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7257U -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7257U
CN219827257U CN202222567618.9U CN202222567618U CN219827257U CN 219827257 U CN219827257 U CN 219827257U CN 202222567618 U CN202222567618 U CN 202222567618U CN 219827257 U CN219827257 U CN 219827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ox
air
bearing
fa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76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苏中
雷青松
张治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Hexiang Plate Industry Hua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Hexiang Plate Industry Hua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Hexiang Plate Industry Hua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Hexiang Plate Industry Hua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76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7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7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7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包括与风机上排风通道相连接的送风管,送风管上连接有两个分别朝向轴承箱上轴承位置处设置的排风支管,轴承箱上安装有轴承位置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位于散热翅片外围的轴承箱端面上连接有导流罩,排风支管与导流罩的一端相连通,导流罩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本散热装置只需要以现有轴承箱为基础,在两端面焊接散热翅片和安装一个导流罩,然后通过管道将风机排风通道中的冷风引起导流罩中即可实现对轴承箱的风冷降温,无需对轴承箱内部结构进行改动,整个方案实施起来简单、便捷,使用效果优异,同时还具有节能减排的环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箱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风机是工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设备,例如在刨花板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风机持续不断的向风选机输送风体对刨花料进行风选。大型风机主要由电机、轴承箱和风机组成,其中轴承箱主要对传动轴起到支撑和润滑作用。在大型风机长时间连续运行的过程中,传动轴与轴承箱两端面上的轴承位置处会产生大量热量,一旦轴承上的热量没有及时散去则会影响整个大型风机的稳定运行。
目前对轴承箱散热的结构设计有多种方式,有的利用冷却水和循环油的方式对轴承箱进行散热,也有在轴承箱处配套一个小型的散热风机对其进行风冷。例如申请号为CN2014201274682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风机轴承箱体,其结构由两端为轴承固定部和中部的油池构成,两端的轴承固定部中分别设置有具有进水口的进水冷却水道和具有出水口的出水冷却水道,在油池的池壁中设置有其两端口分别与进水冷却水道和出水冷却水道连通的连接管道。该风机轴承箱体通过通入的冷却水对整个轴承箱进行强制水冷,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该类型的风机轴承箱散热方式不仅需要对整个轴承箱的内部进行重新结构设计,而且还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冷却水循环系统,导致整个轴承箱的制造成本高,而且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水泵也会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造成额外的电能损耗。因此,针对现有风机轴承箱体散热结构设计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以现有轴承箱为基础,进行简单结构改进即可获得较好散热效果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利用冷却水和循环油的方式对轴承箱进行散热以及在轴承箱处配套小型的散热风机对其进行风冷等方式存在结构设计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额外增加电能损耗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包括与风机上排风通道相连接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连接有两个分别朝向轴承箱上轴承位置处设置的排风支管,所述轴承箱上安装有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位于所述散热翅片外围的轴承箱端面上连接有导流罩,所述排风支管与导流罩的一端相连通,导流罩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本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是以现有大型风机为基础,通过在风机的排风通道上连接一个送风管,然后通过送风管引出少量冷风作为对轴承箱的散热介质,将引出的少量冷风通入导流罩中,然后在导流罩中沿着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流动,冷风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能够对轴承箱的高发热位置处进行风冷。整个散热装置无需对轴承箱的结构进行改进,也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单元,并且散热过程与大型风机的运行过程同步,对大型风机运行过程中的轴承箱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排风通道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送风管与连接管相连接设置;上述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调节阀可控制冷风的引入量,在不同温度的天气可以调至适当的引风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多个所述散热翅片间隔排布且垂直向下设置在轴承箱的端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导流罩的上端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排风支管相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导流罩下端的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导流罩上端连接的进风管为多个,且多个进风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进风管与对应的排风支管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
一、本散热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只需要以现有轴承箱为基础,在两端面焊接散热翅片和安装一个导流罩,然后通过管道将风机排风通道中的冷风引起导流罩中即可实现对轴承箱的风冷降温,无需对轴承箱内部结构进行改动,整个方案实施起来简单、便捷,使用效果优异。
二、本散热装置是以大型风机自身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风为冷却介质,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来产生输送冷却介质,从而有效降低了现有轴承箱降温技术中需要额外设置动力单元驱动,而产生的电能损耗的问题,具有节能减排的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型风机和散热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型风机和散热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轴承箱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轴承箱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4,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下面结合大型风机的结构对轴承箱散热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参考附图1和附图2,整个大型风机包括驱动电机1、轴承箱2和风机本体3。其中,驱动电机1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主动带轮101,轴承箱2上传动轴201的外端连接有从动带轮102,并在主动带轮101与从动带轮102之间设置有传动带103。当然驱动电机1与轴承箱2上的传动轴201也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链轮、链条等方式实现传动连接。
