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1776U - 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1776U
CN219841776U CN202320331741.2U CN202320331741U CN219841776U CN 219841776 U CN219841776 U CN 219841776U CN 202320331741 U CN202320331741 U CN 202320331741U CN 219841776 U CN219841776 U CN 219841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heating
piece
magnetic piece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17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星运
徐诗华
杨春平
王颜杰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17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1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1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1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容纳腔;多个电磁加热组件,电磁加热组件设于容纳腔,电磁加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依次间隔开限定出加热空间,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一个磁极相对设置,第三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另一个磁极相对设置,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电连接以对加热空间内的待加热件进行加热;多个电磁加热组件间隔开成阵列分布,多个电磁加热组件的加热空间彼此连通形成加热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可以实现对大批量待加热件的持续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烘烤是电池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其中注液前的烘烤是为了除去电池内部的水分,防止注液后的电解液与水分子产生化学反应。注液后的烘烤其作用为高温静置,让电解液在高温环境下能够快速的渗透进极片中去。
传统方法中,铝壳电池大多采用间接式加热烘烤,即在烤炉外侧用电阻式加热装置先加热,然后通过洁净的空气,把热量导入烤箱内部,置换烤箱内部的冷空气。这种加热方式需要大量的洁净空气,能耗大,加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低,控制精度不高,而且气流会对极芯堆叠的平整度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装置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加热装置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容纳腔;多个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依次间隔开限定出加热空间,且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个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另一个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电连接以对所述加热空间内的待加热件进行加热;多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间隔开成阵列分布,多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的所述加热空间彼此连通形成加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分别为柱状磁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通过电磁感应线圈依次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上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圈数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上下两侧。
可选地,加热装置还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箱体,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在所述加热通道内输送所述待加热件。
可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箱体内且靠近所述加热空间,以检测所述待加热件的温度。
可选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源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加热腔和电控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加热腔,所述电源控制器设于所述电控腔。
可选地,加热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电磁加热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在容纳腔内设置多个电磁加热组件,通过多个电磁加热组件形成的多个加热通道可以利用电磁感应非接触式的直接加热方式,让待加热件自身发热,可以实现对大批量待加热件的持续加热,减少了加热工位,提升了设备节拍,节省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另外,电磁加热组件采用间隔的阵列式布局,减少相邻电磁加热组件间的干扰,而且电磁加热组件中的第二磁性件可以对上下两个加热通道提供感应磁场,从而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电磁加热组件的磁场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热装置100;
箱体10;
电磁加热组件20;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3;加热空间24;电磁感应线圈25;磁导体26;
传输机构30;温度检测单元40;电源控制器50;隔板60;安装板7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包括箱体10和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
具体而言,箱体10内设有容纳腔,电磁加热组件20设于容纳腔,电磁加热组件20至少包括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依次间隔开限定出加热空间24,且第一磁性件21与第二磁性件22的一个磁极相对设置,第三磁性件23与第二磁性件22的另一个磁极相对设置,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电连接以对加热空间24内的待加热件200进行加热,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间隔开成阵列分布,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的加热空间24彼此连通形成加热通道。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装置100主要由箱体10与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构成,其中,箱体10内的容纳腔的左右两端可以设有待加热件进口与出口,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可以安装于容纳腔内,电磁加热组件20的磁性件可以设置为n个,磁性件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加热通道的数量来确定,以三个磁性件为例,电磁加热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在上下方向上依次间隔开以限定出加热空间24,而且第一磁性件21的N极与第二磁性件22的S极相对设置,第二磁性件22的N极与第三磁性件23的S极相对设置。
