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4956U -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4956U
CN219814956U CN202321215410.9U CN202321215410U CN219814956U CN 219814956 U CN219814956 U CN 219814956U CN 202321215410 U CN202321215410 U CN 202321215410U CN 219814956 U CN219814956 U CN 219814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thing
air inlet
atomization
channe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54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n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n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n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n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54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4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4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4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上形成有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上连接有呼吸管组件;呼吸管组件,包括与呼吸通道连接的连接弯管,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弯管上的雾化模块,所述连接弯管一端卡接在呼吸通道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雾化模块或连接至呼吸机,所述连接弯管上形成有排气通道,且所述连接弯管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制氧机的支管。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医疗手段中呼吸面罩给氧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将面罩掩盖病人口鼻吸氧,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可提高患者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促进机体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现有技术中的呼吸面罩存在一下缺陷:呼吸面罩可以连接不同的呼吸设备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例如呼吸机、制氧机、雾化机等,但现有技术中呼吸面罩需要更换连接面罩的连接管才能适配不同的呼吸设备,导致医护人员需要频繁进行更换造成使用不便利,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本实用新型就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上形成有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上连接有呼吸管组件;
呼吸管组件,包括与呼吸通道连接的连接弯管,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弯管上的雾化模块,所述连接弯管一端卡接在呼吸通道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雾化模块或连接至呼吸机,所述连接弯管上形成有排气通道,且所述连接弯管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制氧机的支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弯管包括与呼吸通道连通的水平段,以及与雾化模块或呼吸机连接的竖直段,所述水平段末端上形成有斜向设置的出气面,所述水平段和出气面连通形成排气通道。通过以上改进,呼出的气可以沿着水平段移动,最后从出气面排出,更加利于废气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出气面上设有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周侧环设有若干个排气孔。通过以上改进,排气口可以排出绝大多数的废气,当排气口被阻挡时,也可以从排气孔进行排气,更加利于废气的排出,且避免出现窒息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水平段末端设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上形成有可转动的遮挡部,所述连接弯管处于供气状态时,所述遮挡部与排气口抵接,所述连接弯管处于断气状态时,所述遮挡部隔绝水平段和竖直段。通过以上改进,当利用侧部的支管连接制氧机时,氧气从侧部进入到连接弯管内,此时连接弯管处于断气状态时,遮挡部将水平段和竖直段隔绝,避免氧气从竖直段逃逸,当使用处于通气状态时,遮挡部在气体的冲击下进行转动与遮挡部与排气口抵接,废气可以从排气口周侧的排气孔排出。
优选的,所述水平段末端外置有凹槽,所述转动片嵌设在凹槽内,所述遮挡部穿过凹槽置入在水平段内。通过以上改进,转动片嵌入在凹槽内,保证转动片的稳定性,且更加便于安装和更换。
优选的,所述连接弯管上形成有若干个向周侧延伸的卡接凸部,所述呼吸通道内形成有与卡接凸部配合的卡接台。通过以上改进,卡接凸部与卡接台配合,实现将连接弯管与面罩主体的快速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弯管上形成有转接部,所述雾化模块包括与转接部连接的连接盖,与连接盖连接的壳体,以及置入在壳体内的雾化盖,所述连接盖上形成有与转接部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加液腔,所述加液腔内形成有与气管连接的进气柱,所述进气柱内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雾化盖套设在进气柱上,所述雾化盖上形成有与进气通道相对设置的出气口,所述雾化盖与进气柱之间形成进液间隙。通过以上改进,将雾化药剂加入到加液腔内,随后将雾化盖盖在进气柱上,随后将连接盖旋紧在壳体上,将气管连接在壳体的进气柱上,随着压缩空气进入到进气通道内,并将进液间隙内的雾化药剂从出气口吹出,雾化药剂与雾化盖接触雾化,随后从出气通道排出被人体吸入。
优选的,所述雾化盖上形成有抵接凸部,所述抵接凸部与加热腔和/或进气柱抵接,以使所述雾化盖与进气柱之间形成进液间隙。通过以上改进,抵接凸部与加热腔和进气柱顶部抵接,使得雾化盖与进气柱之间形成进液间隙,雾化药剂可以从进液间隙流动到进气柱顶部,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排出进行雾化。
