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8450U -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8450U
CN219838450U CN202223410307.8U CN202223410307U CN219838450U CN 219838450 U CN219838450 U CN 219838450U CN 202223410307 U CN202223410307 U CN 202223410307U CN 219838450 U CN219838450 U CN 219838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lock
sealing mechanism
groove block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03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雒卫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as Shang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103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8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8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8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包括支杆和充电桩,所述支杆的顶端安装有充电桩,辅助机构安装在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内部;密封机构安装在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外壁。该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开始使用时,通过辅助机构的使用工作,达到了对充电枪在插入时的限位工作和在雨天充电枪表面附着的雨水进行吸附的工作,通过密封机构的使用工作,达到了对充电枪插入充电内部后进行密封工作,防止雨水进入充电口的内部造成损坏,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充电口进水导致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解决了电子元件损坏导致充电桩无法正常充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充电桩一般设置在户外,由于天气的原因在雨天时,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后容易出现雨水渗漏到充电口的内部,导致充电口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导致充电枪无法正常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充电桩一般设置在户外,由于天气的原因在雨天时,充电枪插入充电口后容易出现雨水渗漏到充电口的内部,导致充电口内部的电子元件损坏导致充电枪无法正常充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包括支杆和充电桩,所述支杆的顶端安装有充电桩,辅助机构安装在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内部;密封机构安装在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外壁;其中,所述辅助机构用于对充电枪插入充电桩的内部时进行限位工作,然后通过密封机构对充电口进行密封工作。
优选的,为了对充电枪进行限位,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圆环固接在所述充电桩右侧充电口的内壁;卡块卡接在所述圆环的内部;海绵条固接在所述卡块的内侧;其中,所述海绵条用于对充电枪插入限位的同时对充电枪表面的雨水进行吸收。
优选的,当充电枪通过圆环向内插入时通过海绵条可以对充电枪表面的雨水进行吸收。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为了对充电口进行密封,密封机构包括:第一槽块螺纹连接在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外壁;第二槽块贴合在所述第一槽块的顶端;插块固接在所述第二槽块的底端;竖杆固接在所述第二槽块的顶端;弹簧套接在所述竖杆的外壁;顶块套接在所述竖杆的外壁,且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弹簧的顶端;外壳固接在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外壁,且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块的顶端;其中,所述顶块的外壁固接在外壳的内壁,且所述通过顶块可以对竖杆在向上移动时对弹簧进行挤压。
优选的,当第二槽板向上移动时通过竖杆同时移动通过顶块可以对弹簧进行挤压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块和第二槽块的内壁均加工有密封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槽块的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该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开始使用时,通过辅助机构的使用工作,达到了对充电枪在插入时的限位工作和在雨天充电枪表面附着的雨水进行吸附的工作,通过密封机构的使用工作,达到了对充电枪插入充电内部后进行密封工作,防止雨水进入充电口的内部造成损坏,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充电口进水导致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解决了电子元件损坏导致充电桩无法正常充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密封机构侧视剖面的连接结构细节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剖面的连接结构细节图。
图中:1、支杆,2、充电桩,3、辅助机构,301、圆环,302、卡块,303、海绵条,4、密封机构,401、第一槽块,402、第二槽块,403、插块,404、竖杆,405、弹簧,406、顶块,407、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包括支杆1和充电桩2,支杆1的顶端安装有充电桩2,充电桩的右侧设置有充电口,辅助机构3安装在充电桩2的右侧内部,密封机构4安装在充电桩2的右侧外壁,其中,辅助机构3用于对充电枪插入充电桩2的内部时进行限位工作,然后通过密封机构4对充电口进行密封工作。
具体的,如图3所示,辅助机构3包括圆环301、卡块302和海绵条303;
为了对充电枪插入时及进行限位,圆环301固接在充电桩2右侧充电口的内壁,卡块302卡接在圆环301的内部,海绵条303固接在卡块302的内侧,其中,海绵条303用于对充电枪插入限位的同时对充电枪表面的雨水进行吸收,圆环30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更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机构4包括第一槽块401、第二槽块402、插块403、竖杆404、弹簧405、顶块406和外壳407;
为了对充电枪在雨天进行密封,第一槽块401螺纹连接在充电桩2的右侧外壁,第二槽块402贴合在第一槽块401的顶端,第一槽块401和第二槽块402扣合后可以对充电口进行密封工作,插块403固接在第二槽块402的底端,竖杆404固接在第二槽块402的顶端,竖杆404向上移动时通过顶块406可以对弹簧405进行挤压工作,弹簧405套接在竖杆404的外壁,顶块406套接在竖杆404的外壁,且顶块406设置在弹簧405的顶端,外壳407固接在充电桩2的右侧外壁,且外壳407设置在第一槽块401的顶端,其中,顶块406的外壁固接在外壳407的内壁,且通过顶块406可以对竖杆404在向上移动时对弹簧405进行挤压,第一槽块401和第二槽块402的内壁均加工有密封布,第一槽块401的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工作原理: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开始使用时,当遇到下雨天气对汽车充电完成后使用者将充电枪通过第一槽块401和第二槽块402向左侧插入,插入时充电枪的直径少大于第一槽块401和第二槽块402扣合后直径,充电枪向左侧插入时带动第二槽块402向上移动,通过第二槽块402向上移动带动竖杆404同时向上移动,然后通过顶块406对弹簧405进行挤压工作,然后充电枪插入圆环301的内部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充电枪不断移动通过海绵条303贴合充电的外壁对充电枪外壁附着的雨水进行吸收,然后充电枪插入充电桩2的内部,当需要对海绵条303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先向第二槽块402向上推动,然后将海绵条303向内侧拉动,然后带动卡块302从圆环301的内部拔出对海绵条303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通过卡块302在插入圆环301的内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包括支杆(1)和充电桩(2),所述支杆(1)的顶端安装有充电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还包括:
