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1745U -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 Google Patents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1745U
CN219821745U CN202320455604.XU CN202320455604U CN219821745U CN 219821745 U CN219821745 U CN 219821745U CN 202320455604 U CN202320455604 U CN 202320455604U CN 219821745 U CN219821745 U CN 219821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water
tube
swinging
pipe
steer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56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朝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u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u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u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u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56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1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1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1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引擎技术领域,公开了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水下推进器包括转弯装置和推进器主体,转弯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舵机和摆动管组件,支撑组件与推进器主体连接,支撑组件包括对接管、舵机舱室和护罩管,对接管的第一端与推进器主体的出水口连接,舵机设置在舵机舱室内,摆动管组件活动连接于对接管的第二端,护罩管环设于对接管外侧,部分摆动管组件设置在护罩管内,舵机与摆动管组件传动连接,舵机能驱动摆动管组件相对于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在左右方向进行摆动。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集成度高且结构紧凑,运行阻力小,维护成本低。水下推进器能实现水面船艇、玩具或者水下潜水器的动力转弯,且装配方便、运行阻力低。

Description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引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背景技术
水下推进器是皮划艇、SUP浆板、钓鱼艇等轻型水面休闲船在水中运动的动力装置。水下推进器从功能上划分包括推进器主体和转向装置,其中推进器主体与船体连接并用于为船体提供向前的动力,转向装置用于改变船体的前进方向。转向装置通常包括转向驱动源、传动杆组件和摆动管,摆动管与推进器主体的出水口连通,驱动源通过传动杆组件驱动摆动管的尾部向前进方向的左侧或右侧摆动,从而改变船体的行进方向。现有技术中,驱动源、传动杆组件和摆动管分别与推进器主体进行连接,一方面,导致整个水下推进器安装繁琐、效率低;另一方面,转向装置各部件结构分散,使水下推进器的表面线条不够流畅,导致行进阻力增加。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集成度高且结构紧凑,运行阻力小,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下推进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弯装置能够实现水面船艇、休闲类水面玩具或者水下潜水器等的电动转弯,且结构紧凑、装配方便、运行阻力低、维护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包括对接管和舵机舱室,所述对接管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水下推进器的推进器主体的出水口连接;
舵机,设置在所述舵机舱室内;
摆动管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对接管的第二端,并与所述对接管相连通,所述舵机与所述摆动管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舵机能够驱动所述摆动管组件相对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在左右方向进行摆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摆动管组件包括:
第一摆动管,所述第一摆动管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对接管的第二端,且与所述对接管通过第一销轴枢接;
第二摆动管,所述第二摆动管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摆动管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一摆动管通过第二销轴枢接,所述第二销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销轴,所述舵机能驱动所述第二摆动管的第二端在左右方向摆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舵机能驱动所述传动件在左右方向摆动,所述传动件包括销轴部;
所述第二摆动管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型槽,所述销轴部插接于所述腰型槽并能沿所述腰型槽滑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还包括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传动件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摆动管和所述支撑组件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护罩管,所述护罩管与所述对接管连接并环设于所述对接管外侧,至少部分所述摆动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护罩管内。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一体成型有舱室底壳、所述对接管和所述护罩管;
