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1694U -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1694U
CN219821694U CN202321104431.3U CN202321104431U CN219821694U CN 219821694 U CN219821694 U CN 219821694U CN 202321104431 U CN202321104431 U CN 202321104431U CN 219821694 U CN219821694 U CN 219821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device
spring
bolt
hoist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44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越
刘盛
刘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nshengda Shipbuild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nshengda Shipbuil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nshengda Shipbuild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nshengda Shipbuil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44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1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1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1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包括底板,防护机构包括竖板、连杆、方壳、插销和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竖板的外壁与架体的顶部方形槽活动相连,四个所述竖板的内侧固接有多个连杆,四个所述竖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架体顶部的方壳,所述方壳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方壳的内壁一侧和插销的中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吊装设备技术领域,通过竖板、插销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货物的保护,解决了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在船舶上通常会对大型货物进行转运,由于不同的货物形状不同,在采用缆绳吊装的时候就提供了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但是现有的托架装置在其外侧设置圆环进行吊装使用,采用挂钩或者穿挂缆绳的方式进行连接并进行托运。
但是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竖板、连杆、方壳、插销和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竖板的外壁与架体的顶部方形槽活动相连,四个所述竖板的内侧固接有多个连杆,四个所述竖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架体顶部的方壳,所述方壳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方壳的内壁一侧和插销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下方一侧安装有直管,所述直管的下方安装有排液阀。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内壁活动相连有板体,所述板体的顶部通过橡胶柱与架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板体的底部固接有与架体底部通孔活动相连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一侧安装有圆环。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一侧开口活动相连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一侧下方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一侧活动相连有横筒,所述横筒的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盖体,所述横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盖体的内侧和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通过竖板、插销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货物的保护,解决了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的问题。
通过圆环、卡块和直板的之间的配合,在采用环形缆绳进行吊装时不需要后续在圆环内进行穿线,只需要将环形缆绳从侧面卡接到圆环内即可,节约了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竖板、插销和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圆环、卡块和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杆体,3、板体,4、橡胶柱,5、架体,6、直管,7、排液阀,8、竖板,9、连杆,10、圆环,11、卡块,12、直板,13、横杆,14、盖体,15、横筒,16、第二弹簧,17、方壳,18、插销,19、第一弹簧,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
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通过竖板、插销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货物的保护,解决了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的问题。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实施例一:由图1-3可知,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架体5,架体5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竖板8、连杆9、方壳17、插销18和第一弹簧19,四个竖板8的外壁与架体5的顶部方形槽活动相连,四个竖板8的内侧固接有多个连杆9,四个竖板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架体5顶部的方壳17,方壳17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有插销18,插销18可在方壳17的两侧通孔内运动,插销18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19,第一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方壳17的内壁一侧和插销18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竖板8的一侧下方设置有与插销18相匹配的凹槽,可对竖板8进行限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插销18可在方壳17的两侧通孔内运动,通过方壳17、插销18和第一弹簧19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货物的保护,解决了现有的托架装置在使用时对高度较高的货物保护较差,由于船舶上大风环境过多,容易造成货物的倾倒,影响了货物的正常运输的问题;
