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1545U -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1545U
CN219831545U CN202320230353.5U CN202320230353U CN219831545U CN 219831545 U CN219831545 U CN 219831545U CN 202320230353 U CN202320230353 U CN 202320230353U CN 219831545 U CN219831545 U CN 219831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rea
array row
row
lens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03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Langmu Shi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Langmu Shi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Langmu Shi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Langmu Shiji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03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1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1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1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点离焦镜片,涉及离焦镜片技术领域,包括:镜片本体,中心光学区,呈正六边形,位于在镜片本体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产的视物。透镜功能区,固设在镜片本体上,以中心光学区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中心光学区与镜片本体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根据青少年视野角度、视野范围以及使用场景,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线追踪捕捉眼球运动轨迹,透镜功能区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落在透镜功能区内,以使成像质量更稳定,进而控制眼轴增长,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焦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背景技术
离焦镜片会使中心视力的图像投影到视网膜上,在能够保证视力清晰的同时,又使得周边成像在视网膜前,从而在眼底形成近视性离焦,从而可以释放抑制眼轴增长的信号,控制近视度数继续加深的趋势。离焦镜片可以分为周边离焦镜片和多点离焦镜片两种类型。
其中的多点近视离焦镜片一般采用多区正向光学设计,其原理是分布在镜片上的微透镜使得光线都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同样延缓了眼轴增长的信号区,从而实现延缓近视度数和眼轴发展的效果。在青少年近视眼镜矫正技术中,多点近视离焦镜片是帮助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新型眼镜镜片。临床试验证实,该镜片具有可靠的近视控制效果。儿童青少年近视配戴该镜片后,通过近视离焦原理,可有效减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加深,但是现有的多点离焦镜片中的多个微透镜的通常是以同心圆环或同心正六边形常规方式由中心向边缘分布,虽然有多个微透镜阵列排布,同时进行聚焦,但是普遍存在成像质量不稳定,尤其对于眼睛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较低,近视度数持续在加深。
所以,为了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有必要设计新型的多点离焦镜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点离焦镜片,通过透镜功能区捕捉眼球运动轨迹,将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包括:
镜片本体。
中心光学区,呈正六边形,位于在镜片本体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常的事物。
透镜功能区,固设在镜片本体上,以中心光学区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中心光学区与镜片本体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根据青少年视野角度、视野范围以及使用场景,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线追踪捕捉眼球运动轨迹,透镜功能区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落在透镜功能区内,以使成像质量更稳定,进而控制眼轴增长,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
进一步优选为,透镜功能区包括:
首阵列排,雕刻在镜片本体上,位于中心光学区的一边上,由中心光学区向镜片本体的边缘呈阵列分布在镜片本体上,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域内的运动轨迹。
尾阵列排,镜像设置在镜片本体上,与首阵列排的位置相对,且与首阵列排同平面,与首阵列排面积相同,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中间阵列排,雕刻在镜片本体上,位于首阵列排与尾阵列排之间,且以中心光学区为中心成像区域,分别连接首阵列排、尾阵列排,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阵列排、尾阵列排以及中间阵列排包围在中心光学区的边缘,以同心环状逐渐延伸形成透镜功能区,当眼球转动至在任意处看事物时,能够在不同的区域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将眼球的视线落在与眼球对应的位置处,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进一步优选为,首阵列排的数量为10排,每排均设有微透镜,其中第一排设置有5个微透镜,且6个微透镜线性排布在镜片本体上,位于靠近镜片本体边缘的一侧。第十排设置有24个微透镜,且24个微透镜线性排布在中心光学区的一边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透镜在首阵列排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的分布,确保位于该阵列排所在区域的视物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以阻止该区域对应的视网膜的增厚,进而控制眼轴的增长。
进一步优选为,尾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与首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首阵列排一样,微透镜在尾阵列排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的分布,确保位于该阵列排所在区域的视物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以阻止该区域对应的视网膜的增厚,进而控制眼轴的增长。
进一步优化为,中间阵列排分布在中心光学区的两侧,分别与首阵列排和中间阵列排连接,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线从中间阵列排对应的位置控制视物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使眼球不用伸长就能看到事物的成像,达到控制眼轴增长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为,中间阵列排的数量为9排,每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为18个。
