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9098U - 给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给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9098U
CN219839098U CN202320563389.5U CN202320563389U CN219839098U CN 219839098 U CN219839098 U CN 219839098U CN 202320563389 U CN202320563389 U CN 202320563389U CN 219839098 U CN219839098 U CN 219839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driving
feeding device
machine body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33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喜峰
康兵
曹伟峰
陶余宝
王青清
徐云
范浩辰
李宝龙
包涵
郑金龙
杨旭
孔令宇
孟凡燃
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Xinjiang Kuangou Mining Co ltd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Xinjiang Kuangou Mining Co ltd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Xinjiang Kuangou Mining Co ltd, CHN Energy Group Xinji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Xinjiang Kuangou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33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9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9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9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料装置,包括:机体;运输结构和驱动结构,均设置在机体上,运输结构和驱动结构均位于机体的上方;滚轮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上,滚轮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机体的下方;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具有传动输入部和传动输出部,传动输入部与驱动结构的驱动部连接,传动输出部可选择地与运输结构或滚轮组件连接,以带动运输结构进行运输或带动滚轮组件进行滚动。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给料装置的运输结构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给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工煤矿机电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宽沟煤矿主运系统与采区的原煤运输,主要通过称为溜煤眼的斜井槽进行转运。一般来说,在溜煤眼的下方会装设带式给料装置。在原煤运输的过程中,给料装置的一端会与主斜井胶带运输机的后延带搭接,主运输机的后延带又会与主运输胶带搭接,以此,能够通过给料装置—主运输机后延带—主运输胶带这一路径将原煤运输至地面。其中,给料装置也是原煤运输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给料装置大多是固定安装在溜煤眼下方的。一旦给料装置发生故障,采煤工作面必须被迫停机以对给料装置进行维修。并且,由于给煤机时固定安装的,在对给料装置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需要进入给煤机的安装空间内再对给煤机进行拆卸与维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给料装置存在着不便于维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给料装置的运输结构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料装置,包括:
机体;
运输结构和驱动结构,均设置在机体上,运输结构和驱动结构均位于机体的上方;
滚轮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上,滚轮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机体的下方;
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具有传动输入部和传动输出部,传动输入部与驱动结构的驱动部连接,传动输出部可选择地与运输结构或滚轮组件连接,以带动运输结构进行运输或带动滚轮组件进行滚动。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的驱动部为驱动链轮,传动结构包括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相适配的设置,运输结构包括第一传动链轮,滚轮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链轮,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配合的部分形成传动输入部,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相对设置的部分形成传动输出部,传动链条可选择地与第一传动链轮或第二传动链轮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链轮、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均设置在机体的侧部。
进一步地,运输结构还包括:
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间隔设置,第二滚轴设置在第一滚轴远离驱动链轮的一侧,第一滚轴与第一传动链轮连接;
运输带,套设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上。
进一步地,滚轮组件还包括:
第一滚轮组,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上,第一滚轮组与第二传动链轮连接,以通过第二传动链轮带动第一滚轮组转动;
第二滚轮组,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上,第二滚轮组与第一滚轮组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均包括至少两个滚轮;给料装置还包括:
导向轨道,导向轨道沿预设方向延伸,导向轨道的导向槽与滚轮的外形相适配,以使滚轮在导向轨道内移动。
进一步地,导向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道和第二导向道,第二传动链轮位于第一导向道远离第二导向道的一侧。
进一步地,给料装置还包括:
位置检测件,设置在导向轨道的端部,位置检测件用于对滚轮组件的位置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驱动部驱动连接,给料装置还包括:
控制结构,设置在机体上,位置检测件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结构连接,以使控制结构根据位置检测件检测到的情况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还包括:
