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6761U -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6761U
CN219836761U CN202320933180.3U CN202320933180U CN219836761U CN 219836761 U CN219836761 U CN 219836761U CN 202320933180 U CN202320933180 U CN 202320933180U CN 219836761 U CN219836761 U CN 219836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n
hot
roller
shell
heat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3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赛强
张春晓
黄喜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33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6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6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6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所述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包括热辐射烘箱段、中间过渡段及热辊烘箱段,所述中间过渡段为热风烘箱段或缓存烘箱段,所述热辐射烘箱段包括热辐射烘箱外壳及设置在热辐射烘箱外壳内部的热辐射源,所述热风烘箱段包括热风烘箱外壳及热风供给装置,所述缓存烘箱段包括缓存烘箱外壳及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内部的缓存过棍,所述热辊烘箱段包括热辊烘箱外壳及设置在热辊烘箱外壳内部的热辊;所述极片加工生产线包括所述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该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具有长度短、占用空间小、设备成本低等优点,在应用时可提升干燥效率及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片或隔膜需要经过涂布,涂布后的基材需要烘干,这个烘干过程普遍采用烘箱完成。现有的烘箱普遍采用热风对基材进行加热。这类型烘箱存在长度达、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干燥效率低下等缺点,且基材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因热风分布不均而导致基材翘曲或涂层边缘起皱、开裂等缺点,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解决了现有烘箱长度长、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干燥效率低、影响产品质量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包括热辐射烘箱段、中间过渡段、热辊烘箱段,所述中间过渡段为热风烘箱段或缓存烘箱段,所述热辐射烘箱段包括热辐射烘箱外壳及设置在热辐射烘箱外壳内部的热辐射源,所述热风烘箱段包括热风烘箱外壳及热风供给装置,所述缓存烘箱段包括缓存烘箱外壳及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内部的缓存过棍,所述热辊烘箱段包括热辊烘箱外壳及设置在热辊烘箱外壳内部的热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辐射源为红外灯管模块或激光加热模块,所述红外灯管模块包括若干红外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热风烘箱段的第一种改进,所述热风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风烘箱外壳内部的第一烘箱船体及第二烘箱船体,所述第一烘箱船体与第二烘箱船体在热风烘箱外壳内部相对设置,第一烘箱船体、第二烘箱船体在其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嘴、第二风嘴,所述第一风嘴及第二风嘴分别用于对基材的两侧输送热风并利用热风对基材进行干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烘箱外壳上设置有第一热风入口、第一热风出口、第二热风入口及第二热风出口,所述第一热风入口与所述第一烘箱船体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入口与所述第二烘箱船体连通,所述第一热风出口及第二热风出口均与所述热风烘箱外壳内腔连通并分别位于热风烘箱外壳上下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热风烘箱段的第二种改进,所述缓存烘箱外壳内部设置有多根缓存过辊,多根所述缓存过辊在缓存烘箱外壳内部呈上下两排分布,且上排的缓存过辊与下排的缓存过辊在竖直方向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缓存烘箱外壳上设置有缓存烘箱送风口,所述缓存烘箱送风口用于向热风烘箱外壳内部送风,所缓存烘箱外壳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缓存烘箱出风口,所述缓存烘箱送风口、缓存烘箱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的上、下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存过辊包括接触过辊及缓存气浮辊,所述接触过辊用于直接与基材的非涂布面接触,所述缓存气浮辊用于对基材的涂布面进行导向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