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0936U -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0936U
CN219840936U CN202321386837.5U CN202321386837U CN219840936U CN 219840936 U CN219840936 U CN 219840936U CN 202321386837 U CN202321386837 U CN 202321386837U CN 219840936 U CN219840936 U CN 219840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in
floating
hol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68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炯
邝颖琪
周睿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osens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osens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osens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osens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68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0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0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0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其中,该浮动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相对于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相对设置销和孔,销插入孔或孔套上销使得第二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部件做往复运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有推动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保持平行的平衡复位件。本实用新型的浮动结构通过销和孔起到导向第一部件向第二部件靠近或远离的作用,使第二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或者使得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并通过平衡复位件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相对运动时保持平行,以避免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导致卡顿。

Description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线运动的模组,通常使用直线导轨或直线轴承作为导向部件,正确使用/装配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卡顿。在测试设备中,有时由于模组空间狭小,有些需要做直线运动的模组无法使用直线导轨或直线轴承。比如市面上最小的直线轴承外径是7毫米,有些小模组本身外形尺寸可能只有十几毫米,显然无法使用直线导轨或直线轴承,只能使用简单的销/孔配合实现需要的运动。
但是这种方式使用中容易出现卡顿,尤其是配合面轴向长度比较短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配合面轴向长度较短时,使用销/孔配合结构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浮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结构,包括:
第一部件;
相对于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相对设置销和孔,销插入孔或孔套上销使得第二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部件做往复运动;
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有推动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保持平行的平衡复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结构通过销和孔起到导向第一部件向第二部件靠近或远离的作用,使第二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或者使得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并通过平衡复位件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相对运动时保持平行,以避免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导致卡顿。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平衡复位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多个弹性复位件,多个弹性复位件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匀设置,以使弹性复位件作用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作用力维持平衡,避免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相对发生倾斜现象,解决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或第二部件相对第一部件由于受力不均发生卡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销和孔对称设置,以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受到的作用力力矩相等。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平衡复位件包括四个弹性复位件,均匀设置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四角位置,以使四个弹性复位件作用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作用力维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销和孔之间设置有导向配合套,导向配合套设置于孔内并套设于销上,导向配合套与销和孔之间均存在间隙。以便销和孔在浮动机构浮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浮动顺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上设有浮动导向孔,第二部件或第一部件上设有穿过或套设于浮动导向孔内的导向销。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的导向销套设于第二部件的浮动导向孔内,或第二部件的导向销套设于第一部件的浮动导向孔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设于第二部件内,或第二部件设于第一部件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上设有多个运动复位件,以使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相对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运动复位件均匀设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和运动复位件用于抵消重力或压力,以起到浮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浮动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浮动机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浮动结构,通过销和孔起到导向第一部件向第二部件靠近或远离的作用,使第二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或者使得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并通过平衡复位件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相对运动时保持平行,以避免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导致卡顿。
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和/或流程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模组结构运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机构的第二部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模组组件;200、第二模组组件;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销;4、孔;6、平衡复位件;60、弹性复位件;7、导向配合套;8、浮动导向孔;9、导向销;10、运动复位件;Z、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具体的说明只是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容易、清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性解释;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第二,并非对其构成限制,而仅仅是为了表述多个相同或相似装置、机构的序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为了表述方便或者进行技术方案整理过程中,还可以对这些序号重新调整;而且不同实施例中对部分机构进行了替代性方案的描述,这些替代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相同或相似的装、机构;并且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指出的,配合面轴向长度较短时,对于使用销/孔配合的浮动结构来说,容易出现卡顿现象。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对其做出改进的过程中发现,使用销/孔配合的浮动结构容易出现卡顿是因为:第一模组组件100和第二模组组件200之间的销3/孔4配合由于配合面质量、间隙5大小,以及模组本身受到的力的位置、方向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模组运动时不会一直保持平行状态,一旦模组发生倾斜,卡顿就会发生。