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均安装在机体上,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驱动部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传动输出部可选择地与运输结构或滚轮组件连接,这样,当需要给料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将传动输出部与运输结构进行连接以进行运输;当需要对给料装置进行转移时,将传动输出部与滚轮组件进行连接以通过滚轮组件带动给机体进行转移,以便于对机体的位置进行切换,从而便于对运输结构进行维修。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给料装置的运输结构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在传动输出部与运输结构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在传动输出部与滚轮组件连接时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体;
20、运输结构;21、第一传动链轮;22、第一滚轴;23、第二滚轴;24、运输带;
30、驱动结构;31、驱动链轮;32、驱动电机;33、减速器;
40、滚轮组件;41、第二传动链轮;42、第一滚轮组;43、第二滚轮组;44、滚轮;
50、传动结构;
60、导向轨道;61、第一导向道;62、第二导向道;
70、位置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给料装置,该给料装置包括:机体10、运输结构20和驱动结构30,运输结构20和驱动结构30均设置在机体10上,运输结构20和驱动结构30均位于机体10的上方。滚轮组件4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0上,滚轮组件40的至少部分位于机体10的下方。传动结构50,传动结构50具有传动输入部和传动输出部,传动输入部与驱动结构30的驱动部连接,传动输出部可选择地与运输结构20或滚轮组件40连接,以带动运输结构20进行运输或带动滚轮组件40进行滚动。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给料装置,通过将传动输出部可选择地与运输结构20或滚轮组件40连接,这样,当需要给料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将传动输出部与运输结构20进行连接以进行运输;当需要对给料装置进行转移时,将传动输出部与滚轮组件40进行连接以通过滚轮组件40带动给机体10进行转移,以便于对机体10的位置进行切换,从而便于对运输结构20进行维修。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给料装置的运输结构20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的驱动部为驱动链轮31,传动结构50包括传动链条,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31相适配的设置,运输结构20包括第一传动链轮21,滚轮组件40包括第二传动链轮41,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31配合的部分形成传动输入部,传动链条与驱动链轮31相对设置的部分形成传动输出部,传动链条可选择地与第一传动链轮21或第二传动链轮41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驱动关系稳定,便于稳定的带动运输结构20或滚轮组件40运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链轮31、第一传动链轮21和第二传动链轮41均设置在机体10的侧部。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优化结构布局,提高结构布局的紧凑性,便于对驱动链条的连接关系进行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运输结构20还包括第一滚轴22、第二滚轴23和运输带24,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间隔设置,第二滚轴23设置在第一滚轴22远离驱动链轮31的一侧,第一滚轴22与第一传动链轮21连接。运输带24套设在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运输功能稳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滚轮组件40还包括:第一滚轮组42和第二滚轮组43,第一滚轮组42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0上,第一滚轮组42与第二传动链轮41连接,以通过第二传动链轮41带动第一滚轮组42转动。第二滚轮组43可转动地设置在机体10上,第二滚轮组43与第一滚轮组42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通过第一传动链轮21稳定带动第一滚轮组42和第二滚轮组43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组42和第二滚轮组43均包括至少两个滚轮44。给料装置还包括导向轨道60,导向轨道60沿预设方向延伸,导向轨道60的导向槽与滚轮44的外形相适配,以使滚轮44在导向轨道60内移动。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对机体10的移动方向进行有效引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导向轨道6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道61和第二导向道62,第二传动链轮41位于第一导向道61远离第二导向道62的一侧。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二传动链轮41与导向轨道60的干涉,便于滚轮组件40的顺利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给料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件70,位置检测件70设置在导向轨道60的端部,位置检测件70用于对滚轮组件40的位置进行检测。具体地,位置检测件70可以为到位开关。
具体地,驱动结构30还包括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与驱动部驱动连接,给料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控制结构设置在机体10上,位置检测件70和驱动电机32均与控制结构连接,以使控制结构根据位置检测件70检测到的情况对驱动电机32进行控制。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以便于在位置检测件70检测到滚轮组件40运动至导向轨道60的端部时,通过控制结构控制驱动电机32停止运行,从而避免滑出导向轨道60。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还包括驱动电机32和减速器33,驱动电机32和减速器33均安装在机体10上,驱动电机32通过减速器33与驱动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安装步骤包括:将轨道选取一个水平面进行安装;在给煤机的机体10的左右边梁前后各打2个孔;穿入轮轴;在打孔处机体10上焊接加强筋,并固定轮轴;将给煤机整体托起安装4个滑轮;给煤机驱动部滑轮处安装一组齿轮(对应为第二传动链轮41);4个滑轮坐在轨道上,使机体10悬空,滑轮受力;在给煤机固定架前端立2根限位桩;将给煤机左右横梁使用螺栓与限位桩进行连接;轨道后端终点处安装一个到位开关(对应为位置检测件70)作为限位使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改变给煤机基础固定方式,在给煤机底部装设滑轨,将给煤机架设在轨道上,实现滑动;给煤机在工作位置时,使用连接螺栓将溜煤眼斗箱与给煤机进行固定连接,链条连接减速器33输出轴和驱动滚筒;需将给煤机抽出时,将固定螺栓拆除,将链条调整至连接减速器33输出轴和第二传动链轮41,运行给煤机即可通过轮对和滑轨将给煤机整体自动行走至斗箱后方,原煤由斗箱直接落至主运后延带上。解决给煤机故障影响生产的问题;以在原煤运输的同时进行给煤机的检修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
运输结构(20)和驱动结构(30),均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运输结构(20)和所述驱动结构(30)均位于所述机体(10)的上方;
滚轮组件(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滚轮组件(4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体(10)的下方;