辊上方设置有真空罩,所述真空罩罩设在热辊与基材接触的包角范围内,所述热辊烘箱外壳上设置有热辊烘箱入风口及热辊烘箱出风口,所述热辊烘箱入风口与所述热辊烘箱外壳内腔连通,所述热辊烘箱出风口与所述真空罩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辊烘箱外壳内部设置有若干热辊烘箱过辊及若干热辊烘箱气浮辊,所述热辊烘箱气浮辊与所述热辊间隔错位分布并使得基材在依次绕过热辊烘箱气浮辊及热辊后在热辊上形成包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辊为热油加热辊、热水加热辊、电磁加热辊中的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烘箱过辊,热辐射烘箱外壳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热辐射烘箱入风口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所述热辐射烘箱入风口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均与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辐射烘箱段、热风烘箱段及热辊烘箱段采用模块化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烘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极片加工生产线,所述极片加工生产线包括所述的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该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设置有热辐射烘箱段、热风烘箱段及热辊烘箱段,采用热辐射烘箱段、热风烘箱段及热辊烘箱段组成的组合烘箱对基材进行干燥,可有效提升干燥速度,减少烘箱的长度及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成本,在应用时可有效防止涂布边缘翘曲、开裂或起皱,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
综上,该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解决了现有烘箱长度长、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干燥效率低、影响产品质量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实施例1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实施例3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包括热辐射烘箱段1、中间过渡段及热辊烘箱段3,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过渡段为热风烘箱段2,所述热辐射烘箱段1、热风烘箱段2及热辊烘箱段3采用模块化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烘箱。在实际应用时,实施者可根据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热辐射烘箱段1、热风烘箱段2及热辊烘箱段3,具有应用灵活性好、通用性强的优点,便于组装及维护,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本方案中,采用热辐射烘箱段1、热风烘箱段2及热辊烘箱段3组合形成的烘箱来对基材9进行干燥,应用时,根据客户的涂布工艺,计算涂布干燥最适合的干燥温度曲线,针对不同干燥阶段需要的温度,分阶段控制烘箱机构干燥温度,分别用红外线+风热+热辊加热的三种方式进行组合,根据工艺需求按不同的长度进行干燥加热调整,不仅应用灵活性好,也可提升加工质量。
所述热辐射烘箱段1包括热辐射烘箱外壳11及设置在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的热辐射源12,热辐射烘箱外壳11两端开设有用于基材9通过的通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辐射源12为红外灯管模块,所述红外灯管模块包括若干红外灯管,所述红外灯管可发射红外线,对基材9上的涂层具有加热的作用,加热效果比起传统的热风加热具有加热均匀且易于调节,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应用时可有效缩短烘箱的长度,节省设备成本及空间体积。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烘箱过辊13,热辐射烘箱过棍13用于对进入热辐射烘箱外壳1内部的基材进行导向。热辐射烘箱外壳1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15,所述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15均与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腔连通,所述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烘箱出风口15与外部送风装置及排风管道连通,以控制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的空气湿度,以达到最好的干燥效果。
所述热风烘箱段2包括热风烘箱外壳21及热风供给装置,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两端开设有用于基材9通过的通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内部的第一烘箱船体221及第二烘箱船体222,所述第一烘箱船体221与第二烘箱船体222在热风烘箱外壳21内部相对设置,第一烘箱船体221、第二烘箱船体222在其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嘴231、第二风嘴232,所述第一风嘴231及第二风嘴232分别用于对基材的两侧输送热风并利用热风对基材进行干燥。
