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3909U -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3909U
CN219843909U CN202321338436.2U CN202321338436U CN219843909U CN 219843909 U CN219843909 U CN 219843909U CN 202321338436 U CN202321338436 U CN 202321338436U CN 219843909 U CN219843909 U CN 219843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limit
groove
movable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384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镕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Fengxu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Fengxu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Fengxu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Fengxu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384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3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3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3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正上方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热管位于限位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限位结构与安装结构形成一整体可对热管的位置进行限定,利于热管的安装,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柱与限位杆实现位置的固定,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结构之间的拆卸和安装,利于后期维护,此时卡箍配合热管一侧的限位侧板,亦能实现对热管底端位置的固定,可灵活拆卸安装的方式,避免传统通过补焊的方式来对连接位置形成加固。

Description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大型电子设备上的冷却部件,散热器主要由横向设置的多根散热管以及两侧的箱体组成,换热介质经一侧的箱体流经多根散热管至另一侧的箱体,最终排出散热器,以完成散热过程。
对比文件CN211926294U公开了一种热传递效果好的散热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传递效果好的散热器,属于散热器装置,其中包括连接板,冷却风扇,散热器,进风口,卡扣,固定块,和螺丝,连接板的内部固定安装着散热器,散热器的外侧固定连接着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的外侧固定设置着螺丝,螺丝的下方固定安装着卡扣,所诉卡扣的上方固定连接着冷却风扇,冷却风扇的上方固定安装着固定块,固定块的右侧固定安装着进风口,进风口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下方,连接板上方固定安装着冷却风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散热装置,可以最大化的解决热传感慢,而且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热铜管与管板之间焊接的方式,随着使用的损耗,铸件外部的磨损,对散热板铸件上固定导管的支撑位置进行补焊时,焊疤容易脱落,热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弱,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上述技术方案中,热铜管与管板之间焊接的方式,随着使用的损耗,铸件外部的磨损,对散热板铸件上固定导管的支撑位置进行补焊时,焊疤容易脱落,热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弱,存在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正上方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热管位于限位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限位杆活动触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本机械结构中,限位结构与安装结构形成一整体可对热管的位置进行限定,利于热管的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支撑板相邻第一密封垫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活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连接处采用密封垫进行连接,可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三活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安装结构可与限位结构活动卡接,两者连接后,可对热管的位置进行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板相邻第二限位孔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第一螺纹孔活动触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与第一密封垫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连接处采用密封垫进行连接,可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槽与限位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远离第二螺纹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箍,所述卡箍与热管相连接,所述固定柱与第二活动槽以及第三活动槽活动触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固定柱贯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结构与安装结构形成一整体可对热管的位置进行限定,利于热管的安装,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柱与限位杆实现位置的固定,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结构之间的拆卸和安装,利于后期维护,此时卡箍配合热管一侧的限位侧板,亦能实现对热管底端位置的固定,可灵活拆卸安装的方式,避免传统通过补焊的方式来对连接位置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的固定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热管;2、限位结构;3、安装结构;4、固定结构;5、限位侧板;6、限位杆;7、螺纹槽;
21、第一支撑板;22、弧形板;23、凹槽;24、第一螺纹孔;25、第一密封垫;26、第一活动槽;27、第二活动槽;
31、第二支撑板;32、第三活动槽;33、第二限位孔;34、限位槽;35、第二密封垫;
41、固定柱;42、第二螺纹孔;43、支撑杆;4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包括热管1,热管1的正上方设置有限位结构2,限位结构2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结构3,限位结构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热管1位于限位结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5,固定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6,限位杆6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7,螺纹槽7的螺纹方向相反,具体来说,在使用时,首先将热管1通过第一活动槽26活动卡接进入第一支撑板21中,随后将限位侧板5固定至热管1的外侧,使其与第一支撑板21活动触接,从而完成对热管1位置的限定,使其位置能限定在第一支撑板21内,随后,可将热管1延伸出第一支撑板21的一端置于第二限位孔33内,随着热管1的连接,第一支撑板21也将逐渐靠近第二支撑板31,此时弧形板22将活动插接进入限位槽34内,随着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的连接,第一密封垫25也将密封连接至第二密封垫35内,以便增加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为了提升热管1固定时的连接强度,需将固定柱41贯穿第二活动槽27插设至第三活动槽32内,随着固定柱41一侧的第二螺纹孔42延伸出第二支撑板31,可通过限位杆6卡接第一螺纹孔24与第二螺纹孔42连接,转动限位杆6,使其一端的螺纹槽7与第二螺纹孔42螺纹连接,再将远离第二螺纹孔42一端的螺纹槽7通过外置螺母紧锁,即可实现对弧形板22与固定柱41之间的连接限定,最后,将固定柱41外侧的卡箍44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底端的热管1相固定,使其在第一支撑板21的底端对热管1的位置形成限定,即可完成安装,通过这一技术方案,解决了随着使用的损耗,铸件外部的磨损,对散热板铸件上固定导管的支撑位置进行补焊时,焊疤容易脱落,热管1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弱的问题,实现了限位结构2与安装结构3形成一整体可对热管1的位置进行限定,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柱41与限位杆6实现位置的固定,卡箍44配合热管1一侧的限位侧板5,亦能实现对热管1底端位置的固定,可灵活拆卸安装的方式,避免传统通过补焊的方式来对连接位置加固。
更近一步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限位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2,弧形板22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凹槽23,弧形板22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4,第一螺纹孔24与限位杆6活动触接,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25,第一支撑板21相邻第一密封垫2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6,第一支撑板21远离第一活动槽2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7,热管1可通过第一活动槽26活动卡接进入第一支撑板21中,随后将限位侧板5固定至热管1的外侧,使其与第一支撑板21活动触接,从而完成对热管1位置的限定,使其位置能限定在第一支撑板21内,这一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限位侧板5与第一支撑板21的设置,可实现对热管1位置的限定,同时限位结构2的存在,利于热管1的固定安装。
