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06655U -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06655U
CN213606655U CN202022262918.7U CN202022262918U CN213606655U CN 213606655 U CN213606655 U CN 213606655U CN 202022262918 U CN202022262918 U CN 202022262918U CN 213606655 U CN213606655 U CN 213606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band
arm
control module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29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芳红
吴晓霞
杨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222629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06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06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06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涉及医用加压止血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带和压血组件,固定带包括弹力带和肩臂带,弹力带两端和肩臂带的两端分别相连;压血组件安装在肩臂带上,压血组件包括敷贴和气囊,气囊安装在敷贴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弹力带和肩臂带组成的固定带进行固定,在对锁骨下伤口进行压迫止血的同时不易从锁骨下伤口处滑落;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囊替代沙袋,操作轻便,气囊安装在敷贴内,实现了保护和压迫一体化。

Description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加压止血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背景技术
目前起搏器伤口使用沙袋加压止血至少6小时,但是在压迫过程中,沙袋放置在锁骨上,容易掉落,不能够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多用敷贴保护起搏器伤口,再采用沙袋压迫止血,未能实现保护和压迫一体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在对锁骨下伤口进行压迫止血的同时不易从锁骨下伤口处滑落,实现保护和压迫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包括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和压血组件,所述固定带包括弹力带和肩臂带,所述弹力带两端和所述肩臂带的两端分别相连;所述压血组件安装在所述肩臂带上,所述压血组件包括敷贴和气囊,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敷贴内。
其中,所述弹力带两端和所述肩臂带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相连。
其中,所述的压血组件包括上敷贴、带药下敷贴,所述上敷贴与所述带药下敷贴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上敷贴和所述带药下敷贴之间。
其中,所述的气囊上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其中,所述肩臂带的至少一端设有挂环,所述魔术贴设置在所述弹力带的一端;所述弹力带的一端穿过所述挂环并通过所述魔术贴与所述肩臂带相连。
其中,还还包括充气控制模块,所述充气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和微型气泵;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带药下敷贴和所述气囊之间,所述微型气泵与所述气管通过软管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微型气泵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
其中,所述充气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按键输入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的有益效果为:包括固定带和压血组件,通过弹力带和肩膀带佩戴在患者身上,即将弹力带从患者一侧腋下穿过,将肩臂带佩戴在另一侧有伤口的肩膀处,而压血组件安装在肩臂带上并与伤口位置对应,从而起到固定压血组件的目的,避免压血组件从锁骨下伤口滑落;同时,压血组件中设有气囊,采用气囊代替沙袋,重量轻,方便佩戴;气囊和敷贴连为一体,实现了保护和压迫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血组件和气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血组件和气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佩戴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控制模块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压血组件;2-固定带;3-气囊;4-上敷贴;5-带药下敷贴;6-气管;7-阀门;8-弹力带;9-魔术贴;10-肩臂带;11-挂环;12-充气控制模块;121-主控制模块;122-电源模块;123-压力传感器;124-微型气泵;125-显示模块;126-按键输入模块;13-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进行详细介绍。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包括固定带2和压血组件1,固定带2包括弹力带8和肩臂带10,弹力带8两端和肩臂带10的两端分别相连;压血组件1安装在肩臂带10上,压血组件1包括敷贴和气囊3,气囊3安装在敷贴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固定带2用于斜跨在患者有伤口侧(左侧)和右侧腋下,由于植入起搏器术后伤口位于锁骨下方,因此固定带2采用斜跨的方式能够便于将压血组件1固定在伤口位置。弹力带8带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且佩戴更为舒适。
如图1所示,肩臂带10覆盖在肩部区域和上臂部分区域,由于伤口位置特殊,采用这种形状的肩臂带10在加压充气或患者活动时能保证压血组件1适中位于伤口处,不易滑脱,固定效果好。
气囊3可以是椭圆形,气囊3被包覆在敷贴内。敷贴上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成份,通过敷贴能帮助伤口快速愈合,同时通过气囊3为伤口施加压力,起到止血的作用。本实施例的气囊3和敷贴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保护和压迫一体化。
进一步地,弹力带8两端和肩臂带10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9相连。
优选地,肩臂带10的至少一端设有挂环11,魔术贴9设置在弹力带8的一端;弹力带8的一端穿过挂环11并通过魔术贴9与肩臂带10相连。
具体地,如图1所示,弹力带8的一端(前胸端)和肩臂带10的一端(前胸端)通过魔术贴9相连。
如图5所示,弹力带8的另一端(后背端)分别设置魔术贴9的钩面和毛面,从而能够穿过肩臂带10的另一端(后背端)的挂环11后,通过魔术贴9与肩臂带10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弹力带8与肩臂带10的连接可以都只采用图1中的魔术贴9式,这种方式在操作时更为方便;也可以都采用图5的挂环式。虽然操作时稍微繁琐,但是魔术贴9不会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引起佩戴不适,同时这种连接方式更为紧固。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敷贴包括上敷贴4、带药下敷贴5,上敷贴4与带药下敷贴5固定连接,气囊3安装在上敷贴4和带药下敷贴5之间。
在这里,敷贴包括上敷贴4、带药下敷贴5,上敷贴4固定安装在气囊3的一侧,带药下敷贴5固定安装在气囊3的另一侧;上敷贴4与带药下敷贴5固定连接,上敷贴4与带药下敷贴5便于将气囊3固定在患者身体上,简单便捷。在使用时,将带药下敷贴5与伤口接触,从而有利于使伤口快速愈合。
优选地,气囊3上设置有气管6,气管6上设置有阀门7。