辅助机构(3),安装在所述充电桩(2)的右侧内部;
密封机构(4),安装在所述充电桩(2)的右侧外壁;
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
圆环(301),固接在所述充电桩(2)右侧充电口的内壁;
卡块(302),卡接在所述圆环(301)的内部;
海绵条(303),固接在所述卡块(302)的内侧;
所述密封机构(4)包括:
第一槽块(401),螺纹连接在所述充电桩(2)的右侧外壁;
第二槽块(402),贴合在所述第一槽块(401)的顶端;
插块(403),固接在所述第二槽块(402)的底端;
竖杆(404),固接在所述第二槽块(402)的顶端;
弹簧(405),套接在所述竖杆(404)的外壁;
顶块(406),套接在所述竖杆(404)的外壁,且所述顶块(406)设置在所述弹簧(405)的顶端;
外壳(507),固接在所述充电桩(2)的右侧外壁,且所述外壳(507)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块(401)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30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块(401)和第二槽块(402)的内壁均加工有密封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块(401)的顶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CN202223410307.8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Active CN219838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0307.8U CN219838450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0307.8U CN219838450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8450U true CN219838450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3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0307.8U Active CN219838450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84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1699A (zh) * 2023-11-28 2024-03-12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
CN117681699B (zh) * 2023-11-28 2024-06-04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1699A (zh) * 2023-11-28 2024-03-12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
CN117681699B (zh) * 2023-11-28 2024-06-04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38450U (zh) 一种充电头的辅助密封机构
CN21638255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尾部密封结构
AU2021103979A4 (en) Electric automobile charging pile plug protection seat
CN110861522A (zh) 一种带有插接式充电枪的新能源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09803A (zh) 一种带有液冷电子散热器的充电桩
CN21418935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密封防水结构
CN214647663U (zh) 一种可调输出电压的电动车智能充电桩
CN112706635B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用充电桩
CN210534107U (zh) 一种大气监测装置
CN11344276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装置
CN21808514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充电头的新能源充电桩
CN112677795A (zh) 一种新能源用基于物联网的充电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884110U (zh) 一种充电桩安装基座
CN213007688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安装使用的充电装置
CN215705762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18141076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缆连接装置
CN218430907U (zh) 一种防雨型户外充电桩
CN217197820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新能源充电桩安装底座
CN219789942U (zh) 一种防水的汽车充电桩
CN22033251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插座固定结构
CN217720083U (zh) 一种挂墙式发电车快速接入装置
CN215934090U (zh) 一种防水防静电的充电桩控制箱
CN217994176U (zh) 一种大功率智能充电桩
CN218858176U (zh) 一种防雨充电枪
CN220594662U (zh) 一种充电桩的充电头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Room 602, No. 37, Lane 5366, Humi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

Patentee after: Xu Fei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ao Bing

Patentee after: Jiang Zehua

Address before: No. 1, Group 4, Qijia Village, Hengshui Town, Fengxiang County,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721499

Patentee before: Luo Weiga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1

Address after: Room 29346, Building 3, No. 1800 Panyuan Road, Chang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9 (Tai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Tenas (Shanghai) New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602, No. 37, Lane 5366, Humi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

Patentee before: Xu Fe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ao Bing

Patentee before: Jiang Ze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