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4839U -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4839U
CN219824839U CN202320669580.8U CN202320669580U CN219824839U CN 219824839 U CN219824839 U CN 219824839U CN 202320669580 U CN202320669580 U CN 202320669580U CN 219824839 U CN219824839 U CN 219824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onveyor belt
waste soil
powder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95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要彦波
谢子明
张帅
程立建
侯剑旭
李迷强
岳怡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yix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yix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yix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yix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95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4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4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4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包括移动底座、固化剂粉罐和送粉机,移动底座上固定有进料斗、传送带、机械臂、碎土机构和喷粉管路,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设有扒土机构,用于将废弃土扒入进料斗,所述传送带用于将进料斗内的土向后端输出,所述喷粉管路的进料口通过软管与送粉机的出料口连接,送粉机将固化剂粉罐内的固化剂送入喷粉管路;所述碎土机构用于切碎传送带上的废弃土,喷粉管路用于向传送带上废弃土喷粉;优势在于:在传送带上方布置碎土机构和喷粉管路,废弃土在输送过程中就能实现粉碎、喷粉、搅拌工序,可以省去现有的后端废弃土处理车体,大大缩短了整机的长度,方便其在厂房内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背景技术
泥浆干化土及其他城市废弃土的含水率属于高湿范畴,在进入粉碎拌合装置过程中容易出现粘接设备、粉碎粒径不理想等情况,造成最终合格成品的出产率下降。目前处理中,需先在泥饼以及基坑开挖弃土中加入生石灰,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反应后,高湿废弃土中含水率会逐步降低并沙化,沙化后的废弃土具有松散、黏性低的特点,便于粉碎拌合装置处理。但该方法存在着以下缺陷:1. 闷灰翻拌过程中扬尘量极大,危害操作工人身体健康;2、生石灰投入量巨大,导致再生处理的成本较高;静置反应时间长(一般为七天),石灰衰减量大可达30~43%;3、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且需足够的产品、半成品堆放场地。
为解决上述缺陷,专利202121529617.4提出了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送料拌合车体及一体机,采用进料车和拌合车组合的形式对废弃泥浆进行处理,提高了废弃泥浆的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其中,进料车采用带扒土机构的机械臂专用于进料,并通过传送带将进料输送至后端的送料拌合车体,进行粉碎拌合,实现废弃土的高效再生。
但上述送料拌合车体及一体机仍存在以下缺陷:
1. 由前端传送带车体和后端废弃土处理车体组成的整机过长,在厂房内进行移动(特别是掉头)时,存在转弯半径不够等行动不便的情况;
2. 由于采用车体自带固化剂储料罐,因车身限制,罐体容量不会太大,导致停车加粉的频次较高;
3. 前端抓手用于刨切废弃土堆,但前端的料斗存在吃土不及时的情况,使传送带的运土断断续续,导致后端计量加粉(固化剂)存在误差。
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将前后端车体的功能进行整合,以缩短整机尺寸,同时进行其他适应性改进,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上固定有进料斗、传送带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设有扒土机构,用于将废弃土扒入进料斗,所述传送带用于将进料斗内的土向后端输出;包括固化剂粉罐和送粉机,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多个沿传送带输送方向布置的碎土机构和喷粉管路,喷粉管路的进料口通过软管与送粉机的出料口连接,送粉机将固化剂粉罐内的固化剂送入喷粉管路;所述碎土机构包括转轴一和安装在转轴一周向上的刀头一,用于切碎传送带上的废弃土,所述喷粉管路的出料口设有喷头,用于向传送带上废弃土喷粉。
进一步的,所述碎土机构至少有三个,固化剂粉罐和喷粉管路至少设有一套,所述喷粉管路设置在碎土机构之前和/或相邻两碎土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侧板,上方设有盖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和后端板,两块所述侧板与移动底座固定,盖板与侧板固定,所述前、后端板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并与侧板转动连接,且前、后端板均可朝传送带的出料方向摆动,所述侧板、前端板、后端板、顶板与传送带的上部形成围合区域。
进一步的,包括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吸气部和气管,吸气部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吸气部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围合区域连通且连通处位于传送带出料口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扒土机构包括转轴二和安装在转轴二周向上的刀头二。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一和刀头二为刀片型或锥型。
