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5033U -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5033U
CN219815033U CN202321284230.6U CN202321284230U CN219815033U CN 219815033 U CN219815033 U CN 219815033U CN 202321284230 U CN202321284230 U CN 202321284230U CN 219815033 U CN219815033 U CN 219815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electrode
active
ground
groun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42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波
闫树伟
王鑫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Aure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Aure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Aure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Aure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42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5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5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5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管状电极。主机内设有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电连接,第一单片机连接第一地端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端接口,第一地端接口连接地端电极片,第一输出端接口连接有源电极片;第二单片机连接第二地端接口和第二输出端接口,地端探棒内设有地端探棒电极,地端探棒电极的一端与第二地端接口连接,有源探棒内设有有源探棒电极,有源探棒电极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默认为多电极治疗模式,将电极片贴在人体皮肤上进行治疗,当有源探棒接入后自动切换为单电极治疗模式,治疗人员手持探棒对患者进行治疗,便于操作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手持探棒进行有选择的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肌肉刺激类的医疗设备、理疗仪器在对患者进行康复理疗、疼痛缓解时,多会采用一组或多组电流输出通道,通过电极向患者的治疗区域输出电能量。这些电极称作理疗电极,理疗电极基本上采用粘贴式或者是捆绑式的片状电极,将电极粘贴或者捆绑在患者的治疗区域,对局部组织进行刺激,缓解疼痛或改善局部组织状况,电极固定后就不可再进行移动。如需改变或扩大治疗区域,需要停止治疗,将电极重新粘贴或捆绑到需要治疗的组织区域,再次启动医疗设备、理疗仪器进行治疗,操作繁琐,理疗效果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主机1内设有第一单片机2和第二单片机3,所述第一单片机2和第二单片机3电连接,第一单片机2连接第一地端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端接口,第一地端接口连接地端电极片4,第一输出端接口连接有源电极片5;第二单片机3连接第二地端接口和第二输出端接口,地端探棒6内设有地端探棒电极7,地端探棒电极7的一端与第二地端接口连接,地端探棒电极7的另一端位于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内,有源探棒9内设有有源探棒电极10,有源探棒电极10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接口连接,有源探棒电极10的另一端位于有源探棒9的理疗头8内。
所述有源电极片5和地端电极片4通过连接线的插头连接第一输出端接口和第一地端接口,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分别通过插头与第二输出端接口和第二地端接口连接。
所述第二单片机3上设有阻抗识别接口,阻抗识别接口并联第一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串联第二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串联外接电源,有源探棒内设有阻抗电路12,阻抗电路12与第二保护电阻串联。
所述阻抗电路12串联电阻的阻值小于200欧姆。
所述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的阻值为102欧姆,外接电源的电压为5V。
所述有源探棒9上设有按钮13和显示屏14,按钮13和显示屏14均与有源探棒电极10连接。
所述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的端部为半球形,理疗头8上套有低阻炭黑电极套11。
所述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为铜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管状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主机上可以连接电极片和手持探棒电极,有源探棒上设有阻抗电路,主机上设有阻抗识别接口,主机默认为电极片治疗的多电极治疗模式,当有源探棒接入主机后,阻抗电路与阻抗识别接口连接,主机识别到阻抗电路后,主机自动切换为手持探棒电极治疗的单电极治疗模式,此时治疗人员手持探棒对患者进行治疗,便于操作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手持探棒,根据不同的治疗区域进行有选择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在治疗区域进行滑动治疗,操作简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切换治疗模式,提高了理疗效果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管状电极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机内部接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有源探棒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有源探棒内部线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端探棒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地端探棒的内部线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阻抗电路接线图。
图中:1、主机;2、第一单片机;3、第二单片机;4、地端电极片;5、有源电极片;6、地端探棒;7、地端探棒电极;8、理疗头;9、有源探棒;10、有源探棒电极;11、低阻炭黑电极套;12、阻抗电路;13、按钮;1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手持管状电极,主机1内设有第一单片机2和第二单片机3,第一单片机2和第二单片机3电连接,第一单片机2连接第一地端接口和8个第一输出端接口,每个第一输出端接口均与第一单片机2的端子排的对应端子连接,第一地端接口和第一输出端接口均为8芯航空插座,有源电极片5和地端电极片4通过连接线的插头连接第一输出端接口和第一地端接口;第二单片机3连接第二地端接口和第二输出端接口,第二地端接口为插座,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分别通过插头与第二输出端接口和第二地端接口连接,地端探棒6尾端设有香蕉插座,地端连接线为UL1185单芯屏蔽线,连接线的一端通过橡胶插头与地端探棒6的橡胶插座连接;第二输出端接口为8芯航空插座,有源探棒9的尾端设有航空插座,有源连接线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有源探棒9的航空插座连接,有源连接线的另一端通过8芯插头与第二输出端接口连接;第二单片机3上设有阻抗识别接口ACD,地端探棒6内设有地端探棒电极7,地端探棒电极7的一端与地端探棒6的插座连接,地端探棒电极7的另一端位于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内,有源探棒9内设有有源探棒电极10和阻抗电路12,阻抗电路12串联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有源探棒电极10的一端与有源探棒9的插座连接,有源探棒电极10的另一端位于有源探棒9的理疗头8内,阻抗识别接口并联102欧姆的第一保护电阻R1,第一保护电阻R1串联102欧姆的第二保护电阻R2,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串联电压为5V的外接电源,有源探棒内设有阻抗电路12,阻抗电路12与第二保护电阻串联,当阻抗电路12与第二保护电阻串联后,阻抗电路12和第二保护电阻与第一保护电阻分压,阻抗识别接口识别到电压的变化,用于进行治疗模式的切换,有源探棒9上设有按钮13和显示屏14,按钮13和显示屏14均与有源探棒电极10连接,所述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的端部为半球形有利于低阻炭黑电极套10套在理疗头9上,不易脱落,便于理疗头9在人体上移动,避免损伤人体,理疗头8上套有低阻炭黑电极套11便于电流的导通,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为铜制。
