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2214B -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2214B
CN112142214B CN202011077517.2A CN202011077517A CN112142214B CN 112142214 B CN112142214 B CN 112142214B CN 202011077517 A CN202011077517 A CN 202011077517A CN 112142214 B CN112142214 B CN 1121422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mode
pure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7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2214A (zh
Inventor
杨华
张涛
龚圆杰
廖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75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42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42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2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2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2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2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following a specific operational sequence, e.g. for improving the taste of the extraction produ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 A47J31/56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having water-level controls;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8Safety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0Solids, e.g. total solids [TS],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or volatile solids [V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该净水器包括:进水接口连通前置滤芯的进水口;进水管路连通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废水管路连通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纯水管路,连通纯水出水口和纯水箱的进水口,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抽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纯水箱的出水口;回流管路连通抽水泵的出水口和回流水口,回流水口位于进水接口与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管路上,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出水管路连通抽水泵的出水口和出水接口,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本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第一杯水TDS值高的情况以及防止水箱内由于存储时间过长而水质变差的纯水被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净水设备已成为一个趋势;现有净水器常分为厨下净水器和台面净饮机,但是现有净水设备有以下缺点:
1、净水器长期不使用,净水器滤芯中的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膜前的粒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导致第一杯水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总溶解固体)较高,影响用户体验;
2、先有内置水箱的净水器长期不使用,水箱内水质变差,无法自动排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纯水箱;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进水接口,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
进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
废水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
纯水管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纯水箱的进水口,所述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
回流管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和回流水口,所述回流水口位于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和出水接口,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增压泵、所述抽水泵、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电磁阀进入常闭状态,在进入制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在进入取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抽水泵;在进入回流模式和排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抽水泵,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所述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纯水箱内设有水位检测器;
所述水位检测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内的水位;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进入制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纯水箱内的水位高于预设高位阈值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出水管路上,在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出水接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废水电磁阀,位于废水管路上,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后置滤芯;
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中的两个或三个滤芯集成为一个复合滤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常温出水管路;
所述常温出水管路的一端口连接至所述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另一端口连接至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出水接口之间的管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常温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净水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小于第一纯水量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在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取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在超过预设时长未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直至将所述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后,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回流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情况下,在进入排水模式和回流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净水器的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的净水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小于第一纯水量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取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超过预设时长未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直至将所述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后,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回流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情况下,在进入排水模式和回流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可以在净水器一段时间不制水时,替换掉RO膜前的原水,防止该RO膜前的粒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在长时间不取用净水器中的纯水时将该纯水箱内的纯水排出,防止该纯水箱内由于存储时间过长而水质变差的纯水被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器1包括:前置滤芯11、反渗透滤芯12、纯水箱13、进水接口14、进水管路15、废水管路16、纯水管路17、抽水泵18、回流管路19、出水管路20、废水接口21。
