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0838U -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0838U
CN219830838U CN202321314888.7U CN202321314888U CN219830838U CN 219830838 U CN219830838 U CN 219830838U CN 202321314888 U CN202321314888 U CN 202321314888U CN 219830838 U CN219830838 U CN 219830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etection
excitation
lin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48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兴超
史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aosh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aosh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aosh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aoshi Photoelectri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148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0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0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0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单元,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两个激发组件,两个激发组件对试剂条上的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进行照射,壳体内还设置有相机接收组件,相机接收组件分别对C线和T线反射后的荧光进行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壳体与试剂条之间形成定位分拆配合。本申请提高了全民医疗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包括检测单元、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模块,接收组件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路模块还包括有连接接口或无线通讯组件,连接接口或无线通讯组件用于与其他终端电连接,本申请可应用于多个终端,提高该检测作业的应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对作过对应荧光标记的检测样品照射激发,产生对应波长的荧光定量信号,从而达到精准诊断分析的目的。
荧光免疫分析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法及金标法相比,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标记物、标记物稳定、便于长期保存、试验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及标准曲线量程宽等诸多优点。其检测项目覆盖非常广泛,能快速地检测出炎症、心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甲功、妊娠、肿瘤等项目,已经越来越成为各级医院检验科不可或缺的诊断利器。
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每个人的自主健康、医疗意识随之加强,家庭医疗、互联网医疗逐渐走入到大家的视野中,少部分产品也率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血糖检测仪,尿酸检测仪等。
然而,还有更为广泛的潜在应用,有着进入家庭自检的需求,比如一些需要长期监测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肝病、肾病等;一些需要定期作早期筛查的肿瘤疾病等。可以预见地,越来越多的人会优先选择通过自助的方式对一些健康状况包括病情管理进行自我检测,而非一定要花费大量的排队时间去预约各个专业机构、诊所或医院。
而当下的荧光定量分析方法虽然比较适合作为家庭医疗的检验设备和手段,对于常规的荧光定量检测试剂条,都标记有一个C线(又称对照线)和一个T线(又称为检测线),现有的检测设备都是采用电机带动试剂条或光电检测模组分时扫描探测C线和T线,由此造成了仪器的构造复杂,体积较大。因此,现实生活中,用户都需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去检测或者将测量后的试剂送到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仪器才能开展检测。
最终导致整个检测方式不够便捷,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便民性差,无法满足用户的居家自助检测需求,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全民医疗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单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激发组件,两个所述激发组件对试剂条上的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进行照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相机接收组件,所述相机接收组件分别对C线和T线反射后的荧光进行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壳体与试剂条之间形成定位分拆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将试剂条固定在壳体上,然后,利用两个激发组件分别对试剂条上的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进行激发,然后利用相机接收组件接收C线和T线反射后的荧光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C线和T线反射的荧光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手段方便快捷,便民性较强,且只需要通过一个固定试剂条的动作,便可得到两个数据的反馈,也提高了整体的检测效率。
优选的,所述相机接收组件相对两个检测点中心的垂线呈光路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机接收组件相对两个检测点中心的垂线呈光路同轴设置,使得C线和T线被激发的荧光以光路同轴的方式进入到相机接收组件中,提高荧光信号能够充分被接收。
优选的,所述相机接收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接收相机和第一滤光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接收相机和第一滤光片将C线和T线的荧光通过拍照的方式实现记录和定量分析,无需设置过多的光路零部件。
优选的,所述激发组件的激发光路相对检测位点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激发组件的激发光路相对检测位点呈倾斜设置,即形成V型的检测光路,有助于使得整体更加偏平,减少整体的空间厚度。
优选的,所述激发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光源、成像透镜和第一滤光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光源经过成像透镜将分散的光线进行成像处理,之后,再利用第一滤光片将特定波长的光源通过并照射在试剂条的对应检测位点上,具体实现了对检测位点的荧光激发功能。
优选的,所述激发组件还包括设置壳体内并设置在第二滤光片和检测位点之间的用于将光源二维直线化的柱面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柱面镜,将原本是一维空间下的光点光斑,转换为二维空间下的直线状的光斑,进而增大了照射在任意检测位点的照射长度,使得更多的荧光信息能够得到反馈,有助于提高整体检测的精准度。