进一步的,所述扒土机构为挖斗造型。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的前端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送土机构,送土机构包括与进料斗底面转动连接且竖向设置的转轴三,转轴三的周向上设有拨料片。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板和/或后端板和/或盖板为弹性板。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末端露出围合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在传送带上方布置碎土机构和喷粉管路,废弃土在输送过程中就能实现粉碎、喷粉、搅拌工序,可以省去现有的后端废弃土处理车体,大大缩短了整机的长度,方便其在厂房内移动;
2. 将车体自带储粉罐的形式变为固定式储粉罐,同时配置送粉机和软管,在固定的厂房内,配置30-40米的软管,可完全满足该装置运行的需求,同时储粉罐的储存量可扩大到原来的十倍以上;
3. 在前端进料斗处设置送土机构,类似于扫地机器人,可将扒入进料斗的废弃土送入传送带,保证传送带运土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该送料拌合一体车的三维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该送料拌合一体车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该送料拌合一体车的三维构造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移动底座;2-进料斗;3-传送带;4-机械臂;5-扒土机构;6-固化剂储粉罐;7-送粉机;8-喷粉管路;9-软管;10-碎土机构;11-侧板;12-盖板;13-前端板;14-后端板;15-吸气部;16-气管;17-送土机构;18-驾驶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包括履带式的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上固定有进料斗2、传送带3和机械臂4。与现有技术相同,机械臂4的自由端设有扒土机构5,用于将废弃土从土堆上切下并扒入进料斗2;传送带3用于将进料斗2内的土向后端输出。
作为本申请方案的创新点,本实施例的一体车还包括附属部件,如固化剂粉罐6和送粉机7。固化剂粉罐6和送粉机7不装载在该一体车上,需要额外设置场地进行放置。同时,移动底座1上设有多个沿传送带3输送方向布置的碎土机构10和喷粉管路8,喷粉管路8的进料口通过软管9与送粉机7的出料口连接,送粉机7将固化剂粉罐6内的固化剂送入喷粉管路8。碎土机构10包括转轴一和安装在转轴一周向上的刀头一,用于切碎传送带3上的废弃土,所述喷粉管路8的出料口设有喷头,用于向传送带3上废弃土喷粉。由于传送带3的速度可以确定,则单位时间的运土量也可以确定,送粉机7就可以根据传送带3的转速实现定量送粉。将现有的车载储粉罐的形式变为固定式的储粉罐,同时配置送粉机和软管,在固定的厂房内,配置30-40米的软管,可完全满足该一体车运行的需求,同时储粉罐的储存量可扩大到原来的十倍以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碎土机构10包括四个(由进料向出料方向依次命名为第一个碎土机构、第二碎土机构、第三个碎土机构、第四个碎土机构),固化剂粉罐6和喷粉管路8设有两套,其中一个喷粉管路8位于第一个和第二个碎土机构之间,另一个喷粉管路8位于第二个和第三个碎土机构之间,两个固化剂粉罐6可以储存两种不同的固化剂,以满足配料需求。传送带3输送时,第一碎土机构先将废弃土进行一次切碎,之后第一个喷粉管路8向一次切碎的废弃土进行喷粉,第二个碎土机构对一次切碎已一次喷粉的废弃土进行二次切碎,二次切碎过程中,实现废弃土与固化剂的一次搅拌混合;之后第二个喷粉管路8向二次切碎的废弃土进行喷粉,第三个碎土机构对二次切碎已二次喷粉的废弃土进行三次切碎,三次切碎过程中,实现废弃土与固化剂的二次搅拌混合;当经过第四个碎土机构的切碎混合后,传送带3上的废弃土粒径及各项参数基本已满足再生使用的要求,即可被送出。根据传送带3的长度,碎土机构10可进行增减,碎土机构10越多,可使得废弃土被切的更碎、与固化剂的混合更加充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碎土机构10的刀头一是不能接触传送带3的带体的,这势必导致最底层的废弃土不会被切碎及与固化剂混合,但这层土不会太厚,不会影响再生土的整体质量。
本实施例在传送带3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侧板11,上方设有盖板1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13和后端板14,两块所述侧板11与移动底座1固定,盖板12与侧板11固定,所述前、后端板13、14位于传送带3的上方并与侧板11转动连接,且前、后端板13、14均可朝传送带3的出料方向摆动。侧板11、前端板13、后端板14、顶板与传送带3的上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围合区域,以降低碎土时的灰尘四溢,影响厂房内的工作环境。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一体车还包括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吸气部15和气管16,吸气部15固定在移动底座1上,所述气管16的一端与吸气部15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围合区域连通且连通处位于传送带3出料口一端。除尘系统用于吸附漂浮在围合区域内的浮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尘系统的吸力不能太大,以防止传送带3上的碎土被吸起,同时位于围合区域内的气管16吸口需与第四个碎土机构10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废弃土刚刚被挑起,就被吸走,此外,喷粉管路8的喷头需垂直于传送带3的带体或适当向出料口侧倾斜(不能向传送带3进料口侧喷),避免固化粉剂向传送带3进料口侧溢出。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前端板13、后端板14、盖板12是采用橡胶制成的弹性板,当板上粘黏废弃土时,通过外力(如敲击)使板变形,便于废弃土的脱落。当然前端板13、后端板14、盖板12也可以采用钢板,这样可以保证围合区域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扒土机构5包括转轴二和安装在转轴二周向上的刀头二。而刀头一和刀头二为刀片型或锥型,刀片型刀头用于对含石量降低的废弃土进行处理,而锥型刀头用于对含石量较高的废弃土进行处理。当然,扒土机构5也可以为挖斗的造型,直接将土挖至进料斗2处。
本实施例中,进料斗2的前端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送土机构17,送土机构17包括与进料斗2底面转动连接且竖向设置的转轴三,转轴三的周向上设有拨料片。扒土机构5将废弃土从土堆切落拨向进料斗2,送土机构17将进入进料斗2的废弃土送入传送带3。在前端进料斗2处设置送土机构17,类似于扫地机器人,可将扒入进料斗2的废弃土送入传送带3,保证传送带3运土的连续性。
