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2704U -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2704U
CN219832704U CN202320923827.4U CN202320923827U CN219832704U CN 219832704 U CN219832704 U CN 219832704U CN 202320923827 U CN202320923827 U CN 202320923827U CN 219832704 U CN219832704 U CN 219832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cover plate
negative
positive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38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
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38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2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2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2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柱及正极集流盘,正极柱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上,正极集流盘的一端与正极柱电性连接,另一端用于和卷芯正极耳焊接;还包括负极柱和负极集流盘;负极柱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上,负极集流盘包括负极焊接盘体及负极连接片,负极焊接盘体与盖板本体间隔同轴设置,且负极焊接盘体用于和卷芯负极耳焊接,负极连接片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负极柱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个盖板本体的设置,可以实现正极集流盘、负极集流盘分别与全极耳卷芯的两端电连接,减少了电池零部件的使用,降低了电池重量,提高电池内部卷芯纵向设计高度,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圆柱电池的尺寸越做越大,为提高大圆柱电池的过流能力,目前大圆柱电池最主要的组装方式是采用全极耳结构,即将卷芯的两端全极耳揉平,将正、负极盖板上的集流盘分别焊接在卷芯两端的全极耳上,再将集流盘与正、负极盖板上的极柱连接在一起,最后将正、负极盖板分别与壳体进行封口焊接完成组装。
当前大圆柱铝壳电池多采用正负极双盖板结构,如公开号为CN21636214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电池组装时正、负极盖板通过集流盘与卷芯焊接后,需要分别与电池壳体进行激光周边焊接完成电池组装,两次周边焊接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正负极双盖板结构不仅提高了电池的结构件成本,并且增加了电池重量,压缩了内部卷芯的设计空间,不利于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来解决现有的全极耳圆柱电池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极集流盘,包括负极焊接盘体及负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的长度和卷芯长度相适配,负极连接片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和负极柱电性连接,负极焊接盘体用于和卷芯负极耳焊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包括盖板本体、正极柱及正极集流盘,正极柱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上,且与盖板本体电性隔离,正极集流盘的一端与正极柱电性连接,正极集流盘的另一端用于和卷芯正极耳焊接;
还包括负极柱和上述公开的负极集流盘;
负极柱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上,且与盖板本体电性隔离;
负极焊接盘体与盖板本体间隔同轴设置,且负极焊接盘体用于和卷芯负极耳焊接,负极连接片和负极焊接盘体垂直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下绝缘件、正极铆接件及负极铆接件,下绝缘件水平设置于盖板本体远离正极柱及负极柱的一面,正极柱、盖板本体、下绝缘件及正极集流盘顺次通过正极铆接件进行铆接,负极柱、盖板本体、下绝缘件及负极连接片顺次通过负极铆接件进行铆接。
进一步,优选的,负极连接片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及第三片体,第二片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一端及第三片体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第三片体远离第二片体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边缘水平固定连接,第一片体远离第二片体的一端与负极铆接件铆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二片体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第二片体的内径大于卷芯的外径,第二片体的外径小于电池壳体内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正极集流盘包括正极焊接盘体和正极连接片,正极焊接盘体用于和卷芯正极耳焊接,正极连接片的一端与正极焊接盘体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正极铆接件铆接。