具体的,相邻磁性件之间的距离由磁场强度所决定,可以根据待加热件200的具体结构来确定磁性件的磁场强度以及相邻磁性件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在通电后,相对设置的磁性件之间形成闭合的磁通回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高频的交流电流通过感应线圈时,会产生同频的感应磁场,感应磁场作用在金属物体上产生涡流,通过焦耳热效应,使感应磁场区域内的金属物体自行发热,以此对加热空间24内的待加热件200进行加热。
另外,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在容纳腔内间隔开成阵列分布,以使得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的加热空间24连通形成加热通道,可以根据感应磁场的空间分布,确定电磁感应单元阵列式布局的适宜密度,以确保感应磁场在加热区域的空间分布更均匀,从而使加热温度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21的S极可以与第二磁性件22的N极相对设置,第二磁性件22的S极可以与第三磁性件23的N极相对设置,只要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的相对磁极不相同即可,在此不加以限制。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00,在容纳腔内设置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通过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形成的多个加热通道可以利用电磁感应非接触式的直接加热方式,让待加热件200自身发热,可以实现对大批量待加热件200的持续加热,减少了加热工位,提升了设备节拍,节省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另外,电磁加热组件20采用间隔的阵列式布局,减少相邻电磁加热组件20间的干扰,而且电磁加热组件20中的第二磁性件22可以对上下两个加热通道提供感应磁场,从而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可选地,箱体10为隔热箱,以此可以减缓加热通道热量的流失,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分别为柱状磁性件。
也就是说,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可以形成为柱状磁性件,具体而言,柱状磁性件由磁导体26与电磁感应线圈25组成,电磁感应线圈25缠绕在磁导体26上,根据电磁感应线圈25的缠绕方向,确定磁性件的N极和S极方向,使上下两个相对的磁性件端部产生相异的磁极,从而使上下两个磁性件形成闭合的磁通回路。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磁性件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绕法和匝数以及导磁体结构,形成类“山”字型导磁体、U型导磁体或者盘式感应线圈结构,但是不限于这三种结构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通过电磁感应线圈25依次串联连接。具体地,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的电磁感应线圈25可以串联连接,相对于现有的热电阻之间采用并联接线方式,电磁感应线圈25采用串联的接线方式有效简化了线路。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上的电磁感应线圈25的圈数相同。
也就是说,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上的电磁感应线圈25的圈数可以相同,应用相同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情况下,上下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由N极发出进入S极,磁力线回路只经过一个气隙,磁场强度会更强,加热效率也更快。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件21和第三磁性件23相对于第二磁性件22对称地设于第二磁性件22的上下两侧。
具体而言,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三磁性件23的轴线重合,使得第一磁性件21与第三磁性件23相对于第二磁性件22对称设置,以此降低相邻电磁加热组件20受到磁场的干扰。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加热装置100还包括:传输机构30,传输机构30可活动地设于箱体10,传输机构30用于在加热通道内输送待加热件200。
也就是说,加热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传输机构30,多个传输机构30与加热通道的数量一一对应。具体地,传输机构30可以采用传输带结构,其中传输带为非金属材质,传输带的驱动件位于电磁加热组件20的非磁场区,以避免与电磁加热组件20的磁场发生感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组件20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40,温度检测单元40设于箱体10内且靠近加热空间24,以检测待加热件200的温度。
电磁加热组件20可以具有温度检测单元40,具体地,温度检测单元40可选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加热通道的数量相同,从而可以实时检测待加热件200表面的温度。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电源控制器50,电源控制器50与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电连接,温度检测单元40与电源控制器50电连接。
如图4所示,加热装置100可以具有电源控制器50,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串联接到电源控制器50上,通过电源控制器50为电磁感应线圈25提供高频的交流电,温度检测单元40和输送机构也与电源控制器50电连接,温度检测单元40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温度检测单元40作为温度反馈源,实时反馈待加热件200表面的温度,待加热件200随着传输机构30移动,起到先加热后检测的效果,使其能够快速反馈加热的实时温度,电源控制器50能迅速调整输出功率,使整个电磁加热控制系统响应更快、精度更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的底部设有隔板60,隔板60将容纳腔分隔成加热腔和电控腔,电磁加热组件20设于加热腔,电源控制器50设于电控腔。
也就是说,箱体10内可以设有非金属材质的隔板60,通过隔板60将容纳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作为加热腔,以安装电磁加热组件20,下部分作为电控腔,电控腔用于安装电源控制器50,以避免感应磁场对电源控制器50等电控元器件造成干扰。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加热装置100还包括:安装板70,安装板70设于加热腔内,安装板70用于安装电磁加热组件20。
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腔内固定有多个非金属材质的安装板70,通过安装板70可以为电磁加热组件20提供安装面,使得部分磁性件可以固定在安装板70上,以便于生产装配。