优选的,所述雾化盖内形成有供进气柱置入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腔壁上形成有若干个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与进气柱周侧抵接。通过以上改进,限位凸部与进气柱周侧抵接保证了雾化盖与进气柱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雾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雾化盖上形成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雾化盖顶部抵接,且所述限位柱之间形成有雾化凸部,所述雾化凸部与出气口相对设置。通过以上改进,限位柱与雾化盖顶部抵接,保证了雾化盖在进液腔内的稳定性,且限位柱之间形成有雾化凸部,雾化凸部与出气口相对设置,雾化药剂从出气口排出与雾化凸部接触实现雾化,随后从出气通道排出,供人体进行吸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在面罩主体的呼吸通道上设置呼吸管组件,呼吸管组件包括与呼吸通道连接的连接弯管,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弯管上的雾化模块,连接弯管一端卡接在面罩主体上,另一端可连接雾化模块或连接至呼吸机,且连接弯管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制氧机的支管,呼吸管组件可以同时兼容与呼吸机、制氧机、雾化机配合,无需进行频繁的更换不同的接头来适配不同的仪器,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弯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模块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模块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主体;2、呼吸通道;3、呼吸管组件;101、连接弯管;102、转接部;103、雾化模块;104、排气通道;105、支管;106、固定环;107、抵接部;108、弹性块;201、水平段;202、竖直段;203、出气面;204、排气口;205、排气孔;301、转动片;302、遮挡部;303、凹槽;304、卡接凸部;305、卡接台;401、连接盖;402、壳体;403、雾化盖;404、出气通道;405、加液腔;406、进气柱;407、进气通道;408、出气口;409、进液间隙;501、抵接凸部;502、限位腔;503、限位凸部;504、限位柱;505、雾化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9所示,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两侧形成有固定环106,可以在固定环106上穿入弹性带,使面罩主体1固定在人体面部,且面罩主体1上向上延伸抵接部107,可以在抵接部107上穿设弹性带使抵接部107贴合在额头上,抵接部107上设有弹性块108,提高了面罩佩戴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面罩主体1的前端上形成有呼吸通道2,呼吸通道2上连接有呼吸管组件3,呼吸管组件3包括与呼吸通道2连接的连接弯管101,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弯管101上的雾化模块103,连接弯管101一端卡接在呼吸通道2上,另一端连接可拆卸的雾化模块103或直接连接在呼吸机上,连接弯管101上形成有排气通道104,且连接弯管101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制氧机的支管105,呼吸管组件3可以同时兼容与呼吸机、制氧机、雾化机配合,无需进行频繁的更换不同的接头来适配不同的仪器,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如图3、图4所示,作为对本实施例中连接弯管101的进一步解释,连接弯管101包括与呼吸通道2连通的水平段201,以及与雾化模块103或呼吸机连接的竖直段202,水平段201末端上形成有斜向设置的出气面203,水平段201和出气面203连通形成排气通道104,呼出的气可以沿着水平段201移动,最后从出气面203排出,更加利于废气的排出,避免废气沿着竖直段202排出对雾化模块103或呼吸机造成污染。
具体的,出气面203上设有排气口204,且出气口408周侧环设有若干个排气孔205,排气口204可以排出绝大多数的废气,当排气口204被阻挡时,也可以从排气孔205进行排气,更加利于废气的排出,避免出现窒息的情况。
进一步的,水平段201末端转有转动片301,转动片301上形成有可转动的遮挡部302,当利用侧部的支管105连接制氧机时,氧气从侧部进入到连接弯管101内,此时连接弯管101处于断气状态时,遮挡部302将水平段201和竖直段202隔绝,避免氧气从竖直段202逃逸,当使用处于通气状态时,遮挡部302在气体的冲击下进行转动,遮挡部302与排气口204抵接,废气可以从排气口204周侧的排气孔205排出,避免出现窒息的情况且保证了呼吸通道2内干净程度。
优选的,水平段201末端外置有凹槽303,转动片301嵌设在凹槽303内,遮挡部302穿过凹槽303置入在水平段201内,转动片301嵌入在凹槽303内,保证转动片301的稳定性,且更加便于安装和更换。
如图1、图2所示,关于本实施例中面罩主体1与呼吸管组件3配合的进一步解释,连接弯管101两端上形成有若干个向周侧延伸的卡接凸部304,实现连接弯管101与面罩主体1的快速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弯管101上形成有转接部102,可以直接将雾化模块103或呼吸机的直接插入到转接部102内,转接部102与雾化模块103或呼吸机过盈配合,实现快速连接。
如图5至图9所示,作为对本实施例中雾化模块103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解释,连接弯管101上形成有转接部102,雾化模块103包括与转接部102连接的连接盖401,与连接盖401连接的壳体402,以及置入在壳体402内的雾化盖403,连接盖401上形成有与转接部102连通的出气通道404,壳体402内形成有加液腔405,加液腔405内形成有与气管连接的进气柱406,进气柱406内形成有进气通道407,雾化盖403套设在进气柱406上,所述雾化盖403上形成有与进气通道407相对设置的出气口408,雾化盖403与进气柱406之间形成进液间隙409。
具体的,先将雾化药剂加入到加液腔405内,随后将雾化盖403盖在进气柱406上,随后将连接盖401旋紧在壳体402上,将气管连接在壳体402的进气柱406上,随着压缩空气进入到进气通道407内,并将进液间隙409内的雾化药剂从出气口408吹出,雾化药剂与雾化盖403接触雾化,随后从出气通道404排出被人体吸入。
进一步的,雾化盖403上形成有抵接凸部501,抵接凸部501与加热腔和进气柱406顶部抵接,使得雾化盖403与进气柱406之间形成进液间隙409,雾化药剂可以从进液间隙409流动到进气柱406顶部,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排出进行雾化。
优选的,雾化盖403上形成有若干个限位柱504,限位柱504与雾化盖403顶部抵接,且限位柱504之间形成有雾化凸部505,雾化凸部505与出气口408相对设置,限位柱504与雾化盖403顶部抵接,保证了雾化盖403在进液腔内的稳定性,且限位柱504之间形成有雾化凸部505,雾化凸部505与出气口408相对设置,雾化药剂从出气口408排出与雾化凸部505接触实现雾化,随后从出气通道404排出,供人体进行吸入。
