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4589U -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4589U
CN219834589U CN202320746678.9U CN202320746678U CN219834589U CN 219834589 U CN219834589 U CN 219834589U CN 202320746678 U CN202320746678 U CN 202320746678U CN 219834589 U CN219834589 U CN 219834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device
panel
conductive contact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66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洪生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Chaor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o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or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o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466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4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4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4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涉及但不限于电路保护技术领域,静电防护装置应用于静电吸附面板中,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触点的腔体和用于使外部线路穿入所述腔体并连接所述导电触点的引出槽口。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能够避免外力因素造成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裸露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使静电吸附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电路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背景技术
静电吸附面板是一种通过内部线路产生静电,以实现对物体的吸附的面板,静电吸附面板的内部线路通过导电触点实现与静电发生器的电性连接。相关技术中,静电发生器通常采用直接电连的方式为静电吸附面板提供电源。然而,当静电吸附面板通电时,可能由于外力因素造成静电发生器与静电吸附面板分离,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也因此裸露,通电时静电吸附面板内部线路形成的电容积攒有大量电量,此时,若是导电物体触及导电触点,会形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能够解决由于外力因素造成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裸露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应用于静电吸附面板中,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触点的腔体和用于使外部线路穿入所述腔体并连接所述导电触点的引出槽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触点至少设置2个,所述绝缘体内设置有绝缘阻挡结构,所述绝缘阻挡结构将所述腔体分为至少2个用于对应容纳2个所述导电触点的独立空间,以分隔所述导电触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出槽口至少设置2个,并且所述引出槽口的最大宽度小于2.5mm,所述引出槽口的深度大于1mm。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出槽口为正向槽口,所述腔体沿垂直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贯穿所述绝缘体,并在绝缘体上方形成所述正向槽口,以使所述外部线路可正面穿入所述腔体以连接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或者,所述引出槽口为侧向槽口,所述侧向槽口沿平行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绝缘体的侧面,以使所述外部线路可从侧面穿入所述腔体以连接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体采用硬性绝缘材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包括:
静电吸附面板主体,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外连静电发生线路,所述静电发生线路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表面的导电触点连接,所述导电触点用于与外部的供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子向所述导电触点供电;
如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导电触点大小适配,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底部靠近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一侧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用于使所述导电触点裸露在所述静电防护装置的腔体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腔体大小与所述供电端子适配,所述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结构,以使所述供电端子穿入所述腔体与所述导电触点连接时,通过所述弹性结构的弹性特性抵于所述绝缘体的内侧,以使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保持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端子的大小与所述引出槽口相匹配,使得所述供电端子穿入所述引出槽口时,所述供电端子的弹性结构处于收缩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扣连接、螺丝固定连接或者粘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能够避免外力因素造成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裸露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使静电吸附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静电吸附面板和静电吸附面板上的触点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装置形状为圆形的引出槽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装置形状为方形的引出槽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吸附面板的内部线路图。
附图标记:
静电吸附面板100,导电触点110,正极导电触点111,负极导电触点112,正极线路120,负极线路130;
静电防护装置200,绝缘体210,腔体220,引出槽口230,绝缘阻挡结构240,螺孔250;