优选的,所述激发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光源、用于将光源进行准直并形成线状光斑的非球面透镜的和第三滤光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光源、非球面透镜和第二滤光片,使得第二光源激发的光路直接被进行准直和形成线状光斑的功能,然后再通过第二滤光片,即大大减少了激发组件元器件的个数,进而减少了整体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高整体机构的精巧性。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激发组件之间设置有金属散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壳体与激发组件之间设置的金属散热件,可以有效地将功率较高的激发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散去,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试剂条定位固定后,所述壳体的光源激发区与试剂条的待测区之间形成遮光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壳体光源激发区与试剂条待测区之间的遮光区,使得实际检测时,避免了环境光的干扰,有助于提高整体检测的精确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模块,所述接收组件与电路模块电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电路模块还包括有连接接口或无线通讯组件,所述连接接口或无线通讯组件用于与其他终端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检测单元通过电路模块将其电信号以连接机构或无线通讯组件的方式与其他终端电连接,实现信号信息的显示或传递,使其可应用于多种使用场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利用壳体和试剂条之间形成的定位分拆配合,将试剂条固定在壳体上,然后利用两个激发组件对试剂条上的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进行照射,然后利用相机接收组件将反射后的荧光进行接收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即可同时对试剂条上C线和T线反馈的荧光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整个检测动作方便快捷,便民化程度高,可用于家庭医疗和自助医疗领域;2.将激发组件的激发光路相对检测位点呈倾斜设置,且将激发组件依次设置为第二光源、和第三滤光片,有效地减少了光学零部件的个数,使得在整体零部件的排布更加扁平化处理,使得整体更加紧凑小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主要体现检测单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主要体现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主要体现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主要体现检测单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主要体现检测单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体现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标记:1、壳体;11、光源激发区;12、卡嵌槽;2、激发组件;21、第一光源;22、成像透镜;23、第二滤光片;24、柱面镜;25、第二光源;26、非球面透镜;27、第三滤光片;3、相机接收组件;31、接收相机;32、第一滤光片;4、卡嵌块;5、金属散热件;6、电路模块;61、电源管理单元;62、连接单元;621、连接单元;622、无线通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检测单元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激发组件2,两个激发组件2分别对试剂条上的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进行照射;壳体1内还设置有相机接收组件3,所述相机接收组件3分别对C线和T线反射后的荧光进行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壳体1的外侧与试剂条之间形成有定位分拆配合,即使用者可将试剂条固定在壳体1上,或者通过分拆的方式将试剂条从壳体1上取走。
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将试剂条固定在壳体1上,然后,利用两个激发组件2将光源分别照射在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上,之后,利用相机接收组件3将C线和T线反馈后的荧光信息进行接收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即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快捷,便民化程度高,可应用于家庭医疗和自助医疗领域。
参照图2和图3,壳体1上设置有光源激发区11,光源激发区11与试剂条C线和T线检测位点的待测区相对应,试剂条上固定有卡嵌块4,对应地,壳体1上开设有与卡嵌块4形成定位分拆配合的卡嵌槽12,使用者只需要通过按压的方式,便可将试剂条上的卡嵌块4固定在卡嵌槽12中,脱离时,只需要用力向外拔出即可,进而实现试剂条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以及光源激发区11和待测区的对应;且当壳体1与试剂条定位固定后,壳体1的光源激发区11与试剂条的待测区之间形成遮光区,以避免环境光的干扰。
参照图2和图3,其他申请实施例中,试剂条上可设置为卡嵌槽12,对应地壳体1上设置有与卡嵌槽12形成卡嵌固定配合的卡嵌块4。在其他申请实施例中,试剂条还可采用传统市面上可直接采购的试剂条,然后在壳体1中开设有插接槽,使得试剂条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壳体1相配合,实现光源激发区11与试剂条C线和T线检测位点的待测区相对应。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相机接收组件3相对两个检测点中心的垂线呈光路同轴设置,两个激发组件2的激发光路相对检测位点呈倾斜设置,形成两个对称的V型检测光路,由于两个激发组件2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均相同,现以其中一个激发组件2为例进行阐述。
参照图1,激发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一光源21、成像透镜22和第二滤光片23,第一光源21设置为LED光源,实际激发光路经过LED光源发出,然后依次经过成像透镜22和第二滤光片23,成像透镜22用于将光路变成平行光路,第二滤光片23再将平行光路进行过滤,最终将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在试剂条上的检测位点上。
参照图1,由于为了获得高频光源,因此采用的LED光源发热效率较大,为提高对LED光源的散热性,壳体1位于LED光源的安装位置设置有金属散热件5,本申请实施例中,金属散热件5采用铜金属作为其散热件。
参照图1,相机接收组件3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的接收相机31和第一滤光片32,接收相机31可设置为CMOS或CCD,经过两个激发组件2的照射后,利用接收相机31将C线和T线的荧光信息进行拍照捕捉,进而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的实施原理为:
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利用试剂条和壳体1上的卡嵌槽12和卡嵌块4,便可将试剂条轻松地定位在壳体1上,并使得试剂条上待测区与壳体1的光源激发区相对应;该种定位方式,可解决传统试剂条中,C线和T线存在的位置误差,即可通过卡嵌块4作为C线和T线的位置参考,使得两个V型检测光路分别准确地照射在C线和T线上。