以上的方案中还存在热管1位置无法安装的问题,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方案中安装结构3包括第二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活动槽32,第二支撑板31远离第三活动槽3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3,第二支撑板31相邻第二限位孔3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34,限位槽34与第一螺纹孔24活动触接,第二支撑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35,第二密封垫35与第一密封垫25密封连接,将热管1延伸出第一支撑板21的一端置于第二限位孔33内,随着热管1的连接,第一支撑板21也将逐渐靠近第二支撑板31,此时弧形板22将活动插接进入限位槽34内,随着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的连接,第一密封垫25也将密封连接至第二密封垫35内,以便增加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可以实现限位结构2与安装结构3的连接,同时限位结构2与安装结构3连接后,限位结构2内部连接的热管1也会连接至安装结构3内,从而实现对热管1位置安装的效果。
以上的方案中还存在限位结构2与安装结构3的之间连接不够紧密,无法对热管1起到有效固定的问题,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柱41,固定柱4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2,第二螺纹孔42通过螺纹槽7与限位杆6螺纹连接,固定柱41远离第二螺纹孔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3,支撑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箍44,卡箍44与热管1相连接,固定柱41与第二活动槽27以及第三活动槽32活动触接,固定柱41的截面尺寸与第二活动槽27以及第三活动槽32的截面尺寸相适配,因此,固定柱41可以活动插设进入第二活动槽27和第三活动槽32内,另外,卡箍44的数量与热管1的数量相匹配,同时卡箍44固定在固定柱41的底端,可以实现卡箍44在固定柱41的底端对热管1进行位置固定,避免热管1在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内部出现位移,从而增加限位结构2与安装结构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工作原理: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首先将热管1通过第一活动槽26活动卡接进入第一支撑板21中,随后将限位侧板5固定至热管1的外侧,使其与第一支撑板21活动触接,从而完成对热管1位置的限定,使其位置能限定在第一支撑板21内,随后,可将热管1延伸出第一支撑板21的一端置于第二限位孔33内,随着热管1的连接,第一支撑板21也将逐渐靠近第二支撑板31,此时弧形板22将活动插接进入限位槽34内,随着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的连接,第一密封垫25也将密封连接至第二密封垫35内,以便增加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3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为了提升热管1固定时的连接强度,需将固定柱41贯穿第二活动槽27插设至第三活动槽32内,随着固定柱41一侧的第二螺纹孔42延伸出第二支撑板31,可通过限位杆6卡接第一螺纹孔24与第二螺纹孔42连接,转动限位杆6,使其一端的螺纹槽7与第二螺纹孔42螺纹连接,再将远离第二螺纹孔42一端的螺纹槽7通过外置螺母紧锁,即可实现对弧形板22与固定柱41之间的连接限定,最后,将固定柱41外侧的卡箍44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底端的热管1相固定,使其在第一支撑板21的底端对热管1的位置形成限定,即可完成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包括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的正上方设置有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结构(3),所述限位结构(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所述热管(1)位于限位结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5),所述固定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7),所述螺纹槽(7)的螺纹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2),所述弧形板(22)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凹槽(23),所述弧形板(22)的外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4),所述第一螺纹孔(24)与限位杆(6)活动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25),所述第一支撑板(21)相邻第一密封垫(2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活动槽(26),所述第一支撑板(21)远离第一活动槽(2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活动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第二支撑板(31),所述第二支撑板(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活动槽(32),所述第二支撑板(31)远离第三活动槽(3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1)相邻第二限位孔(3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34),所述限位槽(34)与第一螺纹孔(24)活动触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35),所述第二密封垫(35)与第一密封垫(25)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柱(41),所述固定柱(4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2),所述第二螺纹孔(42)通过螺纹槽(7)与限位杆(6)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41)远离第二螺纹孔(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箍(44),所述卡箍(44)与热管(1)相连接,所述固定柱(41)与第二活动槽(27)以及第三活动槽(32)活动触接。
CN202321338436.2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Active CN219843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8436.2U CN21984390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8436.2U CN21984390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3909U true CN219843909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38436.2U Active CN219843909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3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612998A2 (pt) trocador de calor automotivo
CN219843909U (zh) 一种热传递拼接式热管
CN212411788U (zh) 一种油浸式三相变压器
CN112197617B (zh) 一种基于精细化工生产的快装式高效换热器
CN218210953U (zh) 一种翅片换热器的安装机构
CN21089226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总成
CN219796519U (zh) 一种换热管道及新能源电机冷却装置
CN214175032U (zh) 一种应用于5g服务器的耐高压高效刨沟水冷板
CN217900559U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
CN216518199U (zh) 一种油冷器专用散热芯体结构
CN219188536U (zh) 一种砂型铸造注蜡机用冷却板
CN216727300U (zh) 一种步入式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后盖板散热结构
CN215396709U (zh) 一种具有水冷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6721911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源装置
CN211031274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装管、胀管一体机
CN220556796U (zh)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集中驱动式控制电路过热防护机构
CN219267756U (zh) 一种储能装置水冷板
CN219914094U (zh) 一种新型的换热器结构
CN220204956U (zh) 一种空调铜管连接头
CN219246039U (zh) 一种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散热结构
CN212620315U (zh) 一种新型铝制散热器
CN21518339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变压器
CN220524718U (zh) 一种新型板翅式油冷却器
CN219938785U (zh) 一种变频板散热结构及变频热泵
CN211739570U (zh) 大流量加固式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