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3789U -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3789U
CN219833789U CN202320619275.8U CN202320619275U CN219833789U CN 219833789 U CN219833789 U CN 219833789U CN 202320619275 U CN202320619275 U CN 202320619275U CN 219833789 U CN219833789 U CN 219833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circuit
switch
power convers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92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甲兵
唐益宏
徐铁柱
孙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ingw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92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3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3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3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变压电路和第二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分别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全桥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全桥模块和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二全桥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全桥模块和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变压电路两端接入功率变换电路,实现了车载充电机的双向宽范围输入/输出,结构简单、接线难度低,成本低廉,进而有效减少回路损耗、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出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当代,充电机作为整车供配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成为各大整车厂家和电力电子厂家重点关注对象。当前整车高压供电主要分为400V和800V平台,需要配置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充电机或车载充电机。
双向隔离型直流电源变换器在受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新能源车辆充电等领域。在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充放电应用中,用户往往希望充电桩能够同时兼容不同电压平台的动力电池包,或者新能源车辆可以适应不同固定电平输出的充电桩,以提升用户体验。
相关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2211153863.3的专利《双向隔离型直流电源变换器、充电桩及车辆》,基于对400V电压和800V电压的兼容需求,需要两个不同的电压平台进行分别设计开发,开发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高,且工作量大。因此,如何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回路损耗、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解决了现有的车载双向充电机零部件繁多制作成本高、电源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放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变压电路和第二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分别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全桥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全桥模块和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二全桥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全桥模块和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本基础方案基于车载充电机的双向充放电需求,在变压电路的两端接入功率变换电路(第一功率变换电路、第二功率变换电路),使得充电机电池输入/输出的充放电电源稳定可靠且可根据电压需求切换原、副边开关;在第一全桥模块、第二全桥模块中分别接入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将第一全桥模块和/或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和/或半桥结构状态,实现电池电压400V和800V的输出/输入兼容,同时实现第一端口电压适配单相整流或逆变的输入/输出兼容,或者适配三相整流或逆变的输入/输出兼容,结构简单、接线难度低,成本低廉,进而有效减少回路损耗、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全桥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和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均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负极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门极均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负极连接。
本方案采用全桥功率变换电路作为第一功率变换电路,放电时,工作于全桥状态。充电在必要时,可接入第一开关模块,将全桥切换为半桥,从而兼容实现第一端口额定电压输入,第二端口的电池高/低(800V/400V)压输出切换,或兼容实现第二端口额定电压输出的第一端口低/高(单相整流/三相整流)压输入,切换方式简单可控,成本低廉。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动端和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所述第一动端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不动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不动端接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本方案设置在第一全桥模块与变压电路之间接入单刀双掷开关,配合第一切换开关,即可将全桥结构切换为半桥结构,进而兼容实现400V和800V的电压输出或兼容实现单相整流/三相整流的母线输入。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全桥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发射极均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口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门极均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口正极、负极连接。
本方案在变压电路的另一端同步采用全桥功率变换电路作为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充电时,工作于全桥整流状态。放电在必要时,可接入第二开关模块,将全桥切换为半桥,从而兼容实现第二端口额定电压输入的第一端口的高/低(三相逆变/单相逆变)压输出,或者兼容实现第一端口额定电压输出的第二端口低/高(400V/800V)压输入,结构巧妙且成本低廉。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切换开关和第四切换开关,所述第三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第四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动端和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所述第二动端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三不动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不动端接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本方案同步设置对应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开关模块,进行交叉控制,实现充电机充放电的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出控制。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和所述第四切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之间的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
本方案在变压电路与功率变换电路之间设置第一谐振电路,滤除输出电压中其他频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选择性放大,使得变压电路工作于谐振点附近,高效工作区域同样翻倍。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变压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之间的第二谐振电路,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
本方案基于双向直流电源的输出需求,同步设置对应第二功率变换电路的第二谐振电路,进行双向电源过滤。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通过所述第一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副边绕组通过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机,所述充电机包括上述的任一种充放电电路。
本方案在车载充电机上集成上述的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出充电电路,实现了车载充电机的双向宽范围输入/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宽范围电压输出充放电电路的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宽范围电压输出充放电电路的系统框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图2的硬件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式中额定电压输入、宽范围输出充电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式中宽范围电压输入、额定电压输出充电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式下开关管的控制时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式下开关管的控制时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模式中额定电压输入、宽范围输出放电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模式中宽范围电压输入、额定电压输出放电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模式下开关管的控制时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模式下开关管的控制时序图。