进一步,优选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在设置于盖板本体径向方向,下绝缘件远离盖板本体的一面沿盖板本体径向方向分别设置有正极定位槽和负极定位槽,正极连接片和正极定位槽相配合,第一片体和负极定位槽相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正极上绝缘件及负极上绝缘件,正极柱、正极上绝缘件、盖板本体、下绝缘件及正极集流盘顺次通过正极铆接件进行铆接,负极柱、负极上绝缘件、盖板本体、下绝缘件及负极连接片顺次通过负极铆接件进行铆接。
进一步,优选的,盖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供正极铆接件穿过,第二安装孔用于供负极铆接件穿过;
正极上绝缘件至少一部分位于正极铆接件及第一安装孔内壁之间,负极上绝缘件至少一部分位于负极铆接件及第二安装孔内壁之间;
第一安装孔朝向下绝缘件的一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安装孔朝向下绝缘件的一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优选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相对于盖板本体中心对称设置,盖板本体中心还设置有注液孔,下绝缘件、正极焊接盘体及负极焊接盘体中心均设置有与注液孔同轴的透液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卷芯及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正极集流盘与卷芯正极耳焊接,负极焊接盘体与卷芯的负极耳焊接,且电池盖板组件与卷芯同轴设置,卷芯设置于壳体内,盖板本体与壳体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负极集流盘,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负极焊接盘体及负极连接片,并使负极连接片的长度设置为和卷芯的长度相适配,可以使负极焊接盘体和全极耳卷芯的负极耳焊接,负极连接片可以沿卷芯轴向方向延伸至全极耳卷芯的正极端,可以通过在正极盖板上设置负极柱,来实现和负极连接片进行连接,从而使正极盖板和负极集流盘组合为一个整体,减少负极盖板的使用,从而提高卷芯在电池内部的纵向方向的能量密度;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盖板组件,通过设置单个盖板本体,并在盖板本体上设置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集流盘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正极柱及卷芯轴向方向一端的正极耳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由负极焊接盘体及负极连接片相连接组成的负极集流盘,可以实现负极连接片远离负极焊接盘体的一端与负极柱电性连接,负极焊接盘体与卷芯轴向方向另一端的负极耳焊接,由此一来,通过单个盖板本体的设置,可以实现正极集流盘、负极集流盘分别与全极耳卷芯的两端进行电连接,减少了电池零部件的使用,降低了电池重量,提高了电池内部卷芯纵向设计高度,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3)通过由顺次连接的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及第三片体组成负极连接片,并使第一片体和第三片体相互平行,第二片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一端及第三片体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可以使第二片体竖直位于卷芯外侧,整个负极连接片作为连接负极焊接盘体和负极柱的导电桥梁,同时可以保证第一片体和负极柱稳定连接,第三片体通过负极焊接盘体与卷芯的负极端稳定焊接;(4)通过使第二片体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并使第二片体的内径大于卷芯的外径,第二片体的外径小于电池壳体内径,可以使第二片体充分利用卷芯和壳体之间的间隙,确保第二片体在作为导电部件的前提下,提高卷芯径向方向能量密度;
(5)通过在下绝缘件底面径向方向分别设置正极定位槽和负极定位槽,可以方便通过正极定位槽对正极连接片进行定位,负极定位槽对负极连接片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正极集流盘及负极集流盘在盖板本体上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圆柱电池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圆柱电池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处平面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电池盖板组件;11、盖板本体;12、正极柱;13、正极集流盘;14、负极柱;15、负极集流盘;151、负极焊接盘体;152、负极连接片;16、下绝缘件;17、正极铆接件;18、负极铆接件;1521、第一片体;1522、第二片体;1523、第三片体;131、正极焊接盘体;132、正极连接片;161、正极定位槽;162、负极定位槽;19、正极上绝缘件;20、负极上绝缘件;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13、第一环形槽;114、第二环形槽;21、第一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115、注液孔;S、透液孔;2、壳体;3、卷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全极耳圆柱电池,由于卷芯轴向方向两端出正