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7095U -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7095U
CN219847095U CN202320912385.3U CN202320912385U CN219847095U CN 219847095 U CN219847095 U CN 219847095U CN 202320912385 U CN202320912385 U CN 202320912385U CN 219847095 U CN219847095 U CN 219847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st
fixing belt
air bag
inlet pip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23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燕霞
曾志梅
梁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9123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7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7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7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包括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的固定带,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气囊,固定带的外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固定带的外侧连接有排气阀,排气阀与气囊连通,固定带上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护垫。通过气囊的设置,在利用魔术贴将固定带绑在患者身体上后,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从而达到对患者身体施加压力达到调节松紧度的目的,无需将魔术贴撕开再粘贴进行多次尝试调节松紧度,使用方便,并且气囊为缓慢膨胀,对患者身体的压力逐渐上涨,当松紧度合适时停止充气即可,从而达到精准调节松紧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背景技术
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在进行心脏开胸术后常规需要使用胸带进行固定,减轻疼痛以及促进胸骨愈合,胸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临床根据经验判断松紧度,且材质不同,胸带压力不同,现有胸带多采用魔术贴粘贴绑紧,在调节松紧度时通常需要将魔术贴撕开再粘贴进行多次尝试,不方便使用,且难以做到精准调节松紧度,并且患者在活动时胸带容易向上移位,腋窝处有压力性损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可能够精准调节松紧度,且避免腋窝处受损的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包括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的固定带。
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气囊,固定带的外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固定带的外侧连接有排气阀,排气阀与气囊连通。
固定带上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护垫。
由此可见,通过气囊的设置,在利用魔术贴将固定带绑在患者身体上后,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从而达到对患者身体施加压力达到调节松紧度的目的,无需将魔术贴撕开再粘贴进行多次尝试调节松紧度,使用方便,并且气囊为缓慢膨胀,对患者身体的压力逐渐上涨,当松紧度合适时停止充气即可,从而达到精准调节松紧度的目的,并且通过护垫的设置,其对患者的腋下进行防护,防止患者活动时固定带上下移动对腋下造成挤压。
进一步的,固定带一侧的上端连接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的端部均与固定带的另一侧表面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
通过肩带的设置,可在患者活动时减少固定带上下移动的情况,提高对胸骨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气囊的表面设置有缺口,固定带的表面位于缺口处设置有通孔,且气囊充气后的厚度为1-2cm之间。
由于心脏开胸术后一般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在佩戴固定胸带时导致胸管直接压在胸带下方,有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同时不利于直接观察伤口引流管出口处,因此通过通孔的设置可将胸腔引流管从通孔处穿出,避免皮肤受压,方便观察。
进一步的,固定带的内侧设置有棉布层,棉布层设置在气囊的外侧,棉布层的形状与气囊相适应。
通过棉布层的设置,可避免气囊直接与皮肤接触,提高透气性,增加佩戴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固定带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
通过将固定带设为倒梯形结构,以减少上部过紧而下部仍比较松的情况。
进一步的,进气管与负压球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在通过负压球为气囊充气并调节好松紧度后,可将负压球的连接管与进气管之间拆卸,且负压球可重复使用,无需每个固定带均配置有负压球,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固定带的外侧靠近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备用魔术贴,两个备用魔术贴为上下设置。
位于上侧的备用魔术贴可标注心包,位于下侧的备用魔术贴标注纵隔,可以固定穿出来的引流管,还可以明确两根引流管的引流位置。
进一步的,固定带的外侧安装有挂钩,挂钩设置在护垫的下方且靠近备用魔术贴的一侧。
通过挂钩的设置,可用于悬挂收集引流液的引流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和棉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固定带;101、气囊;102、进气管;103、负压球;104、排气阀;105、护垫;200、肩带;300、缺口;301、通孔;400、棉布层;500、备用魔术贴;501、挂钩。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包括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的固定带100。
固定带100的内侧设置有气囊101,固定带100的外侧连接有进气管102,进气管102的一端与气囊101连通,进气管102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03,固定带100的外侧连接有排气阀104,排气阀104与气囊101连通。
固定带100上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护垫105。
患者在使用时,先将固定带100的一端放置在身体的侧面位于腋下附近处,并使两个护垫105分别处在患者的两侧腋下位置进行防护,随后将固定带100的另一端绕过身体并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此时气囊101处在患者的前胸位置,随后不断按压负压球103为气囊101内部充气,使其膨胀并压紧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直至松紧度调节至最佳位置时停止往负压球103内充气即可,待使用完将固定带100拆下后,可通过排气阀104对气囊101进行泄压,方便下次使用。