接着,两个激发组件2将激发光源分别通过成像透镜22和第二滤光片23,最终将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在试剂条上的检测位点上,之后检测位点的荧光信息经过第一滤光片32被接收相机31进行拍照捕捉,最终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4,激发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并设置在第二滤光片23和检测位点之间的用于将光源二维直线化的柱面镜24,该柱面镜24的作用是将经过第二滤光片23的点状一维光斑转化为线状的二维光斑,使其发出的激发光路与试剂条上检测位点的长度相贴合,充分将检测位点的荧光激发。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5,激发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二光源25、用于将光源进行准直并形成线状光斑的非球面透镜26和第三滤光片27,第二光源25同样可设置为LED光源,其中,非球面透镜26集成了准直镜和柱面镜24的功能,使其具备将光源进行准直并形成线状光斑的功能,同时减少了零部件的个数,节约了安装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的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
参照图6和图7,具有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接收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模块6,该电路模块6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61和与其他终端电连接的连接单元62,其中,电源管理单元61为电路模块6、接收相机31和LED光源提供工作电压;连接单元62可以设置为连接接口621或者无线通讯组件622,用于使检测单元能与外界终端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1,可以为腕表的壳体1结构,还可以为可穿戴吊挂的吊坠结构,此结构下的仪器可单独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1还可以为掌型结构的壳体1,该壳体1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手机终端或电脑终端连接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激发组件(2),两个所述激发组件(2)对试剂条上的C线和T线的检测位点进行照射,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相机接收组件(3),所述相机接收组件(3)分别对C线和T线反射后的荧光进行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壳体(1)与试剂条之间形成定位分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接收组件(3)相对两个检测点中心的垂线呈光路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接收组件(3)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的接收相机(31)和第一滤光片(32)。
4.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组件(2)的激发光路相对检测位点呈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一光源(21)、成像透镜(22)和第二滤光片(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组件(2)还包括设置壳体(1)内并设置在第二滤光片(23)和检测位点之间的用于将光源二维直线化的柱面镜(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在壳体(1)内的第二光源(25)、用于将光源进行准直并形成线状光斑的非球面透镜(26)和第三滤光片(27)。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激发组件(2)之间设置有金属散热件(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试剂条定位固定后,所述壳体(1)的光源激发区(11)与试剂条的待测区之间形成遮光区。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单元的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路模块(6),所述接收组件与电路模块(6)电连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电路模块(6)还包括有连接接口或无线通讯组件(622),所述连接接口或无线通讯组件(622)用于与其他终端电连接。
CN202321314888.7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Active CN219830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4888.7U CN219830838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4888.7U CN219830838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0838U true CN21983083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4888.7U Active CN219830838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0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1486B (zh) 一种试条检测系统
JP2016540974A (ja) 光学素子を含むマイクロイメージャー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40038222A1 (en) Compact portable apparatus for optical assay
JP7416729B2 (ja) 検出器アレイのための可変多重化スイッ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8731805B (zh)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吸收和荧光光谱检测装置
JPH08304287A (ja) 光ファイバ拡散光反射率センサ
CN104284626A (zh) 鱼眼透镜分析器
CN108181290B (zh) 一种荧光定量分析仪
CN103837518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拉曼物质识别平台
CN104569379A (zh) 智能手机快速免疫层析试纸条配套检测装置
CN109490286B (zh) 用于医院检验科和泌尿科的尿液分析仪
CN106404733B (zh)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食品安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4439552U (zh) 一种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
CN219830838U (zh)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CN219978142U (zh)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CN220063839U (zh)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CN220231490U (zh) 一种检测单元及检测仪器
US7847941B2 (en) Fiber optical assembly for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CN105866075A (zh) 荧光检测装置
CN214794468U (zh) 一种手持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11190004B (zh) 免疫层析试纸条即时检测系统
CN208984529U (zh) 一种多功能干式poct设备
CN211292604U (zh) 一种基于硅光电池的便携式金标检测仪
CN210571922U (zh) 一种双光路检测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KR102393593B1 (ko) 체외 진단 스트립 측정용 형광 리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