极耳和负极耳,通常设置正极集流盘组件和负极集流盘组件,这样一来,需要在壳体轴向方向两端分别设置盖板,这种结构方式增加了电池重量,压缩了内部卷芯的设计空间,不利于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负极集流盘,如图1所示,结合图2-3,本实施例公开的负极集流盘15包括负极焊接盘体151及负极连接片152,负极连接片152的长度和卷芯3长度相适配,负极连接152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151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和负极柱14电性连接,负极焊接盘体151用于和卷芯3的负极耳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连接的负极焊接盘体151及负极连接片152,并使负极连接片152的长度设置为和卷芯3的长度相适配,可以使负极焊接盘体151和全极耳卷芯3的负极耳焊接,负极连接片152可以沿卷芯3轴向方向延伸至全极耳卷芯3的正极端,可以通过在正极盖板组件上设置负极柱,来实现和负极连接片152进行连接,从而使正极盖板和负极集流盘组合为一个整体,减少负极盖板的使用,从而提高卷芯在电池内部的纵向方向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正极盖板和负极集流盘组合为一个整体,减少负极盖板的使用。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参照附图1-3所示,其包括盖板本体11、正极柱12及正极集流盘13,正极柱12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11上,且与盖板本体11电性隔离,正极集流盘13的一端与正极柱12电性连接,正极集流盘13的另一端用于和卷芯3正极耳焊接。
作为现有技术而言,上述盖板本体11通过正极集流盘13可以实现正极柱12和全极耳卷芯3的轴向方向揉平后的正极耳进行焊接。为了实现和卷芯3轴向方向另一端揉平后的负极耳和负极柱14进行电连接,就需要另外设置一个盖板本体11,然后将负极柱14安装在该盖板本体11上,并通过设置负极集流盘和实现和负极柱14及负极极耳电连接。
然而,壳体2轴向方向两端分别设置盖板本体11,会增加电池重量,同时压缩卷芯3在电池壳体2内部轴向方向的设计空间,不利于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为此,本实施例仅设置一个盖板本体11,将负极柱14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11上,且与盖板本体11电性隔离。
同时,本实施例公开的电池盖板组件1还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负极集流盘15,通过将负极焊接盘体151与盖板本体11间隔同轴设置,同时负极连接片152和负极焊接盘体151垂直固定连接,负极连接片152的长度和卷芯3长度相适配,依次来保证负极焊接盘体151与盖板本体11之间的间距和卷芯3的高度相适配。负极焊接盘体151用于和全极耳卷芯3的负极耳焊接,负极连接片152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151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负极柱14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正极集流盘13与卷芯3揉平后的正极耳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正极集流盘13折弯,使卷芯3和盖板本体11同轴,并将负极焊接盘体151与卷芯3揉平后的负极耳进行焊接,由此一来,通过单个盖板本体11的设置,可以实现正极集流盘13、负极集流盘15分别与全极耳卷芯3的两端进行电连接,减少了电池零部件的使用,降低了电池重量,提高了电池内部卷芯3纵向设计高度,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正极柱12固定在盖板本体11上与正极集流盘13连接、负极柱14固定在盖板本体11上与负极集流盘15连接,同时保证正极集流盘13、负极集流盘15与盖板本体11电性隔离。
本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1还包括有下绝缘件16、正极铆接件17及负极铆接件18。参照附图3所示,下绝缘件16水平设置于盖板本体11远离正极柱12及负极柱14的一面,正极柱12、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正极集流盘13顺次通过正极铆接件17进行铆接,负极柱14、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负极连接片152顺次通过负极铆接件18进行铆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正极铆接件17、正极柱12及正极集流盘13的材质设置为同种材质,负极铆接件18、负极柱14及负极集流盘15的材质设置为同种材质。这是为了实现同种材质相互铆接后,减少材料之间的接触内阻,提高过流能力。
为了实现负极连接片152的两端分别与负极柱14及卷芯3的负极耳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示出了负极连接片152一种较佳结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2和3所示,负极连接片152包括第一片体1521、第二片体1522及第三片体1523,第二片体1522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片体1521的一端及第三片体1523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第三片体1523远离第二片体1522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边缘水平固定连接,第一片体1521远离第二片体1522的一端与负极铆接件18铆接。
