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3777U -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3777U
CN219823777U CN202321172800.2U CN202321172800U CN219823777U CN 219823777 U CN219823777 U CN 219823777U CN 202321172800 U CN202321172800 U CN 202321172800U CN 219823777 U CN219823777 U CN 219823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pipeline
drinking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28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剑
林昌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k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28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3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3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3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水系统,包括原水箱、第一水泵、过滤装置、负压阀和出水嘴,所述原水箱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负压阀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所述负压阀的出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通过设置第三管路上的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使得多余的纯水可以回流至第一水泵前端。在下一次取水时,经过过滤装置的水是新鲜的纯净水,本实用新型无纯水箱设计避免滋生细菌,同时避免了陈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背景技术
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种饮水系统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传统的饮水系统中,通常使用纯水箱来存储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和净化的纯水,然而,由于纯水箱内部难以彻底清洁,纯水可能会滞留一段时间,导致水质下降并可能引发卫生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纯水箱和无陈水的饮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饮水系统,包括原水箱、第一水泵、过滤装置、负压阀和出水嘴,所述原水箱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负压阀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所述负压阀的出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反渗透系统,所述反渗透系统的通量为每小时400加仑。
进一步地,所述主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连接在所述负压阀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进水阀口、第一出水阀口和第二出水阀口,所述进水阀口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出水一阀口与所述负压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阀口与通过常温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常温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回收过滤废水的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过滤装置和原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回水管路的开关废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原水水质检测仪,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换向阀之间设置有纯水水质检测仪。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水质检测仪和出水水质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设备,包括上述所述饮水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管路上的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使得多余的纯水可以回流至第一水泵前端。在下一次取水时,经过过滤装置的水是新鲜的纯净水,本实用新型无纯水箱设计避免滋生细菌,同时避免了陈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饮水系统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原水箱1;第一水泵2;过滤装置3;负压阀4;出水嘴5;供水管路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换向阀81:进水阀口811,第一出水阀口812,第二出水阀口813;第三管路9:第一阀门91;主出水管路10:第二水泵101,加热装置102;常温出水管路11:第二阀门111;回水管路12:废水阀121;原水水质检测仪13;纯水水质检测仪14;进水水质检测仪15;出水水质检测仪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原水箱1、第一水泵2、过滤装置3、负压阀4和出水嘴5,原水箱1与第一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路6连通,过滤装置3与第一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77连通,负压阀4的进水口分别与过滤装置3和第一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9连通,第三管路9上设置有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91,负压阀4的出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10与出水嘴5连通。
具体为,原水箱1是用于存储原水(待处理的水),原水箱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在系统的合适位置,通常位于系统的上方以利用重力供水。第一水泵2用于抽取原水并将其送往过滤装置3,第一水泵2通过供水管路6与原水箱1的出水口连通,这意味着水泵通过管道将原水从原水箱1中抽出。过滤装置3是净水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去除原水中的杂质、颗粒和污染物。过滤装置3与第一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77连通,这意味着经过第一水泵2抽取的原水会经过第一管路77进入过滤装置3进行过滤处理。负压阀4是一种控制装置,用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避免逆流。负压阀4的进水口分别与过滤装置3和第一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9连通。水经过过滤装置3的出水口进入到负压阀4的进水口,用户需要的纯水继续经过负压阀4的出水口再进入到主出水管路10,第三管路9上设置有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91,打开第一阀门91,负压阀4的进水口处多余的纯水可以通过第三管路9回流到过滤装置3的前端,当用户下一次取水时,过滤装置3前端的陈水经过过滤装置3进行过滤处置,从而实现无纯水箱的设计,保证用户可以取到新鲜的水。出水嘴5用于提供经过处理的干净水。负压阀4的出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10与出水嘴5连通,这样经过过滤和处理的水就可以通过主出水管路10流出系统并从出水嘴5中取出。
无纯水箱设计消除了传统纯水箱在饮水系统中的占据空间,使整个饮水系统更为紧凑。这对于空间有限的环境或需要紧凑设计的应用场景非常有益。传统的纯水箱容易滋生细菌、藻类和污染物,从而可能导致二次污染问题。而无纯水箱设计避免了纯水在纯水箱中滞留的情况,有效减少了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滋生和传播,提供更加清洁的水源。