如图1所示,进水接口14连通所述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进水管路15,连通所述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15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废水管路16,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21;纯水管路17,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纯水箱13的进水口,所述纯水管路1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4;抽水泵18,所述抽水泵18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纯水箱13的出水口;回流管路19,连通所述抽水泵18的出水口和回流水口191,所述回流水口191位于所述进水接口14与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示例的,如图1所示,该回流水口191位于该增压泵23和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当然,该回流水口也可以位于该进水接口14和前置滤芯11之间,或者,该回流水口也可以位于该前置滤芯11和该增压泵23之间,等等,只要该回流水口位于整机的进水接口14与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即可。所述回流管路19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5;出水管路20,连通所述抽水泵18的出水口和出水接口1010,所述出水管路20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26。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进水接口14、出水接口10和废水接口21是净水器1整机的进出水口,该进水接口14连接外部自来水的出口,该出水接口10连接用户取水用的水龙头。该净水器1内的器件如前置滤芯11、反渗透滤芯12、纯水箱13上均设置由各自的进出水口,与相应的管路连通以完成净水器1的各种功能,该前置滤芯11和纯水箱13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该反渗透滤芯12设置有一个进水口、一个纯水出水口和一个废水出水口。
上述净水器1在使用时,可以有四种工作模式:制水模式、取水模式、回流模式和排水模式。
如图1所示,在制水模式下,可以打开第一电磁阀22、第二电磁阀24和增压泵23,这样,自来水从进水接口14进入该净水器后,可以先从前置滤芯11的进水口进入该前置滤芯11,该前置滤芯11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一些有色杂质后,将水从该前置滤芯11的出水口输出,如此避免水中的杂质损坏后置的第一电磁阀22、增压泵23和反渗透滤芯12等器件,从而有效提高该净水器的使用寿命。该第一电磁阀22为原水进水口开关,在该第一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被开启后,该前置滤芯11过滤后的原水会经过增压泵23的增压,通过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进入至该反渗透滤芯12。该反渗透滤芯12对进入的原水净化后的纯水可以通过纯水出水口流入至纯水管路17,滤出的废水通过废水出水口流入至废水管路16。该纯水管路17上的第二电磁阀24为纯水箱13的进水口开关,该第二电磁阀24开启后,该反渗透滤芯12净化后的纯水就可以通过该纯水箱13的进水口进入该纯水箱13内进行存储。
如图1所示,在取水模式下,可以打开该抽水泵18和该第四电磁阀26,该第四电磁阀26为该出水接口10的开关,抽水泵18将纯水箱13内纯水抽出后,由于该第四电磁阀被打开,抽出的纯水就可以从该出水接口10流出供用户使用。在取水模式下,该第三电磁阀25是关闭的。
如图1所示,在回流模式下,可以打开抽水泵18和该第三电磁阀25,该第三电磁阀25为回流开关,该第三电磁阀25和该抽水泵18被打开后,由于第四电磁阀26是关闭的而该第三电磁阀25是打开的,故抽水泵18抽取该纯水箱13内的部分纯水就只能通过该第三电磁阀25流向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如此就可以替换掉该反渗透滤芯12的RO膜前的原水,并在抽水泵18给出的水压作用下将这些原水从该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排出,进而从该废水接口21处排出该净水器。如此,净水器在长时间不制水时可以进入回流模式,替换掉RO膜前的原水,防止该RO膜前的粒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
如图1所示,在排水模式下,可以打开抽水泵18和该第三电磁阀25,该第三电磁阀25为回流开关,该第三电磁阀25和该抽水泵18被打开后,由于第四电磁阀26是关闭的而该第三电磁阀25是打开的,故抽水泵18抽取该纯水箱13内的部分纯水就只能通过该第三电磁阀25流向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并在压力作用下将这些纯水从该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排出,进而从该废水接口21处排出该净水器。如此,在用户长时间不取用净水器中的纯水时可以将该纯水箱13内的纯水全部排出,防止该纯水箱13内由于存储时间过长而水质变差的纯水被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可以在净水器一段时间不制水时,替换掉RO膜前的原水,防止该RO膜前的粒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在长时间不取用净水器中的纯水时将该纯水箱13内的纯水排出,防止该纯水箱13内由于存储时间过长而水质变差的纯水被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该净水器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显示),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增压泵23、所述抽水泵18、所述第一电磁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24、所述第三电磁阀25和所述第四电磁阀26,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电磁阀进入常闭状态,在进入制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24和所述增压泵23;如此,该净水器1就可以制出纯水并存储至该纯水箱13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进入取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四电磁阀26和所述抽水泵18;如此,该抽水泵18就可以将该纯水箱13内存的纯水泵出至出水接口10供用户取用。在进入回流模式和排水模式时,控制打开所述第三电磁阀25和所述抽水泵18,如此,在净水器一段时间不制水时就可以将纯水箱13内的部分纯水泵出至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替换掉反渗透滤芯12的RO膜前的原水,防止该RO膜前的粒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或者,可以在纯水箱13内的纯水存储时间过长时将纯水箱13内的纯水全部排出,防止该纯水箱13内水质变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回流水口的位置不同,在进入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需要启动的器件不同,若如图1所示该回流水口191位于该增压泵23与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则在进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仅需要启动该抽水泵18和第三电磁阀25。