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6908U -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6908U
CN219816908U CN202320767858.5U CN202320767858U CN219816908U CN 219816908 U CN219816908 U CN 219816908U CN 202320767858 U CN202320767858 U CN 202320767858U CN 219816908 U CN219816908 U CN 219816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conveyor belt
pole piece
dry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78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678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6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6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6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涂布烘干装置包括输送带装置、涂布装置和烘干装置。输送带装置用于输送极片,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设有相应的涂布装置,涂布装置用于对极片涂布。输送带装置的输送路径设有相应的烘干装置,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极片。通过输送带装置对极片进行承载和输送的方式驱动极片运行,无需对极片进行拖拽,能够避免由于拖拽力不均匀所导致的极片出现褶皱的问题以及减少极片的划伤问题。

Description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生产锂电池所用的极片,经过涂布机涂布之后,要通过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通常采用拖拽的方式驱动极片行进,采用拖拽的形式容易导致极片出现划伤,进而影响极片的质量。另外,由于极片具有一定的宽度,当拉力不能沿极片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时,导致极片受力不均,容易在拖拽极片的过程中使极片出现褶皱。
相关技术中,为了减小拖拽过程中极片所受到的摩擦力,在极片行进的路径上设有能够吹气的喷吹装置,以在极片与路径之间形成气膜从而减小极片与路径之间的摩擦力。但是由于喷吹装置的各个出气口之间通常具有一定间距,因此出气口形成的气柱同样容易使极片形成褶皱。另外,喷吹装置虽然能够减少极片划伤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采用拖拽方式驱动极片行进所产生的拉力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布烘干装置和电池生产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拖拽的方式输送极片容易导致极片出现褶皱的缺陷,达到减少极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褶皱问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布烘干装置,用于对锂电池的极片涂布和烘干,所述涂布烘干装置包括输送带装置、涂布装置和烘干装置;
其中,所述输送带装置用于输送所述极片,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设有所述涂布装置,所述涂布装置用于对所述极片涂布,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输送路径设有所述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所述极片烘干。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设置为一对,一对所述输送带装置用于依次输送所述极片,且一对所述输送带装置中一者对应的所述涂布装置用于对所述极片的第一表面涂布,另一者对应的所述涂布装置用于对所述极片的第二表面涂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一对所述输送带装置沿上下排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还包括换向辊,所述换向辊用于将一个所述输送带装置传出的所述极片导向至另一个所述输送带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的两端均设有供所述极片穿过的开口,所述输送带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结构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包括放料辊和/或收料辊,所述放料辊用于缠卷待涂布和烘干的极片,所述收料辊用于缠卷已涂布和烘干的极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输送带装置和所述烘干装置均安装于所述机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辊子组和驱动装置,所述辊子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带安装于所述辊子组,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并通过所述辊子组驱动所述输送带运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所述输送带为导热材质输送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涂布烘干装置,所述辊子组的一部分辊子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内侧,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外侧;
其中,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内侧的所述辊子支撑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段的下方,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外侧所述辊子支撑在所述输送带的返回段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通过输送带装置输送极片,通过设置在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的涂布装置能够对极片进行涂布,通过设置在输送带装置的输送路径上的烘干装置能够对极片进行烘干。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通过输送带装置对极片进行承载和输送的方式驱动极片运行,不需要利用拖拽的方式驱动极片行进,能够避免由于拖拽力不均匀所导致的极片出现褶皱的问题以及减少极片的划伤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生产线,由于包含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因此同时包含了涂布烘干装置的上述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极片置于输送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极片;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2、涂布装置;3、换向辊;4、壳体结构;5、机架;6、输送带;601、输送段;602、返回段;7、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在对极片进行烘干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拖拽的方式驱动极片行进,采用拖拽的形式容易导致极片出现划伤,进而影响极片的质量。另外,由于极片具有一定的宽度,当拉力不能沿极片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时,导致极片受力不均,容易在拖拽极片的过程中使极片出现褶皱。