上述负极连接片152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一次成型出上述结构,也可以将第一片体1521、第二片体1522及第三片体1523顺次焊接而成,本实施例作为优选,在具体实施时,选择负极连接片152一次性冲压折弯形成,这样一来,避免因多个部件之间焊接导致的接触内阻过大,从而避免负极连接片152过流能力降低。
通过上述设置的负极连接片152,可以作为连接负极焊接盘体和负极柱14的导电桥梁,同时第一片体1521和第三片体1523相互平行,第二片体1522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片体1521的一端及第三片体1523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可以使第二片体1522竖直位于卷芯3外侧,保证第一片体1521和负极柱14稳定连接,第三片体1523通过负极焊接盘体与卷芯3的负极端稳定焊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片体1522可以设置为平直薄片,但此种结构,会占用壳体2内部径向空间,导致卷芯3径向方向直径无法最大化。
故,本实施例设置了一种较佳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二片体1522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并使第二片体1522的内径大于卷芯3的外径,第二片体1522的外径小于电池壳体2内径,可以使第二片体1522充分利用卷芯3和壳体2之间的间隙,确保第二片体1522在作为导电部件的前提下,提高卷芯3径向方向能量密度。
值得注意的是,卷芯3外周侧会缠绕绝缘膜,可以放置第二片体1522与卷芯3外侧接触短路。
为了方便正极集流盘13与卷芯3的正极耳进行焊接,在本实施例示出了正极集流盘13一种较佳结构,正极集流盘13包括正极焊接盘体131和正极连接片132,正极焊接盘体131用于和卷芯3正极耳焊接,正极连接片132的一端与正极焊接盘体131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正极铆接件17铆接。
在初始状态下,正极连接片132和正极焊接盘体131处于水平连接状态,正极连接片132通过正极铆接件17与正极柱12进行铆接。正极焊接盘体131处于盖板本体11外侧,这样方便卷芯3揉平后的正极耳与正极焊接盘体131焊接,同时保证正极焊接盘体131与卷芯3焊接完成后处于同轴设置,整个正极集流盘13与卷芯3焊接完成后,再将正极连接片132进行折弯,保证卷芯3与盖板本体11处于同轴,此时由于负极焊接盘体151与盖板本体11同轴,同时负极焊接盘体151与盖板本体11之间的间距和卷芯3的高度适配,由于方便负极焊接盘体151与卷芯3揉平后的负极耳进行焊接。
为了使正极集流盘13与正极柱12连接时在盖板本体11上精准定位,负极集流盘15与负极柱14连接时在盖板本体11上精准定位。本实施例将正极柱12和负极柱14在设置于盖板本体11径向方向,下绝缘件16远离盖板本体11的一面沿盖板本体11径向方向分别设置有正极定位槽161和负极定位槽162,正极连接片132和正极定位槽161相配合,第一片体1521和负极定位槽162相配合。由此设置,正极连接片132嵌入到正极定位槽161中,并通过正极铆接件17来实现正极连接片132和正极柱12进行铆接,可以避免整个正极集流盘13相对于正极铆接件17进行旋转。
同理,负极连接片152嵌入到负极定位槽162中,并通过负极铆接件18来实现负极连接片152和负极柱14进行铆接,可以避免整个负极集流盘15相对于负极铆接件18进行旋转。从而保证正极集流盘13及负极集流盘15处于盖板本体11径向方向两侧,可以实现正极集流盘13与正极柱12连接时在盖板本体11上精准定位,同时方便卷芯3焊接。
为了实现正极柱12、负极柱14与盖板本体11进行电性隔离,本实施例还包括正极上绝缘件19及负极上绝缘件20,正极柱12、正极上绝缘件19、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正极集流盘13顺次通过正极铆接件17进行铆接,负极柱14、负极上绝缘件20、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负极连接片152顺次通过负极铆接件18进行铆接。
为了实现正极柱12、负极柱14在盖板本体11上的铆接作业,本实施例在盖板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第一安装孔111用于供正极铆接件17穿过,第二安装孔112用于供负极铆接件18穿过。在本实施例中,正极铆接件17穿过第一安装孔111,再穿过正极上绝缘件19、正极柱12后并与正极柱12进行铆接操作,为了实现正极铆接件17与第一安装孔111及正极上绝缘件19之间的密封,避免电解液从上述配合间隙泄漏。
本实施例使正极上绝缘件19至少一部分位于正极铆接件17及第一安装孔111内壁之间,具体的,正极上绝缘件19远离正极柱12的一面设置有筒壁,筒壁套设在正极铆接件17与第一安装孔111之间,筒壁抵持正极铆接件17外周壁及第一安装孔111内周壁,实现正极上绝缘将第一安装孔111上部和正极铆接件17之间进行密封。同时第一安装孔111朝向下绝缘件16的一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13,第一环形槽113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1。第一密封件21套设在筒壁下端的正极铆接件17外周壁上,第一密封件21在径向方向抵持正极铆接件17及第一环形槽113径向方向侧壁,同时在铆接力作用下,第一密封件21抵持第一环形槽113轴向方向及下绝缘件16顶面,实现多方向的密封,进而在多条泄漏通道上予以密封处理,保证密封可靠性。
同理,负极上绝缘件20至少一部分位于负极铆接件18及第二安装孔112内壁之间;可以实现负极铆接件18与第二安装孔112及负极上绝缘件20之间的密封,避免电解液从上述配合间隙泄漏。同时,第二安装孔112朝向下绝缘件16的一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14,第一环形槽11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2。可以实现负极铆接件18、下绝缘件16及盖板本体11之间的可靠性密封。