在这里,如图2和图3所示,气管6与气囊3连通,气囊3 的末端连接阀门7,将阀门7作为气囊3的开关,通过阀门7保持气囊3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还包括充气控制模块12,充气控制模块12包括主控制模块121、压力传感器123和微型气泵124;压力传感器123安装在带药下敷贴5和气囊3之间,微型气泵124与气管6通过软管13连通;压力传感器123和微型气泵124分别与主控制模块121相连。
优选地,充气控制模块12还包括电源模块122、按键输入模块126和显示模块125,电源模块122、按键输入模块126和显示模块125分别与主控制模块121相连。
具体地,充气控制模块12用于实现气囊3的自动充气加压,压力传感器123用于对气囊3的压力进行实时采集,获得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发送至主控制模块121,主控制模块121对压力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压力值,并将压力值发送至显示模块125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充气控制模块12还包括按键输入模块126,按键输入模块126用于输入气囊3的加压值;主控制模块121中可以预先存储有压力的预设阈值,也可以通过安检输入模块126进行现场设置。主控制模块126通过将预设阈值或按键输入模块设置的加压值与压力传感器123采集的(当前的)压力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的结果控制微型气泵124的启闭,当压力减弱时自动进行充气操作,从而使加压达到预设阈值或加压值,而当压力增强超出预设阈值或加压值时自动进行适量的放气,从而保证加压值始终在合适的范围内。
微型气泵124可采用普通气泵,如7A12D60E52,也可采用医用气泵,如日本电产的12V微型隔膜气泵 00H220H020。主控制器可以采用AT89S51进行控制,也可以采用其他系列的单片机;压力传感器123为贴片式压力传感器,也可以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电源模块122可以是充电电池或干电池。显示模块可以采用LED显示屏,也可以采用气压表进行显示。
在安装时,如图5所示,还需要采用软管13将充气控制模块12中的微型气泵124与气管6连通,软管13的长度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还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123与充气控制模块12的连接线,具体实施时,可将连接线与软管13绑在一起,连接线与软管13外包覆保护薄膜。
本实施例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工作原理为:
将固定带2缠绕在患者左肩部与右侧腋下,使压血组件1对准患处,并通过魔术贴9将弹力带8两端和肩臂带10的两端分别相连,弹力带8和弹力肩带10得到拉紧,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压血组件1脱离伤口。
然后使用外置的充气控制模块12对气囊3进行充气或放气操作,从而控制气囊3内的压力值,进行加压止血,阀门7可保证气囊3的密闭性。
本实施例设有气囊,重量轻,方便佩戴,同时能有效保证止血压力;气囊3和敷贴一体化,操作简单便捷,带药下敷贴中含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能加速伤口的康复;固定带2采用斜挎式固定,稳定性好,不易从锁骨下伤口处滑落;采用松紧适中的弹力带8,佩戴舒适,反复使用后不易松垮,使用寿命长;不易松脱;设有充气控制模块12,实现自动调节气囊3的压力,自动化程度高。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2)和压血组件(1),所述固定带(2)包括弹力带(8)和肩臂带(10),所述弹力带(8)两端和所述肩臂带(10)的两端分别相连;所述压血组件(1)安装在所述肩臂带(10)上,所述压血组件(1)包括敷贴和气囊(3),所述气囊(3)安装在所述敷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8)两端和所述肩臂带(10)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包括上敷贴(4)、带药下敷贴(5),所述上敷贴(4)与所述带药下敷贴(5)固定连接,所述气囊(3)安装在所述上敷贴(4)和所述带药下敷贴(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3)上设置有气管(6),所述气管(6)上设置有阀门(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带(10)的至少一端设有挂环(11),所述魔术贴(9)设置在所述弹力带(8)的一端;所述弹力带(8)的一端穿过所述挂环(11)并通过所述魔术贴(9)与所述肩臂带(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控制模块(12),所述充气控制模块(12)包括主控制模块(121)、压力传感器(123)和微型气泵(124);所述压力传感器(123)安装在所述带药下敷贴(5)和所述气囊(3)之间,所述微型气泵(124)与所述气管(6)通过软管(13)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123)和所述微型气泵(124)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12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控制模块(12)还包括电源模块(122)、按键输入模块(126)和显示模块(125),所述电源模块(122)、所述按键输入模块(126)和所述显示模块(125)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121)相连。
CN202022262918.7U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Active CN213606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2918.7U CN213606655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2918.7U CN213606655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06655U true CN213606655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2918.7U Active CN213606655U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06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06655U (zh) 一种起搏器伤口加压止血器
CN211433572U (zh)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CN109620536B (zh) 一种术后恢复眼罩
CN217448241U (zh) 乳腺癌术后伤口加压胸带
CN217548144U (zh) 一种心脏起搏器术后伤口压迫固定装置
CN214910201U (zh)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CN210019914U (zh) 一种术后恢复眼罩
CN218247301U (zh) 一种穿戴式囊袋部位压迫止血肩带
CN217338680U (zh) 一种耳鼻喉科医用耳部术后加压止血装置
CN213963525U (zh) 一种介入室用加压装置
CN213310077U (zh) 一种普外科气压止血带
CN217390803U (zh) 一种简易式颈部切口加压保护围脖
CN219835756U (zh) 一种眼部用包扎带
CN215821207U (zh) 一种下肢静脉血栓溶栓固定装置
CN216090661U (zh) 一种甲状腺肿块切除术后用加压包扎带
CN214595946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加压止血带
CN213552077U (zh) 一种股动脉压迫器
CN215606047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切口压迫止血装置
CN219847095U (zh) 一种开胸术后固定胸带
CN220089552U (zh) 一种乳腺术后加压止血充气背心
CN217548145U (zh) 一种新型智能型桡动脉压迫器
CN215458353U (zh) 一种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充气下颌托
CN216167679U (zh) 一种新型压力可调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216908336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防出血固定带
CN216823861U (zh) 一种下颌术后加压冷敷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