或者,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回流水口191也可以位于该进水接口14和前置滤芯11之间,此时,该第二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位于所述回流水口191和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则在进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需要启动该抽水泵18、第三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如此,才能让回流的纯水到达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进而完成替换或排水;当然,若只有该增压泵23位于所述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则在进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只需要启动该抽水泵18、第三电磁阀25和增压泵23,如此,就可以让回流的纯水到达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进而完成替换或排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净水器不会在进入制水模式和取水模式的同时进入回流模式或排水模式的,该净水器只能同时进入制水模式和取水模式,或者进入上述四种模式中的一种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纯水箱13内设有水位检测器131;所述水位检测器131,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13内的水位;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进入制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水位检测器131检测到所述纯水箱13内的水位高于预设高位阈值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24和所述增压泵2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在所述水位检测器131检测到所述纯水箱13内的水位低于预设低位阈值时,进入所述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22、所述第二电磁阀24和所述增压泵23,使净水器1开始制水并将制出的纯水存储至该纯水箱13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净水器1还包括加热组件27,位于所述出水管路20上,在所述第四电磁阀26与所述出水接口10之间,用于加热经过所述出水管路20的纯水。
这样,在用户在取用热水时,可以启动该加热组件27,这样从该纯水箱13内泵出的纯水在经过该出水管路时就可以被该加热组件加热,用户就可以用到加热后的纯水,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而且,加热组件位于该出水管路上,由于净水器可以执行回流模式和排水模式,能够有效避免该加热器件内纯水的TDS较高,进而减少加热器件内水垢的堆积。
当然,如果用户需要取用常温纯水,可以不启动该加热组件27,这样,从该纯水箱13内泵出的常温纯水直接经过该出水管路时不被该加热组件加热,用户就可以用到常温纯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净水器还包括废水电磁阀28,位于废水管路16上,在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21之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废水电磁阀28上设有过水通孔,该废水电磁阀28可以是常闭式直动电磁阀,平时使用时,废水阀的阀口保持关闭状态,在该废水电磁阀28处于关闭状态时,从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流出的废水可以通过所述过水通孔流向所述废水接口21。
这里,该废水电磁阀28可以连接该控制器,在需要清洗本净水器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废水电磁阀28通电打开阀口一定时间段,为废水提供较宽的流道,以供大量水快速流过,从而达到较好的冲洗本净水器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回流模式或排水模式时,也需要打开该废水电磁阀28,以供RO膜前的原水或纯水大量快速流过,从而达到纯水回流或排水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净水器还包括后置滤芯29;所述后置滤芯2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后置滤芯29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接口10。
示例的,如图5所示,该后置滤芯29的进水口可以通过该第四电磁阀26、抽水泵18、纯水箱13和第二电磁阀24连接至该反渗透滤芯12的纯水出水口,该后置滤芯29的出水口可以通过该加热组件27通该出水接口10。
当然,该后置滤芯29的进水口还可以直接通过第二电磁阀24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此时,该后置滤芯29的出水口可以通过纯水箱13、抽水泵18、第四电磁阀26和加热组件27连通至所述出水接口1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后置滤芯29可以连接在纯水水路17和出水水路20上的任一位置,在此并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11、所述反渗透滤芯12和所述后置滤芯29中的两个或三个滤芯集成为一个复合滤芯。
示例的,可以是前置滤芯11和后置滤芯29集成为一个前置复合滤芯,也可以是反渗透滤芯12和后置滤芯29集成为一个反渗透复合滤芯,或者是前置滤芯11、所述反渗透滤芯12和所述后置滤芯29集成为一个反渗透复合滤芯。集成的滤芯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水路关系仍为以上描述的水路关系,只是将两个或三个滤芯放置到一个滤芯壳体内,形成双芯净水器或单芯净水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净水器1内还设置有常温出水管路30;所述常温出水管路30的一端口连接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4之间的管路,另一端口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7和所述出水接口10之间的管路。
这样,反渗透滤芯12净化后的纯水就可以从反渗透滤芯12的纯水出水口进入到该常温出水管路30,进而从该常温出水管路30流至该出水接口10,不经过该加热组件27的加热,供用户使用常温的纯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常温出水管路30的开关可以是机械水龙头,当用户打开该机械水龙头使用常温纯水时,该常温出水管路30内的常温纯水就可以直接从该出水接口10流至该机械水龙头供用户使用。此时还可以设置一热水龙头,当用户打开热水龙头使用热水时,控制器可以打开抽水泵18和第四电磁阀26,供常温纯水流至该加热组件27进行加热后从该出水接口10流至该热水水龙头供用户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常温出水管路30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31。
此时,可以设置一水龙头来控制冷热水使用,当用户操作该水龙头如向左扭指示取用热水时,控制器可以打开抽水泵18和第四电磁阀26,供常温纯水流至该加热组件27进行加热后从该出水接口10流至该水龙头供用户使用。当用户操作该水龙头如向右扭指示取用常温水时,控制器可以打开第五电磁阀31,使该反渗透滤芯12制出的常温纯水通过该常温管路30流至该出水接口10,进而从该水龙头流出供用户使用。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种净水器,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至S704。
在步骤S701中,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小于第一纯水量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这里,该纯水箱内纯水量的检测可以是通过水位检测器来检测的,该水位检测器可以包括高水位检测器和低水位检测器,该高水位检测器可以检测到所述纯水箱13内的水位是否高于预设高位阈值,该低高水位检测器可以检测到所述纯水箱13内的水位是否低于预设低位阈值。在该低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纯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设低位阈值时,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低于第一纯水量时,表明该纯水箱内的水量过少,为了防止用户取水时纯水出水速度过慢,可以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使得该反渗透滤芯12制出的纯水进入该纯水箱13内进行存储。在该高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纯水箱内的水位高于预设高位阈值时,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表明该纯水箱内存储的水量已足够,此时就可以退出该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停止制水。
在步骤S702中,在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取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这里,可以通过检测用户对取水龙头的操作来检测用户取水。在进入取水模式时,若取水过多使得该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减少至低于第一纯水量,则可以同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始制水,持续为该纯水箱存储纯水供用户取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净水器1上设置有加热组件27时,检测到用户取用热水时,还需要启动该加热组件27。当该净水器1上设置有常温出水管路30和第五电磁阀31时,检测到用户取用常温纯水时,还需要启动该第五电磁阀31。