取水时,启动第一水泵2,第一水泵2将原水从水箱抽取出来,经过过滤装置3获得纯水,一部分纯水通过换向阀81到达负压阀4前端,进入加热装置102进行加热出水,多余的纯水也通过换向阀81再经过第三管路9上的第一阀门91回流至第一水泵2前端。当用户下一次取水时,上一次取水回流至第一水泵2前的多余的纯水再通过过滤装置3,这样可以确保用户获取的水是经过过滤的新鲜水,避免了陈水的问题。
可选地,第一水泵2优选为自吸泵,相比其他类型的泵,使用自吸泵可以简化操作步骤和流程,如果饮水系统中存在较长的吸程(垂直提升距离),自吸泵能够较好地应对这种情况。它们具有更强的吸水能力,能够有效地抽取水源并提供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可选地,第一阀门91优选为单向阀,单向阀设计用于实现流体的单向流动,阻止逆流,具有明确定义的流向,并能够有效地控制流体的流向。这对于需要防止逆流或限制流体在特定方向上流动的应用非常有用,单向阀通常具有简单的结构,由较少的组件组成。这使得它们易于安装、操作和维护,相比其他类型的阀门,单向阀的操作和控制通常更加简单直观。
另外,可以将第一阀门91移动到过滤装置3和第一水泵2之间的连接处,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液体回流,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3包括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系统的通量为每小时400加仑。
具体为,饮水系统中的过滤装置3包括一个反渗透系统,并且该反渗透系统的通量为每小时400加仑,反渗透系统的进水口与第一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77连通,反渗透系统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负压阀4的进水口连通,反渗透系统位于过滤装置3内部,该饮水系统通过反渗透系统实现高效的过滤和净化功能,可以将每小时400加仑的水进行处理,反渗透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供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此外,通过管路和阀门的合理布置,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反渗透系统具有较大的通量,每小时可以处理400加仑的水,这保证反渗透系统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过滤和净化水。主出水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01,第二水泵101连接在负压阀4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出水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01,第二水泵101连接在负压阀4的出水口。
具体为,第二水泵101连接在负压阀4的出水口上,即与负压阀4直接相连,负压阀4的出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10与出水嘴5相连,第二水泵101位于负压阀4的出水口附近,可能放置在负压阀4附近的适当位置。当第一水泵2启动并将水推送到过滤装置3后,经过过滤装置3处理后的水进入负压阀4,负压阀4通过控制进水和出水的压力差,确保水流顺畅并防止倒流。第二水泵101连接在负压阀4的出水口,负责进一步增加水的流动压力。第二水泵101在启动时,通过增加出水嘴5的供水压力,实现将过滤后的水顺利送出。过滤后的水通过负压阀4和第二水泵101的协同作用,流经主出水管路10,并最终流向出水嘴5。通过在主出水管路10上设置第二水泵101,饮水系统可以增加水的流动压力,确保过滤后的水能够顺畅地流出。第二水泵101的引入可以提升系统的出水效率和稳定性,尤其在水压较低或管路较长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出水管路10上设置有加热装置102,加热装置102连接在第二水泵101的出水口。
具体为,加热装置102连接在第二水泵101的出水口上,这意味着加热装置102位于主出水管路10上,并通过与第二水泵101相连的方式实现连接。加热装置102位于饮水系统的主出水管路10上,紧邻第二水泵101的出水口,这样安排的位置可以确保从第二水泵101出来的水流经过加热装置102进行加热。加热装置102是通过电力或其他能源供应加热元件,将经过第二水泵101的水流加热,加热装置102可能包括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当饮水系统运行时,第二水泵101将水推送到加热装置102,加热元件将水加热至设定的温度,然后加热后的热水流经主出水管路10供应给出水嘴5。操作饮水系统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可能是按钮、开关或调节器等)设定所需的加热温度,加热装置102的控制电路会监测水温,并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以使水保持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用户只需设定加热温度,饮水系统将自动控制加热装置102的操作。该加热装置102的设置为饮水系统提供了加热水的功能。通过加热装置102,用户可以得到所需温度的热水,提供了更加舒适和满足个人口味的饮用体验。此外,加热装置102的连接方式和位置安排使得热水可以直接供应给出水嘴5,不需要额外的管路或装置,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和操作,提高了饮水系统的整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81,换向阀81包括进水阀口811、第一出水阀口812和第二出水阀口813,进水阀口811与过滤装置3连通,第一出水阀口812与负压阀4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阀口813与通过常温出水管路11与出水嘴5连通。
具体为,换向阀81为一进二出的换向阀81,并且进水阀口811与过滤装置3连接,第一出水阀口812与负压阀4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阀口813通过常温出水管路11与出水嘴5连接。换向阀81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操作信号切换水流的路径。当操作信号指示需要常温水时,换向阀81将水从进水阀口811引导到第二出水阀口813,通过常温出水管路11将水供应给出水嘴5。当操作信号指示需要热水时,换向阀81将水从进水阀口811引导到第一出水阀口812,从而与负压阀4的进水口连通,再通过加热装置102加热出热水供给出水嘴5。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信号控制换向阀81的工作模式。通常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按钮、开关或其他控制装置发送操作信号给换向阀81,指示所需的供常温水或热水模式。换向阀81根据操作信号的不同,切换水流的路径,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常温出水管路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11。
具体为,第二阀门111位于常温出水管路11上,具体位置可以根据设计和安装的要求确定,通常位于管路的适当位置以方便操作和控制。第二阀门111是根据操作信号控制水流的开启和关闭,当操作信号指示需要通水时,第二阀门111打开,允许水流通过常温出水管路11,从而供应给出水嘴5,当操作信号指示需要切断水流时,第二阀门111关闭,阻止水流通过常温出水管路11。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信号控制第二阀门111的开启和关闭。操作信号可以通过按钮、开关或其他控制装置发送给第二阀门111。用户根据需要发送操作信号,以实现对水流的控制,通过设置第二阀门111在常温出水管路11上,饮水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流的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回收过滤废水的回水管路12,回水管路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过滤装置3和原水箱1。
具体为,回水管路12位于饮水系统中,一端连接到过滤装置3,另一端连接到原水箱1。回水管路12是回收过滤废水并将其送回原水箱1,以实现废水的再利用。当饮水系统运行时,过滤装置3的废水流经回水管路12,经过管路输送回原水箱1。这样可以循环利用废水,减少水的浪费。废水会通过回水管路12回流到原水箱1,完成废水的回收利用。通过设置回水管路12并回收过滤废水,饮水系统可以实现废水的再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回水管路1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回水管路12的开关废水阀121。