为了减小拖拽过程中极片受到的摩擦力,一些相关技术中,在极片行进的路径上设有能够吹气的喷吹装置,以在极片与路径之间形成气膜从而减小极片与路径之间的摩擦力。但是由于喷吹装置的各个出气口之间通常具有一定间距,因此出气口形成的气柱同样容易使极片形成褶皱。另外,喷吹装置虽然能够减少极片划伤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采用拖拽方式驱动极片行进所产生的拉力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拖拽的方式输送极片容易导致极片出现褶皱的缺陷,达到减少极片出现褶皱问题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涂布烘干装置和电池生产线。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
具体而言,涂布烘干装置用于对锂电池的极片1涂布和烘干。涂布烘干装置包括输送带装置、涂布装置2和烘干装置。
其中,输送带装置用于输送极片1。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设置有涂布装置2,涂布装置2用于对极片涂布。需要说明的是,涂布装置2可以是涂布机、涂布辊或者涂布头,本申请并不涉及对涂布装置2的改进,故对此不再赘述。输送带装置的输送路径设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用于对极片1进行烘干,即烘干装置对输送带装置所输送的极片1进行烘干。例如,烘干装置可以是红外线烘干装置或者热风烘干装置,以分别采用红外线加热烘干的原理或者热风烘干的原理对极片1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通过输送带装置输送极片,通过设置在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的涂布装置能够对极片进行涂布,通过设置在输送带装置的输送路径上的烘干装置能够对极片进行烘干。如此设置,通过输送带装置对极片进行承载和输送,能够避免由于拖拽力不均匀所导致的极片出现褶皱的问题以及减少极片的划伤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带装置设置为一对,一对输送带装置用于依次输送极片1,即在运行过程中,极片1依次经过两个输送带装置并由两个输送带装置依次输送。每个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均设有相应的涂布装置2,并且一对输送带装置中一者对应的涂布装置2用于对极片1的第一表面101涂布,另一者对应的涂布装置2用于对极片1的第二表面102涂布。例如,在极片1运行的方向上,位于上游的输送带装置所对应的涂布装置2用于对极片1的上表面涂布,位于下游的输送带装置所对应的涂布装置2用于对极片1的下表面涂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个输送带装置对应的涂布装置2对极片1的第一表面101进行涂布,然后由第一个输送带装置对极片1进行输送,且在第一个输送带装置输送的过程中,对应的烘干装置能够对极片1进行烘干。随后,第二个输送带装置对应的涂布装置2对极片1的第二表面102进行涂布,然后由第二个输送带装置对极片1输送,且在第二个输送带装置输送的过程中,对应的烘干装置能够对极片1进行烘干。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涂布烘干装置,通过一对输送带装置以及一对输送带装置各自对应的涂布装置2和烘干装置能够依次对极片1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进行涂布和烘干,无需将极片1进行二次拆装,提高了极片1的涂布烘干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一对输送带装置沿上下排布设置,即一个输送带装置布置在另一个输送带装置的上方。由于输送带装置通常是沿水平方向输送的,安装所需的占地面积较大,而在本实施例中,将一对输送带装置上下排布布置,能够减少安装涂布烘干装置所需的占地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涂布烘干装置还包括换向辊3。换向辊3用于将一个输送带装置传出的极片1导向至另一个输送带装置。于本实施例中,使极片1绕过换向辊3,能够通过换向辊3改变极片1的输送方向,如此,更便于极片1在从一个输送带装置传出后与另一个输送带装置进行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装置包括壳体结构4,壳体结构4的两端均设有供极片1穿过的开口,输送带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结构4的内部。其中,红外线烘干装置或者热风烘干装置设置在壳体结构4的内部。如此设置,极片1能够在壳体结构4内被烘干,通过壳体结构4能够减少热量流失的问题,提高保温效果,进而保证极片1的烘干效果和烘干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涂布烘干装置还包括放料辊和/或收料辊。放料辊用于缠卷待涂布和烘干的极片1,收料辊用于缠卷已涂布和烘干的极片1。即在涂布烘干装置运行的过程中,放料辊释放待涂布和烘干的极片1,极片1经过涂布、输送和烘干后再被收料辊收卷,以便于对已涂布和烘干的极片1进行转移。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涂布烘干装置还包括机架5。例如,机架5可以是由型材通过焊接或者螺纹紧固件连接形成的支撑骨架或支撑框架。输送带装置和烘干装置均安装于机架5上。如此设置,涂布烘干装置的集成程度更高,整体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6、辊子组和驱动装置。辊子组安装于机架5上,输送带6安装于辊子组,驱动装置用于通过辊子组驱动输送带6运转。例如,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5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辊子组连接,以通过辊子组驱动输送带6运转。如此设置,输送带装置的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带6为导热材质输送带。在利用输送带装置输送极片1的过程中,极片1的一个表面始终与输送带6贴合,通过将输送带6设置为导热材质输送带,使得烘干装置内的热量能够经过输送带6传导至极片1,进而保证对极片1的加热烘干效果。例如,输送带6为金属输送带或者复合材料输送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辊子组的一部分辊子7设置在输送带6的内侧,另一部分辊子7设置在输送带6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辊子组的每个辊子7均可转动地设置。
其中,设置在输送带6的内侧的辊子7支撑在输送带6的输送段601的下方。通过辊子7支撑输送段601,能够减少输送段601下垂的问题,提高输送段601的承载能力。如图1所示的是设置在输送带6的内侧的辊子7,支撑在输送带6的输送段601的下方的示例。
设置在输送带6的外侧的辊子7支撑在输送带6的返回段602的下方。通过支撑返回段602能够减少返回段602下垂的问题,从而在输送带装置的长度较长时,避免返回段602下垂产生过大的拉力影响输送带装置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输送带6的内侧是指输送带6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内侧,输送带6的外侧是指输送带6形成的环形结构的外侧。