优选的,雾化盖403内形成有供进气柱406置入的限位腔502,限位腔502的腔壁上形成有若干个限位凸部503,限位凸部503与进气柱406周侧抵接,限位凸部503与进气柱406周侧抵接保证了雾化盖403与进气柱406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雾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雾化模块103采用透明材质,壳体402上设有刻度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主体(1),所述面罩主体(1)上形成有呼吸通道(2),所述呼吸通道(2)上连接有呼吸管组件(3);
呼吸管组件(3),包括与呼吸通道(2)连接的连接弯管(101),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连接弯管(101)上的雾化模块(103),所述连接弯管(101)一端卡接在呼吸通道(2)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雾化模块(103)或连接至呼吸机,所述连接弯管(101)上形成有排气通道(104),且所述连接弯管(101)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制氧机的支管(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管(101)包括与呼吸通道(2)连通的水平段(201),以及与雾化模块(103)或呼吸机连接的竖直段(202),所述水平段(201)末端上形成有斜向设置的出气面(203),所述水平段(201)和出气面(203)连通形成排气通道(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面(203)上设有排气口(204),且所述排气口(204)周侧环设有若干个排气孔(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201)末端转有转动片(301),所述转动片(301)上形成有可转动的遮挡部(302),所述连接弯管(101)处于供气状态时,所述遮挡部(302)与排气口(204)抵接,所述连接弯管(101)处于断气状态时,所述遮挡部(302)隔绝水平段(201)和竖直段(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201)末端外置有凹槽(303),所述转动片(301)嵌设在凹槽(303)内,所述遮挡部(302)穿过凹槽(303)置入在水平段(2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管(101)上形成有若干个向周侧延伸的卡接凸部(304),所述呼吸通道(2)内形成有与卡接凸部(304)配合的卡接台(3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管(101)上形成有转接部(102),所述雾化模块(103)包括与转接部(102)连接的连接盖(401),与连接盖(401)连接的壳体(402),以及置入在壳体(402)内的雾化盖(403),所述连接盖(401)上形成有与转接部(102)连通的出气通道(404),所述壳体(402)内形成有加液腔(405),所述加液腔(405)内形成有与气管连接的进气柱(406),所述进气柱(406)内形成有进气通道(407),所述雾化盖(403)套设在进气柱(406)上,所述雾化盖(403)上形成有与进气通道(407)相对设置的出气口(408),所述雾化盖(403)与进气柱(406)之间形成进液间隙(4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403)上形成有抵接凸部(501),所述抵接凸部(501)与加液腔(405)和/或进气柱(406)抵接,以使所述雾化盖(403)与进气柱(406)之间形成进液间隙(40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403)内形成有供进气柱(406)置入的限位腔(502),所述限位腔(502)的腔壁上形成有若干个限位凸部(503),所述限位凸部(503)与进气柱(406)周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403)上形成有若干个限位柱(504),所述限位柱(504)与雾化盖(403)顶部抵接,且所述限位柱(504)之间形成有雾化凸部(505),所述雾化凸部(505)与出气口(408)相对设置。
CN202321215410.9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Active CN219814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5410.9U CN219814956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5410.9U CN219814956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4956U true CN219814956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5410.9U Active CN219814956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4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3186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辅助治疗装置
CN219814956U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面罩
CN203954371U (zh) 一种鼻型面罩雾化器
CN213077044U (zh) 一种采用新型湿化方式的呼吸机装置
CN211634778U (zh) 心内科用给药呼吸面罩
CN204637213U (zh) 一种紧急供氧装置
CN111658934A (zh) 一种具有多种供氧方式的防疫呼吸机
CN107185087A (zh) 一种药液充分利用的医用雾化器
CN212940929U (zh) 一种具有多种供氧方式的防疫呼吸机
CN2905087Y (zh) 一种医疗用雾化器
CN211068556U (zh) 一种麻醉科科室废气处理装置
CN209529846U (zh) 一种用于icu根据气流自主呼吸的便携式雾化装置
CN105999505A (zh) 医疗雾化氧气罩
CN205360178U (zh) 雾化呼吸器
CN200987819Y (zh) 一种具有雾化功能的氧气面罩
CN214807625U (zh) 气管插管氧动雾化湿化换气辅助器
CN213724246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麻醉科用呼吸面罩
CN21801058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组件
CN213131460U (zh) 气管套管患者用雾化装置
CN213312616U (zh) 一种肺部康复治疗装置
CN214415385U (zh) 一种便于消毒的雾化器用连接管
CN209137660U (zh) 一种麻醉剂定量喷雾装置
CN220495379U (zh) 一种用于新生儿雾化治疗用口鼻罩
CN217187383U (zh) 一种改良呼吸湿化治疗仪气切接头
CN213191978U (zh) 一种张口呼吸患者用的口腔湿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