未解决此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用以解决狭小空间内销/孔配合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浮动结构,包括第一部件1和相对于第一部件1能够沿第一方向Z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部件2,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之间相对设置销3和孔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Z是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厚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上设有销3,第二部件2上设有孔4,孔4套上销3使得第二部件2能够沿第一方向Z相对第一部件1做往复运动;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设有推动第一部件1相对第二部件2保持平行的平衡复位件6。本实施例所指的往复运动是指第二部件2能够相对远离或靠近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受到外部作用力后能够通过平衡复位件保持运动时的处于受力均匀平衡的状态,避免第二部件的某一个部位的受力较大,某一部位受力较小而倾斜发生卡顿。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结构通过销3和孔4起到导向第一部件1向第二部件2靠近或远离的作用,使第二部件2能够沿第一方向Z做往复运动,并通过平衡复位件6使得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在相对运动时保持平行,以避免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导致卡顿。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机构使用空间小,结构简单 ,使具有浮动机构的模组在运动过程中活动顺畅不卡顿。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销可以置于第二部件上,孔可以设置于第一部件上,使得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并通过平衡复位件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相对运动时保持平行,以避免受力不均发生倾斜导致卡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销3和孔4对称设置,以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受到的作用力力矩相等,避免产生受力点不同时容易导致卡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平衡复位件6包括设置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的多个弹性复位件60,如图5所示,多个弹性复位件60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均匀设置,以使弹性复位件60作用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作用力维持平衡,避免第一部件1或第二部件2相对发生倾斜现象,解决第一部件1相对第二部件2由于受力不均发生卡顿的问题。弹性复位件60是设置于第二部件2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平衡复位件6包括四个弹性复位件60,四个弹性复位件60均匀设置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四角位置,以使四个弹性复位件60作用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作用力维持平衡,避免受力不均导致卡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销3和孔4之间设置有导向配合套7,导向配合套7设置于孔4内并套设于销3上,导向配合套7与销3和孔4之间均存在间隙,以便销3和孔4在浮动机构浮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第一部件1相对第二部件2浮动顺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部件1上设有浮动导向孔8,第二部件2上设有套设于浮动导向孔8内的导向销9。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2设于第一部件1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第二部件2上设有多个运动复位件10,以使第二部件相对第一部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运动复位件10均匀设于第二部件2上,设于第二部件2的四个角落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60和运动复位件10用于抵消重力或压力,以起到浮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浮动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浮动机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做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简单的替换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
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相对设置销和孔,所述销插入所述孔或所述孔套上所述销使得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部件做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设有推动所述第一部件相对所述第二部件保持平行的平衡复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和所述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复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多个弹性复位件,多个所述弹性复位件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复位件包括四个弹性复位件,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四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和孔之间设置有导向配合套,所述导向配合套设置于所述孔内并套设于所述销上,所述导向配合套与所述销和所述孔之间均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浮动导向孔,所述第二部件或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穿过或套设于所述浮动导向孔内的导向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导向销套设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浮动导向孔内,所述第一部件设于所述第二部件内;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导向销套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浮动导向孔内,所述第二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多个运动复位件,以使所述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相对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浮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复位件均匀设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上。
10.一种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浮动机构。
CN202321386837.5U 2023-06-02 2023-06-02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Active CN219840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6837.5U CN21984093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6837.5U CN21984093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0936U true CN219840936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6837.5U Active CN21984093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0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5668B2 (en) Alignment mechanism,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charging
CA3089574C (en) Vehicle door checker
US4923311A (en) Preloaded slide bearing support apparatus
US9033327B2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CN219840936U (zh) 浮动机构和浮动装置
CN113195890A (zh) Sma致动器组件
US3244393A (en) Rectilinear mounting system
US7871275B1 (en) Interposer frame assembly for mating a circuit board with an interposer assembly
US5672010A (en) Linear slide bearing apparatus
KR101327566B1 (ko) 높이를 감소시킨 면진장치 및 상기 면진장치에 사용될 수 있는 탄성기구
US20120237147A1 (en) Integrated ball cage
US10444692B2 (en) Assembling apparatus and multicomponent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KR101392504B1 (ko) 고회전 및 고수평저항 스페리컬 베어링
KR101835811B1 (ko) 지진격리받침의 성능시험장치
KR102101492B1 (ko) 슬라이딩 블록 조립체
TWM277347U (en) Frictional linear movement rail
DE102017122754A1 (de) Vorrichtung sowie Vakuumkammer
US20120237145A1 (en) Slide cover stabiliz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EP3287395B1 (en) Seismic-isolation device for rack, and rack
US11808319B2 (en) Horizontally arranged six-degree-of-freedom constant-stiffness mechanism
US9657773B2 (en) Linear slide rail and guide wheel seat assembly thereof
JP6288579B2 (ja) 免震構造
KR102170634B1 (ko) 도장 작업용 도어 스테이 장치
US11470966B2 (en) Guiding apparatus
US10082174B2 (en) Movement guid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