在步骤S703中,在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未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直至将所述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后,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这里,该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一天或三天等,在用户超过一天或三天未取水时,该纯水箱内的纯水就会存储有一天或三天,存储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该纯水箱内的纯水水质变差,此时就可以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将该纯水箱13内的纯水从该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流至该废水接口21排出。当将所述纯水箱13内的水排完后,就可以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这里可以通过进入排水模式的时长来控制退出该排水模式如进入排水模式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就退出排水,该预设时长与纯水箱的大小有关,只要保证该预设时长内可以奖盖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即可;也可以通过检测到纯水箱内的水量位0时控制退出该排水模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净水器1的废水管路16上设置有废水电磁阀28时,在进入排水模式时还需要打开该废水电磁阀28。另,当该净水器进入排水模式时,禁止该净水器进入该取水模式和制水模式。
在步骤S704中,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回流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这里,该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半小时左右,在用户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左右未制水时,该反渗透滤芯12的RO膜前的原水粒子可能会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此时就可以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第三预设时长,抽水泵18就可以抽取该纯水箱13内的部分纯水使其通过该第三电磁阀25流向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替换掉该反渗透滤芯12的RO膜前的原水,并在抽水泵18给出的水压作用下将这些原水从该反渗透滤芯12的废水出水口排出,进而从该废水接口21处排出该净水器。该第三预设时长可以为1分钟左右的短时间,只要能使抽取的部分纯水替换掉该反渗透滤芯12的RO膜前的原水就可以了。
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情况下,在进入排水模式和回流模式时,还需要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这里,由于回流水口的位置不同,在进入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需要启动的器件不同,若该回流水口如图1所示位于该增压泵23与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则在进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仅需要启动该抽水泵18和第三电磁阀25。若如图2所示该第二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位于所述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则在进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需要启动该抽水泵18、第三电磁阀25、第二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如此,才能让回流的纯水到达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进而完成替换或排水;若该增压泵23位于所述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之间,则在进入排水模式或回流模式时需要启动该抽水泵18、第三电磁阀25和增压泵23,如此,才能让回流的纯水到达该反渗透滤芯12的进水口处,进而完成替换或排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净水器1的废水管路16上设置有废水电磁阀28时,在进入回流模式时还需要打开该废水电磁阀28。另,当该净水器进入回流模式时,禁止该净水器进入该取水模式和制水模式。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图8所示,该净水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801,用于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小于第一纯水量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第二控制模块802,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取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第三控制模块803,用于在超过预设时长未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直至将所述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后,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第四控制模块704,用于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回流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情况下,在进入排水模式和回流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纯水箱;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进水接口,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
进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
废水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
纯水管路,连通纯水出水口和所述纯水箱的进水口,所述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纯水箱的出水口;
回流管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和回流水口,所述回流水口位于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出水管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和出水接口,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净水器具有回流模式,净水器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打开抽水泵和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关闭,抽水泵抽取纯水箱内的部分纯水通过第三电磁阀流向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处,替换掉反渗透滤芯的RO膜前的原水,防止所述RO膜前的粒子穿过所述RO膜渗透到纯水端,并在抽水泵给出的水压作用下将原水从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排出;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增压泵、所述抽水泵、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电磁阀进入常闭状态,在进入制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在进入取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抽水泵;在进入回流模式和排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抽水泵,并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所述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出水管路上,在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出水接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箱内设有水位检测器;
所述水位检测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箱内的水位;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进入制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纯水箱内的水位高于预设高位阈值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废水电磁阀,位于废水管路上,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和废水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置滤芯;