本实施例的移动底座上设有驾驶舱18,该一体车的驾驶可采用人工驾驶,也可采用自动化远程控制的方式进行。
实施例2:
如图2和3所示,实施例1的装置中,传送带3的末端未露出围合区域,导致处理后的废弃土无法直接装车。作为改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传送带3的末端露出围合区域,这样方便处理后的废弃土可直接装车运走,同时传送带3上也能运送更多的土。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上固定有进料斗、传送带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自由端设有扒土机构,用于将废弃土扒入进料斗,所述传送带用于将进料斗内的土向后端输出;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化剂粉罐和送粉机,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多个沿传送带输送方向布置的碎土机构和喷粉管路,喷粉管路的进料口通过软管与送粉机的出料口连接,送粉机将固化剂粉罐内的固化剂送入喷粉管路;所述碎土机构包括转轴一和安装在转轴一周向上的刀头一,用于切碎传送带上的废弃土,所述喷粉管路的出料口设有喷头,用于向传送带上废弃土喷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土机构至少有三个,固化剂粉罐和喷粉管路至少设有一套,所述喷粉管路设置在碎土机构之前和/或相邻两碎土机构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侧板,上方设有盖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和后端板,两块所述侧板与移动底座固定,盖板与侧板固定,所述前、后端板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并与侧板转动连接,且前、后端板均可朝传送带的出料方向摆动,所述侧板、前端板、后端板、顶板与传送带的上部形成围合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吸气部和气管,吸气部固定在移动底座上,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吸气部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围合区域连通且连通处位于传送带出料口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扒土机构包括转轴二和安装在转轴二周向上的刀头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一和刀头二为刀片型或锥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扒土机构为挖斗造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的前端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送土机构,送土机构包括与进料斗底面转动连接且竖向设置的转轴三,转轴三的周向上设有拨料片。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和/或后端板和/或盖板为弹性板。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末端露出围合区域。
CN202320669580.8U 2023-03-30 2023-03-30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Active CN219824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9580.8U CN219824839U (zh) 2023-03-30 2023-03-30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9580.8U CN219824839U (zh) 2023-03-30 2023-03-30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4839U true CN21982483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9580.8U Active CN219824839U (zh) 2023-03-30 2023-03-30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4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1900U (zh) 土壤修复处理装置
CN108555016B (zh) 履带式土壤改良修复一体机
CN110788125A (zh)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固化稳定化系统
CN111533399A (zh) 一种淤泥固化施工设备
CN207443902U (zh) 一种畜牧养殖饲料破碎投料一体机
CN219824839U (zh)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改进型送料拌合一体车
CN215964630U (zh) 用于高湿废弃土循环再生的双层筛分传送带及一体机
CN210586356U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成套设备
CN210546990U (zh)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一体化移动式搅拌系统
CN209988619U (zh) 一种砂石输送带清理除沙装置
CN113510818A (zh) 一种应用胶合板裁切料制作刨花板控制系统
CN210116042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物料中间分格储存系统
CN209759265U (zh) 一种河道清淤预处理设备
CN215289609U (zh) 用于高湿废弃土再生的送料拌合车体及一体机
CN107493753B (zh) 一种高次团粒液压喷播方法及高次团粒液压喷播机
CN220845856U (zh) 一种淤泥再利用固化设备
CN215390767U (zh) 一种混凝土回收筛分机构
CN212498284U (zh) 无尘灰土搅拌机
CN217837609U (zh) 石膏颗粒的输送系统
CN218707497U (zh) 一种具有自动给卸料功能的投料车
CN219235723U (zh) 一种纤维加料装置
CN215212149U (zh) 一种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施工装置
CN213201579U (zh) 一种水泥库底出料装置
CN218808288U (zh) 一种重质碳酸钙生产用智能喂料机
CN215234962U (zh) 一种粉尘少的水泥碎石研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