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3477U -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3477U
CN219833477U CN202320419779.5U CN202320419779U CN219833477U CN 219833477 U CN219833477 U CN 219833477U CN 202320419779 U CN202320419779 U CN 202320419779U CN 219833477 U CN219833477 U CN 21983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distribution box
supporting part
block termina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97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强
王力
赵川
陈新彬
林飞
何晓蓉
葛晓明
朱玉国
庞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eixin Rong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97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3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支撑顶,第一支撑部安装于地面,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配电箱安装位,支撑顶内安装有储物盒,且支撑顶靠近第二支撑部的边缘还安装有照明组件。通过设置支撑顶,可以保护配电箱不受雨水侵蚀,避免配电箱发生故障,同时设置第一支撑部将配电箱抬起,也避免了积水对配电箱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顶的边缘设计了照明组件,使得夜间使用配电箱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幅提高。支撑顶内的储物盒可以用于盛放维修使用的工具或是是需要更换的材料等,为工具和材料的放置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场所,避免了材料放置于配电箱内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Description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配电箱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
一般城市配电箱位置固定,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就为配电箱规划了安装和保护性的结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例如路桥施工、风电安装等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移动型配电箱,移动配电箱多为随意放置,当外部天气发生变化时,配电箱没有理想的保护措施,一旦配电箱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此外移动配电箱还存在相关材料无序堆放在配电箱内,以及无法满足夜间的安全使用等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其能够保护配电箱不受外部环境影响,避免材料堆积在配电箱内产生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保证配电箱在夜间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支撑顶,第一支撑部安装于地面,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配电箱安装位,支撑顶内安装有储物盒,且支撑顶靠近第二支撑部的边缘还安装有照明组件。
通过设置支撑顶,可以保护配电箱不受雨水的侵蚀,避免配电箱发生故障,同时设置第一支撑部将配电箱抬起,也避免了积水对配电箱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顶的边缘设计了照明组件,使得夜间使用配电箱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幅提高。支撑顶内的储物盒可以用于盛放维修使用的工具或是需要更换的材料等,为工具和材料的放置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场所,避免了材料放置于配电箱内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防止配电箱被雨水打湿,支撑顶与第二支撑部固定的表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和宽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照明组件包括灯带、灯条或灯泡中的任一种,只要能够对配电箱进行照明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利于雨水流下,支撑顶的形状为三棱柱或四棱柱。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四棱柱的纵截面包括梯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中的任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顶的其中一个侧面具有开口,用于取放储物盒内的材料,相对的另一边为封闭状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口也可以设计成具有可开闭的侧板,保证储物盒内材料的安全。
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顶的两个侧面都具有开口,由此,可以从不同方向取放工具和材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部包括钢架支撑结构或钢板支撑结构中的任一种。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支撑部为钢架支撑结构时,其包括底部的支撑板以及四周的支撑柱。当第二支撑部为钢板支撑结构时,其包括底部的支撑板以及四周的支撑板,其中一个四周的支撑板设计为可开闭的结构,便于配电箱的安装和拆卸。第二支撑部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局限于上述所记载的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包括钢架支撑结构或钢板支撑结构中的任一种。
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支撑部为钢架支撑结构时,其包括至少四个立柱,为了保证配电箱的安装稳定,相邻两个立柱之间通过横向的连接柱连接。当第一支撑部为钢板支撑结构时,其包括底部的支撑板以及四周的支撑板,四周支撑板的内部可为实心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结构。以上只是例举的一种第一支撑部的结构,第一支撑部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局限于上述所记载的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配电箱固定支架,配电箱本体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部的配电箱安装位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通过设置支撑顶,可以保护配电箱不受雨水的侵蚀,避免配电箱发生故障,同时设置第一支撑部将配电箱抬起,也避免了积水对配电箱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顶的边缘设计了照明组件,使得夜间使用配电箱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幅提高。支撑顶内的储物盒可以用于盛放维修使用的工具或是需要更换的材料等,为工具和材料的放置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场所,避免了材料放置于配电箱内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固定支架的正面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固定支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箱固定支架的右视图。