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中的两个或三个滤芯集成为一个复合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常温出水管路;
所述常温出水管路的一端口连接至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另一端口连接至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出水接口之间的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8.一种净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小于第一纯水量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在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取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在超过预设时长未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直至将所述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后,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回流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情况下,在进入排水模式和回流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9.一种净水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小于第一纯水量时,进入制水模式,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所述纯水箱内的纯水量高于第二纯水量时,退出所述制水模式,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增压泵和所述第二电磁阀;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取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四电磁阀;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超过预设时长未检测到用户取水时,进入排水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直至将所述纯水箱内的水排完后,退出排水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未进入过制水模式时,进入回流模式,开启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在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后退出回流模式,关闭所述抽水泵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其中,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在回流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情况下,在进入排水模式和回流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或所述增压泵。
CN202011077517.2A 2020-10-10 2020-10-10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142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7517.2A CN112142214B (zh) 2020-10-10 2020-10-10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7517.2A CN112142214B (zh) 2020-10-10 2020-10-10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2214A CN112142214A (zh) 2020-12-29
CN112142214B true CN112142214B (zh) 2024-01-19

Family

ID=7395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7517.2A Active CN112142214B (zh) 2020-10-10 2020-10-10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422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0274A (zh) * 2021-09-08 2022-01-04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044578A (zh) * 2021-09-28 2022-02-15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废水再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96284A (zh) * 2021-10-22 2022-01-07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零陈水输出功能的净水机及其零陈水输出控制方法
CN114084919A (zh) * 2021-11-16 2022-02-25 广东摩飞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净水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5353A1 (zh) * 2011-05-19 2012-11-22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纯水机
CN108726634A (zh) * 2018-03-30 2018-11-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反渗透净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60551U (zh) * 2020-10-10 2021-10-08 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5353A1 (zh) * 2011-05-19 2012-11-22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纯水机
CN108726634A (zh) * 2018-03-30 2018-11-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反渗透净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60551U (zh) * 2020-10-10 2021-10-08 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净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2214A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2214B (zh)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US5254243A (en) Wate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n electronic control therefor
RU2681629C1 (ru) Система фильтрации воды
CN108975543B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105036391B (zh) 净水设备
CN214360551U (zh) 净水器
CN109574288B (zh) 净水系统
CN108658175A (zh) 反渗透净水系统、净水设备及反渗透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772119A (zh) 饮品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06886818U (zh) 智能节水三水质净水机
CN215539848U (zh) 净水机
CN108975542B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06940634U (zh) 净水系统
CN113603244A (zh) 不排废水可解决首杯水问题的纯水泡膜系统
CN206940565U (zh) 过滤水系统
CN111410326A (zh) 一种大流量净水机纯水护膜系统
CN205398277U (zh) 一种具有防空抽和滤芯寿命检测功能的净水系统
EP4036065A1 (en) Water purifier
US20230234828A1 (en) Water purifier with ice-maker
CN220098660U (zh) 一种可降低首杯水tds值的水路系统
CN110606583A (zh) 一种水净化系统
CN220034261U (zh) 净水器及包括该净水器的净饮设备
CN219771933U (zh) 一种嵌入式净水器的水路系统及嵌入式净水器
CN212799875U (zh) 具备加热功能的净水机
CN218993688U (zh) 一种热水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01-04, 1st floor, No.2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1-04, 1st floor, Lane 60,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HUNM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