可选地,如图1所示,辊子组中用于换向的辊子7的直径大于辊子组中其余的辊子。如此设置,能够增大输送带的输送段601和返回段602之间的间距,进而提升输送带的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辊子组中用于换向的辊子7即设置在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的辊子7。当然,辊子7的直径并不局限于设置为图1所示的形式,实际上,辊子7的直径大小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辊子组中的各个辊子7的直径也可以相等。
可选地,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辊子7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可以使一个辊子7与驱动装置连接,或者也可以使一个以上的辊子7与驱动装置连接。
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辊子组中的多个辊子7与驱动装置连接,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如此设置,使得多个辊子7能够同时对输送带6提供驱动力,减少输送带6打滑的问题,使得输送带6的运行更加顺畅。
可选地,所述多个辊子7可以通过传动链或者传动带与驱动装置连接。具体地,所述多个辊子7通过传动链或传动带依次连接后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或者所述多个辊子7均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与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
具体而言,电池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生产线包含了涂布烘干装置,同时也就包含了涂布烘干装置的上述所有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锂电池的极片(1)涂布和烘干,所述涂布烘干装置包括输送带装置、涂布装置(2)和烘干装置;
其中,所述输送带装置用于输送所述极片(1),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进料端设有所述涂布装置(2),所述涂布装置(2)用于对所述极片(1)涂布,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输送路径设有所述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所述极片(1)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设置为一对,一对所述输送带装置用于依次输送所述极片(1),且一对所述输送带装置中一者对应的所述涂布装置(2)用于对所述极片(1)的第一表面(101)涂布,另一者对应的所述涂布装置(2)用于对所述极片(1)的第二表面(102)涂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输送带装置沿上下排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辊(3),所述换向辊(3)用于将一个所述输送带装置传出的所述极片(1)导向至另一个所述输送带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壳体结构(4),所述壳体结构(4)的两端均设有供所述极片(1)穿过的开口,所述输送带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结构(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5),所述输送带装置和所述烘干装置均安装于所述机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输送带(6)、辊子组和驱动装置,所述辊子组安装于所述机架(5)上,所述输送带(6)安装于所述辊子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辊子组驱动所述输送带(6)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6)为导热材质输送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组的一部分辊子(7)设置在所述输送带(6)的内侧,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输送带(6)的外侧;
其中,设置在所述输送带(6)的内侧的所述辊子(7)支撑在所述输送带(6)的输送段(601)的下方,设置在所述输送带(6)的外侧的所述辊子(7)支撑在所述输送带(6)的返回段(602)的下方。
10.一种电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烘干装置。
CN202320767858.5U 2023-04-07 2023-04-07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Active CN219816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7858.5U CN219816908U (zh) 2023-04-07 2023-04-07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7858.5U CN219816908U (zh) 2023-04-07 2023-04-07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6908U true CN219816908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7858.5U Active CN219816908U (zh) 2023-04-07 2023-04-07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6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7213A (zh) 一种布料染色机
CN219816908U (zh) 涂布烘干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CN114277608B (zh) 一种五辊涂布机及其涂布方法
CN205741574U (zh) 布料连续染色生产线
CN207537709U (zh) 一种高效纺织涂层系统
CN203508342U (zh) 一种无张力连续式烘烤装置
CN107282374A (zh) 一种纺织物阻燃层高效涂抹系统
CN210177132U (zh) 一种一浸多轧式低带液量轧车
CN209866534U (zh) 一种双面涂布机
CN109605917B (zh) 一种丝印机
CN215571938U (zh) 一种铜箔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0700930U (zh) 一种面料双面涂层机
CN207608722U (zh) 一种布料染色机
CN207287948U (zh) 一种纺织物阻燃层高效涂抹系统
JPWO2007141838A1 (ja) 長尺状ゴム材料の巻き取り方法及び装置
CN209700069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CN207842366U (zh) 一种数码喷绘机
CN216727948U (zh) 一种装饰膜的双面涂布机构
CN212686647U (zh) 一种罐盖烘干用防阻碍输送装置
CN218345711U (zh) 一种用于织带加工的织带定型设备
CN220991541U (zh) 一种涂胶机
CN110523590B (zh) 一种面料双面涂层机
JP7133845B2 (ja) 予熱量調整装置
CN215551734U (zh) 一种复合烘箱装置及复合机
CN109572169A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