砂池的锥形底部中。所述输泥管的上端位于沉砂池的上端口上方。所述绞龙输送机构设置在输泥管中。所述排泥管位于沉砂池的顶壁外部,该排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泥管的侧壁上且两者管腔连通,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滤机连通。上述的处理装置具有排泥时对沉沙池内的污水扰动小的特点,从而在排泥期间不会造成污水处理流程的中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沉砂装置在污水、净水处理中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于去除水中自重较大,能自然沉降的较大粒径砂粒或颗粒,污水经过格栅截留大块的悬浮物和悬浮有机物后,再经过沉砂池去除沙粒等颗粒物,降低污水中的固体物浓度,从而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工序的负荷,提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沉积在沉砂装置底部的含沙污泥等需要定期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除,以保持沉砂装置正常运行。目前,大部分沉砂装置清除污泥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泵体进行抽吸,这种方式会使排出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废水,而且对废水扰动剧烈,影响出水质量,导致排泥期间通常停止污水的沉沙处理,导致污水处理流程中断,影响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具有排泥时对沉沙池内的污水扰动小的特点,从而在排泥期间不会造成污水处理流程的中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包括:沉砂池、清水池、输泥管、绞龙输送机构、排泥管和压滤机。其中:所述沉砂池的上部侧壁上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对侧的沉砂池侧壁上具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清水池连通。所述输泥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直管,其竖向设置在沉砂池中,输泥管的下端位于沉砂池的锥形底部中,且输泥管的下端与沉砂池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输泥管的上端位于沉砂池的上端口上方。所述绞龙输送机构设置在输泥管中,以将沉砂池内底部的污泥层沿着输泥管向上输送。所述排泥管位于沉砂池的顶壁外部,该排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泥管的侧壁上且两者管腔连通,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滤机连通,以将污泥排到压滤机中进行脱水。
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管倾斜设置,且该排泥管与输泥管连接的一端为较高端,该排泥管与压滤机连接的一端为较低端,以提高排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绞龙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螺旋叶片。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输泥管的顶壁外表面上,所述转轴竖向设置在输泥管中,且所述转轴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转轴上,且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位于输泥管的下端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沉砂池的底部上,提高转轴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输泥管的外壁通过固定架与沉砂池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将输泥管悬空固定在沉砂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为条状板,其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沉砂池的内侧壁上。所述输泥管穿过通孔且两者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泥管的侧壁上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支撑在通孔周围的固定架上表面上,且限位块与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和固定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方面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能够利用所述输泥管和绞龙输送机构的配合可方便、快速地将沉降在沉砂池底部的污泥匀速出去,这种排泥方式更加温和,对沉砂池上层的清水扰动小。同时,由于所述输泥管只有底端和沉砂池的内部直接连通,在排泥过程中对沉砂池上层的清水扰动很小,从而可以在排泥期间不间断地进行污水的沉沙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排出后的污泥进入所述压滤机形成滤饼和滤液,实现固液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下列实施例中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下列实施例中沉砂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列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列实施例中输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代表:1、沉砂池,2、清水池,3、输泥管,4、绞龙输送机构,5、排泥管,6、压滤机,7、固定架,8、通孔,9、限位块,10、紧固件,101、进水口,102、溢流口,401、驱动电机,402、转轴,403、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示例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包括:沉砂池1、清水池2、输泥管3、绞龙输送机构4、排泥管5和压滤机6。其中:所述沉砂池1竖向设置,其上部侧壁上具有进水口101,所述进水口101对侧的沉砂池侧壁上具有溢流口102,所述溢流口与清水池2连通。污水经过所述进水口101进入沉砂池1中后,其中的沙粒、污泥等固体颗粒物自然沉降至沉砂池1的锥形底部,上部清水从所述溢流口102溢流进入清水池2中。
所述输泥管3是一根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直管,其竖向设置在沉砂池1中,且该输泥管3的外壁通过固定架7与沉砂池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将输泥管3悬空固定在沉砂池1中。所述输泥管3的下端位于沉砂池1的锥形底部中,且输泥管3的下端与沉砂池1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输泥管3的上端位于沉砂池1的上端口上方。所述排泥管5位于沉砂池1的顶壁外部,该排泥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泥管3的侧壁上且两者管腔连通,所述排泥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滤机6连通,以将污泥排到压滤机6中进行脱水。