进一步优化为,首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尾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中间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均为162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486个微透镜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在透镜功能区内,使眼球瞳孔内的微透镜的数量为6个或7个,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进一步优化为,首阵列排的微透镜的数量为由6个逐排递增至24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阵列排布162个微透镜的目的,以使镜片本体处于任意位置,都能使眼球瞳孔内的微透镜的数量为6个或7个,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进一步优化为,微透镜的直径为1.1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增加镜片本体的耐磨损程度,提高镜片本体的防控效果。
进一步优化为,透镜功能区的宽度为37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有效的离焦面积,减缓眼轴增长,大幅度延缓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增加,使近视度数得以很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微透镜在镜片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微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镜片本体;2-中心光学区;3-透镜功能区;31-首阵列排;32-中间阵列排;33-尾阵列排;4-微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在青少年近视眼镜矫正技术中,多点近视离焦镜片是帮助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新型眼镜镜片。临床试验证实,该镜片具有可靠的近视控制效果。儿童青少年近视配戴该镜片后,通过近视离焦原理,可有效减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加深,但是现有的多点离焦镜片中的多个微透镜的通常是以同心圆环或同心正六边形常规方式由中心向边缘分布,虽然有多个微透镜阵列排布,同时进行聚焦,但是普遍存在成像质量不稳定,尤其对于眼睛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较低,近视度数持续在加深。
所以,为了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有必要设计新型的多点离焦镜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了以下设计与构想:
经过科学的理论推理计算,要控制眼轴的增长,实际需要486个微透镜呈规律性的分布在镜片本体上,最终确保至少6-7个微透镜进入瞳孔内,才能使眼球看到的事物的成像稳定的落在视网膜上。
基于上述设计与构想,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1、图2以及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如图1所示,包括:
镜片本体1,选用PC材料,减轻鼻梁负担,增加镜片抗冲击性,具有佩戴更安全、减缓紫外线伤害的特点,增强镜片本体1的透光性,使视物更真实。
中心光学区2,呈正六边形,位于在镜片本体1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常的事物。
透镜功能区3,固设在镜片本体1上,以中心光学区2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中心光学区2与镜片本体1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
根据青少年视野角度、视野范围以及使用场景,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线追踪捕捉眼球运动轨迹,透镜功能区3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落在透镜功能区3内,以使成像质量更稳定,进而控制眼轴增长,更高效减缓青少年的近视度数的加深。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透镜功能区3包括:
首阵列排31,雕刻在镜片本体1上,位于中心光学区2的一边上,由中心光学区2向镜片本体1的边缘呈阵列分布在镜片本体1上,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域内的运动轨迹。
尾阵列排33,镜像设置在镜片本体1上,与首阵列排31的位置相对,且与首阵列排31同平面,与首阵列排31面积相同,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中间阵列排32,雕刻在镜片本体1上,位于首阵列排31与尾阵列排33之间,且以中心光学区2为中心成像区域,分别连接首阵列排31、尾阵列排33,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首阵列排31、尾阵列排33以及中间阵列排32包围在中心光学区2的边缘,以同心环状逐渐延伸形成透镜功能区3,当眼球转动至在任意处看事物时,能够在不同的区域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将眼球的视线落在与眼球对应的位置处,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首阵列排31的数量为10排,如图1和图2所示,每排均设有微透镜4,微透镜4通过数字化精准雕刻在镜片本体1上,其中第一排设置有5个微透镜4,且6个微透镜4线性排布在镜片本体1上,位于靠近镜片本体1边缘的一侧。第十排设置有24个微透镜4,且24个微透镜4线性排布在中心光学区2的一边上。所以,其余132个微透镜4分布在剩余的8排中,而且每排均呈线性排布在镜片本体1上,其数量逐渐递减或递增。
微透镜4在首阵列排31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的分布,确保位于该阵列排所在区域的视物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以阻止该区域对应的视网膜的后移,进而控制眼轴的增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尾阵列排33的微透镜4的数量与首阵列排31的微透镜4的数量相同。
与首阵列排31一样,微透镜4在尾阵列排33的排列方式和数量的分布,确保位于该阵列排所在区域的视物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以阻止该区域对应的视网膜的后移,进而控制眼轴的增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中间阵列排32分布在中心光学区2的两侧,分别与首阵列排31和中间阵列排32连接,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