静电发生器300,外部线路3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应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如干个的含义为一个以上,多个(或多项)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在相关技术中,静电吸附面板100通过内部线路与静电发生器300连接形成电连,产生静电场实现对物体的吸附。静电吸附面板100的内部线路通过导电触点110获取电源,具体的,静电吸附面板100上的导电触点110与静电发生器300的供电端子电连接产生静电,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吸附。在通电时,静电吸附面板100内部线路的电容积攒有大量电量,若静电吸附面板100因为意外与静电发生器300断开连接,会造成金属导电触点110裸露。因此,若导电触点110与供电端子的连接处不设置保护装置,那么当人体或其他导电物体接触到连接处时,极有可能发生触电。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防护装置,该静电防护装置采用绝缘材料制成,能够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与静电吸附面板固定连接,保证静电吸附面板使用过程的安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防护装置200应用于静电吸附面板100中,静电防护装置200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100的导电触点110上,静电防护装置200包括:
绝缘体210,绝缘体210形成有用于容纳导电触点110的腔体220和用于使外部线路穿入腔体220并连接导电触点110的引出槽口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防护装置包括绝缘体,绝缘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绝缘体,可以将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绝缘于外部,使导电物体触碰到静电吸附面板时不会发生触电。
可以理解的是,引出槽口用于将静电发生器的线路引入绝缘体内,在静电发生器的线路末端有供电端子,供电端子用于通过引出槽口与导电触点连接,并对静电吸附面板进行供电。
参照图4和图5,图4中的引出槽口230形状为圆形;图5中的引出槽口230形状为方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引出槽口230的形状进行设置,具体的,引出槽口23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线形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能够避免外力因素造成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裸露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使静电吸附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参照图1至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触点110至少设置2个,绝缘体210内设置有绝缘阻挡结构240,绝缘阻挡结构240将腔体220分为至少2个用于对应容纳2个导电触点110的独立空间,以分隔导电触点110。
可以理解的是,导电触点可以根据静电吸附面板线路的多少进行设置,若静电吸附面板内部有正极和负极两条线路,那么可以设置正极导电触点和负极导电触点,若静电吸附面板内部存在多条线路,则可以相应设置多个导电触点。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内设置有绝缘阻挡结构,绝缘阻挡结构根据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数量设置,若存在2个导电触点,则在2个导电触点的中间位置设置1个绝缘阻挡结构;若存在4个导电触点,则在每个导电触点与相邻导电触点之间设置绝缘阻挡结构,即设置3个绝缘阻挡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绝缘体内设置绝缘阻挡结构,可以避免正极导电触点和负极导电触点对应的正极供电端子和负极供电端子直接接触,造成静电吸附面板的线路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出槽口至少设置2个,并且引出槽口的最大宽度小于2.5mm,引出槽口的深度大于1mm。
可以理解的是,至少设置两个引出槽口以跟导电触点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引出槽口的数量可以多于导电触点,以备有引出槽口由于损坏不能使用时,可以改用别的引出槽口实现导电触点与供电端子的连接。示例性的,可以在绝缘体的侧面和上表面设置引出槽口,当上表面的引出槽口不能使用时,改用侧面的引出槽口实现导电触点与供电端子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出槽口的最大宽度小于2.5mm,示例性的,引出槽口的宽度可以为2mm,深度可以为1.5mm。可以理解的是,在静电防护装置引出槽口的设置不影响静电吸附面板通电的情况下,引出槽口的宽度越小越好,深度越深越好,这样可以避免手部或者其他导电物体接触到静电防护装置内部的导电触点,引发触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出槽口为正向槽口,引出槽口沿垂直于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贯穿绝缘体,并在绝缘体上方形成正向槽口,以使外部线路可正面穿入腔体以连接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或者,引出槽口为侧向槽口,侧向槽口沿平行于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设置于绝缘体的侧面,以使外部线路可从侧面穿入腔体以连接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
参照图4和图5,图4和图5为两种引出槽口23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为正向槽口的示意图,图5为侧向槽口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在图4中,有4个圆孔,中间2个圆孔为正向槽口,供电端子所在的外部线路从正向槽口进入,与导电触点连接,对静电吸附面板进行供电;导电触点两端的2个圆孔为用于固定静电防护装置的螺孔250,将螺丝与螺孔250安装连接,则实现静电防护装置在静电吸附面板上的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的侧向槽口用于使供电端子的外部线路从侧向进入,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连接,对静电吸附面板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出槽口用于将静电发生器的线路引入绝缘体内,在静电发生器的线路末端有供电端子,供电端子用于通过引出槽口与导电触点连接并对静电吸附面板进行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不影响导电触点与供电端子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在绝缘体的任何位置设置引出槽口,如沿垂直于静电吸附面板的上方、绝缘体的上表面设置引出槽口,以使外部线路正面穿入腔体与导电触点连接;或者沿平行于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绝缘体的侧面设置侧面引出槽口,以使外部线路侧面穿入腔体与导电触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引出槽口的形状进行设置,具体的,引出槽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线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采用硬性绝缘材料。