下面以待加热件200为铝壳电池对加热装置100的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机构30的传输带上设有多个固定铝壳电池的夹具,铝壳电池分别沿着传输机构30的长度方向排列放置,传输机构30可以将铝壳电池输送至加热通道内,当铝壳电池穿过加热通道的磁场区域时,铝壳电池在感应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涡流,使铝壳电池自行高速发热,加热效率高,同时温度检测单元40实时向电源控制器50反馈铝壳电池表面的温度,铝壳电池随着传输机构30移动,起到先加热后检测的效果,使其能够快速反馈加热的实时温度,电源控制器50能迅速调整输出功率,使整个电磁加热控制系统响应更快、精度更高。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100,在容纳腔内设置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通过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形成的多个加热通道可以利用电磁感应非接触式的直接加热方式,让待加热件200自身发热,可以实现对大批量待加热件200的持续加热,减少了加热工位,提升了设备节拍,节省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另外,电磁加热组件20采用间隔的阵列式布局,减少相邻电磁加热组件20间的干扰,而且电磁加热组件20中的第二磁性件22可以对上下两个加热通道提供感应磁场,从而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有容纳腔;
多个电磁加热组件(20),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至少包括第一磁性件(21)、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三磁性件(23),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所述第三磁性件(23)依次间隔开限定出加热空间(24),且所述第一磁性件(2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一个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磁性件(23)与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另一个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第二磁性件(22)与所述第三磁性件(23)电连接以对所述加热空间(24)内的待加热件(200)进行加热;
多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间隔开成阵列分布,多个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的所述加热空间(24)彼此连通形成加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所述第三磁性件(23)分别为柱状磁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所述第三磁性件(23)通过电磁感应线圈(25)依次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所述第三磁性件(23)上的所述电磁感应线圈(25)的圈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1)和所述第三磁性件(23)相对于所述第二磁性件(22)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二磁性件(22)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输机构(30),所述传输机构(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箱体(10),所述传输机构(30)用于在所述加热通道内输送所述待加热件(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还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40),所述温度检测单元(40)设于所述箱体(10)内且靠近所述加热空间(24),以检测所述待加热件(200)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控制器(50),所述电源控制器(50)与所述第一磁性件(21)、所述第二磁性件(22)和所述第三磁性件(23)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单元(40)与所述电源控制器(50)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设有隔板(60),所述隔板(60)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加热腔和电控腔,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设于所述加热腔,所述电源控制器(50)设于所述电控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70),所述安装板(70)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安装板(70)用于安装所述电磁加热组件(20)。
CN202320331741.2U 2023-02-20 2023-02-20 加热装置 Active CN219841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1741.2U CN219841776U (zh) 2023-02-20 2023-02-20 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1741.2U CN219841776U (zh) 2023-02-20 2023-02-20 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1776U true CN219841776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9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1741.2U Active CN219841776U (zh) 2023-02-20 2023-02-20 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1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0365B (zh) 用于物体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201119036Y (zh) 注塑机用电磁感应加热器
CN110414074A (zh) 混合励磁轴向磁场磁通切换电机的等效热网络建模方法
US7315011B2 (en) Magnetic heating device
CN219841776U (zh) 加热装置
CN115307386A (zh) 电芯加热方法及加热装置
CN203367244U (zh) 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扩散炉
Frogner et al. Industrial heating using energy efficient induction technology
Avestruz et al. Single-sided AC magnetic fields for induction heating
WO2004047494B1 (en) Induction heating work coil
CN216982147U (zh) 一种电磁加热机构及半导体芯片封装装置
CN116278094A (zh) 轮胎硫化机热板电磁感应加热线圈板、装备及控制方法
CN105150495A (zh) 一种锦纶螺杆挤出机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WO2018048238A1 (ko) 발전부의 영구자석과 코일이 직렬배치된 자성유체를 이용한 고효율 연속발전 사이클 장치
WO2017093168A1 (en) An inductive coil unit
CN208894876U (zh) 拉制导线表面水分在线去除装置
CN219644141U (zh) 极芯加热装置
CN103338539A (zh) 一种鼓式硫化机电磁感应辅助加热装置
JP4303607B2 (ja) 鋼板の誘導加熱方法
CN201499339U (zh) 用于管状或杆状构件的磁轭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20903874U (zh) 一种并联硫化设备
CN105070463A (zh) 一种自散热可报警的电子变压器
CN220307417U (zh) 一种平面感应加热装置
CN218039348U (zh) 料带加热装置与料带复合设备
CN110461051A (zh) 永磁感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