视线从中间阵列排32对应的位置控制视物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使眼球不用伸长就能看到视物的成像,达到控制眼轴增长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中间阵列排32的数量为9排,每排的微透镜4的数量为18个,以此与首阵列排31、尾阵列排33共同组成透镜功能区3,保证成像落在视网膜上,而且确保瞳孔内始终有6-7个微透镜4,控制视物的成像更稳定,进而更有效的控制眼轴的增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首阵列排31的微透镜4的数量、尾阵列排33的微透镜4的数量、中间阵列排32的微透镜4的数量均为162个。以使486个微透镜4的分布更贴合视网膜的生理曲率,保证视线在透镜功能区3内,使眼球瞳孔内的微透镜4的数量为6个或7个,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首阵列排31的微透镜4的数量为由6个逐排递增至24个。达到阵列排布162个微透镜4的目的,以使镜片本体1处于任意位置,都能使眼球瞳孔内的微透镜4的数量为6个或7个,确保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微透镜4的直径为1.1mm,以增加镜片本体1的耐磨损成都,提高镜片本体1的防空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透镜功能区3的宽度为37mm,增加了有效的离焦面积,减缓眼轴增长,大幅度延缓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增加,使近视度数得以很好的控制。
控制原理及过程
根据多点离焦轴控管理技术原理,采用光线追踪技术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经过计算后得到微透镜4的数量为486个,微透镜4的度数均为正度数,并呈首阵列排31、尾阵列排33以及中间阵列排32的方式雕刻在镜片本体1上,眼球通过10mm中心光学区2看镜片本体1之外的视物,由37mm透镜功能区3将视物的成像控制在视网膜上,使视物的成像质量更稳定,减少甚至阻止眼轴增长,以此达到控制仅是度数不再增加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片本体(1);
中心光学区(2),呈正六边形,位于在所述镜片本体(1)的中心处预设面积内,用于眼球看到正常的事物;
透镜功能区(3),固设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以所述中心光学区(2)为中心成像区域,环形阵列在所述中心光学区(2)与所述镜片本体(1)之间的区域,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控制眼轴增长;
所述透镜功能区(3)包括:首阵列排(31),雕刻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位于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一边上,由所述中心光学区(2)向所述镜片本体(1)的边缘呈阵列分布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域内的运动轨迹;
所述首阵列排(31)的数量为10排,每排均设有微透镜(4),其中第一排设置有5个微透镜(4),且6个所述微透镜(4)线性排布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位于靠近所述镜片本体(1)边缘的一侧;第十排设置有24个微透镜(4),且所述24个微透镜(4)线性排布在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一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功能区(3)包括:
尾阵列排(33),镜像设置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与所述首阵列排(31)的位置相对,且与所述首阵列排(31)同平面,与所述首阵列排(31)面积相同,用于捕捉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中间阵列排(32),雕刻在所述镜片本体(1)上,位于所述首阵列排(31)与所述尾阵列排(33)之间,且以所述中心光学区(2)为中心成像区域,分别连接所述首阵列排(31)、所述尾阵列排(33),用于捕捉所述眼球所在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阵列排(33)的微透镜(4)的数量与所述首阵列排(31)的微透镜(4)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阵列排(32)为分布在所述中心光学区(2)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首阵列排(31)和中间阵列排(32)连接,用于捕捉眼球的运动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阵列排(32)的数量为9排,每排的微透镜(4)的数量为18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阵列排(31)的微透镜(4)的数量、所述尾阵列排(33)的微透镜(4)的数量、所述中间阵列排(32)的微透镜(4)的数量均为162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阵列排(31)的微透镜(4)的数量为162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4)的直径为1.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功能区(3)的宽度为37mm。
CN202320230353.5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Active CN219831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0353.5U CN219831545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0353.5U CN219831545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1545U true CN219831545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5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0353.5U Active CN219831545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1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1696B (zh) 基于周边微透镜的视力控制镜片及眼镜
CN103097940A (zh) 用以减缓近视发展的方法与系统
CN215006124U (zh) 用于青少年近视控制的非对称多点周边近视离焦眼镜片
CN216434562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114280816A (zh) 一种基于透镜米型阵列的近视防控镜
TWI640307B (zh) 雙重離焦之接觸式鏡片
CN216449846U (zh) 一种正向离焦式眼镜片及眼镜
CN219831545U (zh) 一种多点离焦镜片
CN219625830U (zh) 多点离焦棱镜片及眼镜
CN104849875A (zh) 一种角膜接触镜
CN216772134U (zh) 一种基于透镜米型阵列的近视防控镜
CN217739646U (zh) 非对称离焦镜片及应用其的眼镜
EP4270099A1 (en) Spectacle lens
CN215117038U (zh) 无级离焦镜片与框架眼镜
US20220206320A1 (en) Optical frame glasses
CN115728961A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TW202136865A (zh) 眼鏡鏡片
CN215642116U (zh) 一种能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镜片结构
CN219778056U (zh) 一种中心清晰成像、周边模糊成像的镜片
CN220121093U (zh) 一种周边视网膜前离焦眼镜
CN219302796U (zh) 一种同心环串点防近视加深镜片
CN220543225U (zh) 一种可矫正弱视的眼科离焦镜片和具有其的框架眼镜
US20240168313A1 (en)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spectacle lens
CN216901183U (zh) 一种抑制眼轴变长的眼镜片
CN218332191U (zh) 一种预防和缓解近视的复合离焦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