风机本体3设置在轴承箱2的另一侧端,并将传动轴201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风机本体3内部的叶轮轴301相连接。在风机本体3上还设置有进风口302和排风通道303。风机本体3通过传动轴201的动力输入使得内部的叶轮转动,然后将空气从进风口302抽入,然后沿着排风通道303送出。
本轴承箱散热装置包括连接在排风通道303上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然后在连接管4上连接有送风管6,并在送风管6上连接有两个排风支管7,并将两个排风支管7的端口处分别朝着轴承箱2两端面上的轴承202和轴承盖203处设置。
本实施例1公开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通过送风管6将风机本体3产生的少量冷风引入至两个排风支管7中,然后再从排风支管7朝着轴承202和轴承盖203处吹出,实现对轴承箱高温度的轴承位置处进行风冷。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以实施例1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中大型风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处不做再次说明。
本轴承箱散热装置包括连接在排风通道303上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然后在连接管4上连接有送风管6,并在送风管6上连接有两个排风支管7,并将两个排风支管7的端口处分别朝着轴承箱2两端面上的轴承202和轴承盖203处设置。
参考附图4,本实施例2还在轴承箱2安装轴承202和轴承盖203的端面上均焊接有多个散热翅片8,多个散热翅片8间隔排布并且垂直向下设置,使得轴承202和轴承盖203位于多个散热翅片8的中心位置处。
本实施例2公开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通过送风管6将风机本体3产生的少量冷风引入至两个排风支管7中,然后再从排风支管7朝着轴承202和轴承盖203处吹出,在冷风经过轴承202和轴承盖203的位置处时与散热翅片8进行充分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对轴承箱高温度的轴承位置处快速降温。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以实施例2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中大型风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2中的相同,本处不做再次说明。
本轴承箱散热装置包括连接在排风通道303上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然后在连接管4上连接有送风管6,并在送风管6上连接有两个排风支管7,并将两个排风支管7的端口处分别朝着轴承箱2两端面上的轴承202和轴承盖203处设置。
参考附图3和附图4,在轴承箱2安装轴承202和轴承盖203的端面上均焊接有多个散热翅片8,多个散热翅片8间隔排布并且垂直向下设置,使得轴承202和轴承盖203位于多个散热翅片8的中心位置处。
同时,本实施例3还在轴承箱2安装轴承202和轴承盖203的两个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罩9,该导流罩9将多个散热翅片8囊括在其内部。在导流罩9的上端间隔连接有多个进风管901,并将多个进风管901与排风支管7相连接,并且排风支管7的端部为封口状,然后在导流罩9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风口902。
本实施例2公开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通过送风管6将风机本体3产生的少量冷风引入至两个排风支管7中,然后再从排风支管7中送至导流罩9中,沿着导流罩9内部的散热翅片8从上往下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散热翅片8进行充分接触,最后再将经过热交换后的热风从出风口902中排出,从而实现了对对轴承箱高温度的轴承位置处快速、高效降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风机上排风通道相连接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连接有两个分别朝向轴承箱上轴承位置处设置的排风支管,所述轴承箱上安装有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位于所述散热翅片外围的轴承箱端面上连接有导流罩,所述排风支管与导流罩的一端相连通,导流罩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送风管与连接管相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翅片间隔排布且垂直向下设置在轴承箱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的上端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排风支管相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导流罩下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上端连接的进风管为多个,且多个进风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进风管与对应的排风支管相连接。
CN202222567618.9U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Active CN219827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7618.9U CN21982725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7618.9U CN21982725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7257U true CN21982725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7618.9U Active CN21982725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7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9129260A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я, способ охлажде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энергосбережения
CN216355645U (zh)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CN112594839B (zh) 一种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冷热源新风组件
CN101922778A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CN102570719A (zh) 大功率电机
CN201844486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CN219827257U (zh) 一种大型风机轴承箱散热装置
CN211648517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的离心风机
CN2612070Y (zh) 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10397169U (zh) 一种风冷却离心风机
CN214755962U (zh) 12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
CN215109687U (zh) 一种可以节水冷却的耐高温风机离心风机
CN114679129A (zh) 一种基于密闭式风腔降温的光伏发电组件及降温方法
CN107846743A (zh) 微波加热装置
CN211128755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节能改造的散热系统
CN220575396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冷却装置
CN215444167U (zh) 一种涡轮发电机组内部散热结构
CN218937109U (zh) 一种风冷换热器
CN217210477U (zh) 一种煤化工冷却装置
CN218827453U (zh) 一种电池储能集中式水冷结构
CN103533816B (zh) 一种高频电源机柜散热装置
CN214998610U (zh) 一种用于冷却流体的冷却器
CN108930669A (zh) 一种热水泵的轴承强制风冷自冷却结构
CN219452445U (zh) 一种密闭无尘风机系统
CN117594328B (zh) 一种超高压变压器的低损耗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