其中;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变压电路2,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第一谐振电路4,第二谐振电路5;第一开关管Q1~第八开关管Q8,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第一切换开关K1~第四切换开关K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许多改变。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电路,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变压电路2和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分别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连接;
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包括第一全桥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第一全桥模块和变压电路2电性连接;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包括第二全桥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分别与第二全桥模块和变压电路2电性连接。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串联在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与变压电路2之间的第一谐振电路4,以及串联在变压电路2与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之间的第二谐振电路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全桥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和第一电容C1,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可以为IGBT、三极管、MOS管等器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当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均为N沟道IGBT时:
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分别与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变压电路2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均分别与第一端口的负极和第一开关模块连接;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的门极均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负极连接。
其中,信号输入端为主控芯片(例如MCU)的驱动端,此为本领域常规的高电平驱动控制,本实施例不再赘述。第一端口为充电机的外部输入端口(此处电源电压为V1,即直流母线VBUS端),第二端口为充电机的电池端口(此处电源电压为V2,即电池HVDC端)。
本实施例采用全桥功率变换电路作为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放电时,工作于全桥状态。充电在必要时,可接入第一开关模块,将全桥切换为半桥,从而兼容实现第一端口额定电压输入,第二端口的电池高/低(800V/400V)压输出切换,或兼容实现第二端口额定电压输出的第一端口低/高(单相整流/三相整流)压输入,切换方式简单可控,成本低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开关K1和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一切换开关K1的一端接入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入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之间;
第二切换开关K2包括第一动端和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第一动端与变压电路2连接,第一不动端与第一端口的负极连接,第二不动端接入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之间。
本实施例设置在第一全桥模块与变压电路2之间接入单刀双掷开关,配合第一切换开关K1,即可将全桥结构切换为半桥结构,进而兼容实现400V和800V的电压输出或兼容实现单相整流/三相整流的直流母线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全桥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和第二电容C2,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可以为IGBT、三极管、MOS管等器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当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均为N沟道IGBT时:
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与第二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分别与第七开关管Q7的集电极、变压电路2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与第二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连接;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第八开关管Q8的发射极均分别与第二端口的负极和第二开关模块连接;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的门极均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口的正极、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在变压电路2的另一端同步采用全桥功率变换电路作为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充电时,工作于全桥整流状态。放电在必要时,可接入第二开关模块,将全桥切换为半桥,从而兼容实现第二端口额定电压输入的第一端口的高/低(三相逆变/单相逆变)压输出,或者兼容实现第一端口额定电压输出的第二端口低/高(400V/800V)压输入,结构巧妙且成本低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切换开关K3和第四切换开关K4,第三切换开关K3的一端接入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与第三七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入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与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之间;
第四切换开关K4包括第二动端和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第二动端与变压电路2连接,第三不动端与第二端口的负极连接,第四不动端接入第六开关管Q6的发射极与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之间。
本实施例同步设置对应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开关模块,进行交叉控制,实现充电机充放电的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出控制。
第二切换开关K2和第四切换开关K4为单刀双掷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变压电路2包括变压器,变压器的原边绕组通过第一谐振电路4与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连接,副边绕组通过第二谐振电路5与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模式包括:
一、充电模式,即第一端口为电源输入端、第二端口为电源输出端。
(1)参见图4,额定电压输入,宽范围电压输出充电
当第一端口电压输入额定时(即相同的输入电压范围条件),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闭合、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一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半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断开、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四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则第二端口输出低压(400V)电源。
当第一端口电压输入额定时(即相同的输入电压范围条件),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断开、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二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断开、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四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则第二端口输出高压(800V)电源。
Vin等效全桥=2*Vin等效半桥、Iin能力等效全桥=1/2*Iin能力等效半桥。变压器变比固定,即在保证输出功率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还可实现输出电压范围翻倍。由此可适配两种输出电压平台。
(2)参见图5,宽范围直流母线电压输入,额定电压输出充电
当第一端口电压输入为低压时(即输入电压为单相PFC整流),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断开、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二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断开、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四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第二端口输出额定电压电源。
当第一端口电压输入为高压时(即输入电压为三相PFC整流),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闭合、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一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半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断开、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四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电池HVDC端输出额定电压电源。
Vin等效全桥=2*Vin等效半桥、Iin能力等效全桥=1/2*Iin能力等效半桥。变压器变比固定,即在保证输出功率能力不变,输出电压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可实现输入电压范围宽范围兼容单相PFC整流和三相PFC整流。由此可适配两种输入电压平台。参见图6、7,为充电模式下的开关管控制时序。
二、放电模式,即第二端口为电源输入端、第一端口为电源输出端。
(1)参见图8,额定电压输入,宽范围输出放电
当第二端口输入电压额定时,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闭合、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三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半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断开、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二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则第一端口输出低压电源(供单相逆变)。