具体的,固定带100一侧的上端连接有两个肩带200,两个肩带200的端部均与固定带100的另一侧表面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通过肩带200的设置,可在患者活动时减少固定带100上下移动的情况,提高对胸骨的固定效果。
具体的,气囊101的表面设置有缺口300,固定带100的表面位于缺口300处设置有通孔301,且气囊充气后的厚度为1-2cm之间,由于心脏开胸术后一般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在佩戴固定胸带时导致胸管直接压在胸带下方,有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同时不利于直接观察伤口引流管出口处,因此通过通孔301的设置可将胸腔引流管从通孔301处穿出,避免皮肤受压,方便观察。
具体的,固定带100的内侧设置有棉布层400,棉布层400设置在气囊101的外侧,棉布层400的形状与气囊101相适应,通过棉布层400的设置,可避免气囊101直接与皮肤接触,提高透气性,增加佩戴的舒适度。
具体的,固定带100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通过将固定带100设为倒梯形结构,以减少上部过紧而下部仍比较松的情况。
具体的,进气管102与负压球103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在通过负压球103为气囊101充气并调节好松紧度后,可将负压球103的连接管与进气管102之间拆卸,且负压球103可重复使用,无需每个固定带100均配置有负压球103,降低成本。
具体的,固定带100的外侧靠近通孔30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备用魔术贴500,两个备用魔术贴500为上下设置,位于上侧的备用魔术贴500可标注心包,位于下侧的备用魔术贴500标注纵隔,可以固定穿出来的引流管,还可以明确两根引流管的引流位置。
具体的,固定带100的外侧安装有挂钩501,挂钩501设置在护垫105的下方且靠近备用魔术贴500的一侧,通过挂钩501的设置,可用于悬挂收集引流液的引流桶。
以上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包括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的固定带(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00)的内侧设置有气囊(101),所述固定带(100)的外侧连接有进气管(102),所述进气管(102)的一端与所述气囊(101)连通,所述进气管(102)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球(103),所述固定带(100)的外侧连接有排气阀(104),所述排气阀(104)与所述气囊(101)连通;
所述固定带(100)上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护垫(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00)一侧的上端连接有两个肩带(200),两个所述肩带(200)的端部均与所述固定带(100)的另一侧表面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101)的表面设置有缺口(300),所述固定带(100)的表面位于所述缺口(300)处设置有通孔(301),且气囊充气后的厚度为1-2c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00)的内侧设置有棉布层(400),所述棉布层(400)设置在所述气囊(101)的外侧,所述棉布层(400)的形状与所述气囊(101)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00)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102)与所述负压球(103)的连接管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00)的外侧靠近所述通孔(30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备用魔术贴(500),两个所述备用魔术贴(500)为上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100)的外侧安装有挂钩(501),所述挂钩(501)设置在所述护垫(105)的下方且靠近所述备用魔术贴(500)的一侧。
CN202320912385.3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Active CN219847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2385.3U CN219847095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2385.3U CN219847095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7095U true CN21984709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2385.3U Active CN219847095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7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47095U (zh)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CN214633348U (zh) 一种背部引流管固定带
CN212090483U (zh) 留置导管固定装置
CN210170291U (zh) 一种口腔颌面部绷带
CN211213864U (zh) 术后压力腹带
CN211409715U (zh)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专用胸带
CN216022351U (zh) 一种术后负压引流球保护装置
CN213606655U (zh)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CN219661819U (zh) 一种可实现局部加压的腹带
CN219516827U (zh) 一种乳腺术后护理胸带
CN113398436B (zh) 一种长期血透导管接头保护装置
CN214073458U (zh) 一种多功能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CN215020535U (zh) 一种乳腺肿瘤术后用防护装置
CN211835008U (zh) 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带
CN214343719U (zh)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固定带
CN115317242B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CN218458243U (zh) 一种男性会阴创口包扎装置
CN212466093U (zh) 一种腹股沟穿刺约束装置
CN215384360U (zh) 一种腋下手术后利于止血及伤口愈合的穿戴装置
CN219397910U (zh) 医用纯棉多头胸带
CN215459034U (zh) 一种预防皮肤褶皱处皮肤损伤的衬垫
CN213525909U (zh) 一种胸部软组织弹性固定带
CN210158789U (zh) 术后护理胸带
CN218474134U (zh) 乳腺癌患者术后用胸衣
CN210521159U (zh) 一种可夹带加压垫的弹力腹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