图标:100-配电箱固定支架;110-第一支撑部;120-第二支撑部;130-支撑顶;131-储物盒;132-照明组件;200-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100,其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第一支撑部110、第二支撑部120和支撑顶130,第一支撑部110安装于地面,第二支撑部120内设置有配电箱安装位,其内安装有配电箱200,支撑顶130内安装有储物盒131,且支撑顶130靠近第二支撑部120的边缘还安装有照明组件13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防止配电箱200被雨水打湿,支撑顶130与第二支撑部120固定的表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支撑部120的长度和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组件132为灯条。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顶130的形状为三棱柱,支撑顶130的其中一个侧面具有开口,用于取放储物盒131内的材料,相对的另一边为封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20为钢板支撑结构,底部具有支撑板,侧边由四个钢板围成,用于对配电箱200进行定位,其中一个钢板设计为可开闭结构,便于配电箱200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0为钢架支撑结构,由四个立柱组成,四个立柱均与第二支撑部120的支撑板焊接固定。相邻两个立柱之间还设置有横形连接柱,为配电箱200提供稳定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10和第二支撑部120焊接固定,第二支撑部120和支撑顶130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当配电箱200安装在配电箱固定支架100内时,配电箱200的上、下、左、右均需要与配电箱固定支架100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定位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100,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支撑顶130,可以保护配电箱200不受雨水的侵蚀,避免配电箱200发生故障,同时设置第一支撑部110将配电箱200抬起,也避免了积水对配电箱200的影响。
2、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支撑顶130的边缘设计了照明组件132,使得夜间使用配电箱200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幅提高。
3、支撑顶130内的储物盒131可以用于盛放维修使用的工具或是需要更换的材料等,为工具和材料的放置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场所,避免了材料放置于配电箱200内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支撑顶,所述第一支撑部安装于地面,所述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配电箱安装位,所述支撑顶内安装有储物盒,且支撑顶靠近第二支撑部的边缘还安装有照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与第二支撑部固定的表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带、灯条或灯泡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的形状为三棱柱或四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棱柱的纵截面包括梯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的其中一个侧面具有开口,用于取放储物盒内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钢架支撑结构或钢板支撑结构中的任一种。
8.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固定支架,所述配电箱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配电箱安装位内。
CN202320419779.5U 2023-03-07 2023-03-07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Active CN21983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9779.5U CN219833477U (zh) 2023-03-07 2023-03-07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9779.5U CN219833477U (zh) 2023-03-07 2023-03-07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3477U true CN21983347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9779.5U Active CN219833477U (zh) 2023-03-07 2023-03-07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3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2534A (zh) 一种城镇用小型化预装式变电站
CN219833477U (zh) 配电箱固定支架和配电箱
EP0878808B1 (de) Elektrische Umspannstation
CN210744469U (zh) 一种变电站室外防风防水开关柜
CN219200328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水平变形量监测装置
CN201975008U (zh) 一种三相电能表封印
CN205753044U (zh) 一种电力配电自动化防洪配电柜
CN215731942U (zh) 一种集装箱式电池储能装置
DE19637436C2 (de) Gehäuse zur Aufnahme von nachrichtentechnischen Baugruppen
CN107448058A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围挡
CN220928380U (zh) 一种钢结构通风气楼
KR20210015308A (ko) 태양광 패널 시스템 및 시공 방법
CN22003633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夜间安全防护网
CN216008878U (zh) 拖泵机罩及拖泵
CN212463715U (zh) 电气柜
CN217589880U (zh) 一种防风沙能力强的箱式变电站
CN210838566U (zh) 一体化柱上台变低压配电箱及低压变压器
CN219221725U (zh) 一种北斗授时装置用安装支架
CN211956960U (zh) 一种防疫物资配送指示机构
CN115030574B (zh) 一种变压器预制舱
CN209844279U (zh) 一种移动式欧式建筑施工一级柜
CN212609394U (zh) 一种配电维修用检修辅助装置
CN219535326U (zh) 一种新型配电箱结构
CN214506097U (zh) 一种在运gis主设备防雨罩结构
CN217944957U (zh) 加强型换电站顶板及换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1

Address after: 7th Floor, No. 336, Group 7, Baiquan Village, Wuxia Town, Wushan County, Chongqing 4047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Beixin Rong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loor 16-17, block a, Yingke Plaza, 217 Gaoxin street, Urumq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11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BEIXIN ROAD & BRIDGE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