舱室盖,所述舱室盖与所述舱室底壳连接,以围设形成所述舵机舱室。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对接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推进器主体连接。
水下推进器,包括推进器主体和上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所述推进器主体能从前向后将水流加速后泵入所述对接管中。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推进器主体包括推进器外壳、设置在所述推进器外壳内的马达和螺旋桨、设置在所述推进器外壳轴线正上方的安装支架,所述舵机舱室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左右对称。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舵机舱室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正后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舵机驱动摆动管组件在左右方向进行摆动,能改变从水下推进器排出的水流的方向,进而实现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的改变。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将对接管、舵机、摆动管组件集成为一体,即将转弯装置集成为一体,不仅提高了推进器主体的连接便利性,且使转弯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此外,将舵机设置在舵机舱室内,以及不必分别为对接管、舵机、摆动管组件设置与推进器主体的连接部件,大大减少了转弯装置表面的突兀部位,优化了转弯装置整体外表面的线条,不仅能够降低运行阻力,且能尽量避免转弯装置各部件与水中的水草、杂物产生钩挂损坏,降低转弯装置的维护成本。本实施例的水下推进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弯装置,结构紧凑、装配方便、运行阻力低、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推进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弯装置能够实现水面船艇、休闲类水面玩具或者水下潜水器等的电动转弯,且结构紧凑、装配方便、运行阻力低、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和推进器主体分解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水下推进器的后视图。
图中:
10、转弯装置;1、支撑组件;11、支撑本体;111、对接管;1111、安装部;112、舱室底壳;113、护罩管;12、舱室盖;13、舵机舱室;2、舵机;3、摆动管组件;31、第一摆动管;32、第二摆动管;321、腰型槽;33、第一销轴;34、第二销轴;4、传动件;41、销轴部;42、横杆;5、弹性件;
20、推进器主体;201、安装支架;202、推进器外壳;2021、配合部;
30、中垂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10及水下推进器。如图1所示,水下推进器包括转弯装置10和推进器主体20,其中推进器主体20用于与皮划艇、SUP浆板、钓鱼艇等的船体连接,并为船体提供向前的动力,转弯装置10与推进器主体20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朝左侧或右侧摆动,从而改变船体的行进方向。
如图2所示,推进器主体20包括推进器外壳202、设置在推进器外壳202内的马达和螺旋桨、设置在推进器外壳202轴线正上方的安装支架201。安装支架201用于与船体连接,马达与螺旋桨连接,马达驱动螺旋桨转动时可以使得水流加速,并使水在推进器外壳202内从前向后流动,进而为船体提供向前运动的动力。
如图1-图3所示,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10包括支撑组件1、舵机2和摆动管组件3。支撑组件1包括对接管111、护罩管12和舵机舱室13,舵机2设置在舵机舱室13内,对接管111的第一端(即对接管111入口端)与推进器外壳202的出水口连接,摆动管组件3活动连接于对接管111的第二端(即出口端)。护罩管12与对接管111连接并环设于对接管111的外周,大部分摆动管组件3设置在护罩管12内。舵机2与摆动管组件3传动连接,舵机2能够驱动摆动管组件3相对于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在左右方向进行摆动,从而改变从水下推进器排出的水流的方向,进而改变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
本实施例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10,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将对接管111、护罩管12、舵机2及摆动管组件3集成为一体,即将整个转弯装置10集成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转弯装置10与推进器主体20的连接便利性,且使转弯装置10的结构更为紧凑;此外,将舵机2设置在舵机舱室13内,以及不必分别独立设置对接管111、舵机2、摆动管组件3与推进器主体20的连接部件,大大减少了转弯装置10表面的突兀部位,优化了转弯装置10整体外表面的线条,不仅能够降低运行阻力,且能尽量避免转弯装置10的各部件与水中的水草、杂物产生钩挂,降低转弯装置10的维护成本。此外,通过设置护罩管113,进一步优化了转弯装置10外部轮廓线条,并将转弯装置10外部的高速运行的水流与摆动管组件3隔离开,而摆动管组件3与护罩管113之间为低速水流,从而大大降低了摆动管组件3摆动过程中的运动阻力,降低了水下推进器的能耗。另一方面,护罩管113还对摆动管组件3起到机械防护的作用,避免摆动管组件3受到水草、渔网鱼线等杂物的干扰,保证摆动方向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水下推进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弯装置能够实现水面船艇、休闲类水面玩具或者水下潜水器等的电动转弯,且结构紧凑、装配方便、运行阻力低、维护成本低。