作为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正极柱12和负极柱14相对于盖板本体11中心对称设置,盖板本体11中心还设置有注液孔115,下绝缘件16、正极焊接盘体131及负极焊接盘体151中心均设置有与注液孔115同轴的透液孔S。通过主液孔设置在中心,并在正极焊接盘体131及负极焊接盘体151中心设置透液孔S,可以保证电解液在壳体2内快速通过卷芯3中部的卷针孔进行浸润,提高电解液浸润效率。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参照附图4-7,包括壳体2、卷芯3及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1,正极集流盘13与卷芯3正极耳焊接,负极焊接盘体151与卷芯3的负极耳焊接,且电池盖板组件1与卷芯3同轴设置,卷芯3设置于壳体2内,盖板本体11与壳体2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将正极集流盘13与卷芯3揉平后的正极耳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将正极集流盘13进行折弯,使卷芯3和盖板本体11同轴,并将负极焊接盘体151与卷芯3揉平后的负极耳进行焊接,将电池盖板组件1与卷芯3之整体插入到壳体2内,最后将盖板本体11与壳体2开口端进行焊接密封。
本实施例将传统的大圆柱铝壳电池正负极双盖板结构改为单盖板结构,电池组装时盖板与壳体2由两次激光周边焊接减少为一次激光周边焊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将传统的大圆柱铝壳电池正负极双盖板结构改为单盖板结构,降低了电池结构件成本,同时降低了电池重量,提高了壳体2内部的卷芯3纵向设计高度,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有利于汽车续航里程的设计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极集流盘,其特征在于:负极集流盘(15)包括负极焊接盘体(151)及负极连接片(152),负极连接片(152)的长度和卷芯(3)长度相适配,负极连接片(152)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151)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和负极柱(14)电性连接,负极焊接盘体(151)用于和卷芯(3)负极耳焊接。
2.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包括盖板本体(11)、正极柱(12)及正极集流盘(13),正极柱(12)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11)上,且与盖板本体(11)电性隔离,正极集流盘(13)的一端与正极柱(12)电性连接,正极集流盘(13)的另一端用于和卷芯(3)正极耳焊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极柱(14)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负极集流盘(15);
负极柱(14)固定设置在盖板本体(11)上,且与盖板本体(11)电性隔离;
负极焊接盘体(151)与盖板本体(11)间隔同轴设置,负极连接片(152)和负极焊接盘体(151)垂直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绝缘件(16)、正极铆接件(17)及负极铆接件(18),下绝缘件(16)水平设置于盖板本体(11)远离正极柱(12)及负极柱(14)的一面,正极柱(12)、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正极集流盘(13)顺次通过正极铆接件(17)进行铆接,负极柱(14)、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负极连接片(152)顺次通过负极铆接件(18)进行铆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负极连接片(152)包括第一片体(1521)、第二片体(1522)及第三片体(1523),第二片体(1522)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第一片体(1521)的一端及第三片体(1523)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第三片体(1523)远离第二片体(1522)的一端与负极焊接盘体(151)边缘水平固定连接,第一片体(1521)远离第二片体(1522)的一端与负极铆接件(18)铆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片体(1522)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第二片体(1522)的内径大于卷芯(3)的外径,第二片体(1522)的外径小于电池壳体(2)内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正极集流盘(13)包括正极焊接盘体(131)和正极连接片(132),正极焊接盘体(131)用于和卷芯(3)正极耳端焊接,正极连接片(132)的一端与正极焊接盘体(131)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正极铆接件(17)铆接;
正极柱(12)和负极柱(14)在设置于盖板本体(11)径向方向,下绝缘件(16)远离盖板本体(11)的一面沿盖板本体(11)径向方向分别设置有正极定位槽(161)和负极定位槽(162),正极连接片(132)和正极定位槽(161)相配合,第一片体(1521)和负极定位槽(162)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上绝缘件(19)及负极上绝缘件(20),正极柱(12)、正极上绝缘件(19)、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正极集流盘(13)顺次通过正极铆接件(17)进行铆接,负极柱(14)、负极上绝缘件(20)、盖板本体(11)、下绝缘件(16)及负极连接片(152)顺次通过负极铆接件(18)进行铆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盖板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第一安装孔(111)用于供正极铆接件(17)穿过,第二安装孔(112)用于供负极铆接件(18)穿过;