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上设置有第一热风入口241、第一热风出口242、第二热风入口251及第二热风出口252,所述第一热风入口241与所述第一烘箱船体221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入口251与所述第二烘箱船体222连通,所述第一热风出口242及第二热风出口252均与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内腔连通并分别位于热风烘箱外壳21上下两侧。
在应用时,第一热风入口241及第二热风入口251与外部热风供给装置连接并分别将热风供给第一烘箱船体221及第二烘箱船体222,第一烘箱船体221通过第一风嘴231对基材的第一面输送热风以对基材的第一面干燥,第二烘箱船体222通过第二风嘴232对基材的第二面输送热风以对基材的第二面干燥,所述第一热风出口242、及第二热风出口252均与外部排风管道连通,以维持热风烘箱外壳21内部的空气湿度,保证烘干效率。
所述热辊烘箱段3包括热辊烘箱外壳31及设置在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的热辊32,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两端开设有用于基材9通过的通槽。需要干燥的基材可依次通过热辐射源12、热风供给装置及热辊32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辊32为热油加热辊、热水加热辊、电磁加热辊中的一种。当热辊32为热油加热辊时,热辊32内部具有流体通道,热油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后对热辊32加热并最终由热辊32对基材干燥;当热辊32为热水加热辊时,热辊32内部具有流体通道,热水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后对热辊32加热并最终由热辊32对基材干燥;当热辊32为电磁加热辊时,热辊32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装置,在工作时,电磁加热辊32通电后对热辊32加热并利用加热后的热辊32对基材进行干燥。
通过热辊32对基材进一步加工,可将基材进行压平,解决基材翘起,造成边缘开裂和边缘起皱的问题,提升加工质量。
所述热辊32上方设置有真空罩33,所述真空罩33罩设在热辊32与基材接触的包角范围内,在包角范围内形成负压,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上设置有热辊烘箱入风口34及热辊烘箱出风口35,所述热辊烘箱入风口34与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内腔连通,所述热辊烘箱出风口35与所述真空罩33连通,热辊烘箱出风口35与外部排风管道连通,以及时将热辊32烘干产生的水分带走,加快蒸发速度,提升效率。
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设置有若干热辊烘箱过辊36及若干热辊烘箱气浮辊37,通过热辊烘箱过辊36及热辊烘箱气浮辊37对进入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的基材进行导向。所述热辊烘箱气浮辊37与所述热辊32间隔错位分布并使得基材在依次绕过热辊烘箱气浮辊37及热辊32后在热辊32上形成包角。
在一些情况下,当基材的双面均为涂布面时,可将三个烘箱段内部的过棍更换成为气浮辊,通过气浮辊对基材导向,防止损伤基材,提升加工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热辐射源12为激光加热模块,通过激光加热模块替换实施例1中的红外灯管模块,所述激光加热模块包括若干激光加热头,所述激光加热头在工作时对基材的涂布面加热,达到干燥基材涂布层的效果。
实施例3:
参照图2,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包括热辐射烘箱段1、中间过渡段、热辊烘箱段3,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过渡段为缓存烘箱段4,所述热辐射烘箱段1、缓存烘箱段4及热辊烘箱段3采用模块化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烘箱。在实际应用时,实施者可根据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热辐射烘箱段1、缓存烘箱段4及热辊烘箱段3,具有应用灵活性好、通用性强的优点,便于组装及维护,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本方案中,采用热辐射烘箱段1、缓存烘箱段4及热辊烘箱段3组合形成的烘箱来对基材9进行干燥,应用时,根据客户的涂布工艺,计算涂布干燥最适合的干燥温度曲线,针对不同干燥阶段需要的温度,分阶段控制烘箱机构干燥温度,分别用红外线+风热+热辊加热的三种方式进行组合,根据工艺需求按不同的长度进行干燥加热调整,不仅应用灵活性好,也可提升加工质量。
所述热辐射烘箱段1包括热辐射烘箱外壳11及设置在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的热辐射源12,热辐射烘箱外壳11两端开设有用于基材9通过的通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辐射源12为红外灯管模块,所述红外灯管模块包括若干红外灯管,所述红外灯管可发射红外线,对基材9上的涂层具有加热的作用,加热效果比起传统的热风加热具有加热均匀且易于调节,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应用时可有效缩短烘箱的长度,节省设备成本及空间体积。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烘箱过辊13,热辐射烘箱过棍13用于对进入热辐射烘箱外壳1内部的基材进行导向。热辐射烘箱外壳1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15,所述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15均与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腔连通,所述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烘箱出风口15与外部送风装置及排风管道连通,以控制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的空气湿度,以达到最好的干燥效果。