工作原理:在主机1未与有源探棒9连接时,阻抗电路12未与第二保护电阻串联,主机1默认为多电极治疗模式,此时第二单片机3断电,将八个有源电极片5和地端电极片4连接到第一单片机2上,将有源电极片5和地端电极片4贴在人体皮肤上,第一单片机2按一到八的顺序向有源电极片5输出能量,能量经过人体皮肤传导到地端电极片4上,从而在人体皮肤上形成电流,此时为多电极治疗模式,有源电极片5贴在人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贴在人体皮肤上的有源电极片4的数量少于8个,则在治疗的过程中会自动跳过未贴在人体皮肤上的有源电极片5。
当要切换治疗模式时,将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接入第二单片机3,此时阻抗电路12接入第二单片机3内,阻抗电路12与第二保护电阻串联使得第一保护电阻分得的电压出现变化,阻抗识别接口ADC识别到第一保护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可以检测到探棒的连接情况,显示屏14显示连接成功,有源探棒9连接成功后第二单片机3得电,第一单片机2自动断电,此时主机1的治疗模式从多电极治疗模式自动切换到单电极治疗模式,现有的单片机能够实现上述功能,之后治疗人员手持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将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同时接触人体皮肤,按下按钮13,第二单片机3向有源探棒电极10输出能量,能量经过人体传导到地端探棒电极7上,从而在人体皮肤上形成电流进行治疗,此时为单电极治疗模式,在治疗过程中治疗人员通过手持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方式能够实现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在人体皮肤表面移动的目的,操作更加的灵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主机(1)内设有第一单片机(2)和第二单片机(3),所述第一单片机(2)和第二单片机(3)电连接,第一单片机(2)连接第一地端接口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端接口,第一地端接口连接地端电极片(4),第一输出端接口连接有源电极片(5);第二单片机(3)连接第二地端接口和第二输出端接口,地端探棒(6)内设有地端探棒电极(7),地端探棒电极(7)的一端与第二地端接口连接,地端探棒电极(7)的另一端位于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内,有源探棒(9)内设有有源探棒电极(10),有源探棒电极(10)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接口连接,有源探棒电极(10)的另一端位于有源探棒(9)的理疗头(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极片(5)和地端电极片(4)通过连接线的插头连接第一输出端接口和第一地端接口,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分别通过插头与第二输出端接口和第二地端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片机(3)上设有阻抗识别接口,阻抗识别接口并联第一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串联第二保护电阻,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串联外接电源,有源探棒内设有阻抗电路(12),阻抗电路(12)与第二保护电阻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电路(12)串联电阻的阻值小于200欧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阻和第二保护电阻的阻值为102欧姆,外接电源的电压为5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探棒(9)上设有按钮(13)和显示屏(14),按钮(13)和显示屏(14)均与有源探棒电极(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的端部为半球形,理疗头(8)上套有低阻炭黑电极套(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管状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探棒(9)和地端探棒(6)的理疗头(8)为铜制。
CN202321284230.6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Active CN219815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4230.6U CN2198150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4230.6U CN2198150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5033U true CN219815033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4230.6U Active CN219815033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5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2925B1 (ko) 메쉬 구조를 이용한 생체신호 측정 및 전기자극 장치
EP3342453A1 (en) Smart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09475746A (zh) 便携式一次性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
US20110196220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for Medical Purposes
WO2006093686A3 (en) Lead electrode for use in an mri-saf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DK2308553T3 (da) Elektrisk nervestimulationssystem
CA2019588A1 (en) Electrode glove for use in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CN101594906A (zh) 用于术中刺激的系统和方法
CN206931797U (zh) 一种心电导联线
US11672973B2 (en) Defibrillation catheter system, defibrillatio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fibrillation power supply device
CN219815033U (zh)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CN116531657A (zh) 一种手持管状电极
CN219109720U (zh) 双极电凝镊转接头
CN213852765U (zh) 一种盆底肌治疗仪
CN210301200U (zh) 一种具有两用刀头电极的高频电刀笔
CN112057741A (zh) 一种智能化盆底肌治疗装置
CN209679294U (zh) 一种多功能的头戴式耳夹电极
CN102106749B (zh) 双极剥离子
CN210992606U (zh) 一种颈椎按摩仪
CN211131064U (zh) 一种带有刺激电流调节开关的手持式柔性无线神经刺激器
CN114306925B (zh) 一种手持式电极
CN111529927B (zh) 医用中频电极笔
CN114344706A (zh) 一种手持式电刺激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CN211634903U (zh) 一种盆底肌修复仪用电路模块及手持式盆底肌修复仪
CN212491151U (zh) 一种盆底肌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