正极上绝缘件(19)至少一部分位于正极铆接件(17)及第一安装孔(111)内壁之间,负极上绝缘件(20)至少一部分位于负极铆接件(18)及第二安装孔(112)内壁之间;
第一安装孔(111)朝向下绝缘件(16)的一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13),第一环形槽(113)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1),第二安装孔(112)朝向下绝缘件(16)的一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14),第一环形槽(11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2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柱(12)和负极柱(14)相对于盖板本体(11)中心对称设置,盖板本体(11)中心还设置有注液孔(115),下绝缘件(16)、正极焊接盘体(131)及负极焊接盘体(151)中心均设置有与注液孔(115)同轴的透液孔(S)。
10.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2)、卷芯(3)及如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正极集流盘(13)与卷芯(3)正极耳端焊接,负极焊接盘体(151)与卷芯(3)的负极耳端焊接,且电池盖板组件(1)与卷芯(3)同轴设置,卷芯(3)设置于壳体(2)内,盖板本体(11)与壳体(2)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CN202320923827.4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Active CN219832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827.4U CN219832704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827.4U CN219832704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2704U true CN219832704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3827.4U Active CN219832704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2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0732B2 (ja) 金属ケーシングを有する高容量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3346201A (zh) 圆柱型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14628794A (zh)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CN215578778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圆柱型电池
CN114628866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圆柱型电池及其组装工艺
CN215578675U (zh) 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装配结构、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3346168A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圆柱型电池
CN214411348U (zh) 一种圆柱电池盖板
CN114944531B (zh) 圆柱型电池盖板组件、电池及制备方法
CN216251031U (zh) 圆柱型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10691093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0379323U (zh) 圆柱形电池
JP6436097B2 (ja) キャパシタ
KR100637440B1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단자 조립체
KR101233514B1 (ko) 이차 전지
CN211507752U (zh) 扣式电池
CN219658936U (zh) 一种大圆柱电池
CN219832704U (zh) 一种负极集流盘、电池盖板组件及圆柱电池
CN217035743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17239694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
CN20696195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4937854A (zh) 电池组件、电池及电动交通工具
JPH11354091A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213026284U (zh) 微型锂离子电池
CN209947672U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