优选地,如图3所示,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本体11和舱室盖12,其中支撑本体11一体成型有舱室底壳112、对接管111和护罩管113,舱室盖12与舱室底壳112连接,并围设形成舵机舱室13。通过舱室盖12和舱室底壳112共同围设形成舵机舱室13,便于舵机2的拆卸和安装。通过将舱室底壳112、对接管111和护罩管113设置为一体成型,使各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更高,也减少了装配工序。可选地,支撑本体11为塑料材质,且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如图2所示,对接管111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部1111,安装部1111通过紧固件与推进器主体20连接,从而实现整个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10与推进器主体20的安装固定。具体地,安装部1111可以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对接管111一体成型,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安装孔。对应地,推进器外壳202的外周设置有配合部2021,配合部2021上也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设凸起结构上的安装孔后连接于配合部2021上的安装孔中,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选地,紧固件为螺丝。优选地,对接管11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部1111,推进器外壳202的周向设置对应数量的配合部2021,多个安装部1111和配合部2021的设置提高了转弯装置10与推进器主体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摆动管组件3包括第一摆动管31和第二摆动管32,其中第一摆动管31的第一端套设于对接管111的第二端(即对接管111的出口端),且与对接管111通过第一销轴33枢接,第二摆动管32的第一端套设于第一摆动管31的第二端,且与第一摆动管31通过第二销轴34枢接,第一销轴33和第二销轴34平行设置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舵机2能驱动第二摆动管32的第二端在左右方向摆动,从而使第二摆动管32能相对于第一摆动管31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同时第一摆动管31能相对于对接管111在左右方向上摆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摆动管组件3设置为两节传动连接的摆动管,一方面,便于实现摆动管组件3更大的转向角度,反过来说,在转向角度相同时,所需要的力矩会更小;另一方面,第二摆动管32与第一摆动管31因摆动产生第一间隙、第一摆动管31与对接管111因摆动产生第二间隙,第二摆动管32和第一摆动管31分摊了总的摆动角度,故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之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有一节摆动管的方案产生的摆动间隙会显著减小,故能够大大降低转弯装置10内部湍急的水流的泄漏,从而降低水下推进器行进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摆动管31的上下两端各通过一个第一销轴33与对接管111枢接,第二摆动管32的上下两端各通过一个第二销轴34与第一摆动管31枢接,从而保证摆动管组件3安装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10还包括传动件4,传动件4包括横杆42和销轴部41,横杆42一端与舵机2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伸出至舵机舱室13外部,销轴部41与横杆42位于舵机舱室13外部的一端连接。第二摆动管3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型槽321,销轴部41插接于腰型槽321并能沿腰型槽321滑动。舵机2的输出轴沿上下方向延伸,当舵机2输出转动运动时,使传动件4在左右方向摆动,此过程中销轴部41在左右方向摆动且沿腰型槽321滑动,从而带动第二摆动管32和第一摆动管31在左右方向摆动,进而实现水下推进器的方向改变。优选地,舵机舱室13设置在摆动管组件3上方的位置,传动件4在伸出舵机舱室13后直接向下延伸即可与摆动管组件3进行传动连接,减少了传动件4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转弯装置10外表面突兀结构的数量和大小,减小了运行阻力、降低了与水草或杂钩挂的风险。
优选地,如图4所示,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10还包括两个弹性件5,两个弹性件5分别设置在传动件4的左右两侧,每个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摆动管32和支撑组件1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弹性件5,分别对第二摆动管32向左和向右的摆动提供了一定的预紧力,只有当舵机2和传动件4对第二摆动管32的作用力克服对应方向的预紧力后,摆动管组件3才开始进行摆动,避免摆动管组件3受到周围的水流或者其他因素而随意产生摆动,保证摆动管组件3的摆动角度与舵机2输出的摆动角度对应,提高了转弯装置10的转向精度。此外,通过设置弹性件5还可以使转弯装置10的各部件之间结构连接牢固。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为扭簧,且两个扭簧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5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推进器外壳202在左右方向具有中垂面30,安装支架201相对于中垂面30对称设置,舵机舱室13相对于安装支架201左右对称。从而使得整个水下推进器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在不需要转弯的情况下,水下推进器左右两侧的阻力一致,进而能够保持准确的行进方向,避免船体跑偏。反过来说,上述对称设置的方式使水下推进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能够减少转弯操作的次数。
优选地,如图1所示,舵机舱室13设置在安装支架201的正后方。一方面,安装支架201结构通常较为牢固,在水下推进器前进的过程中,安装支架201可以对位于后方的舵机舱室1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舵机舱室13受到磕碰损伤;另一方面,安装支架201与舵机2沿延后方向共线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水下推进器的运行阻力,也尽量降低水下推进器与水草、水下杂物等产生钩挂的风险。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包括对接管(111)和舵机舱室(13),所述对接管(111)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水下推进器的推进器主体(20)的出水口连接;
舵机(2),设置在所述舵机舱室(13)内;
摆动管组件(3),活动连接于所述对接管(111)的第二端,并与所述对接管(111)相连通,所述舵机(2)与所述摆动管组件(3)传动连接,所述舵机(2)能够驱动所述摆动管组件(3)相对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前进方向在左右方向进行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管组件(3)包括:
第一摆动管(31),所述第一摆动管(31)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对接管(111)的第二端,且与所述对接管(111)通过第一销轴(33)枢接;
第二摆动管(32),所述第二摆动管(32)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摆动管(31)的第二端,且与所述第一摆动管(31)通过第二销轴(34)枢接,所述第二销轴(34)平行于所述第一销轴(33),所述舵机(2)能驱动所述第二摆动管(32)的第二端在左右方向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还包括传动件(4),所述传动件(4)与所述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舵机(2)能驱动所述传动件(4)在左右方向摆动,所述传动件(4)包括销轴部(41);
所述第二摆动管(3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型槽(321),所述销轴部(41)插接于所述腰型槽(321)并能沿所述腰型槽(321)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还包括两个弹性件(5),两个所述弹性件(5)分别设置在所述传动件(4)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摆动管(32)和所述支撑组件(1)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护罩管(113),所述护罩管(113)与所述对接管(111)连接并环设于所述对接管(111)外侧,至少部分所述摆动管组件(3)设置在所述护罩管(113)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
支撑本体(11),所述支撑本体(11)一体成型有舱室底壳(112)、所述对接管(111)和所述护罩管(113);
舱室盖(12),所述舱室盖(12)与所述舱室底壳(112)连接,以围设形成所述舵机舱室(13)。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111)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部(1111),所述安装部(111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推进器主体(20)连接。
8.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器主体(20)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所述推进器主体(20)能从前向后将水流加速后泵入所述对接管(111)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主体(20)包括推进器外壳(202)、设置在所述推进器外壳(202)内的马达和螺旋桨、设置在所述推进器外壳(202)轴线正上方的安装支架(201),所述舵机舱室(13)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201)左右对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舱室(13)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01)的正后方。
CN202320455604.XU 2023-03-01 2023-03-01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Active CN219821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5604.XU CN219821745U (zh) 2023-03-01 2023-03-01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5604.XU CN219821745U (zh) 2023-03-01 2023-03-01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1745U true CN219821745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5604.XU Active CN219821745U (zh) 2023-03-01 2023-03-01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1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6004B (zh) 电动机动水路航行器和传动系系统
KR20190089168A (ko) 전기적으로 동력을 공급받는, 워터-제트 추진식 서프보드
US3336752A (en) Jet boat propulsion unit
CA2610072A1 (en) Propeller driven surfing device
PT1904365E (pt) Sistema de venturi de tubeiras múltiplas para embarcações
JP2013107596A (ja) 船舶および船舶推進ユニット
US4943251A (en) Pedal operated outboard motor for watercraft
US3211119A (en) Marine vehicle with outboard propulsion unit hydrofoil exhaust
CN219821745U (zh) 水下推进器的转弯装置及水下推进器
CA2406037C (en) Outboard motor
KR101608714B1 (ko) 구동부 추진부 일체형 워터젯 전기 추진장치
JP4674841B2 (ja) 小型船舶における電動式推進装置
WO2001070569A3 (en) Strut-mounted marine propulsion unit
KR20150054365A (ko) 판스프링 선박추진장치
US5376027A (en) Marine propulsion mechanism for water craft
JP3537547B2 (ja) 船舶推進機の冷却水通路構造
US11608144B2 (en) Motorized watercraft
JP4502631B2 (ja) 小型船舶におけるジェット推進ポンプの固定構造
CN219154715U (zh) 一种推进器及无线遥控船
CN108773469B (zh) 喷水推进无舵减阻船
US20020016111A1 (en) Device for changing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of a watercraft
JP3539591B2 (ja) 船舶推進装置
CN220615402U (zh) 一种水陆两栖轮式车
US9914516B1 (en) Hydrofoil shield
CN110203321A (zh) 组合式减震船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