传动结构(50),所述传动结构(50)具有传动输入部和传动输出部,所述传动输入部与所述驱动结构(30)的驱动部连接,所述传动输出部可选择地与所述运输结构(20)或所述滚轮组件(40)连接,以带动所述运输结构(20)进行运输或带动所述滚轮组件(40)进行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0)的驱动部为驱动链轮(31),所述传动结构(50)包括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驱动链轮(31)相适配的设置,所述运输结构(20)包括第一传动链轮(21),所述滚轮组件(40)包括第二传动链轮(41),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驱动链轮(31)配合的部分形成所述传动输入部,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驱动链轮(31)相对设置的部分形成所述传动输出部,所述传动链条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1)或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轮(31)、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1)和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1)均设置在所述机体(10)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结构(20)还包括:
第一滚轴(22)和第二滚轴(23),所述第一滚轴(22)和所述第二滚轴(23)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滚轴(23)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轴(22)远离所述驱动链轮(31)的一侧,所述第一滚轴(22)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1)连接;
运输带(24),套设在所述第一滚轴(22)和所述第二滚轴(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40)还包括:
第一滚轮组(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第一滚轮组(42)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1)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1)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组(42)转动;
第二滚轮组(4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第二滚轮组(43)与所述第一滚轮组(42)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42)和所述第二滚轮组(43)均包括至少两个滚轮(44);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
导向轨道(60),所述导向轨道(60)沿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导向轨道(60)的导向槽与所述滚轮(44)的外形相适配,以使所述滚轮(44)在所述导向轨道(60)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6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道(61)和第二导向道(62),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1)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道(61)远离所述第二导向道(6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
位置检测件(70),设置在所述导向轨道(60)的端部,所述位置检测件(70)用于对所述滚轮组件(40)的位置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0)还包括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电机(32)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
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位置检测件(70)和所述驱动电机(32)均与所述控制结构连接,以使所述控制结构根据所述位置检测件(70)检测到的情况对所述驱动电机(32)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0)还包括:
驱动电机(32)和减速器(33),均安装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驱动电机(32)通过所述减速器(33)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CN202320563389.5U 2023-03-21 2023-03-21 给料装置 Active CN219839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3389.5U CN219839098U (zh) 2023-03-21 2023-03-21 给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3389.5U CN219839098U (zh) 2023-03-21 2023-03-21 给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9098U true CN219839098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3389.5U Active CN219839098U (zh) 2023-03-21 2023-03-21 给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9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76476C2 (ru) Откат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откатки добываемого под землей материала
US4828339A (en) Crawler chain
CN101952183B (zh) 一种可延伸支撑设备以及采用该支撑设备的搬运设备和采矿设备
CA2869237C (en) Conveyor system
US4865185A (en) Crawler-mounted conveying train
CN102295134A (zh) 轨道吊挂型输送机
CN104310009B (zh) 一种上下料机构
US5645158A (en) Extensible continuous haulage system
US5590757A (en) Extensible continuous haulage system
CN202245041U (zh) 轨道吊挂型输送机
CN219839098U (zh) 给料装置
CN209740030U (zh) 一种用于皮带机的自动化托辊搬运系统
JP5350863B2 (ja) 伸縮式ベルトコンベア、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掘削ズリ搬送方法
CN210312119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煤矿开采输送带
CN111689130A (zh) 一种同步自移式转载运输系统
US9267374B2 (en) Armored face conveyor
KR101000352B1 (ko) 무한궤도용 롤러 이송장치
CN213332738U (zh) 一种敞开式tbm喷混机械手供料管路辅助导向装置
CN109205345A (zh) 一种物料全自动高速装载机
KR20110034380A (ko) 슈트 개폐장치
CN204549464U (zh) 多规格码垛输送机
CN103921115A (zh) 焊装调整线的门盖总成配送装置
CN210557368U (zh) 一种输煤皮带机
CN109399087B (zh) 一种用于层压机的剪叉升降式传送设备
CN219566567U (zh) 一种皮带运输机压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