当第二端口输入电压额定时,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断开、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四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断开、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二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则直流母线VBUS端输出高压电源(供三相逆变)。
Vin等效全桥=2*Vin等效半桥、Iin能力等效全桥=1/2*Iin能力等效半桥。变压器变比固定,相同的HVDC电压范围条件下,保证放电功率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还可实现Vbus电压范围翻倍。由此可适配两种母线电压平台。
(2)参见图9,宽范围电压输入,额定电压输出放电
当第二端口低压范围输入时(400V),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断开、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四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断开、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二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第一端口额定电压输出。
当第二端口高压范围输入时(800V),控制第三切换开关K3闭合、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动端与第三不动端闭合,则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半桥结构;此时,控制第一切换开关K1断开、第二切换开关K2的第一动端与第二不动端闭合,则第一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整流;第一端口额定电压输出。
Vin等效全桥=2*Vin等效半桥、Iin能力等效全桥=1/2*Iin能力等效半桥。变压器变比固定,在保证放电功率能力不变、Vbus电压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可兼容HVDC电压范围翻倍。由此可适配两种HVDC电压平台。参见图10、11,为充电模式下的开关管控制时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车载充电机的双向充电需求,在变压电路2的两端接入功率变换电路(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使得充电机电池输入/输出的充放电电源稳定可靠且可根据电压需求切换原、副边开关;在第一全桥模块、第二全桥模块中分别接入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将第一全桥模块和/或第二全桥模块切换为全桥和/或半桥结构状态,实现电池电压400V和800V的输出/输入兼容,同时实现第一端口电压适配单相整流或逆变的输入/输出兼容,或者适配三相整流或逆变的输入/输出兼容,结构简单、接线难度低,成本低廉,进而有效减少回路损耗、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串联在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与变压电路2之间的第一谐振电路4,第一谐振电路4包括第三电容C3和第一电感L1,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电感L1与变压电路2连接。
本实施例在变压电路2与功率变换电路之间设置第一谐振电路4,滤除输出电压中其他频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选择性放大,使得变压电路2工作于谐振点附近,高效工作区域同样翻倍。
实施例3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串联在变压电路2与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之间的第二谐振电路5,第二谐振电路5包括第四电容C4和第二电感L2,第二电感L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3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C4与所述变压电路2连接。
本实施例基于双向直流电源的输出需求,同步设置对应第一功率变换电路1的第二谐振电路5,进行双向电源过滤。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机,参见图1、图2、图3,充电机包括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结合实施例3的一种充放电电路。
本实施例在车载充电机上集成上述的双向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出充电电路,实现了车载充电机的双向宽范围输入/输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变压电路和第二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分别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一全桥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全桥模块和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包括第二全桥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全桥模块和所述变压电路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桥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和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发射极均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负极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门极均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口的正极、负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三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动端和第一不动端、第二不动端,所述第一动端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不动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不动端接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全桥模块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端口的正极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发射极均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口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门极均与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端口的正极、负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切换开关和第四切换开关,所述第三切换开关的一端接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所述第四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动端和第三不动端、第四不动端,所述第二动端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三不动端与所述第二端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不动端接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和所述第四切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之间的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所述变压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之间的第二谐振电路,所述第二谐振电路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与所述变压电路之间的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一谐振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所述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通过所述第一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电路连接,副边绕组通过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二功率变换电路连接。
10.一种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电路。
CN202320619275.8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Active CN219833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9275.8U CN219833789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9275.8U CN219833789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3789U true CN21983378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9275.8U Active CN219833789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37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888C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103187876B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的dc/dc电路
CN111355398B (zh) 一种集成dc/dc转换器的双向车载充电机电路
CN107623365A (zh) 一种带逆变功能的三端口充电机
CN108512256A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放电一体化系统
CN110601525B (zh) 新能源汽车集成车载充电变换系统
KR20220029522A (ko) 단일단 교류 직류 변환기
CN110417268B (zh) 车载充电机和电动车辆
CN111786566A (zh) 用于充电桩宽电压范围输出的控制电路
CN100440701C (zh) 一种用于超导磁体充放电的电流调节器
CN113193743A (zh) 一种宽恒功率范围充放电系统
CN211127262U (zh) 电流变换电路
CN110562058B (zh) 一种充放电电路、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18161811U (zh) 具有高低压输出的单级变换拓扑结构充电机
CN219833789U (zh) 一种充放电电路及充电机
CN112436747B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3147447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多功用车载充电电路
CN213937521U (zh) 具有高低压输出的三级拓扑结构充电机
CN115001284A (zh) 一种隔离单级双向多用途拓扑电路及其控制策略
CN204906192U (zh) 一种宽范围全闭环高效推挽升压模块
CN210350838U (zh) 车载充放电系统
CN210327121U (zh) 车载充放电系统
CN208461472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放电一体化系统
Sutar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si Z-source Converter Based Battery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20535418U (zh) 电机控制电路、充放电集成电路、一体化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