具体为,废水阀121是控制回水管路12中废水的流动。当废水阀121关闭时,废水无法通过废水阀121流入回水管路12,而当废水阀121打开时,废水可以顺利流动到回水管路12中。废水阀121的操作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实现。在手动操作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或推拉废水阀121的控制杆来开关废水阀121。在自动操作情况下,废水阀121可以根据系统的控制信号自动打开或关闭。通过设置废水阀121,可以控制回水管路12中废水的流动,实现对废水的控制和管理。废水阀121的设置可以使系统在需要回收过滤废水时将其引导至回水管路12,而在不需要回收时将其排除出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废水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泵2和过滤装置3之间设置有原水水质检测仪13,过滤装置3与换向阀81之间设置有纯水水质检测仪14。
具体为,原水水质检测仪13用于检测原水的水质参数,如浊度、溶解固体含量、pH值等。它通过传感器或探头采集水样,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检测仪的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和处理。纯水水质检测仪14同样用于检测纯水的水质参数,以确保纯水的质量符合要求。原水水质检测仪13和纯水水质检测仪14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相关设备进行操作。用户可以启动检测仪,获取水质参数的实时数据。检测仪可能具有报警或提醒功能,当检测到水质异常时,可以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设置原水水质检测仪13和纯水水质检测仪14,饮水系统能够对原水和纯水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确保饮水系统提供安全、健康的水源。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水质检测仪15和出水水质检测仪16。
具体为,进水水质检测仪15用于检测进水的水质参数,如浊度、溶解固体含量、pH值等。它通过传感器或探头采集水样,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检测仪的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和处理。出水水质检测仪16同样用于检测出水的水质参数,以确保出水的质量符合要求。进水水质检测仪15和出水水质检测仪16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相关设备进行操作。用户可以启动检测仪,获取水质参数的实时数据。检测仪可能具有报警或提醒功能,当检测到水质异常时,可以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设置进水水质检测仪15和出水水质检测仪16,饮水系统能够对进水和出水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确保饮水系统提供安全、健康的水源。
综上,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管路9上的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91,使得多余的纯水可以回流至第一水泵2前端。在下一次取水时,经过过滤装置3的水是新鲜的纯净水,避免了陈水的问题。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第一水泵、过滤装置、负压阀和出水嘴,所述原水箱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路连通,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负压阀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控制液体回流的第一阀门,所述负压阀的出水口通过主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反渗透系统,所述反渗透系统的通量为每小时400加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连接在所述负压阀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进水阀口、第一出水阀口和第二出水阀口,所述进水阀口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第出水一阀口与所述负压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阀口与通过常温出水管路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回收过滤废水的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过滤装置和原水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回水管路的开关废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原水水质检测仪,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换向阀之间设置有纯水水质检测仪。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水质检测仪和出水水质检测仪。
1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水系统。
CN202321172800.2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Active CN219823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2800.2U CN21982377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2800.2U CN21982377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3777U true CN21982377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2800.2U Active CN21982377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3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8503A (en)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machine having upstream reservoir, reverse osmosis filter and purified water storage tank
CN210103585U (zh) 一种自带即热功能的厨下式净水器
CN204342536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112142214B (zh)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399234A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净水机
KR20190140042A (ko) Uv기능을 갖는 워터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212581688U (zh) 水处理装置
CN105036391B (zh) 净水设备
CN204251388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4251428U (zh) 一种智能净水机
CN205294914U (zh) 一种具有直流回流装置的净水器
CN216837373U (zh) 集陶瓷膜微错流过滤与死端过滤于一体的智能过滤系统
CN219823777U (zh) 一种饮水系统和饮水设备
CN206735943U (zh) 净水系统
CN205427495U (zh) 一种控制最大出水量的净水系统
CN2861131Y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16825224U (zh) 净水机装置和系统
CN206580657U (zh) 过滤水系统
CN212581687U (zh) 水处理装置
CN212403796U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208737315U (zh) 一种净水器浓缩水回收利用控制系统及回收利用装置
CN205442909U (zh) 一种节水式家用净水机
CN209292085U (zh) 一种自来水净化废水利用装置
CN205241387U (zh) 一种分离式家用净水机
CN205838723U (zh) 一种具有滤芯排空装置的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