所述缓存烘箱段4包括缓存烘箱外壳41及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41内部的多根缓存过辊42,多根所述缓存过辊42在缓存烘箱外壳41内部呈上下两排分布,且上排的缓存过辊42与下排的缓存过辊42在竖直方向相互错位设置,设置了多根缓存过棍42的热风烘箱段2实质上也是一个缓存烘箱段,可缓存基材,基材缓存的长度可根据设置的的缓存过棍42的数量决定。
所述缓存烘箱外壳41上设置有缓存烘箱送风口43,所述缓存烘箱送风口43用于向缓存烘箱外壳41内部送入干燥风,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控制缓存烘箱送风口43送入的徐徐微风,用以干燥基材,所述缓存烘箱外壳41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缓存烘箱出风口44,所述缓存烘箱送风口43、缓存烘箱出风口44分别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41的上、下两侧,三热风入口43、缓存烘箱出风口44分别与外部送风装置及回风管连通。
所述缓存过辊42包括接触过辊及缓存气浮辊,所述接触过辊用于直接与基材的非涂布面接触,所述缓存气浮辊用于对基材的涂布面进行导向支撑。
所述热辊烘箱段3包括热辊烘箱外壳31及设置在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的热辊32,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两端开设有用于基材9通过的通槽。需要干燥的基材可依次通过热辐射源12、热风供给装置及热辊32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辊32为热油加热辊、热水加热辊、电磁加热辊中的一种。当热辊32为热油加热辊时,热辊32内部具有流体通道,热油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后对热辊32加热并最终由热辊32对基材干燥;当热辊32为热水加热辊时,热辊32内部具有流体通道,热水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后对热辊32加热并最终由热辊32对基材干燥;当热辊32为电磁加热辊时,热辊32内部设置有电磁加热装置,在工作时,电磁加热辊32通电后对热辊32加热并利用加热后的热辊32对基材进行干燥。
通过热辊32对基材进一步加工,可将基材进行压平,解决基材翘起,造成边缘开裂和边缘起皱的问题,提升加工质量。
所述热辊32上方设置有真空罩33,所述真空罩33罩设在热辊32与基材接触的包角范围内,在包角范围内形成负压,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上设置有热辊烘箱入风口34及热辊烘箱出风口35,所述热辊烘箱入风口34与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内腔连通,所述热辊烘箱出风口35与所述真空罩33连通,热辊烘箱出风口35与外部排风管道连通,以及时将热辊32烘干产生的水分带走,加快蒸发速度,提升效率。
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设置有若干热辊烘箱过辊36及若干热辊烘箱气浮辊37,通过热辊烘箱过辊36及热辊烘箱气浮辊37对进入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的基材进行导向。所述热辊烘箱气浮辊37与所述热辊32间隔错位分布并使得基材在依次绕过热辊烘箱气浮辊37及热辊32后在热辊32上形成包角。
在一些情况下,当基材的双面均为涂布面时,可将三个烘箱段内部的过棍更换成为气浮辊,通过气浮辊对基材导向,防止损伤基材,提升加工质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热辐射源12为激光加热模块,通过激光加热模块替换实施例1中的红外灯管模块,所述激光加热模块包括若干激光加热头,所述激光加热头在工作时对基材的涂布面加热,达到干燥基材涂布层的效果。
基于上述的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极片加工生产线,所述极片加工生产线包括所述的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辐射烘箱段(1)、中间过渡段、热辊烘箱段(3),所述中间过渡段为热风烘箱段(2)或缓存烘箱段(4),所述热辐射烘箱段(1)包括热辐射烘箱外壳(11)及设置在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的热辐射源(12),所述热风烘箱段(2)包括热风烘箱外壳(21)及热风供给装置,所述缓存烘箱段(4)包括缓存烘箱外壳(41)及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41)内部的缓存过辊(42),所述热辊烘箱段(3)包括热辊烘箱外壳(31)及设置在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的热辊(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源(12)为红外灯管模块或激光加热模块,所述红外灯管模块包括若干红外灯管,所述激光加热模块包括若干激光加热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内部的第一烘箱船体(221)及第二烘箱船体(222),所述第一烘箱船体(221)与第二烘箱船体(222)在热风烘箱外壳(21)内部相对设置,第一烘箱船体(221)、第二烘箱船体(222)在其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嘴(231