进一步的,架体5的下方一侧安装有直管6,直管6的下方安装有排液阀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排液阀7可排出架体5内部的水,方便清理;
进一步的,架体5的内壁活动相连有板体3,板体3的顶部通过橡胶柱4与架体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橡胶柱4依靠自身的弹性形变可对外界震动进行缓冲,板体3的底部固接有与架体5底部通孔活动相连的杆体2,杆体2可在架体5的底部通孔内运动,杆体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该装置依靠橡胶柱4可保证在放置货物时的稳定,在放置时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具体的,在使用该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时,使用者可向上拉起竖板8,然后拉动插销18移动,此时将竖板8完全拉起,并松开插销18,此时的第一弹簧19失去外力支撑发生弹性形变带动插销18插接在竖板8的凹槽内进行固定,竖板8和连杆9对高货物进行保护,避免倾倒。
实施例二:由图1、2和4可知,架体5的一侧安装有圆环1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圆环10可使用外界缆绳或者挂钩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圆环10的一侧开口活动相连有卡块11,卡块11可在圆环10的开口位置移动,卡块11的一侧固接有直板12,直板12的一侧下方固接有横杆13,横杆13的外壁一侧活动相连有横筒15,横筒15的一侧通过螺栓20固接有盖体14,横杆13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二弹簧16,该装置依靠第二弹簧16自身的弹性形变可带动卡块11始终卡接在圆环10的开口位置进行固定,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盖体14的内侧和横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该装置依靠第二弹簧16自身的弹性形变可带动卡块11始终卡接在圆环10的开口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圆环10、卡块11和直板12的之间的配合,在采用环形缆绳进行吊装时不需要后续在圆环内进行穿线,只需要将环形缆绳从侧面卡接到圆环10内即可,节约了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使用者可先拉动直板12,直板12在移动时可带动卡块11脱离圆环10,此时便可将呈环形的缆绳卡入到圆环10的内侧并松开直板12,此时的第二弹簧16失去外力支撑发生弹性形变带动卡块11复位进行限位,不需要穿线即可完成吊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架体(5),所述架体(5)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
防护机构包括竖板(8)、连杆(9)、方壳(17)、插销(18)和第一弹簧(19);
四个所述竖板(8)的外壁与架体(5)的顶部方形槽活动相连,四个所述竖板(8)的内侧固接有多个连杆(9),四个所述竖板(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架体(5)顶部的方壳(17),所述方壳(17)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有插销(18),所述插销(18)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方壳(17)的内壁一侧和插销(18)的中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5)的下方一侧安装有直管(6),所述直管(6)的下方安装有排液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5)的内壁活动相连有板体(3),所述板体(3)的顶部通过橡胶柱(4)与架体(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板体(3)的底部固接有与架体(5)底部通孔活动相连的杆体(2),所述杆体(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5)的一侧安装有圆环(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0)的一侧开口活动相连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一侧固接有直板(12),所述直板(12)的一侧下方固接有横杆(13),所述横杆(13)的外壁一侧活动相连有横筒(15),所述横筒(15)的一侧通过螺栓(20)固接有盖体(14),所述横杆(13)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盖体(14)的内侧和横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
CN202321104431.3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Active CN219821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4431.3U CN21982169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4431.3U CN21982169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1694U true CN219821694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4431.3U Active CN219821694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1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1012B2 (en) Large-sized underwater towing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for underwater towing
CN205314061U (zh) 一种智能吸附式大吨位船舶靠泊的缓冲装置
RU2008130091A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швартовки судна в море
JP2016500608A (ja) サイドスキャンソナー搭載用接続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207889938U (zh) 新型三缆定位筒体的上固定装置
CN102701083A (zh) 风力发电机部件更换专用设备及方法
CN202545143U (zh) 一种海上风机的安装柔性承接和对位装置
US10196112B2 (en) Adaptive observation platform device for sea surface
JPH07163265A (ja) 養殖設備
CN219821694U (zh) 一种船舶吊装用托架装置
CN109466706B (zh) 一种组合式浮台
CN204023540U (zh) 一种钻探平台
CN202642060U (zh) 分体式水下输运装置
KR100568613B1 (ko) 시추선의 스러스터 장착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027358A1 (en) Frame shaped submersible deck box structur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tructural module
CN206446774U (zh) 全回转拖船舷外挂架
CN102336259B (zh) 基于固定舷墙船体的长柱状取样器侧舷投放回收系统
CN208993901U (zh) 一种基于钛合金的大深度rov主体框架装置
JP5351372B2 (ja) はしご
CN213443008U (zh) 一种新型水上平台连接拆分装置
CN108995783A (zh) 一种基于钛合金的大深度rov主体框架装置
CN202201159U (zh) 基于固定舷墙船体的长柱状取样器侧舷投放回收系统
CN213200016U (zh) 一种便携的舷外工作平台
CN214874924U (zh) 一种舷外机防护型运输装置
CN201457711U (zh) 机舱灯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