所述绞龙输送机构4设置在输泥管3中,参考图2,所述绞龙输送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01、转轴402和螺旋叶片40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401固定在输泥管3的顶壁外表面上,所述转轴402竖向设置在输泥管3中,且所述转轴402的上端与驱动电机401的电机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403固定在转轴402上,且所述螺旋叶片403的下端位于输泥管3的下端口下方。通过所述驱动电机401带动转轴402和螺旋叶片403转动,将沉积在所述沉砂池1底部的污泥等沿着输泥管3向上输。利用所述输泥管3和绞龙输送机构4的配合可方便、快速地将沉降在沉砂池1底部的污泥匀速出去,这种排泥方式更加温和,对沉砂池1上层的清水扰动小。同时,由于所述输泥管3只有底端和沉砂池1的内部直接连通,输泥管3的顶端位于沉砂池1的上方,从而在将污泥从沉砂池1底部运输至输泥管3的上端并排入排泥管5的整个过程与沉砂池1上层的清水隔绝,从而在排泥过程中对沉砂池1上层的清水扰动很小,从而可以在排泥期间不间断地进行污水的沉沙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排出后的污泥进入所述压滤机6形成滤饼和滤液,实现固液分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上述实施例示例的所述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泥管5倾斜设置,且该排泥管5与输泥管3连接的一端为较高端,该排泥管5与压滤机6连接的一端为较低端。所述排泥管5的倾斜角度(即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30~50°之间,倾斜设置的所述排泥管5便于污泥利用自重向下滑动,从而提高排泥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示例的所述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中,所述转轴40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沉砂池1的底部上,提高转轴402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上述实施例示例的所述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中,所述固定架7为条状板,其中心处具有通孔8。所述固定架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沉砂池1的内侧壁上,所述输泥管3穿过通孔8,且输泥管3的外壁与通孔8之间焊接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输泥管3悬空固定在沉砂池1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4,上述实施例示例的所述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中,所述输泥管3的侧壁上具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支撑在通孔8周围的固定架7上表面上,所述限位块9和固定架7通过紧固件1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10为螺栓和螺母,以便于所述输泥管3的安装、维护等。同时所述限位块9有助于将输泥管3更好地固定在固定架7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砂池、清水池、输泥管、绞龙输送机构、排泥管和压滤机;其中:所述沉砂池的上部侧壁上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对侧的沉砂池侧壁上具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清水池连通;所述输泥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直管,其竖向设置在沉砂池中,输泥管的下端位于沉砂池的锥形底部中,且输泥管的下端与沉砂池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输泥管的上端位于沉砂池的上端口上方;所述绞龙输送机构设置在输泥管中;所述排泥管位于沉砂池的顶壁外部,该排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泥管的侧壁上且两者管腔连通,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滤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倾斜设置,且该排泥管与输泥管连接的一端为较高端,该排泥管与压滤机连接的一端为较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的倾斜角度在30~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和螺旋叶片;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输泥管的顶壁外表面上,所述转轴竖向设置在输泥管中,且所述转轴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转轴上,且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位于输泥管的下端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沉砂池的底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管的外壁通过固定架与沉砂池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将输泥管悬空固定在沉砂池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为条状板,其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沉砂池的内侧壁上;所述输泥管穿过通孔且两者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管的侧壁上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支撑在通孔周围的固定架上表面上,且限位块与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和固定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CN202321200870.4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848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0870.4U CN21984831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0870.4U CN21984831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8310U true CN219848310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0870.4U Active CN219848310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8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1295U (zh) 污水沉淀处理系统
CN201283252Y (zh) 高浊度过滤器
KR101302269B1 (ko) 하이드로싸이클론 농축장치
CN205461179U (zh) 一种沉淀池
CN211215793U (zh) 一种高效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CN219848310U (zh) 一种市政污水沉砂处理装置
CN113521808A (zh) 自来水尾水处理新工艺
CN217297496U (zh) 一种污水除砂装置
CN202036828U (zh) 带棱锥底的矩形栅隔式强制排泥快速沉降器
CN210711079U (zh) 一种管道清洗污水处理设备
CN214160067U (zh) 一种可处理压裂返排液的卧式离心机
CN211471161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多级处理设备
CN211170340U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高悬浮废水处理装置
CN208632333U (zh) 高效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109305734B (zh) 蓝藻水华应急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方法
CN20851195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污泥排放装置
CN207980540U (zh) 一种工业废水沉淀离心净化处理系统
CN208594107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降污泥的清理装置
CN219983984U (zh) 一种便于污泥排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6219287U (zh) 一种预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柱塞式筛网过滤装置
CN206198830U (zh) 一种新型污水过滤机
CN111632411A (zh) 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污泥清理装置
CN215250224U (zh) 一种新型超磁分离重金属污水系统
CN220502728U (zh) 一种改进型气浮池
CN219326673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