示例性的,硬性绝缘材料可以为塑料、橡胶等。可以理解的是硬性绝缘材料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压作用,能够防止在外界物体对绝缘体施加一定压力时,保证绝缘体不会变形,从而损坏导电触点或者使引出槽口移位影响导电触点与供电端子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包括:
静电吸附面板主体,静电吸附面板主体外连静电发生线路,静电发生线路与静电吸附面板主体表面的导电触点连接,导电触点用于与外部的供电端子电性连接,供电端子向导电触点供电;
静电防护装置,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吸附面板主体通过内部线路产生静电实现对物体的吸附。静电吸附面板主体的内部线路通过导电触点获取电源,具体的,静电吸附面板上的导电触点与静电发生器的供电端子电连接产生静电,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吸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防护装置包括绝缘体,绝缘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绝缘体,可以将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绝缘于外部,使导电物体触碰到静电吸附面板时不会发生触电。
可以理解的是,引出槽口用于将静电发生器的线路引入绝缘体内,在静电发生器的线路末端有供电端子,供电端子用于通过引出槽口与导电触点连接,并对静电吸附面板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对引出槽口的形状进行设置,具体的,引出槽口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线形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能够避免外力因素造成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裸露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使静电吸附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防护装置与导电触点大小适配,静电防护装置底部靠近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一侧设置有孔洞,孔洞用于使导电触点裸露在静电防护装置的腔体内。
可以理解的是,若绝缘体底部不设置孔洞,而直接设置在导电触点上,那么,绝缘体底部会将导电触点遮盖,供电端子也会无法接触导电触点。因此,需要在静电防护装置底部靠近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一侧、导电触点的上方设置孔洞。可以理解的是,孔洞应该大于或者等于导电触点,以使导电触点完全裸露在静电防护装置的腔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腔体大小与供电端子适配,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结构,以使供电端子穿入腔体与导电触点连接时,通过弹性结构的弹性特性抵于绝缘体的内侧,以使供电端子与静电防护装置保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端子内部可设置弹性装置,以使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供电端子的材料由弹性材料和导电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腔体大小与供电端子适配,由于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结构,因此,当供电端子位于绝缘体内侧时,供电端子依靠弹性结构向绝缘体施加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作用,绝缘体内侧的向弹性端子施加相同大小的力,以此使弹性端子能够抵于绝缘体的内侧,以使供电端子与静电防护装置保持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特性,因此,供电端子在作用于绝缘体内侧的同时,也会受到绝缘体内侧的力,绝缘体的内侧的力会使得供电端子与导电触点更大程度地紧密贴合连接,也即是说,能够使供电端子与导电触点的接触面更大,更有利于供电端子对静电吸附面板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端子的大小与引出槽口相匹配,使得供电端子穿入引出槽口时,供电端子的弹性结构处于收缩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弹性端子具有弹性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绝缘体内部空间必定大于或者等于引出槽口,而供电端子依靠弹性结构抵于绝缘体内侧,因此,供电端子在不受挤压的自由状态体积必定大于引出槽口体积和绝缘体内部的空间,如此供电端子才能依靠弹性结构抵于绝缘体内侧。
因此,供电端子穿入引出槽口时,供电端子由于内部具有弹性结构,可以通过向供电端子施加外力,使得供电端子处于收缩状态,以便供电端子更顺利地通过引出槽口进入绝缘体内部的腔体空间,进入腔体空间后,施加于供电端子上的外力消失,供电端子通过弹性结构的弹性特性抵于绝缘体的内侧,以使供电端子与静电防护装置保持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结构,在供电端子所在的供电线路受到强力拉动时,供电端子依靠弹性特性可以脱离腔体,以停止对静电吸附面板的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与静电防护装置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扣连接、螺丝固定连接或者粘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与静电防护装置稳固连接,以使得静电吸附面板主体在受到外力破坏时,静电防护装置仍然固定在导电触点上,不会将导电触点裸露,形成安全隐患。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在静电防护装置上涂抹强力胶,再将静电防护装置与静电吸附面板进行粘合。或者,通过在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上设置第一卡扣,在静电防护装置上设置第二卡扣,将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扣合,即完成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与静电防护装置之间的稳固连接。或者,可以在静电吸附面板主体设置螺孔,在静电防护装置上设置螺丝,将静电吸附面板上的螺孔与静电防护装置上的螺丝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将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与静电防护装置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丝固定连接可以在确保二者固定连接的同时,能够便于拆卸。
参照图3和图6,图6为静电吸附面板的内部线路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静电吸附面板内设正极线路120和负极线路130,正极线路120和负极线路130的线路触点即为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110,正极线路120对应正极导电触点111,负极线路对应负极导电触点112,供电端子所在的外部线路310从静电防护装置的引出槽口230进入,与导电触点110连接,在对线路进行供电的静电发生器300与静电吸附面板内的正极线路120和负极线路130连接后,加载电压,从而产生静电场,实现对物体的吸附。
还应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共享条件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静电吸附面板中,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包括:
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触点的腔体和用于使外部线路穿入所述腔体并连接所述导电触点的引出槽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点至少设置2个,所述绝缘体内设置有绝缘阻挡结构,所述绝缘阻挡结构将所述腔体分为至少2个用于对应容纳2个所述导电触点的独立空间,以分隔所述导电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槽口至少设置2个,并且所述引出槽口的最大宽度小于2.5mm,所述引出槽口的深度大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槽口为正向槽口,所述腔体沿垂直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贯穿所述绝缘体,并在绝缘体上方形成所述正向槽口,以使所述外部线路可正面穿入所述腔体以连接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或者,所述引出槽口为侧向槽口,所述侧向槽口沿平行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绝缘体的侧面,以使所述外部线路可从侧面穿入所述腔体以连接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采用硬性绝缘材料。
6.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电吸附面板主体,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外连静电发生线路,所述静电发生线路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表面的导电触点连接,所述导电触点用于与外部的供电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端子向所述导电触点供电;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的导电触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导电触点大小适配,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底部靠近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一侧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用于使所述导电触点裸露在所述静电防护装置的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大小与所述供电端子适配,所述供电端子具有弹性结构,以使所述供电端子穿入所述腔体与所述导电触点连接时,通过所述弹性结构的弹性特性抵于所述绝缘体的内侧,以使所述供电端子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保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子的大小与所述引出槽口相匹配,使得所述供电端子穿入所述引出槽口时,所述供电端子的弹性结构处于收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吸附面板主体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扣连接、螺丝固定连接或者粘合连接。
CN202320746678.9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Active CN219834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6678.9U CN219834589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6678.9U CN219834589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4589U true CN21983458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2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6678.9U Active CN219834589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4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4377A (en) Unmated pin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JP2013102224A (ja) コネクタ付き低esr電気化学コンデンサ
TW201103181A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1673024A (zh) 闪光灯组件
CN219834589U (zh) 一种静电防护装置及带静电防护装置的静电吸附面板
KR20230113601A (ko) 모듈 출력극 구조
US20040020677A1 (en) Power connector
CN216250426U (zh) 一种超高压取能电容装置
KR101151847B1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 모듈용 단자 연결 장치
CN201508966U (zh) 一种防雷连接器
CN115395316A (zh) 插座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1628958U (zh) 一种大功率开关
EP4084243A1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CN112366190A (zh) 一种对表面电荷低敏感的高压半导体器件终端
CN213153995U (zh) 一种主机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US20190058299A1 (en) Lateral horizontal electrical receptacle
CN220569934U (zh) 一种插座安全保护机构
CN216311617U (zh) 一种金属化聚丙烯交流电容器
CN218241737U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CN110649195A (zh) 一种新型多面接触、低阻抗接插式电池盒
CN212230708U (zh) 一种100a充电插头插座组件
CN218938326U (zh) 短接装置
CN219800762U (zh) 一种插接结构及1u电涌保护器
CN114156669B (zh) 电源连接器及其支撑座
CN212380286U (zh) 应用于交互智能的平板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6

Address after: Room 4410-39, 4th Floor, Building 4, Shanxi Data Flow Ecological Park, No.1 Zhangbei Stre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Shanxi Transform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Demonstration Zone,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030082

Patentee after: Shanxi Chaor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20, Fengzi Longtian Tongfu Industrial Zone,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8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AOR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