)、第二风嘴(232),所述第一风嘴(231)及第二风嘴(232)分别用于对基材的两侧输送热风并利用热风对基材进行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上设置有第一热风入口(241)、第一热风出口(242)、第二热风入口(251)及第二热风出口(252),所述第一热风入口(241)与所述第一烘箱船体(221)连通,所述第二热风入口(251)与所述第二烘箱船体(222)连通,所述第一热风出口(242)及第二热风出口(252)均与所述热风烘箱外壳(21)内腔连通并分别位于热风烘箱外壳(21)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烘箱外壳(41)内部设置有多根缓存过辊(42),多根所述缓存过辊(42)在缓存烘箱外壳(41)内部呈上下两排分布,且上排的缓存过辊(42)与下排的缓存过辊(42)在竖直方向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缓存烘箱外壳(41)上设置有缓存烘箱送风口(43),所述缓存烘箱送风口(43)用于向热风烘箱外壳(21)内部送风,所缓存烘箱外壳(41)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缓存烘箱出风口(44),所述缓存烘箱送风口(43)、缓存烘箱出风口(44)分别设置在缓存烘箱外壳(41)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过辊(42)包括接触过辊及缓存气浮辊,所述接触过辊用于直接与基材的非涂布面接触,所述缓存气浮辊用于对基材的涂布面进行导向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32)上方设置有真空罩(33),所述真空罩(33)罩设在热辊(32)与基材接触的包角范围内,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上设置有热辊烘箱入风口(34)及热辊烘箱出风口(35),所述热辊烘箱入风口(34)与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内腔连通,所述热辊烘箱出风口(35)与所述真空罩(3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烘箱外壳(31)内部设置有若干热辊烘箱过辊(36)及若干热辊烘箱气浮辊(37),所述热辊烘箱气浮辊(37)与所述热辊(32)间隔错位分布并使得基材在依次绕过热辊烘箱气浮辊(37)及热辊(32)后在热辊(32)上形成包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烘箱过辊(13),热辐射烘箱外壳(1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15),所述热辐射烘箱入风口(14)及热辐射烘箱出风口(15)均与所述热辐射烘箱外壳(11)内腔连通。
10.一种极片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加工生产线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
CN202320933180.3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Active CN219836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3180.3U CN219836761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3180.3U CN219836761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6761U true CN219836761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3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3180.3U Active CN219836761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6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6307Y (zh) 一种高效能精密烘箱
CN207422833U (zh) 烘烤设备
CN202388930U (zh) 壁纸发泡烘箱
WO2023005449A1 (zh) 一种涂布设备
CN206009162U (zh) 涂布机干燥装置
US20180201033A1 (en) Hot Air Circulating System for Printing Press
CN201327277Y (zh) 一种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
CN109365245A (zh) 一种电池极片气浮式烘箱
CN202700767U (zh) 用于电池极片双面涂布机加热干燥装置的烘箱
CN219836761U (zh) 一种极片组合式干燥烘箱及极片加工生产线
CN209147668U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烘干设备
CN219850555U (zh) 一种涂布机
CN216910908U (zh) 快速烘干炉
CN216377923U (zh) 一种钢化炉生产真空low-e玻璃的强制对流装置
CN214300155U (zh) 一种酿酒制曲培养床进排风系统
CN201327278Y (zh) 一种风嘴部件
CN210174392U (zh) 一种带有双面鼓吹装置的印刷烘箱
CN219368175U (zh) 一种棉签加工烘干装置
CN210304418U (zh) 适用于导辊输送膜材的节能烘箱
CN202007263U (zh) 硅钢退火炉
CN105972966A (zh) 一种纺织布料的烘干机
CN201799388U (zh) 气悬浮隧道式干燥炉
CN211099962U (zh) 一种铝箔生产用热循环干燥炉
CN214262620U (zh) 一种热风冲击干燥装置
CN214747115U (zh) 一种均布装置及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